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杨人俊  韩亚光 《作物学报》1994,20(5):607-613
赤豆的野生型(第一基因库B)——野赤豆已发现于我国东北辽宁省境内。以往由于日本学者北川政夫将其命名为裂叶贼小豆,因而在我国植物学文献中无野赤豆的记载,导致学者们对赤豆是否起源于中国产生了误解。作者在对二者进行了比较解剖学及形态学研究的基础上,将二者进行杂交,其杂种一代是正常能生育的。根据野赤豆在我国  相似文献   

2.
<正>小豆,古代称荅、赤菽、小菽等,又称红小豆、红豆、赤豆、赤小豆、五色豆,为豆科菜豆族豇豆属一年生、直立或缠绕草本植物。小豆具有耐湿、耐瘠薄和生育期短等特点,可以作为灾后补种作物。小豆在我国栽培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主要分布于华北、东北和黄河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以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河北、山西和陕西等省(区)种植面积较大,其次为江苏、江西、云南等省,天津、北京、广西和广东等省(自治区、直辖市)也有种植。小豆具有利尿祛  相似文献   

3.
正小豆俗称红小豆,又称红豆、赤豆、赤小豆,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江西、江苏、云南、广西和广东等省区,是豆科菜豆族豇豆属中的一个栽培种,系一年生草本植物。小豆也是灾后补种的优良作物。小豆富含有钙、磷、铁等多种元素和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等多种维生素,具有利尿祛湿、活血排脓、消肿解毒之功效,为保健食品,在农产品市场上是非常畅  相似文献   

4.
小豆(Phaseolus angularis(Willd) W.F.Wight;Vigna angularis(Willd) W.F.Wight),又名赤豆、赤小豆、红小豆、红豆等。古名荅、(豆足)、小菽、赤菽、虱牳豆等。是一种粮、肥、药兼用的一年生草本豆科作物,其种子是制豆沙的主要原料。小豆起源我国。瓦维洛夫1935年发表的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我国1969—2019年间公开报道的125个小豆育成品种信息,发现我国小豆育种主体较少,且以主产区科研教学单位为主;育种目标多元,主要育种方式由系统选育向杂交育种转变,并据此将我国小豆品种改良划分为3个阶段.首次对豆类作物品种的新品种保护情况进行梳理,对申请新品种保护积极性不高和授权较慢的原因进行分析.结合小豆...  相似文献   

6.
小豆是我国传统的栽培豆类之一,近年来,由于植物病害的发生与流行,导致小豆大面积减产,质量和品质严重下降.我国小豆病害病原菌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而利用分子技术鉴定病原菌的致病力分化未见报道,导致小豆抗病育种进度缓慢,育成品种利用率较低.笔者将从国内外不同小豆种植区病害的种类、不同病害病原菌的致病力分化及其变异趋势、抗病育...  相似文献   

7.
应用SSR标记对小豆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丽侠  程须珍  王素华  梁辉  赵丹  徐宁 《作物学报》2009,35(10):1858-1865
利用24对SSR引物对158份栽培小豆及18份野生小豆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栽培小豆的遗传变异水平显著低于野生小豆,其中18对引物在栽培小豆中能检测到多态性,平均等位变异数为3.0个,21对引物在野生小豆中能检测到多态性,平均等位变异数为2.6个。栽培小豆种质间平均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724,野生小豆间为0.605。基于类平均法的聚类分析可以将栽培小豆和野生小豆区分开,这与主坐标分析的结果基本吻合。不同来源的栽培小豆群体间也有一定的遗传分化。SSR分析不仅验证了小豆品种间的遗传背景与其系谱来源相吻合,而且揭示了同名种质天津红小豆之间的遗传差异。本研究为我国小豆种质资源育种及SSR标记在小豆多样性分析、基因标记、品种鉴定等工作提供了信息。  相似文献   

8.
小豆原产我国,在我国的喜马拉雅山山区一带,尚有野生种和半野生种存在。据考证,我国栽培小豆至少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世界上小豆的栽培以亚洲为主,我国最多。黑龙江省是我国小豆主产区之一。现将我省163份小豆资源的生态类型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小豆是我国主要的食用豆类之一,需求量逐年增多.山西小豆主产区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干旱缺水导致小豆播种、出苗困难,产量下降且品质不佳.因此,文章主要探讨了抗旱节水栽培技术在小豆生产中的应用,希望能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王强 《中国种业》2009,(10):89-89
黑龙江省是我国种植小豆最适宜的区域之一.目前黑龙江省可利用于生产的小豆品种较少.为了拓宽小豆种质资源和为生产提供优良新品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选育了适宜春播区域种植的高产、优质小豆新品种龙小豆3号。  相似文献   

11.
绿豆基因组SSR引物在豇豆属作物中的通用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子标记的种间通用性可降低其开发成本,提高利用效率,也有助于促进遗传研究较薄弱物种的分子遗传学研究。本文选取绿豆、小豆、豇豆及饭豆材料各3份, 分析1 205对新开发的绿豆基因组SSR引物在这些材料中的扩增效果,结果显示绿豆基因组SSR引物在豇豆、小豆和饭豆中的通用性比率分别为50.0%、73.3%和81.6%;多态性比率分别为4.1%、1.7%和1.5%;在4个种间均通用的引物469对。这些通用性SSR引物将有助于这4种食用豆类在多样性评价、连锁图谱的构建、基因定位及比较基因组学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以375份小豆核心种质为试验材料, 利用从小豆及其近缘种SSR引物中筛选出的13对引物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检测结果显示, 小豆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共检测到133个等位变异, 每对SSR引物检测到等位变异4~19个, 平均10.23个, 国内各省多态信息含量(PIC)平均为0.561, 多态位点比例(P)平均为93.523%。聚类结果表明, 小豆资源遗传关系与生态分区间有明显的联系, 且东北地区资源与中南部资源遗传关系较近。湖北、安徽、陕西3省资源的PIC较高, 且基本位于主坐标三维图的中心区域, 推断湖北、安徽、陕西是中国栽培小豆的起源地或多样性中心。该结果有助于更好地对小豆种质资源进行收集、保护和利用。  相似文献   

13.
利用SSR标记分析野生小豆及其近缘野生植物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8对SSR引物对96份野生小豆资源、小豆近缘野生植物及栽培小豆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共检测到255个等位变异,平均每对SSR引物9.10个,多态信息含量的变异范围从0.374到0.865,平均为0.722。野生小豆材料和近缘植物Vigna minima遗传变异丰富。来自不同地域的野生小豆材料具有大量特异等位变异,基于非加权成组配对算术平均法的聚类分析可将不同地理来源的野生小豆单独分群,且与主坐标分析的结果相一致。4份栽培小豆材料与日本野生小豆遗传距离较近,表明目前国内小豆育种中较多使用了含有日本血缘的小豆材料,以及国内野生小豆资源的搜集和利用工作落后于日本。本研究对国内野生小豆资源的搜集和保存具有指导意义,并可以为这些资源的评价、利用和优异基因的发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小豆种子活力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早熟、丰产、抗逆性强的小豆新品种的选育以及大田生产中选用优质小豆种子均需要了解种子的活力水平。本研究选用3个小豆品种的新、陈种子,应用电导率法和发芽法进行种子活力测定,结果表明:小豆种子试样间在电导率、发芽势、发芽率、幼苗生长量和活力指数等方面均存在差异。不同品种间种子活力水平表现为红小豆LSH1>绿小豆>红小豆8937;同一品种的活力水平表现为新种子>陈种子;电导率值与种子活力指数呈显著负相关(r=-0.8667)。本研究认为,电导率法是测定小豆种子活力的一种简便、快速、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我国小豆种质资源形态多样性鉴定与分类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对224份小豆种质资源的形态多样性进行了研究鉴定, 结果表明, 我国小豆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形态多样性, 平均多样性指数为1.035, 高于国外材料(0.827)20.1%. 通过多变量的主成分分析, 第一主成分和第二主成分一共代表了小豆形态多样性的56%. 基于形态性状, 把224份小豆种质聚类并划分为三大组群, 第一组群, 生育期较长, 植株较  相似文献   

16.
应用RAPD标记检测小豆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初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检测野生型、半野生型及栽培型小豆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对进一步探讨小豆的起源地、品种分化和传播途径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本研究用RAPD标记方法对来自中国、日本、韩国、不丹、尼泊尔、越南等6国99份小豆种质资源DNA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检测。7个引物共检测到102条带,具有多态性的谱带100条,其中7条带仅存在于单个材料  相似文献   

17.
野生小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16份不同来源地的野生小豆种质进行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25个随机引物共扩增出240个DNA片段,其中197条谱带表现出多态性。对基于数字化处理后的多态性谱带进行聚类,16个野生小豆种质可划分为4个类群:日本类群、中国类群、不丹类群和尼泊尔类群,材料的归组与其来源地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The wild Ceratotropis species which occur in Japan consist of Vigna angularis var. nipponensis, V. nakashimae, V. riukiuensis and V. reflexo-pilosa. The main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is to detect cross-compatibility of adzuki bean and rice bean with these wild relatives. The cross of V. nakasbimae with adzuki bean was successful in both directions and viable seeds were produced, while the cross with rice bean was not successful. V. riukiuensis is cross-compatible with adzuki bean and rice bean only when V. riukiuensis is used as male parent and the hybrid seeds showed normal germination. The cross between V. reflexopilosa and the two cultigens adzuki bean and rice bean did not succeed in either direction. The present results suggest that V. nakashimae and V. riukiuensis could be used as gene sources for the adzuki bean breeding programme through interspecific hybridization. Successful hybrids between adzuki bean and rice bean cannot easily be produced. However, since V. riukiuensis is cross-compatible with both adzuki bean and rice bean, V. riukiuensis could be useful as a bridge species between adzuki bean and rice bea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