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由我校梁宗锁教授主编的《黄土高原树木水分生理生态学特征》专著已由中国林业出版社正式出版。本著作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中国西部环境与生态科学重大研究计划等项目支持下完成的,是作者在20年研究基础上的总结。  相似文献   

3.
黄土高原刺槐群落优势植物水分生理生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阐明丘陵沟壑区人工刺槐林群落不同植物水分利用机制的多样性及其与群落稳定性关系,以延安宝塔区公路山半阴坡刺槐林为研究对象,选择林内12种优势植物,并在林外选择相同植物。在植物生长旺盛期,系统地测定水分平衡参数(叶片水势、水分饱和亏缺、临界水分饱和亏缺等),通过对不同植物的水分参数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在林内、林外不同生境下,12种植物水势日变化曲线一致,但为了适应变化的环境,其水分参数都要进行调整。水分参数在相似生境下不同,在生境条件变化后也不同。2)根据不同植物黎明前水势、日最低水势、水分饱和亏缺等水分参数,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将林内12种优势植物划分成4个水分适应类型,每一种植物均有其特殊的水分适应机制。  相似文献   

4.
根据多年研究结果,阐述了谷子体内外水分交换、体内水分状况及水分平衡。从水分代谢系统和干物质生产系统两个方面,讨论了谷子高效用水的栽培生理基础及措施。  相似文献   

5.
黄土高原植被生态系统水分利用效率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明晰黄土高原植被生态系统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WUE)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深刻理解生态恢复和气候变化双重背景下黄土高原植被生态系统与水文相互作用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利用趋势分析和逐步回归方法,对2000-2014年黄土高原植被生态系统WUE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近15年黄土高原植被生态系统WUE呈显著增加趋势,增速为0.02 gC·kg-1H2O·a-1P<0.001),不同植被生态系统年内WUE主要呈“双峰”模式,峰值分布在4-5月和9-10月;空间上,黄土高原植被生态系统WUE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其中上升趋势和显著上升(P<0.05)面积分别占研究区的95.04%和66.96%,但不同季节变化趋势特征差异较大;不同植被生态系统WUE均值和趋势差异显著,其中稀疏灌丛和草地WUE均值较低,而针叶林WUE趋势下降明显;进一步对坡度统计表明,25-50°范围内植被生态系统WUE呈持续增加趋势。当年蒸散量小于3 700 mm时,总初级生产力(gross primary productivity,GPP)随着蒸散量(evapotranspiration,ET)的增加而增加,随后GPP则随ET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且研究区中东部(57.25%)WUE主要由GPP控制,而西部区域(42.75%)WUE则受ET影响。近15年黄土高原植被生态系统WUE与LAI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01),表明LAI的增加能够有效促进WUE的提升。逐步回归分析表明,降水量、日照时数和相对湿度3种气候因子是导致WUE及其组分GPP和ET变化的主要气候因子。【结论】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影响下,2000-2014年黄土高原植被生态系统WUE呈显著上升趋势,且大部分植被类型年内分布呈现双峰结构。生态恢复工程不仅改善了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状况,同时显著提高了植被生态系统的WUE,成为近年来黄土高原WUE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火炬树(Rhus typhina)一年生实生苗为试材,采用温室栽培方式,分别设置2个光照梯度(100%光照、50%光照)和3个水分梯度(75%、50%、25%的田间持水量),研究不同光照和水分条件下火炬树的生理生态学响应机制。结果表明:(1)水分胁迫抑制火炬树生长,100%光照条件下,25%的田间持水量处理的火炬树的株高相对生长速率、基径相对生长速率、冠幅相对生长速率、总生物量、光合氮利用效率较75%田间持水量处理下分别降低63.10%、37.24%、45.44%、46.67%、33.66%,而比叶面积、根冠比、叶片含氮量分别增加22.42%、45.94%、37.74%,另外PS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叶片含水量、净光合速率变化不显著;(2)50%光照处理下,叶片比叶面积、含水量、总叶绿素含量以及叶面氮含量较100%光照处理下增加,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以及水分利用效率下降,最大下降幅度为32.87%、40.00%、17.04%和19.05%,其他指标变化不明显。火炬树在受到光照和水分环境变化时,可以通过调整生长和氮元素利用来适应环境的变化,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建议作为干旱较...  相似文献   

7.
针对格尔木近年来多种植物出现枯稍、叶枯萎等现象从干旱、SO2、酸雨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上述环境因素的变化均是造成植物异常现象的因素,并得出有效治理环境污染才是解决植物异常现象的根本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利用抗旱性不同的两个小麦品种,研究了土壤干旱下其幼苗水分利用效率(WUE),气孔阻力,叶温等的变化情况,分析讨论了WUE与叶-气绝对湿度差的关系,采用路径分析方法计算了气孔阻力、空气绝对湿度、叶温等参量对WUE的决定系数,认为气孔阻力和叶温对小麦幼苗的WUE有明显的影响。此外,比较分析了本文的WUE值(光合速率/蒸腾速率)与文献提出的阻力模式计算所得的WUE值。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不同程度水分胁迫下,不同基因型旱地冬小麦生理和产量的变化及生理变化与抗旱性的关系,及其耐重度水分胁迫的能力和丰水条件下的丰产潜力,选用4个旱地冬小麦品种,在正常供水、中度胁迫和重度胁迫条件下进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下参试品种功能叶脯氨酸(Pro)、可溶性糖(SS)和丙二醛(MDA)含量增加,Pro、MDA含量随着胁迫的加剧继续增加,而SS含量在中度胁迫下高于重度胁迫;水分胁迫下叶片SS含量增加幅度越大的品种抗旱性越强,Pro和MDA含量增加幅度越小的品种抗旱性越强;陇鉴101和长6878耐重度干旱的能力较好,不论在中度干旱还是严重干旱下都比较稳产,陇鉴386在中度干旱下表现稳产,但严重干旱下产量降幅大,陇鉴101与陇鉴386具有在水分条件较好时获得高产的丰产潜力,长6878在丰水条件下的丰产潜力较差。  相似文献   

10.
树木水分生理生态特性及抗旱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详细评述了植物耐旱性及其机理,综合评价了树木形态、生长、光合作用、气孔运动、蒸腾作用、水分利用率、内源激素、代谢物质等方面对水分胁迫的反应与适应,并对近年来国内外树木抗旱研究方法及一些实验结果进行了评述和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树木研究的重点是结合最新的分子生物学手段,进一步深化木本植物的抗旱性研究,揭示木本植物在干旱环境下的用水机制,选择、培育出抗旱能力强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11.
创新教育是高职学生素质培养重要内容。本文总结了多年来高职《植物与植物生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培养的具体做法。实践证明,通过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  相似文献   

12.
《植物与植物生理》课是高等职业院校种植类各专业的一门前导课,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实施教学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文章对在植物与植物生理课上实施行动导向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做了论证。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挖掘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探索“互联网+”背景下在线开放课程与线下课堂的有效链接,深化课程改革,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本文以“植物与植物生理”在线开放课程为例,重点分析该课程上线4期中学员选课、学习统计等情况以及课程在线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为进一步完善该课程在线建设、探索创新课程教学模式和方法奠定基础,为推动信息技术与线下传统教学深度融合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初步分析了中国东北样带以羊草(Leymus chinensis)建群种或共建种的草原群落植物水分生态类型功能群生物量及其与群落初级生产力和环境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中旱生植物对群落初级生产力起主要决定作用,其次是旱中生植物和旱生植物,中生植物在羊草杂类草草甸群落中作用较大,而湿生植物只是个别类型的偶见种。中旱生植物和旱生植物生物量的变异系数较低,分别为0.54和0.72,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混合式教学(Blended learning,B-learning)是将传统的面对面教学和网络在线教学相结合的一种现代化教学模式,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和监管作用,又能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互动的需要,是未来高校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针对当前《植物代谢与生理》课程教学现状和问题,开展基于混合式教学的课程教学改革,以适应飞速发展的信息化网络教学时代的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植物生理学专业高俊凤教授高俊凤,女,河北省元氏县人,1938年11月生。1961年由西北农学院土壤农化系毕业后留校,从事植物生理学教学、科研工作至今。曾担任植物生理生化教研室主任,现任西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高俊凤教授执教30多年来,先后为...  相似文献   

17.
依据贵州省石漠化现状和植物对喀斯特环境条件的影响,筛选喀斯特生态修复适生植物,通过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分别测定了接骨木(Sambucus williamsii Hance)、贵州金丝桃(Hypericum kouytcheouense Levl.)2种药用植物的叶片光合作用日变化特征,并结合植物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碳酸酐酶(Carbonic anhydrase,CA)活性、稳定碳同位素δ13C变化范围比较了2种植物在喀斯特生境下的适生能力。结果表明,接骨木对于喀斯特石漠化环境有着更好的适生性。  相似文献   

18.
自然可以离开人类而存在,但人类不能离开自然而生存。从历史角度来看,今天的环境问题并不是什么新问题,人类社会经历了多次与自然和谐共处到生态危机、再从生态危机到和谐共处的反复过程。今天的环境问题只不过是人类活动导致环境退化的历史过程中的一部分,自然环境、生产方式以及社会制度与政策等因素是环境退化的主要原因。毫无疑问,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环境哺育了人类,但同时,人类的活动在更大的程度上影响和改变着环境。历史是一面镜子,对历史时期人类社会制度及其环境政策变迁与环境变化的相互关系的正确评价,对今后我国环境保护政策的制定与调整有着良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城市化建设迅速发展的进程中,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镇无不例外地把城市植树绿化、扩大人均绿化面积、争创绿化模范城市(镇)当作突出项目和城市(镇)的重点工程。许多城市植  相似文献   

20.
《植物生长与环境》是种植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任务是说明植物(作物)的生长基础、植物生长的基本原理和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过程、植物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如何通过生长环境的改变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