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禽多杀巴氏杆菌交叉保护因子(CPF)存在于鸡活体培养物中.用鸡活体培养禽多杀巴氏杆菌C48-1强毒株(Ⅰ型),菌血症时收获细菌制成死菌苗,免疫鸡对异型菌株P1059(3型)攻击产生交叉保护,而41℃肉汤培养时C48-1菌株不具备这种交叉保护.活体培养的细菌冻融后对异型菌株保护率达100%,经溶菌酶等处理溶解后的溶解物上清及沉淀对异型菌株产生66.7%和80%的交叉保护.但其沉淀经蛋白酶处理后则失去了交叉保护能力.生化分析表明,活体培养的细菌与肉汤培养的细菌其蛋白质与糖含量比不同;SDS-PAGE分析表明,有一分子量约19320蛋白成分仅存在于活体培养的细菌中.  相似文献   

2.
选择禽多杀性巴氏杆菌C48-1强毒株(血清1型),接种鸡胚,收集死胚制备组织灭活油乳苗,分别免疫鸡和鸭,设肉汤培养的C48-1菌株灭活乳化苗作免疫对照。免疫后4周用异源血清型禽多杀性巴氏杆菌P1059(血清3型)攻击。经组织灭活油乳苗免疫的鸡保护率达93.3%,鸭保护率达100%,而经肉汤培养的灭活苗对鸡和鸭均无保护作用,说明鸡胚培养的多杀性巴氏杆菌具有交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禽霍乱鸡胚组织灭活油乳苗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禽多杀性巴杆菌C48-1强毒株(血清1型)接种鸡胚,收集死胚制备组织灭活油乳苗,分别免疫鸡和鸭,设肉汤培养的C48-1菌株灭活乳化苗免疫对照,免疫后4周用异源血清型禽多杀性巴氏杆菌P1059(血清3型)攻击。经组织灭活油乳免疫的鸡保护率达93.3%,鸭保护率达100%,而经肉汤培养的灭活苗对鸡和鸭均无保护作用,说明鸡胚培养的多杀性巴氏杆菌具有交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禽霍乱基因缺陷菌株双型联合免疫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C48-1株(血清型为5∶A)用化学诱变剂亚硝基胍(NTG)处理,从3000多个克隆中筛选出9株链霉素依赖性基因缺陷型菌株(Cstd株),经20代连续回复突变测定,除1株外,其余8株表型稳定。将8株Cstd株用小鼠做毒力比较试验,其中5株加注链霉素表现毒力,不加注链霉素则不表现毒力;用小鼠做免疫力测定,其中Cstd-1和Cstd-7能保护10个最小致死量(MLD)同型强毒菌的攻击。将Cstd-1株与另一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P1059株(血清型为8∶A)的链霉素依赖型菌株Pstd-6混合,用小鼠做双型联合免疫试验,结果小鼠能抵抗C48-1和P1059两株强毒菌混合培养物10个MLD的攻击,保护率达100%。  相似文献   

5.
经差速和蔗糖密度梯度离心,从P1059感染鸡的血液中提取巴氏杆菌。每羽鸡可提取较纯的菌液约10ml,含菌量在100亿/ml以上。该菌液灭活后免疫鸡,用异型菌C481交叉攻毒,结果与肝组织苗免疫的一样,均具有50%的保护率,而P1059攻毒耐过鸡则全保护。结果证明,体内繁殖的巴氏杆菌具有交叉保护性,而体外培养菌则没有。  相似文献   

6.
用经过选择的离多杀巴氏杆菌自然弱毒株R1-23菌株制成的鸡霍乱固体培养口服弱疫苗,其安全剂量接近于200个免疫剂量,该口服疫苗两次饮水免疫的最适总剂量为每羽50亿个活菌,最佳间隔时间为48小时,免疫鸡第二次饮苗第3天即可产生较好的免疫保护率(7/8),免疫鸡对异型强毒株P1059(8:A)P2723(9:A)和同型强毒株C48-1(5:A)滴鼻攻击的近期保护率平均为5/16,6/10,和9/10,  相似文献   

7.
禽霍乱组织灭活油佐剂苗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用分离自急性禽霍乱病鸭的多杀巴氏杆菌,通过鸡(鸭)胚培养,制备组织灭活油佐剂苗。免疫接种后7-9天可产生免疫力,用同型或异型强毒禽多杀巴氏杆菌攻击,其保护率均在80%以上,保护期不少于4个月,疫苗保存期为半年。  相似文献   

8.
将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C48-1株(血清型为5∶A)用化学诱变剂亚硝基胍(NTG)处理,从3000多个克隆中筛选出9株链霉素依赖性基因缺陷型菌株(Cstd株),经20代连续回复突变测定,除1株外,其余8株表型稳定。将8株Cstd株用小鼠做毒力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9.
百炎清对实验感染鸡霍乱的预防和治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百炎清配成0.05%、0.01%和0.20%饮不给药,能有效地保护育成鸡人工经口感染300亿多杀巴氏杆菌C48-1强毒的攻击,保护率分别为66.7%、72.7%和81.8%。百炎清40、80和120mg肌肉注射,能有效地治疗人工肌注0.1亿C48-1型毒引起的鸡霍乱,治愈率分别为73.3%、86.7%和93.3%。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P1050株和C48-1株及6株田间分离细菌的保存观察试验,表明用脱纤羊血和感染小鼠肝脾组织在-20℃条件下,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可存活2年,用鲜血斜面封盖石蜡油保存法,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在4℃条件下可存活3个月,菌株保存前生生物学特性及毒力不发生变化,试验提供的方法对禽霍乱流行病学调查和血清分型研究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1.
采用Carter荚膜群鉴定法,并参考Heddleston热稳定抗原鉴定法,对从安宁河流域分离的37株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和中监所提供的C48-1株菌进行了血清学鉴定。37株菌中,鸭源32株,鹅源4株,鸡源1株。鉴定结果表明,有37株为荚膜A群菌,占97.4%,其中A∶5型34株,占89.5%,A∶2型3株,占7.9%;1株为荚膜B群菌,占2.6%。少部分菌株具有明显的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12.
用经过选择的禽多杀巴氏杆菌自然弱毒菌株R1-23菌株制成的鸡霍乱固体培养口服弱毒疫苗,其安全剂量接近于200个免疫剂量。该口服苗两次饮水免疫的最适总剂量为每羽50亿个活菌,最佳间隔时间为48小时。免疫鸡第二次饮苗后第3天即可产生较好的免疫保护率(7/8)。免疫鸡对异型强毒株P1059(8∶A)、P2723(9∶A)和同型强毒株C48-1(5∶A)滴鼻攻击的近期保护率平均为5/10、6/10和9/10。6个月免疫期的平均保护率为76.70%(46/60),一万多羽鸡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免疫后2个月的平均保护率为93.10%(27/29),6个月的平均保护率为73.50%(25/34),除对产蛋率有轻度影响(下降1.27%)外,无其它不良反应。野外大面积使用结果表明,该口服苗不但性能稳定,免疫原性优良,而且安全可靠,适用于鸡口服免疫。  相似文献   

13.
应用选育的禽多杀巴氏杆菌自然弱毒菌株──R1-23菌株经固体培养方法制备鸡霍乱口服弱毒活苗。试验测得该口服活苗每羽一次性饮水安全量在10000亿个活菌以上,至少相当于正常饮水免疫剂量的200倍。试验测得该苗口服免疫的近期保护车(二次饮苗间隔48小时组)分别是:浅层静置培养弱毒活苗平均为76.2%(6批次),深层通气培养弱毒活苗平均为84.4%(10批次),因体培养弱毒活苗平均为93.3%(3批次)。  相似文献   

14.
对猪巴氏杆菌二价灭活疫苗生产菌株之一的C44-48菌株进行了鉴定,结果菌体形态,生化特性,菌落特征,血清学特性均符合多杀性巴氏杆菌的特性。菌种毒力为皮下3CFU活菌可致死家兔,皮下330CFU可致死仔猪。以5批C44-48疫苗用家兔和仔猪效检,结果均合格,表明免疫原性良好。保存期试验结果表明浆干菌种在0-8℃保存至少可达6年。用家兔进行交互免疫试验,结果表明,相同血清群菌株保护75-100%;不同  相似文献   

15.
对鸭瘟、鸭霍乱紧急防治措施作了系列研究,结果表明:鸭瘟、鸭霍乱多价卵黄抗体对100个LD50鸭瘟强毒和8.3个C48-1强毒菌的攻击具有100%(8/8只)中和能力,对鸭瘟强毒(100个LD50)和C48-1(8.3个)攻毒后5~6小时注射4倍稀释卵黄抗体2.0ml/只,具有100%(6/6只)保护(口服有83.3%保护);分别以正常量和5倍量的鸭瘟弱毒苗免疫2月龄鸭,5~6小时后攻鸭瘟强毒,结果无一存活,鸭瘟弱毒苗和鸭瘟-禽霍乱二联活苗免疫后3天,对100个LD50鸭瘟强毒攻击获50%(3/6)保护,7天获83.3%(5/6)保护。A群菌苗免疫后6天对C48-1攻击获66.7%(4/6只)保护,12天获100%保护。鸭瘟-禽霍乱二联活苗免疫后3天对C48-1攻击获33.3%(2/6)保护,7天获83.3%保护;巴氏杆菌卵黄抗体和血清抗体能明显抑制巴氏杆菌生长并有溶菌现象出现;复方痢菌净、喹乙醇、庆大霉素、链霉素和四环素对多杀巴氏杆菌高度敏感(17~41mm)。  相似文献   

16.
以禽巴氏杆菌病B26-T1200弱毒疫苗免疫后8小时即能产生免疫力(1/5鸡得到保护);2-3天有3/5鸡获得保护;4-5天后能产生坚强免疫力(4/5-5/5保护),免疫后2,3,4和5个月的总保护率为83.3%(80/96);免疫后5个月,6批苗的平均保护率为75%(18/24)。  相似文献   

17.
沙拉沙星对鸡细菌病的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两倍试管稀释法测得沙拉沙星对鸡白痢沙门氏菌C79.13、鸡大肠杆菌O78、鸡多杀巴氏 杆菌C48-1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0.078、0.039、0.312ug/ml,明显 优于对照药物诺氟消水利生及氯霉素。沙拉沙星按高剂量(100mg.L^-1水)、中剂量(50mg.L^-1)水、低剂量(25mg.L^-1水)混饮,连用3天,对人工感染鸡的3种常见细菌病均可取得明显的疗效,3个剂量组对鸡白痢的治愈率分别为100^%  相似文献   

18.
从广西各地患禽巴氏杆菌病急性死亡的鸡、鸭肝脏分离出56株禽巴氏杆菌强毒株,经培养特性和生化特性试验鉴定,从中选出15株典型禽巴氏杆菌菌株。Carter荚膜抗原分型鉴定,15株菌均为荚膜A型,间接血凝滴度为1∶160~1∶640。通过毒力和免疫原性测定,从中选择毒力较强、免疫原性较好的B25、B26、B273菌株进行人工致弱,其中B26菌株在0.1%裂解全血马丁汤中,通过物理诱变方法致弱,即在传代过程中,把培养温度由37℃逐渐提高到45℃,每12h传1代而成功致弱,传至1200代时,毒力显著减弱,且仍保持其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培养特性,从而获得了禽巴氏杆菌B26-T1200弱毒菌株  相似文献   

19.
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P1059(8:A型)和C48.1(5:A)对营养的需要较高,在一般培养基上生长不良,相比之下,C48-1比P1059生长更差,但在胰蛋白胨肉汤和加5mL/L血清的普通培养基中两株菌均生长丰盛;两株菌的生长曲线显示,C48-1在对数生长期的繁殖速度较快,最高菌数略低,但衰落期细胞死亡速度较慢;对培养基中NaCl含量的要求,C48-1为0~2.7%,P1059为0.9%~2.1%;  相似文献   

20.
试验以本所历年来分离、收集、保存的多株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菌种为选种素材,以各菌株的培养特性、菌落形态、菌落虹彩、生化反应及其在历次传代过程中的稳定性为选种依据,初步筛选出四个菌株,代号为:R1-23、R1-24、41-39和R1-65。经过皮下注射安全量、口服耐受量、近期免疫效和毒力稳定性比较测试后,筛选出一株既适应鸡口服免疫又具有良好免疫原性的自然弱毒菌株-R1-23菌株(5:A)。该菌株的皮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