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为研究区域,以其所辖的七个旗一个区为研究单元,应用主成分分析法,从土地投入强度、土地利用程度、土地产出效益和土地可持续利用状况等4个方面选取了21个指标,构建了鄂尔多斯市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农用地集约利用程度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鄂尔多斯市农用地集约利用综合分值在33.28 ~73.28分之间,集约利用水平处于中等偏低状态,其中达拉特旗、鄂托克旗、乌审旗和鄂托克前旗4个旗农用地中度集约利用,伊金霍洛旗、杭锦旗和准格尔旗3个旗农用地低度集约利用,东胜区1个区农用地不集约利用.分析鄂尔多斯市自然条件、资源区位优势、经济社会发展及农用地实际情况,评价结果符合该市农用地利用实际水平. 相似文献
2.
利用农用地产能核算外业调查数据,对甘肃省陇东黄土旱塬区农用地理论单产与可实现单产的空间分布特性进行深入分析。方法采用了地统计分析法、泛克里格空间插值法、对比研究法。结果表明:(1)陇东黄土旱塬区南部县区的理论单产普遍高于北部县区,中部县区的理论单产最高;(2)陇东黄土旱塬区可实现单产水平差异较为明显,崆峒区中部的可实现单产最高,合水县东北部、宁县西南部、西峰区南部、泾川县中部及灵台县北部的可实现单产次之;(3)在崆峒区、崇信县、灵台县和泾川县境内存在一条西北——东南走向的较高单产水平带状区域。研究结论:(1)基于地统计分析法的空间插值可用于了解区域农用地单产水平的空间分布特性;(2)陇东黄土旱塬区中部地区应作为未来农用地管理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3.
经济发展中城市化与大气污染曲线拟合相关性研究——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秀萍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7,31(11):44-49
呼和浩特市作为我国北方干旱区主要核心城市之一,其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特别是城市化进程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亦越来越受到多方关注。文中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理论,分析探讨了在1996-2015年时间序列内,呼和浩特市城市化与大气污染的曲线拟合相关性关系。结果表明:呼和浩特市现正处于城市化飞速发展时期,而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这一趋势仍将延续;通过构建三次多项式模型发现,呼和浩特市城市化与大气污染的曲线拟合表现为"U型"的特殊曲线关系,其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为大气环境污染的主要贡献因子,属于典型的颗粒物型污染城市,即在城市化发展较为缓慢的初期,大气环境污染降低,而后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大气环境污染问题开始凸显,但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使得这种上升趋势并不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4.
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是个山地、丘陵比例高达70%的贫困县,多年来,由于地貌、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限制,以及滥垦、粗放经营等人为因素影响,引起水土流失、风蚀沙化等一系列土地与环境问题,所以需重新审视耕地利用状况。本文以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对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在2000年西部大开发土地资源调查结果进行研究,分析该地农田景观现状及其存在问题,论述了其进行农田景观结构调整与生态退耕的必要性,依据区域自身特点和景观生态学原理,提出相应的景观生态建设途径。 相似文献
5.
随着旅游影响的日益扩大,目的地之间的竞争加剧,品牌化成为旅游目的地获取优势的有力工具,但有关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的研究欠缺.文中从消费者视角出发,构建了包含五个维度的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模型,并借助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的价值构成维度包括区域形象、目的地品牌知名度、目的地品牌形象、目的地感知质量和目的地品牌忠诚.同时,这些维度不是并列的,存在着特定的路径关系.对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的管理可以从其构成维度人手,通过强化构成维度全面提升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 相似文献
6.
遥感和GIS支持下县域退耕还林还草空间决策分析--以呼和浩特市武川县为例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退耕还林还草是当前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的重要途径 ,在遥感和GIS技术支持下将武川县的土壤类型数据与地形坡度数据叠加分析同时参考土壤侵蚀、降水量和温度等方面的资料 ,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 ,对TM影像目视解译得到土地利用现状数据 ,并与土地适宜性数据进行叠加分析 ,确定退耕还林还草地的数量及其空间分布。可为决策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此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作为一种技术模式 ,可进行推广 ,对西部大开发中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有重要意义[1 ] 。 相似文献
7.
生态旅游形象定位研究——以青海湖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湖是我国重要的生态旅游发展基地。通过对"旅游形象定位"国内外研究回顾,并基于旅游地地方性和旅游者感知分析,从而提炼出旅游地形象要素并进行系统分析的旅游形象定位模型。然后以青海湖为实证,结合其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实际,通过对青海湖地脉、文脉、市场感应的梳理,归纳出其生态旅游的核心理念要素为"大美青海湖,梦幻灵修地",并分别对核心理念要素和具体形象要素进行了分析,最终提出青海湖的旅游主题形象定位为"雪域圣湖.天路牧歌",并在此基础上设计推出包括国内宣传口号、海外宣传口号和英文宣传口号在内的一整套相关的促销口号,并提出了对应的包括人-地关系感知要素设计和人-人关系感知要素设计的旅游形象系统设计与策划方案,从而对丰富生态旅游形象定位研究以及青海湖旅游发展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基于ASEB栅格分析法的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以呼和浩特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呼和浩特市旅游资源定性评价的基础上,以省外游客为调查对象,着重对旅游产品偏好和满意度进行了调查分析。运用ASEB栅格分析法将定性和定量分析综合起来,对呼和浩特旅游产品深度分析,形成栅格表,找出其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旅游产品的开发对策,并设计了呼和浩特旅游产品谱系,希望对呼和浩特旅游业发展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农用地碳汇效应估算及时空变化特征分析——以陕西省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陕西省为例,运用1999~2008年全省气候资料、农用地面积数据、主要农作物产品产量数据以及2006年11个地级市农用地面积数据,从土地利用数量、构及程度三方面,采用生态学理论与方法研究1999~2008年全省的农用地利用动态变化状况及不同农用地类型的植被固定CO<,2>物质量的时空变化情况,得出结论:(1)1999... 相似文献
10.
区域粮食安全与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测算研究--以陕西省为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大量的数据分析了陕西省13年以来的耕地、人口和粮食变化情况,利用平衡系数进行测算分析,同时,尝试性地提出了粮食距平系数的概念,并利用其分析了陕西十地市的粮食盈缺情况。在此基础上结合人口预测模型预测了陕西省各地市未来粮食平衡情况。 相似文献
11.
农用地转用及其价格组成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陈思源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3,17(6):31-33
本文从分析我国的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出发 ,将农用地转用分为集体经济组织内的转用、向单位或个人的转用、国家的征用三种类型 ,并以土地管理法的相关条文为依据 ,讨论了不同转用方向下的农用地转用价格组成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阐述地价指数涵义和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定基价格指数和环比价格指数,测算出呼和浩特市2000年-2005年各种不同用途和级别的地价指数,从不同角度进行城市地价水平变化分析,从一般因素和区域因素方面分析地价变化原因。采用线性回归法进行未来五年的地价变化趋势预测,结论是地价将不会出现大幅度上涨态势,且将略低于2005年度的同比增幅水平。该成果将为政府加强地价管理和宏观调控土地市场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国家和新疆自治区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墨玉县农业生态系统的水土资源结构、农业种群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基础上,对其绿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进行了能量流、物质流和价值流的分析。结果显示其水土资源结构不平衡、种群结构单一、产业结构不甚合理,决定了绿洲功能较差,产投比低下的特点,并据此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了以发展生态农业为中心,改善绿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结构并提高其功能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干旱区基准地价的检验分析及定价过程探讨——以内蒙古巴彦浩特镇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准地价是我国地价体系的组成部分,是政府部门对土地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本文在基准地价测算的基础上,检验、分析巴彦浩特镇样点及地价,提出了抽样样本的总体和方差检验、准确的测算地价是基准地价更新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 ,我国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建设了数以万计的节水灌溉工程 ,但是这些灌溉工程的水价普遍较低 ,对灌区产生了一系列的不利影响。本论文在此分析基础上选取了 30个具有代表性的工程 ,并按照一定的分区原则进行划分 ,然后分别在不考虑水权转让和考虑水权转让的两种情况下 ,利用相应的计算模型得出了各种分区结果的平均可行水价 ,并对该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干旱地区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以黑河流域为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作为国际上全球变化研究的前沿与热点课题,是所有可持续发展相关问题的核心。区域案例研究是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的重要方法。本文以位于西北内陆干旱地区的黑河流域为例,阐明该流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过程,揭示其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动力机制,分析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对该流域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影响,从而提出该流域土地可持续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7.
土地利用变化对农业旱灾影响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利用是人类与自然联系的重要纽带,对自然灾害具有复杂影响。本文从土地利用的3个方面:土地利用格局、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利用水平梳理了土地系统与农业旱灾的关系,并总结了研究中常用的5种方法:空间叠加分析方法、统计分析方法、实验方法、作物模型方法和遥感方法的优缺点及实际应用;最后提出采用多尺度、多因子、多种方法相结合的综合定量分析方法是理解土地利用变化对农业旱灾复杂影响的有效手段,并展望提高土地利用数据精度,开发与完善区域作物模型以及整合区域社会经济指标,采用景观尺度上的情景建模,通过多目标的权衡与优化,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的作物品种改良和利用作物模型及统计方法,从多尺度土地利用变化研究其农作物旱灾的关系,找到区域减灾与可持续发展并重的土地利用策略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阜康荒漠绿洲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受自然分异和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制约 ,通过划分景观样带和选取景观空间格局指标 ,本文重点揭示该区域景观格局的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 :( 1 ) 1 987年至 1 998年间阜康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主要表现为耕地面积在洪积扇上增加 ,在冲积平原上下降 ;荒地则刚好相反。林地面积在低山丘陵带和洪积扇带下降 ,在冲积平原上没有变化。牧草地面积在低山丘陵带上升 ,其他各带均下降。城镇面积在各样带上都有所增加 ,水域各带基本不变。 ( 2 )低山丘陵带和洪积扇带景观多样性和均匀度下降 ,优势度上升 ;而冲积平原则多样性和均匀度上升 ,优势度下降。景观破碎度有增加的趋势 ,表明了人为影响的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9.
耕地细碎化对干旱绿洲区作物生产和农户收入影响效应调查分析——以甘肃省民乐县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耕地细碎化是影响作物生产及农民收入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基于这一视角,以典型内陆干旱绿洲区甘肃省民乐县为例,采用2008年和2010年两次的实证调查数据,运用生产函数模型就耕地细碎化对作物生产和农民收入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耕地细碎化对内陆干旱绿洲区作物产出和农民收入具有明显的双重性.一方面,耕地细碎化一定... 相似文献
20.
绿洲水土资源协调开发的SD模型:以哈密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节水措施的实施、供需水系统的完善和农业结构的调整为前提,通过对哈密市水资源系统、供需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及其所隐含的反馈信息的考察,建立了哈密市水土资源协调开发的SD模型。通过模型求解,得出了哈密市在一定水资源利用状况下的土地开发规模,并确立了与之相适应的耗水结构及作物种植结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