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蘑菇主要会感染由真菌轮枝霉(Verticillium fugicola)引起的干泡病、疣孢霉(Mycogone Perniciosa)引起的湿泡病以及菌寄生属(Hypomyces)引起的软腐病。轮枝霉在所有产菇国均有发生,造成的经济损失大。在缺少防治手段的菇场,通常减产10—20%,有时甚至产30%以上。病害的防治,1983年采用苯丙咪唑类内吸性杀  相似文献   

2.
蘑菇真菌病     
许多真菌都会危害蘑菇,而蘑菇也是一种真菌,很难用杀菌剂防治。特别是当培养料出现霉菌时,就更加难以对付。最重要的防治措施应是维护菇场卫生,其次是采取恰当的栽培方法,在此基础上,辅之以杀菌剂。下面谈谈肉桂霉、真菌轮枝霉、疣孢霉、葡萄枝霉、腹菌和绿霉的发病症状及其防治技术. (一)肉桂霉(Peziza ostracoderma) 症状:肉桂霉主要于覆土后即发生,也会在菌丝生长期出现于培养料表面。高于90~95%的相对  相似文献   

3.
蘑菇象其他栽培作物一样,是易受病原体和害虫侵袭的。我将只限于谈谈由真菌引起的病害。有四种重要的栽培蘑菇的真菌病害: 1.由轮枝孢霉菌Verticillium fungicola引起的干泡病;2.由蘑菇白腐病菌(有害疣孢霉)Myc-ogone perniciosa引起的湿泡病;3.由葡萄枝霉菌Cladobotryum sp.引起的腐霉病;4.由白色偏丝霉菌Aphanocladium album引起的白色偏丝霉病。干泡病病原轮枝孢霉菌。症状感染的最初阶段,蘑菇菌盖上能够看见褐色斑点。病害的这个阶段能够与由细菌引起的褐斑病所混淆。如果被感染的蘑菇潜伏予潮湿的房间  相似文献   

4.
湿泡病俗称水泡病、褐痘病,我区菇农称其为菇包病。它是由疣孢霉(Mycogone perniciosa)引起的一种病害,随着蘑菇种植面积的迅速扩大,菌源量也逐年积累和扩展。在我区的福鼎、霞浦、周宁、宁德等县发生普遍,特别是福安、周宁、福鼎等地比较严重,我们调查了水田、寨下、溪柄、九龙等地区,发病轻者减产10~15%,一般减产51%,重者减产达73%。从而已成为引人注目的蘑菇主要病害之一。  相似文献   

5.
对红托竹荪(Dictyophora rubrovolvata)腐烂病发病部位感染的真菌菌丝进行分离、纯化、鉴定。结果显示,分离出的12个菌株中,11个属于木霉属(Trichoderma)真菌,1个属于青霉属(Penicillium)真菌,引起红托竹荪腐烂病后期侵染导致二次病害的真菌主要是木霉属真菌,也是腐烂病发生后红托竹荪大面积减产或绝收的主要原因。因此,红托竹荪腐烂病防治措施中需针对木霉属真菌的生长特性,加强对木霉属真菌侵染的防治,降低红托竹荪腐烂病发生后的二次病害。  相似文献   

6.
茄子黄萎病是一种由半知菌亚门真菌轮枝菌属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从根部侵染引起的土传病害,俗称半边疯、黑心病、凋萎病,是危害茄子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20世纪50年代,该病仅限于在我国北方局部地区发生,现全国大部分茄子生产区均有发生.海南近几年茄子黄萎病也呈逐年加重趋势,一般减产20%~30%,严重的可达60%以上,有的地块近乎绝收.因此,如何防治黄萎病是茄子生产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将茄子黄萎病的发病规律及其综合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昆明地区几个香菇反季节栽培种植区采集病原真菌样本,分离、纯化鉴定出木霉属(Trichoderma)、青霉属(Penicillium)、拟青霉属(Paecilomyces)、镰孢属(Fusarium)、轮枝霉属(Verticillium)、毛霉属(Mucor)共6个属,其中木霉属分离频次最高(61.90%);香菇反季节栽培出菇期病原真菌的种类最多,而培菌后期最少。木霉属是主要病原真菌,培菌前期、培菌后期和出菇期发生率分别为0.33%、2.20%和14.36%,拟青霉属真菌污染仅在培菌前期发现,发生率为0.25%。  相似文献   

8.
蘑菇疣孢霉菌病,又名白腐病和褐腐病,是由疣孢霉Mycogone perniciosa引起的,俗称湿泡病和水泡病。我区蘑菇栽培面积超过2000万平方尺,每年都有部份菇房受害,减产10~20%,它是我区蘑菇栽培“四害”(即疣孢霉、胡桃肉状菌、褐斑病和白色石膏霉)之一。  相似文献   

9.
蘑菇疣孢霉病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二年来,蘑菇疣孢霉病在蘑菇主产区瘟疫般地蔓延起来,成为目前对蘑菇为害最严重的病害。本病发生的普遍性和危害性,不亚于70年代严重发生的“胡桃肉状菌”,一旦发病,轻者严重减产,重者颗粒无收。疣孢霉病也称白腐病、湿泡病、褐腐病、水泡病。其病原菌是菌盖疣孢霉和红丝菌疣孢霉,是一种土壤真菌,广泛分布在土表、土层2-9厘米处,病菌的孢子活力在一年以上。蘑菇一旦染上病菌,正在生长中的蘑菇会产生菇柄膨大变形、变质、并呈现各种歪扭的形状,有的菇盖表面长出不规则的瘤状突起,有的长成菇盖和菇柄没有区别  相似文献   

10.
正由真菌引起的作物病害种类最多、最普遍,人类对植物病原真菌研究得最早、最详尽,所以至今专用于防治真菌性病害的杀菌剂种类也是最多的。如何更容易记忆和使用这些种类繁多的杀菌剂,最好是先认识常见作物病害的病原真菌类别,再针对不同病害类别去选择适宜的药剂。比如,对于霜霉病、疫霉病和晚疫病等低等真菌引起的病害,可选用烯酰吗啉、霜霉威、瑞毒霉、霜脲氰等杀菌剂,三唑类杀菌剂对炭疽病、褐斑  相似文献   

11.
18.7%凯特水分散粒剂,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作物保护部推出的一种新型杀菌剂,通用名为烯酰·吡唑酯,是由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吡唑醚菌酯(凯润)和吗啉类杀菌剂烯酰吗啉(安克)复配而成,对绝大多数疫霉和霜霉引起的真菌病害具有理想的预防兼治疗作用,防治效果优良。  相似文献   

12.
本世纪六十年代初,霍林斯(Hollings)首次报道了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感病的双孢蘑菇菌丝体“中有病毒颗粒,从而证实了蘑菇不仅会感染真菌、细菌病害,而且也能感染病毒病。蘑菇感染了病毒病,会直接影响到正常生长发育,轻者减产,重者绝收。如崇明县长江农场有两个连队,连续两年种植蘑菇,菇床不结菇,或结菇后子实体长到似蚕豆大小就死亡,导致蘑菇减产。实地调查,确实并非细菌或真菌所引起的病害,经电镜观察,可见到50毫微米左右的球状病毒颗粒。现将初步调查结果报道如  相似文献   

13.
介绍金针菇工厂化生产过程中易发生的主要病害,包括竞争性病害:木霉、青霉、根霉、毛霉、链孢霉、细菌;病原性病害:细菌性斑点病、绵腐病、黑根病;生理性病害:针头菇、连体菇、疲软菇等的症状和特点,以及相应的防治方法。简述培养期、出菇期及采收后3个时间段可应用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绿粘帚霉及其引致的食用菌病害刘坚真(华南农业大学食品系广州510642)目前人们对食用菌中由有害疣孢霉(MycogoneperniciosaMogn)引致的蘑菇白腐病(湿泡病)和菌生轮枝霉(Verticilliumfungicola)引致的蘑菇干泡病...  相似文献   

15.
使用波尔多液防治果树病害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波尔多液防治多种果树病害的方法 波尔多液是一种优良的保护性杀菌剂,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施用效果最佳。可用于防治苹果、梨、桃、李、杏、枣、樱桃、山楂、柿、核桃、板栗、葡萄和草莓等的多种真菌和细菌病害,如:①防治苹果轮纹病、炭疽病、早期落叶病、霉心病、煤污病、蝇粪病。  相似文献   

16.
蘑菇湿泡病的识别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蘑菇湿泡病又称蘑菇无头菇病、褐腐病、疣孢霉病等。该病发生轻者可造成减产,影响菇质;重者可导致欠收,甚至绝收。现将该病症状及防治方法简介如下。1 病原 该病是由疣孢霉(Mgcogoneperniciosa)所引起。此菌属半知菌纲、丛梗孢目、双孢亚科、疣孢霉。2症状蘑菇幼嫩菇蕾被疣孢霉感染,往往生成不象蘑菇的异形物。被感染的子实体,早期在菇盖上有短的卷曲的纯白色,绒毛状的疣孢霉菌丝丛出现。典型的疣孢霉病是菌柄加粗成桶状;有的菌盖平展而小,子实体象一个面粉球从菇土中长出。大部分得病子实体呈棕褐色,有粘…  相似文献   

17.
正双孢蘑菇轮枝霉菌又名褐斑病、干泡病。病原菌有二种:一为菌生轮枝菌(Verticillium fungicola),异名为马氏轮枝菌(Verticillium malthousei);另一种为蘑菇轮枝菌(Verticillium psalliotae);均属真菌门,半知菌压门,丝孢纲,丝孢目,丛梗孢科,轮枝霉属。研究表明菌生轮枝菌能够侵染其他担子菌,而双孢蘑菇被认为是其主要侵染宿主。2001年,荷兰因此  相似文献   

18.
《吉林蔬菜》2017,(7):35-35
食用菌受到有害生物侵染而发生病害,叫侵染性病害。细菌性侵染叫细菌性病害,真菌性侵染,叫真菌性病害。1真菌性病害1.1蘑菇湿泡病蘑菇湿泡病,也叫疣孢霉病、白腐病、菇癌。是蘑菇主要的病害,秋菇出菇期遇高温,极易爆发成灾,严重时颗粒无收。发生症状,首先是出现一些白色斑点,并在菇床和培养料上扩展,寄生于子实体,并使子实体发生畸型,早期块状,后期有菌盖偏小、菌梗偏大,  相似文献   

19.
蘑菇湿泡病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地处亚热带,气候的显著特色是温暖湿润,这种气候极有利蘑菇(Agaricusbisporus)的生长和栽培。但是,福建的气候特点也极有利蘑菇病原菌的生长、繁衍并造成危害。由有害疣孢霉(Mycogone pe-rniciosa)引起的蘑菇湿泡病(Wet bubble)近三四年在福建一直呈蔓延扩大趋势,危害逐年加重,成为制约蘑菇栽培效益的重要障碍。据调查,86年以前,蘑菇湿泡病在福建还完全不为人们所认识,有些科研单位甚至难子找到病菇的标本;87年,在福建南部个别市县的个别乡村发现小面积危害;88年,整个福建南部出现病害发生区,严重发生区明显扩大,有的菇房损失率达30%;89年,全省各蘑菇产区均出现病害发生区,湿泡病  相似文献   

20.
谭琦  唐忠 《食用菌》1993,15(6):35-35
蘑菇褐腐病近几年在上海、浙江、江苏、福建等地区发生极为严重,轻者减产20%~30%,重者只菇无收,已成为上述地区蘑菇的主要病害.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进行了近两年的调查研究,在对上海地区蘑菇褐腐病的致病菌——有害疣孢霉(Mycogone perniciosa Magn.)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基础上,结合室内药剂筛选、菇床药效和药害试验,提出了适合本地区的综合防治措施,并已在上海嘉定、松江、青浦、浙江平湖等地试验推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这套综合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