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高产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水稻插秧后田间管理 水稻移栽后要及时加强田间管理.促进水稻早发,主要落实以下几项技术措施:一是加强水浆管理:水稻大苗移栽田,栽后宜采用深水活棵、浅水分蘖的灌溉方式,确保秧苗早活棵、早发分蘖。直播田要在播种后及时灌一次跑马水.确保早出苗、早齐苗,同时要清理、配套田间沟系,做到能灌能排,在2叶1心期建立浅水层促进早分蘖。二是早施分蘖肥:在水稻返青活棵后,及时追施促蘖肥,一般每亩施尿素5~7.5kg。在第一次追肥后7~10d,  相似文献   

2.
程洪花 《河北农业》2010,(12):12-13
<正> 一、品种选择1、分葱。别名菜葱,形态与大葱相似,只是品种缺乏整理。①中国分葱:长江流域各省栽培较多。株高40~50厘米,鳞片黄白色,假茎白色。叶片绿色,叶细长管形,先端尖,长30~40厘米。分蘖力强,每个分株长出3~4叶时即开始分蘖,在第一次分蘖不久,可进行第二次分蘖,分蘖是新芽自茎盘上发生的。单株在一年内可分  相似文献   

3.
叶龄模式在水稻栽培技术上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掌握甬优9号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拔节叶龄期和穗分化叶龄期,在栽培上采取以培育壮秧促低节位分蘖、早搁轻搁田抑制无效分蘖、早施分蘖肥促分蘖、增施穗肥攻大穗等措施。  相似文献   

4.
低桩机割再生稻生育特性和氮肥施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机械收割的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观察再生分蘖生育特性,设置氮肥施用期组合试验。结果表明:头季高桩手割,再生季主体分蘖为倒2、3节位分蘖,总叶数少,无独立根系,早育早熟;头季低桩机割,再生季主体分蘖为倒4、5节位分蘖,总叶数多,有独立根系,机割后7~10d开始在前出叶节萌发节根和子蘖,9~12d分化1次枝梗,抽穗、成熟期比头季高桩手割田推迟15d左右。在头季机收后早施重施氮肥,能有效促进再生分蘖根芽萌发和枝梗颖花分化,增产显著。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业信息》2009,(11):38-38
一是追施苗肥,在麦苗2叶1心期前施用,对促进分蘖早发快长,培育壮苗,提高后期大分蘖比例,增加有效穗效果较好,一般每667m^2用尿素7.5~10kg进行苗期追肥。油菜在年内追施氮肥两次,每次每667m^2用尿素2.5~5kg,并增施氯化钾7.5-10kg。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杂交水稻秧田低节位分蘖开发不够,大田分蘖时间偏迟,提出秧田促秧苗低节位分蘖,大田促分蘖早发,提前控制无效分蘖,促大穗的双促栽培技术.至1999年全县累计推广面积107622.7m2,共增加粮食10969.53T,增产幅度10.94~43.37%.并形成一套在秧田改二叶一心期为一叶一心期施断奶肥,改三叶一心期为二叶一心期施促蘖肥,大田并施基蘖肥,促大田分蘖早生快长,在计划穗数的65%开始控制分蘖为主的前期促蘖早生快长,中期控制群体,后期促穗保花增粒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正> 经我们多年观察、摸索得出,小麦弱苗常因多种因素引起,可根据生长发育状况采取相应补救措施。 1 缺氮弱苗 根据小麦叶、蘖同伸关系,第四叶与第一分蘖应同时出现。若第四叶很长,而第一分蘖长度只有第四叶的一半时,即为缺氮弱苗。用同样方法,可依次观察第五、六叶与第二、三分蘖长势情况。其次看小麦生长是否缺位。若叶、蘖不能同伸,主要是氮素营养不良所致,每667m~2应立即补施碳铵15-  相似文献   

8.
水稻强化栽培分蘖发生特点及成穗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志根  刘金弟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9):1573-1573,1608
观察不同移栽叶龄对分蘖发生及成穗规律的影响,分析了各叶位分蘖发生与成穗关系,明确了移栽叶龄增加1叶,分蘖叶位提高1个;各蘖位分蘖数也有所不同,成穗率以1次分蘖为最高,其次是2次分蘖,3次分蘖成穗为最低。  相似文献   

9.
1996 ̄1998年以Ⅱ优多恢57为材料,研究了移栽、深水、施氮与水稻环境敏感期分蘖芽生长的关系。结果表明:(1)秧苗移栽期叶龄分别与秧苗带蘖死亡率和处于环境敏感期叶位分蘖芽的出鞘期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冬水田秧苗最适宜 栽叶龄为5.8叶左右。(2)深水处理3天以上秧苗处于环境敏感期叶位的分蘖发生率为0,移栽返青期以灌浅水为宜。(3)深水控制环境敏感期叶位分蘖芽的效果与本田底肥施氮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  相似文献   

10.
1.施足春肥.第一次春肥应在桑树发芽前15~20天开沟施入,667平方米施碳铵30~40公斤,施后覆土浇水;桑芽长到6片叶左右再施第二次春肥,每667平方米施碳铵30~35公斤.有条件的地区,可从开叶3~4片起,用0.5%的尿素溶液喷施叶片2~3次,每次间隔7~10天.通过桑叶对氮素营养物质的直接吸收,能提高桑叶的产量和质量,在春季干旱少雨、土壤干燥的情况下,效果尤佳.  相似文献   

11.
<正> 1 冬肥秋施,培根护叶。柑桔树经过一年的生长及开花结果,消耗体内大量养分,冬肥秋施争取在根系又一个活动高峰期内,迅速吸收以补充营养,恢复树势。同时培根护叶,光合作用得以加强,制造更多养分,促进花芽分化及安全越冬。冬肥秋施宜在9~11月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  相似文献   

12.
刘早生 《农家科技》2006,(12):10-11
粮油农事小麦、油菜等冬季作物,做好以下几点:一是追施苗肥,在麦苗2叶1心期前施用,对促进分蘖早发快长、培育壮苗、提高后期大分蘖比例、增加有效穗效果较好,一般每亩用尿素7.5 ̄10千克进行苗期追肥。油菜在年内追施氮肥两次,每亩每次施2.5 ̄5千克尿素,并增施氯化钾7.5 ̄10千克  相似文献   

13.
<正>1.缺氮发黄症。稻苗缺氮一般从老叶开始向下均匀黄化,逐渐由基叶延至心叶,最后全株落黄,稻苗矮小,叶蘖不同伸,分蘖迟且瘦小,叶片短、窄、直立,呈现黄绿色,造成植株矮小、分蘖少、早衰、穗小、籽粒不饱满。补救办法:这时应补充氮肥,亩施尿素5~7千克,若缺氮严  相似文献   

14.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17年定位不同种类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对早稻分蘖期、齐穗期、乳熟期、腊熟期和黄熟期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NPK处理相比,有机-无机肥配施分别使早稻分蘖始期和分蘖盛期倒二叶叶绿素SPAD值提高1.74%~5.03%和4.69%~7.87%,分蘖盛期叶片叶绿素SPAD值各有机-无机配施处理与NPK处理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齐穗后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均可减缓早稻生育后期功能叶叶绿素降解速度,以NPK GM处理SPAD值减少量最小,为单施NPK处理的67.91%,各有机-无机肥处理与单施无机肥之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5.
1水稻床土隔寒早播壮秧栽培技术优点 1.1秧苗素质好。普通大棚育苗秧龄通常30~35d,能培育出叶龄3.0~3.5叶的中苗,而隔寒增温育苗秧龄40~50d,能够培育出叶龄4.5~6.0叶的大苗,一次蘖率100%,40%带有二次蘖,秧苗素质明显提高。 1.2生育进程快。隔寒增温育苗秧苗素质好且又采用的是大孔钵体秧盘和纸盘育苗,控制播种量,使得插后返青快,分蘖早,分蘖进程快,且秧苗带蘖100%成活,有效分蘖增多,无效分蘖减少,整齐度好,分蘖利用率超过95%。  相似文献   

16.
《农家顾问》2009,(7):30-31
连作晚稻处于插种、返青至分蘖盛期。连作晚稻尽可能在7月底8月初插种完毕。农事重点是水分管理、施分蘖肥和病虫草害防治三大块内容。返青期保持3厘米水层,返青至分蘖盛期,浅水灌溉,至田间总苗数达到计划穗数的80%左右时,排水搁田。结合除草早施、重施分蘖肥,倒二叶露尖时根据苗情适施保花肥。  相似文献   

17.
益农 《湖南农业》2003,(6):16-16
3.肥水管理 果蔗比当地的糖蔗迟15天出苗,加之果蔗顶土力弱,早春气候回暖后应尽早开垄松土露芽。每667平方米施人畜粪1500公斤或尿素10公斤对水浇施。当幼苗3叶-4叶时,再按上述方法重复追1次肥。苗高35厘米时追施分蘖肥,  相似文献   

18.
水稻大棚旱育苗、钵体育苗,超稀植栽培模式,就是利用水稻分蘖的生物学特性,争取有效分蘖获得高产稳产的一项栽培技术。水稻分蘖的多少,强弱,与品种、秧苗素质,密度、温度、土壤肥力,水肥管理等,有密切关系。要提高水的有效分蘖,必须掌握水稻分蘖的规律,当水稻在长出4片完全叶时,从第一完全叶长出1个一次分蘖,接着第五个完全叶伸出时,从相对侧的第2完全叶长出一次分蘖,这样,随着叶的顺序出生,有规则的长出分蘖,而且一次分蘖长出4叶时,也同样有规则的发生分蘖(2次分蘖),所以水稻分蘖随时间的推移,逐步增加。  相似文献   

19.
杂交中籼稻长秧龄移栽的分蘖成穗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籼迟熟杂交稻F优498为试验材料,采用三因素裂区设计,研究不同穴插苗数和水肥管理模式下长秧龄水稻的分蘖发生与成穗规律以及不同叶位与等级分蘖对产量贡献的影响。结果表明:长秧龄水稻分蘖能力强,分蘖发生和成穗的叶位多,且在65d秧龄下不同水肥管理模式的分蘖能力强弱表现为干湿交替模式旱种模式淹灌模式;同时,在长秧龄下穴插单苗的各级分蘖发生率和成穗率都高于双苗。长秧龄水稻不同等级茎蘖对产量的贡献表现为1次2次主茎3次;不同等级茎蘖对长秧龄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整体上,穗粒数和千粒质量表现为1次2次主茎,结实率则是1次主茎2次。长秧龄水稻分蘖发生的优势叶位是1次分蘖1~9叶位,2次分蘖1~2和7~8叶位;分蘖成穗的优势叶位是1次分蘖2和7~9叶位,2次分蘖1~3和7~8叶位;对产量贡献的优势叶位是1次分蘖6~9叶位,2次分蘖1~2和7叶位;总体上,长秧龄水稻的优势分蘖叶位是1~2和7~9叶位,它们对产量的贡献之和达到了68.95%。延长秧龄,产量随之降低,但在长秧龄下穴插单苗,采用干湿交替灌溉模式仍然可以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20.
不同施氮量对水稻“国丰一号”特征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水稻国丰一号分蘖成穗,株叶形态,产量及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国丰一号虽长势繁茂,但需氮量中等偏下。其最佳施氮量为157.5 kg/hm2,施氮量低于该水平,分蘖数和有效穗下降,营养生长不足,产量降低;施氮量高于该水平,剑叶增长加宽较披,植株增高、抗性减弱、结实率、千粒重降低,表现减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