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羊口疮病是屏南县羊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制约了屏南县养羊产业的健康发展。为了确定屏南县临床羊口疮病的病原以及了解该病在屏南县的流行情况,为该病的科学防治提供依据。采用PCR方法检测了12份县域内临床羊口疮病的病原,并随机采集了县域内6家规模养羊场(户)217份羊只血样进行羊口疮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12份病例的病变组织、血样提取的病毒基因组DNA样品均扩增出约500bp片段,与预期片段大小一致,明确了引起屏南县临床羊口疮病的病原为羊口疮病毒(ORFV);屏南县6家规模养羊场(户)的羊口疮病毒(ORFV)感染率为14.63%~33.33%,平均感染率为25.99%;抽样调查的群体中有羊口疮临床病症的羊只均为1~3月龄羔羊,各养殖场临床发病率为0~16.33%,平均发病率为9.69%,低于羊群羊口疮病毒(ORFV)感染率。  相似文献   

2.
采用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法,在西昌市、会东县、盐源县等地对羊螨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羊螨病的流行因素极复杂,既与羊体带虫、羊舍内外环境载虫、其他动物携带螨虫相关,又与农牧民对羊螨病的危害认识不足,饲养管理落后,环境条件差,在牧区尚无切实可行的羊螨病综合防治措施等社会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3.
利用间接血凝(IHA)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对湖北省羊养殖场进行了衣原体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羊衣原体在湖北省平均阳性率为10.7%,湖北省羊衣原体感染率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4.
为准确掌握舍饲养殖条件下陕西省羊梭菌病的流行和发病情况,采用实地调查和发放调查表的方式对陕北、关中、陕南等地区32 181 400只羊进行羊梭菌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羊梭菌病发病率为0.015%~5.235%,病死率为16.970%~42.412%,陕南和关中地区发病率较高,陕北地区呈下降趋势,该病主要发生于3月-5月,羔羊和幼龄羊较易感,注射疫苗能较好地预防该病的发生,病羊的病死率与发病地区、时间、是否注射疫苗都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羊腹泻是一种致死性疾病,主要发生在羔羊期间。本文通过分析羊腹泻病的病症及原因,对该疾病提出对应防治措施,为我国羊养殖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在一些冬季和春季季节温度变化较为明显的辽宁地区,养殖场经常会出现各种疾病,导致羊群增重缓慢、繁育受阻或病死现象发生,影响养殖场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因此,在遇到病情的第一时间,早期准确判断病症、及时控制病症,是目前各地区兽医在疾病预防和治理工作环节的重点工作任务。基于此,本文主要以羊链球菌病为例,对该病症的发病原因、基本症状进行简要的分  相似文献   

7.
<正>在一些冬季和春季季节温度变化较为明显的辽宁地区,养殖场经常会出现各种疾病,导致羊群增重缓慢、繁育受阻或病死现象发生,影响养殖场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因此,在遇到病情的第一时间,早期准确判断病症、及时控制病症,是目前各地区兽医在疾病预防和治理工作环节的重点工作任务。基于此,本文主要以羊链球菌病为例,对该病症的发病原因、基本症状进行简要的分  相似文献   

8.
对泰州地区36家羊场开展支原体肺炎流行病学调查,发病严重的病例进行剖检,收集的207份临床样本(肺脏和鼻腔棉拭子)均进行细菌和支原体培养。结果表明:207份临床样本中均分离到支原体菌株,湖羊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品种,3月龄以下的羔羊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羊,此结果为泰州地区羊支原体肺炎的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贵州省惠水县龙塘山养殖基地的黑山羊于1998年11月至1999年3月期间发生猝死症死亡137只,死亡率18.03%(137/760).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剖检与细菌学检测,结果表明该羊群爆发的猝死症主要是由魏氏梭菌与一些应激因素协同所致.  相似文献   

10.
2007~2009年对上海崇明县39家养羊场(户)开展了腹泻病流行病学调查,经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和病原学鉴定,证实为致病菌所致腹泻和寄生虫病所致腹泻,二者引起的腹泻病例分别占总病例数的59%和41%,由此提出了本病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1.
羊传染性脓疱病主要感染山羊和绵羊,近年来发现其也可感染包括人在内的多种动物,为一种人兽共患病。对羊传染性脓疱病的病原学、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及防治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福建省部分地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间接血凝检测方法对福建省部分猪场的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本地区总阳性率为4.5%,其中30日龄的仔猪阳性率偏高.  相似文献   

13.
通过间接血凝检测方法对青海省部分猪场的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本地区总阳性率为26.13%,其中母猪阳性率偏高。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棉花生产成本收益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趋势分析、成本收益分析和比较分析法,分析了2001-2015年甘肃省棉花生产成本收益的时序变化趋势与特征,揭示了成本与收益的关系。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甘肃省棉花生产已进入高成本时期;甘肃省棉花生产总成本收益率高达165.49%,其中,人工成本、土地成本、肥料、灌溉、机械是影响收益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调查结果表明,甘肃省内分布的虎耳草属药用植物有12种,其中虎耳草亚属9种,山羊臭亚属3种,并记述了其分布、生境和药用价值,编制了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16.
甘肃省药用甘草主要病虫害种类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2016年,对甘肃省酒泉、张掖、武威、定西、兰州5个地区的甘草病虫害进行了田间系统调查和室内鉴定,以明确甘肃省药用甘草的病虫害发生情况。共发现害虫13种,其中成灾性害虫5种,包括甘草萤叶甲(Diorhabda tarsalis Weise)、大青叶蝉(Cicadella viridis)、甘草黑蚜(Aphis atrata Zhang)、甘草豆象(Bruchidius ptilinoides Faharaeus)和甘草胭珠蚧(Porphyrohora sophorae Arch)。常发病害8种,危害严重的有5种,分别是立枯病(Rhizoctonia solani Kühn)、根腐病(Fusarium oxysporum)、锈病(Uromyces glycyrrhiza)、褐斑病(Cercospora glycyrrhizae)、叶斑病(Alternaria azukiae)。  相似文献   

17.
甘肃省梨树主要病虫害调查初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明确甘肃省梨树病虫害种类、危害部位、地理分布和危害程度,2011—2014年对全省不同地区梨园定点、定期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甘肃省梨主产区危害梨树的病害共11种,真菌、细菌和生理性病害的比例为10∶0∶1,以真菌性病害为主。危害部位有枝干、叶片、果实和新梢。偏重发生的病害主要有白粉病、腐烂病、黑斑病、锈病和黄化病。除白粉病和腐烂病在全省6个产区均发生外,其他病害在各产区分布不均匀,发生地区各有差异。虫害共调查到6目16科20种,危害部位有叶片、果实、新梢和枝条。属偏重发生的虫害主要有梨小食心虫、梨木虱、梨茎蜂和大青叶蝉。除梨小食心虫、梨茎蜂、梨木虱和苹果全爪螨4种在全省6个产区均发生外,其他虫害在各产区分布有差异。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甘肃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调查和分析,认为目前甘肃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呈增长趋势、龙头企业的经济规模和效益显著提高、龙头企业经营组织对农户带动能力不断提高、龙头企业联合实力逐步在增强、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势头强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的联结方式呈多样性等的特点,但同时也存在企业的规模偏小,企业整体素质偏低,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够完善,资金短缺,融资困难,人才结构不合理,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不健全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应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大力投资人才培养,建立人才激励机制,进一步理顺龙头企业和农户的关系,建立牢固的利益机制,积极推动技术创新,提升产品科技含量,进行科学管理,推行标准化生产等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9.
甘肃金塔野生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慕华  陈学林  崔治家  董平  杨建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812-15813,15817
实地调查研究金塔县的野生植物,结果显示金塔县共有野生高等植物49科161属310种(包括12变种、1亚种和1变型)。野生植物资源可分为食用植物资源、药用植物资源、工业植物资源、保护和改造环境植物资源及植物种质资源5大类23个小类,其中主要野生植物资源有药用植物134种,具特异抗性植物62种,饲用植物57种,观赏植物51种,蜜源植物40种,防风固沙和水土保持植物32种,野菜植物24种。  相似文献   

20.
2005年7月至2006年11月,对甘肃省天水、陇西、岷县、临洮、天祝5个市县的秦艽(Gentiana mac-raphylla)病害进行了田间调查与室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结果仅发现了锈病(Puccinia gentianaeRohling)和斑枯病(Septoria microsporaSpegazzini).在人工栽培条件下,锈病和枯斑病发病率分别为38%~85%和42%~88%,严重度均达2-4级,发生严重,需注意药剂防治;而在天然草原上秦艽斑枯病极少发生,锈病发病率也仅为9.5%~24.0%,严重度为1-3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