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杨树灰斑病与褐斑病发生规律,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通过药剂防治、林间清除侵染源、清除侵染源结合喷药防治杨树灰斑病,观察防治效果,三种处理的平均防治效果分别为27%、60.2%和97.1%,清除侵染源后喷药防治比直接喷药防治更显著,防治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3.
大豆灰斑病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灰斑病是东北大豆主产区主要病害之一,上世纪八十年代曾经在我市大范围流行危害,后因推广抗病品种,其危害大大减轻,达到可以不预防的水平。近二三年大豆灰斑病在我市又开始大面积发生危害,  相似文献   

4.
玉米灰斑病发生趋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玉米灰斑病在黑龙江省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在2005~2007年调查的玉米品种中未发现对灰斑病免疫的品种;三个年度绝大多数品种的发病率都是100%,无年度差异;三年间病情指数大多数集中在10%~30%,属轻度发生,年度间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玉米灰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灰斑病是近两年在罗平县玉米生产上危害严重的主要病害。2003年零星发生,2004年发病面积迅速扩大。据调查,2003年全县发病面积仅4hm^2,2004年发病面积增加到143.16hm^2,特别是2005年8月以后,玉米生长处在灌浆期,持续降雨,高温高湿,有利于灰斑病的发生蔓延,部分田块发病率达90%以上,有的田块甚至绝收。发病趋势坝区比山区重,低洼地块比山地、坡地重,种植密度过大的地块比密度小的重。玉米灰斑病已严重威胁玉米生产,使玉米单产损失达30%~50%,现已成为罗平县玉米生产上的主要障碍因素。因此,加强玉米灰斑病的防治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6.
对文山州30个乡(镇)玉米灰斑发生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玉米灰斑病在文山州海拔740~1 992 m的地区均有分布,海拔1 400 m以上是重发区,也是防治的重点区域。发病程度与品种、农艺措施等相关。采用轮作、使用抗病品种、在文山州4月18日前播种、玉米栽植密度控制在6.3万株/hm2、摘除下部枯黄叶和重病叶、辅以药剂防治等措施,可显著降低玉米灰斑病的发病程度。  相似文献   

7.
重庆地区山茶花灰斑病Pestalotio psis gue piniDesm.发生在5-10月,一年中有2个高峰期,并和气温,降雨密切相关,第一个高峰期在梅雨季节和抽新梢期的5-6月初;第二个高峰期为7月初至8月中旬的高温季节。10月下旬,病原菌以分生孢子或分生孢盘在病叶上越冬,翌年4月底5月初侵染山茶花嫩叶,发病初期,混合或单喷70%甲基托布津 杀毒矾M8或58%甲霜灵或杀毒矾M8800倍液3-5次,其防效分别为100%、92.3%和90.33%。  相似文献   

8.
玉米灰斑病的发生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玉米灰斑病的症状与病原、病原物的越冬与侵染及影响发病的条件,提出了玉米灰斑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9.
玉米灰斑病是丘北县玉米生产的一大病害,严重制约高产、优质玉米生产的发展。就此阐述了玉米灰斑病的病状特征、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随着桦甸市玉米连作面积逐年增加,玉米灰斑病呈逐年加重趋势,成为影响桦甸市玉米产量和品质的主要病害。本文对玉米灰斑病在桦甸市发生情况和防治措施进行了调查研究,总结出了以农业防治为主与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玉米灰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玉米灰斑病的发生症状及发生规律,分析了其发生流行因素,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玉米灰斑病流行造成玉米大量减产,损失严重。综合运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结合防治药剂等技术措施,可较有效地防治玉米灰斑病。  相似文献   

13.
闫素芬  鹿鸣  张从红 《现代农业科技》2009,(24):184-184,186
总结了苹果褐斑病、灰斑病的危害症状及发病规律,针对其发病原因提出了防治措施,以期有效控制该病发生,减少损失。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孟连县玉米灰斑病的发病症状,分析该病的发生规律及发病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综合防治技术,以为玉米灰斑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玉米灰斑病是近年来在云南省发生的一种新的农业病害,在云南省的部分州、县相继发生,危害十分严重。本文阐述了玉米灰斑病的发生条件及发生规律,并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经2006~2009年调查监测,对普洱市近几年来玉米灰斑病的分布、流行原因及特点进行较全面的论述,提出了一系列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一、大豆灰斑病大豆灰斑病又称蛙眼病、褐斑病或斑点病,主要危害大豆的叶片及籽粒,该病是一种间歇性流行病害,近年来,由于大豆重茬面积的增加,灰斑病的发生愈来愈严重。一般发生年可使大豆减产12%~15%严重发生年可减产30%,个别可达50%。同时,灰斑病还严重影响大豆品质,灰斑病粒脂肪含量降低2.9%,蛋白质降低1.2%,百粒重降低2 g左右。1、病害症状大豆灰斑病病原菌主要危害成株期叶片,也可侵染茎、荚及种子。带菌种子长出的幼苗和子叶片出现圆形或半圆形深褐色凹陷斑,气候干燥时,病斑扩展缓慢。当气候适宜、低温多雨时,病斑可蔓延至生长点,使幼苗枯死。成株叶片染病后,初现褪绿色小圆斑,逐渐发展成为中间灰色至灰褐色,四周褐色的蛙眼状斑,大小1~5mm,有的病斑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潮湿时,叶片背面病斑中央生出密集的灰色霉层,为该病菌的分生孢子发病重时,病斑布满整个叶片,病斑融合,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介绍了玉米灰斑病的发病症状、传播途径、发生条件及发生规律,并总结了有效的防治措施,以期为玉米灰斑病的防治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小黑杨苗木、幼林的田间试验,控制发病强度,摸清了苗木不同病情造成的生长量损失及幼林病情与损失之间的关系,确立了插条苗、留床苗的防治指标;建立了幼林经济允许损失率的动态模型及相应的防治指标动态模型。同时文中给出了松嫩平原西部速生丰产林的防治指标。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核桃褐斑病、灰斑病和炭疽病的症状表现、发生规律,总结了具体防治技术。供核桃种植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