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针对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生产成本不断提高、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农业资源质量下降和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探讨生态农业良性循环链的模式与技术,提出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公众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意识;加快技术创新,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加大扶持力度,为发展循环农业创造良好环境的建议,以期为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生态农业具有高生物产量、光合作用产物利用合理、经济效益高、动态平衡量佳等特点,是致力于解决长期以来人类粗放的农业生产方式导致的生态环境、食品安全、耕地质量等突出问题而形成的现代农业。文章理论结合实际,对楚雄市生态农业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思路。通过对现有的生态农业模式进行考证,借鉴学习发达国家和国内沿海地区对生态农业的扶持措施、经验和成熟的运作模式。通过招商引资、扶持组建专业合作社和农民协会等方式,对效益突出的生态农业模式加大支持力度,将绿色融入农业现代化,全面构建生态循环农业新方式。  相似文献   

3.
首先通过对四川省水果产业的循环模式进行调查,总结出现阶段全省最主要的4种循环模式:以沼气工程为纽带的水果产业循环模式;以畜牧业为核心的水果种养循环模式;以林果种植为中心的生态种养循环模式;观光生态农业循环模式。其次,基于629份水果种植农户样本数据,运用组间检验、相关分析、方差分析等方法,对四川省循环农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虽然四川省水果产业在探索和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依然存在农户对循环经济的认知不足,政府对循环农业的扶持力度不够,发展循环农业缺乏足够的资金和技术支持等问题,据此提出相应建议:加强循环经济模式的宣传和培训,加大循环农业的扶持力度,建立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加快农业循环技术转化与推广,完善农业循环法律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们对生态安全、食品安全问题的进一步重视,发展生态农业已经成为农业生产的主攻方向和着力点。阐述生态农业的科学内涵、理论根基和核心内容,回顾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历程以及浙江近年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循环农业的一系列举措,分析浙江面临的水土污染、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农业构建机制不完善、业主环保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等主要挑战,提出在制定"十三五"或者更长时段的发展生态循环农业规划时,参照德国的《生态农业法》和日本的《持续农业法》,制定生态循环农业地方法规或政策措施,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和投入机制创新,创新推进模式,推出相关配套技术措施,支撑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等对策。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凉州区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狠抓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加大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力度,努力探索"主体突出、种养结合、循环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绿色有机农业发展起步良好。本文以凉州区绿色有机农业发展现状为例,分析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就生态农业循环技术模式展开分析的,对生态农业循环技术模式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就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越来越注重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循环技术模式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要重视生态农业循环技术,充分的发挥生态农业循环技术的重要作用,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在逐步提高。本文通过比较有机蔬菜种植模式和生态农业技术推广的联系和区别,并提出有机蔬菜有精于蔬菜品种的选择、专注于土壤和环境的选择和专注于病虫害的防治等五种主要种植模式,以及生态农业有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推广人员素质和落地绿色政策等四项主要农业技术,以此作为推进有机蔬菜种植模式和生态农业技术推广的参考素材。  相似文献   

8.
为了全面推进东海县生态农业的健康发展,加强对于农业环境的有效治理,本文从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宣传力度、加大技术推广以及加强基础地,提升农田质量4个方面入手,对实施化肥减量的具体措施提出建议,希望能对实现现代化生态循环农业和提升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发展,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全面脱贫及精准扶 贫的特殊时期,加大普惠金融对三农的支持力度,促进生态农业建设为背景。通过对苏南地区 可视化生态农业园区建设现状及问题分析,利用SWOT 分析方法,对普惠金融促进苏南地区可 视化生态农业园区发展策略进行深入剖析,为推进苏南地区可视化生态农业园区建设,建立生 态友好型、可持续发展农业发展模式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东南地区循环农业发展的路径探索与对策创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文章阐述了我国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指出循环农业是农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并对东南地区的丘陵生态果园结构模式、观光生态农业园区模式、农作物秸秆利用型模式等典型循环农业模式及其效益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统筹构建体系、建立适宜模式,制定生产标准、保障食品安全,加大技术创新、支撑持续发展等进一步发展循环农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的主要障碍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加大生态农业建设力度,是推进新世纪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笔者在提出了生态农业概念和发展意义的基础上,论述了生态农业发展概况,分析了我国发展生态农业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并提出了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生态农业与循环农业的内涵、特征和目标,指出了生态农业与循环农业的内涵本质是相同的,目标也是一致的,两者统一于可持续农业发展战略目标。通过生态农业建设实例,证明了生态农业建设是发展循环农业的最佳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13.
江西传统生态农业发展历史源远流长,自宋代以来,出现了许多符合生态学原理的"原始"生态农业模式与技术,明清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江西传统生态农业模式与技术主要有水旱轮作、复种和间作模式,精耕细作模式,循环利用培肥地力模式,生物防治病虫害技术等。上述优良传统,启示我省发展高效生态农业过程中,要讲究因地制宜、注重资源循环利用以及加强科技支撑和政府支持。  相似文献   

14.
农业部日前正式启动"美丽乡村"创建活动,要求各地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要加大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引导农民采用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农业生产方式。实施农村清洁工程,推进人畜粪便、生活垃圾、污水等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探索农村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的新型农村清洁模式。集成推广农村沼气、省柴节煤灶、高效低排生物质炉等技术和产品,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大力发展健  相似文献   

15.
为寻求黄河口三角洲地区生态农业持续发展策略,助力生态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在充分分析黄河口三角洲地区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及困境后,提出黄河口三角洲生态农业应以科技为向导,加大对当地农民的培训力度,充分合理利用区域自然资源,探索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新模式,以期促进当地生态农业的持续有效发展。  相似文献   

16.
国外发展生态农业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农业是在农业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能够有效兼顾经济、生态和社会的现代化农业生态系统,是世界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变革。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加大生态农业支持力度,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分析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梳理了美国、德国、日本的生态农业发展经验,并总结出国外发展生态农业的经验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7.
生态农业建设是当前农业实现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之一。重庆市通过多年的生态农业建设,形成了种养结合型循环现代生态农业模式、空间多维度开发型立体现代生态农业模式、农业多功能型融合现代生态农业模式、"互联网+科技"型现代生态农业模式、庭院经济型现代生态农业模式五大主要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对全市生态农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生态农业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着力解决农业生态环境问题,拓展农业产业发展链条,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实现农业生态化转型,向"生态"要收入,形成一种长效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8.
渭南市“一村一品”生态农业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渭南市“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经过近10a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形成了以沼气为纽带的特色鲜明、类型多样的“一村一品”生态农业循环模式。该文总结了“一村一品”产业发展中所形成6种生态农业模式的实践案例,对生态农业循环模式的特点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大力推进渭南市“一村一品”生态农业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从浙江乡村发展背景、国外经验借鉴等角度论述乡村振兴需要走特色产业融合发展之路。对杭州爱比利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三产融合模式进行解析,提出鼓励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加大农业新技术投入、挖掘拓展三产融合发展力度、完善物流配送体系、突破要素限制瓶颈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浙江省低碳循环生态农业种养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低碳循环生态农业是一种生态增值的农业生产方式,具有低排放、低能耗、低污染的特征,目前已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发展低碳农业必须转变传统农业的"高碳经济"模式,力求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在浙江省人多地少的背景下,构建低碳循环生态农业模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该文联系浙江省实际,探讨了如何构建低碳循环生态农业,转变全省农业种植业和养殖业发展模式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