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健康的关键决定因素,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生物多样性保护逐渐得到广泛关注。通过布设样方,在长株潭绿心长沙区域开展了以陆生维管植物为对象的生物多样性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调查样地共记录有乔木种类27种,隶属于17科24属,灌木种类4种,隶属于4科4属。调查区的共有种为马尾松、苦槠。植物多样性相对较低,随机选择的调查样地均为人工林或次生林,从自然度看,主要处于有明显人为干扰演替后期的次生森林类型,顶极树种明显可见,但物种组成相对比较单一,其物种丰富度、多样性与均匀度不高。针对调查结果,提出了适度引种本土灌木、进行定期观测等措施,以期增加生物多样性、提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样方调查法对湖南省龙山县3个不同等级石漠化林地进行植被调查,分析其物种组成及植物多样性,并用Jaccard群落相似性原理分析评价群落间的相似度。结果表明:调查区内共有草本植物27科44种、木本植物17科31种,其中草本层占优势的是百合科、菊科、蔷薇科植物,占草本种数的45%。随着石漠化程度的升高,植物种类及数量减少,多样性指数H最高仅为2.58,丰富度指数R最高仅为5.76,均匀度指数最高仅0.84。不同程度石漠化间均匀度指数E、多样性指数H以及优势度指数D没有显著差异,而丰富度指数R具有显著性差异;丰富度指数大小顺序为:轻度石漠化>中度石漠化>重度石漠化。石漠化区植物种类总体上比较少,群落的组成和结构简单,物种多样性水平较低,生态较为脆弱。该研究为湖南省及我国西南石漠化区生态保护和生态系统恢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长治市湿地主要植被类型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西省长治市湿地为研究对象,采用TWINSPAN分类方法分析了该湿地生态系统的主要植被类型。结果表明:世界性分布和北温带分布科占绝对优势;湿地植物以旱生型和中生型植物为主,而水生和湿生植物虽分布面积较广;湿地植物生长的季节性特征明显;湿地环境的变化导致由草本植物向木本植物的方向发生变化。人类干扰引起的土地利用变化和旱生物种入侵也是影响该区群丛类型和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4.
三峡库区消落带陆生植被对首次水陆生境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固定监测样地,对三峡库区消落带海拔156~172m区段首次经历冬水夏陆交替变化影响前、后的植物组成、个体数量、物种盖度等群落学特征进行调查,并计算各类植物生活型在群落中的比例以及各物种的重要值,研究三峡库区消落带陆生植被对首次水陆生境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经历水陆交替变化前,在样地上共记录到维管植物55科147种,经历水陆交替变化后,仅剩17科32种,科数减少了69.1%,种数减少了78.2%,与此同时,样地上出现了49种新植物,约占调查当年样地植物种数的60.5%;植物生活型组成发生改变,乔木和灌木减少,草本植物增加;不同植物对环境变化的反应不同,莎草科、禾本科和菊科的草本植物表现出较强的适应能力,代表种有香附子、狗尾草、狼把草、马唐、野茼蒿和青蒿,黄荆、盐肤木、假奓苞叶马桑和铁仔这4种灌木树种的1年生实生苗及乌桕、复羽叶栾树和构树这3种乔木树种的1年生实生苗也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对连乐铁路工程分析,确定工程对沿线陆生植物的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价,明确工程可能对陆生植物产生的影响范围、对象及程度,以便于提出相应的措施与建议,减少生态破坏,将工程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降低至最小的程度,达到铁路建设与环境保护两者协调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在莱芜北部和南部石灰岩荒山人工植被恢复区,选择刺槐纯林、侧柏纯林和侧刺混交林三种典型群落类型,对其林下植物多样性进行调查,通过分析植物物种组成、性状组成、物种重要值和林下优势种的差异,进一步加强森林抚育工作,为改善林分结构、调整林分密度、促进植物多样性的提供数据信息。  相似文献   

7.
1997年—2000年,对济宁市陆生野生动物进行的系统调查,表明有各种动物230多种,其中鸟类201种、兽类13种,两栖类7种、爬行类9种,并进行监制定量分析和评价,提出了以生态保护为基础的综合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8.
信阳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及区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历时 2年半时间内对信阳市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进行了调查 ,基本摸清了信阳市范围内兽类、鸟类、两栖爬行类动物资源概况。通过区系研究 ,基本掌握了重点保护动物分布的特点、活动规律及保护价值 ,对建立监测体系 ,有效保护、持续利用、科学管理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9.
南京市幕府山的早期露天开采使山体从地形、地貌到土壤、岩石,从景观系统到生态系统都受到了巨大破坏。近些年,当地政府实施了幕府山植被恢复重建工程,其整体绿化已经得到了明显改善。笔者从植物多样性的角度对幕府山的植被生长现状进行了为期1年的调查,意在为幕府山植被恢复工程的进一步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湿地是最具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之一,也是当前备受全球关注的研究领域之一.湿地植被是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其状况,对于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湿地资源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基于微立地对雅鲁藏布江中游朗县巨柏种群立地类型进行划分,为探索微环境对巨柏生长的影响,以雅鲁藏布江中游朗县巨柏种群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的经验总结和定量的数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并参考中国森林立地分类、西藏地貌、西藏自然地理及各立地因子进行主成分分析后划分立地类型,共划分出5个立地类型组:岩石裸露地立地类型组、山麓坡地立地类型组、阶地立地类型组、河滩地(河漫滩)立地类型组和水线岸边立地类型组,以及15个立地类型。将雅鲁藏布江中游朗县巨柏种群立地类型与中国森林立地分类相结合,得到了朗县巨柏种群立地类型,可为进一步探索立地类型对巨柏生长的影响以及对西藏河谷地带立地类型划分的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陆地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变化一直是全球变化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文中总结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主要研究方法,分析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并介绍“3S”技术在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研究中的应用,指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研究的发展趋势和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13.
采用时空互代的方法,对石羊河下游盐碱化退耕地21个样地63个样方的自然恢复植被进行调查,并对各植被群落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退耕后50年的植被演替过程中,调查样方内共出现植物22种,分属于11科21属;退耕地植被自然恢复的过程大致经历了田旋花、独行菜、骆驼蒿、苏枸杞和盐爪爪5种群落类型的演替;在整个演替过程中,植被恢复大体分为迅速恢复期(1~2年)、初始更替期(3~8年)、高级更替期(9~28年)和缓慢恢复期(29年以后)4个阶段,同时,Margalef指数、Simp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均呈现出波动式减小的变化趋势,Monk指数、Pielou指数和Alatalo指数则呈现出波动式增大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4.
辽河中下游水生植物群落分布特征及与环境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占 《防护林科技》2019,(3):13-14,32
结合辽宁省湿地调查,采用样方法调查了辽河中下游湿地水生植物,对植物组成、水体环境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流域内现有水生植物44种,其中沉水植物8种、浮水植物12种、挺水植物24种。主要植物群落类型14个。群落间各环境因子中水体深度、总氮、总磷、溶解氧等变化显著,是决定该区域水生植物分布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5.
野生观赏植物资源是园林产业发展的基础。通过对岷江上游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历时2a的调查研究表明,该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极其丰富,仅在此次调查中就涉及到54科174属546种,分别占该区已知雏管束植物总科、属、种数的34.8%、29.1%和27.8%,其观赏特性与园林用途多种多样,区系分布表现出极高的种群多样性。资源分布总体趋势为低海拔地区多于高海拔地区,但不同观赏特性的植物资源分布有一定的差异;某些观赏植物种群分布范围狭窄或处于濒危状态;一些植物拥有多种开发利用价值。建议在不同海拔地区针对植物资源建立一定数量的自然保护区,并深入开展资源调查研究工作,探索资源开发与经营的合理模式,保护该地区的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为发展园林产业和其他生物产业提供可持续的供给源泉。  相似文献   

16.
秦淮河湿地公园植被恢复建设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秦淮河湿地公园现有植被以草本为主,乔、灌木较少的特点,提出因地制宜,适当发展乔、灌木,以丰富公园植被景观的恢复方法。  相似文献   

17.
石羊河上游水源涵养型流域植被恢复重建试验示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石羊河上游水源涵养型Ⅱ级小流域为试验示范单元,遵循近自然林业理论和生态经济规律,集成运用封育保护、抚育促优、灌丛改造、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造林营林、流域治理等生物、工程与农业技术措施。恢复重建乔、灌、草复合植被群落,提高林草覆盖度,改善河道水域生境,形成结构相对稳定的水源涵养综合防护体系,提升高原山地生态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8.
以嘟噜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维管束植物为基础,分析了该区域湿地植物区系特征、植被类型,物种组成、结构及分布特点。调查结果显示,嘟噜河自然保护区有维管束植物73科182属309种,湿地植被划分为4个植被型,7个植被亚型,17个群系组,19个群系,25个群丛,湿地植被物种较为丰富。  相似文献   

19.
能源植物是开发生物质能的基础.对岷江上游能源植物资源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区能源植物种类涵盖30科44属54种,其中蕨类植物2科2属2种,裸子植物6科12属18种,被子植物22科30属34种.植物类型以乔木为主,占该区所有被统计能源植物的81.48%,灌木和草本分别占11.11%和7.41%.资源主要集中在低海拔地区.某些物种分布范围狭窄或处于濒危状态.一些植物拥有多种开发利用价值.建议在不同海拔地区建立一定数量针对植物资源的自然保护区,并深入开展资源调查研究工作,探索资源开发与经营的合理模式,为21世纪开发生物质能提供材料基础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基于GIS的岷江上游植被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GIS技术,探索岷江上游植被空间格局与地形因子(高程、坡度、坡向等)之间的关系,得出不同地形地貌区的植被分布特征。研究表明,不同地形地貌区植被的分布状况不同,各种植被因受地形、水份等因素影响而具有一定的分布特征,GIS技术在植被空间分异研究中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