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验组雏鸡在11~20日龄分别投给治疗量的痢特灵、喹乙醇、庆大霉素、敌菌净、鸡宝-20和中草药.在15日龄免疫接种新城疫LaSota弱毒苗。该批试验鸡在43日龄时突然暴发IBD,症状典型、死亡率高.统计发现各用药组雏鸡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其中以敌菌净最为显著,比空白对照组低23.44%。  相似文献   

2.
3.
取320只30~40日龄SPF鸡,经滴鼻和点眼接种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接种后24~72h出现死亡,病死率51.25%,死亡鸡剖检变化主要为法氏囊肿胀,甚至呈紫葡萄样,脾脏肿大、出血,骨骼肌出血,腺胃肌胃交界处出血,病理组织学变化,呈现以法氏囊淋巴滤泡内髓质淋巴细胞坏死为主的特征性病变,并可在巨噬细胞浆内发现病毒包函体,电镜观察,在法氏囊内淋巴细胞,异染性细胞,巨噬细胞浆内,见大量格状排  相似文献   

4.
作者研制了一种新型抗IBDV疫苗。该疫苗是将抗血清中所含的抗IBDV抗体(BDA)与活的IBDV在冻干前混合制成。为设置BDA与IBDV的不同组合,5 ̄80uBDA/50μl与100EID50/50μl的IBDV悬液在试验1中混合;在试验2中,10 ̄977EID50/50μlIBDV悬液与24uBDA/50μl混合。疫苗制备物颈部皮下注射于1日龄SPF鸡,利用囊重、囊眼观检查和IBDV抗体效价对不  相似文献   

5.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人工感染雏鸡法氏囊的病理学动态观察任玉红宁官宝(山西农业大学动物医学系,太谷030801)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鸡的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导致鸡体法氏囊淋巴细胞坏死而引起免疫抑制,使鸡对其它传染病易感性增强,...  相似文献   

6.
雏鸡在感染IBDV后红细胞免疫功能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陈龙 《畜牧兽医学报》1998,29(3):280-284
在经IBD弱毒苗免疫和未免疫的30~59日龄AA鸡研究了感染IBDV后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表明:从以IBDV攻毒前1天到攻毒后头5天内,未免疫攻毒鸡(A组)和免疫攻毒鸡(B组)RBC-CR1花环率降低或显著降低,而未免疫未攻毒鸡(C组)没有类似变化,高于B组,明显高于A组,以后A和B组逐渐回升到攻毒前水平。A和B组RBC-IC花环率在IBDV攻毒后第5天明显降低,均显著低于C组水平,以后A组仍处于较低水平上变动,B组即逐渐回升,三组比较,A组仍低于C组,同时也低于B组。  相似文献   

7.
人工感染IBDV雏鸡血液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改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对IBD人工发病雏鸡血液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动态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雏鸡在发病过程中血清钠、钾、氯及血浆二氧化碳结合力均发生不同程度的降低,病鸡存在有脱水和代谢性酸中毒的病理过程,提示选用合理的水电解质溶液对患鸡实施维持治疗,将有助于控制鸡IBD的死亡率,减少由IBD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8.
用IBVD成功地在雏鸡上复制出了IBD病理模型。通过对各免疫器官的电镜观察表明,淋巴细胞在超微结构上的特点主要为细胞大量崩解,细胞器肿胀,溶解,核染色质边集,淋巴细胞在坏死前的主要特征表现为亮细胞和暗细胞现象。  相似文献   

9.
10.
11.
复方中药对蛋雏鸡感染IBDV后免疫器官的形态学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0只30日龄健康海兰蛋雏鸡随机分为四组,每组50只。A组饲料中添加复方中药,接种IBDV;B组饲料中添加中药,接种IBDV;C组不添加中药,接种IBDV;D组不作任何处理为对照组。在接种后7d剖检、取材作石蜡切片,观察鸡免疫器官的形态学变化。结果表明,传染性IBD野毒可使鸡免疫器官发育不良,主要导致法氏囊的淋巴细胞变性坏死,抑制免疫活性细胞的生成,导致免疫抑制;中药促进免疫器官发育及免疫活性细胞生成,提高免疫活性,调节免疫抑制,使免疫器官的组织结构保持或恢复正常水平;复方中药抗IBDV感染的效果优于中药。  相似文献   

12.
13.
应用电子显微镜技术对CAA和IBDV混合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电子显微镜技术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的自然病例中见到了大量的IBDV和一种较小的病毒粒子。这种小病毒粒子直径大约19nm,球形,无囊膜。免疫电镜的结果表明这种小病毒粒子是鸡贫血因子(CAA)。实验感染的SPF鸡表现出了与自然病例相似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以及高死亡率,并且又重新分离到CAA和IBDV。除了这两种病毒之外,没有发现其它病毒。笔者认为混合感染,特别是与CAA的双重感染是高死亡率的IBD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15.
16.
构建了表达了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VP2的两种火鸡疱疹病毒(HVT)重组体vHVT001和vHVT002。用其接种1日龄雏鸡以评价它们对IBDV52/70株和马立克氏病病毒(MDV)RB1B株攻击的保护效果。在IBDV攻击中,vHVT002免疫鸡能预防死亡和法氏囊肉眼病变,具有良好的保护力,以10^5PFU免疫能达100%、10^4PFU免疫能达60%保护,而用vHVT001免疫只获得较低  相似文献   

17.
中药复方粗提物对IBDV感染细胞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中药方1、方2、和方3的粗提物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以三种顺序(先加中药后加病毒、先加病毒后加中药、中药和病毒同时加入)加入到培养24h、已长成完整单层的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上,观察它们对病毒感染细胞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细胞安全浓度范围内,方1、方2和方3的粗提物在先于病毒或与病毒同时加入时均能抑制病毒感染,且与浓度与加药方式有关;以补气、清热凉血、滋阴为主的方3优于以补气、清热凉血为主的方1和以补气为主的方2。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检测了口服福尔马林灭活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对雏鸡的免疫效果。灭活IBDV悬浮于含碳酸钠的PBS中,当口灌服后,这种抗原可使雏鸡产生一种抗IBDV血清抗体,这些雏鸡可以抵抗病毒的攻击,当用ELISA检测时,证实血清中IBDV特异抗体的免疫球蛋白属于IgG,曾报道霍乱毒素对哺乳动物有很地的粘膜辅助特性,但不能增强血清抗体应答,雏鸡经口接种,随后经非肠道途径接种抗原可使抗体应答增强。  相似文献   

19.
20.
为了研究感染IBDV雏鸡外周血液变化,采用白细胞分类计数和针挑血滴法,对人工感染IBDV30日龄雏鸡后72h、96h、120h外周血液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嗜中性WBC、淋巴细胞减少,嗜碱性WBC增加,血凝时间延长。并有一定的变化规律;而嗜酸性WBC、单核细胞无明显变化。说明人工感染IBDV后,对雏鸡外周血液确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