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 毫秒
1.
大白菜对褐腐病抗性的快速鉴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耀伟  苗国辉   《植物保护》2014,40(3):117-121
为了建立一套大白菜对褐腐病抗性的快速鉴定方法,本研究对菌丝、菌核作为接种物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了菌丝浓度、接种苗龄、接种温度以及接种后空气湿度对褐腐病发病的影响。结果表明:菌饼回接土壤表面为最佳接种方法,菌丝浓度对致病力无影响;最佳接种苗龄为1~2叶期,最佳接种温度25?℃,最佳接种湿度90%~100%;病情指数调查均在接种后第7天。  相似文献   

2.
秋、冬季蔬菜的骨干品种大白菜是十字花科蔬菜 ,在合川市发生普遍而严重的病害之一是软腐病。软腐病的病原菌 ,主要是软腐欧氏杆菌。大白菜多在摊大盘、包心期后感病。其症状表现较复杂 ,主要是外叶萎垂 ,茎部腐烂 ;根髓及叶球内部变褐色腐烂 ;心叶呈水浸状腐烂 ,外部叶片生长发育正常 ;叶缘呈褐色枯焦 ,不扩展 ,干燥后易脆裂。甘蓝多在包头期后感病 ,其症状表现为外部叶片萎垂 ,色淡或逐渐变黄 ,叶球露出 ;根髓腐烂 ,有恶臭气味。受害的蔸根呈水浸状褐色软腐 ;病、健部分界限明显 ,并常有汁液渗出 ,有臭气 ;留种株往往蔸根外观完整 ,心髓则…  相似文献   

3.
冬种大白菜软腐病的发生与防治冯贤德(玉林市病虫测报站)大白菜生长期短,产量高,可长途运销,调节市场需要,是短期效益高的蔬菜品种。玉林市年均种植大白菜2万~3万亩,发生软腐病的面积占种植面积的25.7%~53.6%,造成白菜损失180万~750万公斤。...  相似文献   

4.
软腐病是大白菜的3大病害之一 ,大流行年份可造成减产达50 %以上 ,自幼芽期到贮运期均可感病。1病害症状1.1萎蔫状起初植株外围叶片在中午烈日下表现萎蔫 ,早晚恢复常态 ,数日后严重时基部腐烂外叶不再恢复 ,平瘫倒地面露出心叶或叶球 ,后期叶柄基部和根茎部心髓组织变褐腐烂 ,充满并流出灰黄色粘稠物 ,结球部极易脱落 ,稍触病株即倒。1.2渍烂状基部根内及叶球内初生水渍状半透明病斑 ,后变灰褐色或黑褐色 ,扩大后粘滑粘稠渍烂 ,称之“酱桶”。1.3枯焦状叶柄或外叶缘或叶球顶端枯焦 ,初生褐色水渍状边缘不明显的不规则斑块 ,后…  相似文献   

5.
细菌性软腐病是大白菜生产上主要发生病害之一,其病原菌通常为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Pectobacterium carotovorum subsp.carotovorum(Pcc)。从北京房山区大白菜软腐病样中分离获得一株菌株KC20,其在LB固体培养基上的菌落呈圆形、乳白色、半透明、表面光滑且边缘整齐,在半选择性培养基CVP上产生典型的杯状凹陷。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该菌株侵染引发的大白菜软腐症状与田间大白菜软腐自然发病症状相同。利用果胶杆菌属特异引物Y1/Y2可扩增出预期大小为434 bp的目的片段;ITS-PCR和ITS-PCR-RFLP结果发现,KC20与P.carotovorum菌株带型均不相同。KC20的16S rDNA基因完整序列与已报道的标准菌株P.aroidearum SCRI 109T(JN600323)的相应序列相似性高达99%以上;该序列系统发育关系分析表明,KC20与已报道的P.aroidearum菌株聚集,并形成了明显的P.aroidearum类群,基于pmrA基因序列和基于果胶杆菌8个看家基因(acnA、icd、gapA、mdh、mtlD、pgi、proA和rpoS)的MLSA-多位点序列分析进一步支持了这一结果。以上结果表明,引发北京地区大白菜软腐病的病原菌株KC20为果胶杆菌P.aroidearum。人工接种条件下,KC20还可侵染马蹄莲、虎眼万年青、马铃薯、鳄梨、西葫芦、胡萝卜、生菜和芹菜等植物;该菌株具备在37℃以及含有7%NaCl培养基中生长的能力,能液化明胶;可利用棉籽糖、纤维素二糖、蜜二糖,不能利用异麦芽酮糖、D-麦芽糖、D-阿拉伯糖、D-山梨醇、菊糖等。大白菜软腐病新病原菌Pectobacterium aroidearum的发现加深了我们对该病害的了解,为该病害的有效防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曹立武 《植物医生》2002,15(6):12-12
大白菜软腐病是白菜 3大病害之一 ,主要发生于生长期和贮藏期 ,轻者减产 2 0 %~ 30 %,重者损失达5 0 %以上。因此 ,发展大白菜栽培 ,必须注意抓好大白菜软腐病的防治。1 危害症状软腐病多从白菜包心期开始发病 ,病部软腐 ,有臭味 ,病株多数是初发病时外叶中午萎蔫 ,继之叶柄基部腐烂 ,病叶瘫倒露出菜球 ,俗称“脱帮”。也有的茎基部腐烂并延及心髓 ,充满黄色粘稠物 ,病株一触即倒 ,或菜球用手一揪提起 ,俗称“烂疙瘩”。也有少数菜株外叶湿腐 ,干燥时烂叶干枯呈薄纸状紧裹叶球 ,俗称“烧边” ;或菜球内外叶良好 ,只中间菜叶自边缘向内腐烂…  相似文献   

7.
春夏大白菜黑斑病病原鉴定和抗性鉴定方法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大白菜抗黑斑病新品种选育和种质创新,对陕西省春夏大白菜黑斑病进行调查、病样采集、病菌分离及形态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甘蓝链格孢Alternaria brassicicola是唯一病原。利用3个不同抗性的白菜品种研究了孢子浓度、苗龄和温度对大白菜黑斑病发病的影响,建立了大白菜抗甘蓝链格孢黑斑病的人工接种鉴定方法,即采用二叶期幼苗,以1×104pfu/mL孢子浓度喷雾接种,随后置25℃条件下,先黑暗下保湿24h,接着正常管理3天,从第4天开始夜间保湿,白天揭开,第8天保湿24h后调查发病情况,其结果客观反映大白菜品种的抗病性能。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引起四川理县大白菜软腐病的病原菌种类, 从理县梭罗沟村田间采集具有典型软腐症状的大白菜病样, 采用组织分离、致病力测定、生理生化分析、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鉴定。结果表明, 分离获得的5株细菌在NA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呈圆形、半透明、乳白色、中心突起、边缘平滑, 在半选择性培养基CVP上培养48 h后产生凹陷。5株菌均能使大白菜、胡萝卜、马铃薯和芹菜的离体组织腐烂, 接种于白菜苗后叶片呈湿腐萎蔫症状。通过大白菜叶柄接种部位形成的病斑长径来比较菌株致病力强弱, 各菌株的致病力有显著差异。基于看家基因pgi、rpoS、mdh、proA、mtlD 和icdA(NCBI登录号为OL963562~OL963571)的多基因联合系统发育树, 分离菌株与Pectobacterium versatile聚为一簇, dnaX-leuS-recA(NCBI登录号为OL963572~OL963576)的多位点序列分析(MLSA)进一步支持以上结果, 且准确性更高。分离菌株的生理生化特征与P.versatile模式菌株一致, 综上将其鉴定为P.versatile。这是我国首次报道P.versatile引起大白菜软腐病。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不同因素对甘蓝软腐病离体接种后发病效率的影响,建立了一套甘蓝软腐病抗性的快速鉴定方法。结果发现,用浓度为6.4×10~8 cfu/mL的软腐病液体培养基悬浮液,采用针刺法接种苗龄为5~7叶期植株的离体叶片,接种后空气湿度为90%以上是最有利于软腐病发病的方法。利用该方法鉴定27份栽培甘蓝,发现高抗材料3份,抗病材料8份,耐病材料8份,感病材料8份。  相似文献   

10.
田间药效试验表明,88%水合霉素可溶性粉剂对秋季大白菜软腐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3000倍稀释液防效达91.63%,其防效明显优于77%可杀得。  相似文献   

11.
大白菜软腐病拮抗菌的筛选、鉴定及其防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对大白菜软腐病具有较好拮抗效果的生防菌株,采用对峙平板法分别从作物根际土、发酵池以及本实验室菌种库得到6株拮抗性较强的菌株ASR-12、ASR-23、ASR-31、ASR-54、ASR-55、ASR-150。在离体叶柄软腐防效试验中,采用注射接种法获得了拮抗性较强的3株拮抗菌ASR-12、ASR-23和ASR-150,48 h的防效分别达到了87.64%、80.90%和70.79%。温室防效试验的结果表明:菌株ASR-12、ASR-23和ASR-150防治效果分别为59.22%、59.21%和55.00%,显著高于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的防效(39.15%),具有很好应用前景。依据形态、生理生化和分子鉴定,菌株ASR-12被鉴定为解淀粉芽胞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相似文献   

12.
白菜黑腐病由野油菜黄单胞杆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引起,是一种世界性十字花科蔬菜重要病害。特别是近年来,黑腐病在白菜上的危害日益严重,在全国范围内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现代生物技术的进步,给作物抗病育种带来了光明的前景,但是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则是一种更为经济、有效、安全的方法。在抗病育种过程中,  相似文献   

13.
为了明确解淀粉芽胞杆菌B9601-Y2(Y2)对大白菜软腐病的防治效果,本研究通过平板对峙和离体生防试验评估了B9601-Y2对软腐病的生防潜力,同时采用绿色荧光蛋白标记菌株Y2-gfp,测定其在大白菜植株内的定殖能力,在温室内研究了B9601-Y2对大白菜软腐病的防治和增产效果。结果表明,B9601-Y2在LB平板和离体植物组织上均能有效地抑制软腐病原菌的生长;淋灌Y2-gfp发酵液后,标记菌在大白菜根际、根、茎、叶等组织内的种群数量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最后趋于平稳"的趋势,最终稳定在约10~3cfu/g组织;温室防效试验结果表明,移栽生防苗后淋灌Y2菌悬液防治效果最佳,为62.23%,仅移栽生防苗与移栽普通苗后淋灌Y2菌悬液防效分别为28.87%与49.48%,大白菜产量分别增加了146.58%、47.52%及109.37%。研究结果表明解淀粉芽胞杆菌B9601-Y2能够有效防控大白菜软腐病。  相似文献   

14.
Evidence is presented that a number of mechanisms are involved in the resistance of commercial cultivars of potato to soft rottingErwinia spp. These include phytoalexins, phenolics, cell wall modification, and possibly proteins. The role of elicitor-active oligogalacturonides, which are released from plant cell walls by pectic enzymes,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5.
德国鸢尾(Iris germanica L.)细菌性软腐病病原物初步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德国鸢尾(Iris germanica L.)栽培品种软腐病感病植株上分离到2株病原细菌,经回接试验证明为鸢尾软腐病病原细菌;同时还对2株细菌进行了形态观察、致病性测定、染色反应、培养性状观察和生理生化反应等研究,并将该病原细菌初步鉴定为欧文氏菌菊欧软腐致病型(Erwinia chrysanthemi Burkhdder,Mc Fadden&;Di-mock)。  相似文献   

16.
芹菜细菌性软腐病病原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植物病原细菌引起的芹菜软腐病在北京地区普遍发生,其中以顺义及通州区县较为严重。自发病芹菜茎段中分离细菌,通过接种芹菜进行致病性测定,确定了54个致病菌株。虽然菌株间致病力有一定的差异,但大多数菌株对芹菜致病力强。通过培养性状和菌体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反应和Biolog测定,结合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Pectobacterium carotovorum 6个管家基因(pgi、rpoS、mdh、proA、mtlD、icdA)的基因扩增、序列测定和多基因联合系统发育分析,将病原菌鉴定为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P. carotovorum的3个亚种。其中45个菌株为P. carotovorum subsp. odoriferum,频数为83.33%;6个菌株为P. carotovorum subsp. carotovorum,频数为11.11%;3个菌株为P. carotovorum subsp. brasiliensis,频数为5.56%。上述结果显示,北京地区芹菜细菌性软腐病的病原菌为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P. carotovorum的3个亚种,其中以P. carotovorum subsp. odoriferum为优势种。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山东省以及浙江省部分地区,番茄陆续出现茎秆严重腐烂现象。发病初期,番茄茎秆、枝条上出现椭圆或条状灰褐色腐斑,然后逐渐扩散、腐烂。湿度大的情况下,植株表皮湿腐,伴随异味产生,茎秆很快腐烂直至整株死亡,给菜农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国内对番茄软腐病虽有调查报道,但未见该病原的分离鉴定研究。因此,明确该病原菌,尤其是该病原菌的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特征,为该病害的防治提供可行依据,从而解决生产上的实际问题,显得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