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施用氮、磷、钾肥对油茶生长、产量及油茶叶片N、P、K、Fe、Mn、Cu、Zn等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可促进油茶树高、冠幅和地径的生长,影响顺序为N>P>K。施肥后、油茶叶片中Fe、Mn、Cu呈上升趋势,N、P、K、Zn整体上呈下降趋势。叶片中N、P、K元素之间呈正相关关系,这3种元素与Fe、Mn、Cu呈负相关关系;元素Fe、Mn、Cu之间呈正相关,但这三者与元素Zn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施肥对台湾青枣营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L16(45 )对台湾青枣进行塑料大棚施肥试验,观测其在一个单一生长季节内生长量(包括地径、一次分枝粗和冠幅)的变化,以确定N、P、K肥及其配比对台湾青枣营养生长的影响. 结果表明:台湾青枣在植株生长期间,N肥对其生长影响作用最大,其次是K肥,最后是P肥;台湾青枣生长量达到最大的施肥量是m(N)135 g、m(P)990 g、m(K)9360 g,即在台湾青枣一个单一生长季节里,N、P、K最佳施肥配比为m(N)∶m(P2 O5)∶m(K2 O)=1∶0.17∶0.84. 这对于台湾青枣在北方开始栽培、幼树生长及营养生长阶段具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   相似文献   

3.
不同配方施肥对幼龄油茶的影响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2  
根据N、P、K三要素不同水平设12种不同的养分比,对江西宜春幼龄油茶进行配方施肥试验.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并用LSD法进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配方施肥对幼龄油茶生长有促进作用,N、P一定时,增加K肥有利于树高、冠幅和叶面积的增大;N、K一定时,增加P肥有利于幼龄油茶叶面积的增大;P、K一定时,N的施用量为0.50kg·株-1·a-1,不利于幼龄油茶的生长.所设11个施肥处理中,以N2P1K1(2:1:1.3)和N1P1 K2(1:1:2.6)两处理表现较优,对树高、冠幅、叶面积、叶绿素值的影响均达显著水  相似文献   

4.
以矮抗58为试验材料,研究了2种施肥方式对其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施肥方式都较不施肥增产显著,其中以秸秆粉碎还田+N16+P8+K5+Zn(N6+P8+K5+Zn作基肥深施20~40 cm,N8作拔节肥,N2作孕穗肥)施肥方式最优。2种施肥方式对矮抗58各生育时期没有影响;秸秆还田、分期施肥能较好地促进壮蘖。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施肥对原生土带防火路种植的油茶幼林的影响,运用正交试验设计对闽西山区幼龄油茶进行配方施肥试验。结果表明配方施肥对幼龄油茶生长有促进作用,生土带防火路种植油茶以N130P667K133微量15、N174P500K133微量10和N174P667K67微量53种配方施肥效果较好。肥料对幼龄油茶树高和幼林冠幅的影响效应依次为N>K>P>微量肥,N肥对油茶幼林的生长最为重要,在油茶生产中必须重视N肥的施用。试验表明,在原生土带防火路土壤养分条件较差的情况下,科学合理施肥有利于油茶的快速生长,促进林分迅速郁闭,更好地发挥其防火、生态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干旱半干旱地区施肥对女贞抗旱性的影响,采用N、P、水分三因素三水平的L9 (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水分条件下施肥对女贞叶片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3个因素对女贞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效应不同.3个因素对女贞净光合速率的重要性顺序是:N肥(B) >水分(A) > P肥(C);对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效率的重要性顺序为:水分(A) >N肥(B) > P肥(C).水分和N肥对女贞光合生理特征的影响要比P肥显著.2)在干旱胁迫条件(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40)下,施低N(7.5 g)高P(15 g),即A3B2C3组合为最优.N、P肥在水分胁迫条件下可以提高叶片的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降低女贞的蒸腾速率.因此在干旱地区栽种女贞可以施低N高P来提高其成活率和生产力.  相似文献   

7.
:以平远县4 年生油茶和长岗山油茶幼苗为试材,对油茶林生物量及其养分分配规律、油茶林土 壤养分与树体各器官营养元素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4 年生油茶的平均生物量为2 331.93 g/株, 各器官平均生物量大小是根>叶>果>茎>枝,长岗山油茶幼苗各器官生物量大小是叶>茎>根>枝;( 2) 油茶各器官中,营养元素含量:N > K > P、Ca > Mg、B > Zn。叶片营养元素的空间分布为上层叶含N、P、 K、Mg 较多;( 3)油茶各器官中,营养元素之间的相关系数有 31 对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4)油茶林下土 壤养分含量大小是:全K >全N >全P >交换性Ca >交换性Mg,有效Zn >有效B。土壤有机质、交换性 Ca、交换性 Mg、有效 Zn 和有效 B 的含量明显呈下坡>中坡>上坡的规律;( 5)土壤养分与油茶各器官营养 元素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与油茶果的相关性最密切;土壤中的交换性Ca、交换性Mg 和有机质与油茶植 株中的营养元素关系最为密切;土壤交换性Ca 含量与油茶各器官Ca 元素含量均呈正相关,土壤全N、全P 含量与油茶各器官中N、P 元素含量呈两两正相关,土壤有效P、全K 含量与油茶各器官P、K 元素含量分别 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以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施用氮、磷、钾肥对油茶生长、产量及油茶叶片N、P、K、Fe、Mn、Cu、Zn等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可促进油茶树高、冠幅和地径的生长,影响顺序为N>P>K。施肥后、油茶叶片中Fe、Mn、Cu呈上升趋势,N、P、K、Zn整体上呈下降趋势。叶片中N、P、K元素之间呈正相关关系,这3种元素与Fe、Mn、Cu呈负相关关系;元素Fe、Mn、Cu之间呈正相关,但这三者与元素Zn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油茶各器官和营养元素吸收、累积及分配特征,为油茶林地施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长势较好的5.5年生油茶林为调查对象,测定其树干、树枝、树叶、主根和侧根的营养元素含量,分析营养元素吸收及分配特征.[结果]油茶各器官营养元素含量的排列顺序大致为N>K、Ca>Mg>P>Fe、Mn>Zn>B>Cu.油茶不同器官营养元素总含量的排列顺序:树叶>侧根>树枝>主根>树干.油茶树体营养元素贮藏总量为14.65g/株,其中,N、K、Ca的贮存量最高,其次是P、Mg、Fe、Mn,Cu、Zn、B最低.油茶各器官营养元素贮存量的顺序排列:树叶>树干>主根>树枝>侧根.[结论]油茶树体N、K、Ca元素的吸收和累积量最高,营养元素的分配与各器官的生物量不成比例关系,树叶和树干营养元素贮存量最高.  相似文献   

10.
幼龄油茶配方施肥对结实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普通油茶无性系幼林为材料,根据N、P、K三要素不同水平设10种不同的施肥配方,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对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地区的6a生幼龄普通油茶进行配方施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配方施肥对幼龄油茶生长有促进作用,所设10个施肥处理中以每年每株油茶施N:P2O5:K2O=2:1:2处理配方效果最好,比对照植株的结实率提高88.15%;增施P肥对油茶幼林早期挂果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配方施肥对幼林油茶结实率的影响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不同配比菌肥对土壤养分及油茶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2年生油茶盆栽施用不同配方的生物素菌肥K1(5 g菌肥)、K2(5 g菌肥+21.40 g N肥)、K3(5 g菌肥+18.86 g P肥)、K4(5 g菌肥+50 g复合肥)、K5(10 g菌肥)、K6(10 g菌肥+21.40 g N肥)、K7(10 g菌肥+18.86 g P肥)、K8(10 g菌肥+50 g复合肥),分析不同菌肥配比对油茶植株生长量、生理指标和土壤中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后油茶苗高和地径生长均有提高,但K7处理的生长量最大,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不同处理间叶片可溶性糖、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K7处理油茶叶片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幅最大,K8处理油茶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幅最大;不同菌肥配比皆可显著提高土壤肥力,但K7处理土壤有机质、全N和全P含量提高最显著;而K6处理土壤速效N和速效P含量增幅最大。因此,K7处理为促进油茶生长的最佳生物素菌肥配方。  相似文献   

12.
江汉平原杨树人工林土壤养分状况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SNSA法)对江汉平原杨树人工林土壤养分状况进行了评价。通过设置CK(不施肥)、OPT(N、P、K、Zn)、-N(P、K、Zn)、-P(N、K、Zn)、-K(N、1)、Zn)、 Mg(N、P、K、Mg、Zn)、-Zn(N、P、K)、 2P(N、2P、K、Zn)、 2K(N、P、2K、Zn)、2N 2P 2K(2N、2P、2K、Zn)等10个处理进行田问验证,结果表明:试验地区的土壤养分主要限制因子为N和Zn,且N缺乏程度大于Zn。研究显示采用该方法所获得的推荐施肥结果与田间试验结果完全吻合,证明该方法在杨树人工林土壤养分状况评价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配方施肥对八角幼林生长结实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配方施肥对八角幼林产量、树高、冠幅和地径的影响。经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八角幼林产量最佳施肥比例是K2B1N3P3即(氯化钾250g·株-1、硼肥25g·株-1、尿素489.1g·株-1、钙镁磷肥833.3g·株-1),树高增长最佳施肥比例是N3K2P2B2即(尿素489.1g·株-1、氯化钾250g·株-1、钙镁磷肥555.6g·株-1、硼肥50g·株-1),冠幅增大最佳施肥比例是N3P3K2B1即(尿素489.1g·株-1、钙镁磷肥833.3g·株-1、氯化钾250g·株-1、硼肥25g·株-1),地径增粗最佳施肥比例是K3P3B3N1即(氯化钾375g·株-1、钙镁磷肥833.3g·株-1、硼肥75g·株-1、尿素163g·株-1)。  相似文献   

14.
为云南旱地红壤玉米氮磷钾(N/P/K)平衡施肥提供依据,对杂交玉米品种会单-4号进行N/P/K肥平衡施用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间植株性状、叶绿素、穗位叶、果穗性状、秸秆产量及籽粒产量差异显著,N/P/K肥对玉米数量性状变异综合影响为KPN;N/P/K不平衡施肥严重制约玉米生物产量,影响程度为KPN;N_1P_1K_1处理(N∶P_2O_5∶K_2O∶Zn=60∶90∶90∶1.5)最经济有效,在此基础上增施P/K肥的N_1P_2K_2处理(N∶P_2O_5∶K_2O∶Zn=60∶180∶180∶3.0)有利于玉米干物质积累,增产效果更显著;肥效互作依次为P/KN/KN/P;N_2P_2K_2处理基础上多施N/P/K肥,增效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氮磷钾肥对玉露香梨果实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玉露香梨为试材,设置不同氮磷钾处理对梨园施肥,分析氮磷钾肥对梨果实中N,P,K,Ca,Mg,Fe,Mn和Zn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除N_2P_2K_0处理外)间果实中的N,P,K,Ca,Mg,Fe,Mn和Zn含量均达显著差异水平;与N_0P_0K_0(不施肥)处理相比,施肥能提高果实中N,P,K,Ca和Mg的含量;增施钾肥能促进果实对N,P,K和Mn的吸收,随着K肥的增加,Fe和Zn含量先增大后减小;增施氮肥可以促进果实对N,P,K的吸收,随着N肥的增加,Ca,Fe,Mn和Zn含量先增大后减小;增施磷肥可以促进果实对K和Zn的吸收,抑制Mg的积累,随着P肥的增加,N,P和Mn含量则先增大后减小。  相似文献   

16.
红锥幼树配方施肥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设计,对红锥幼树开展N、P、K、B、Zn肥多元素组合田间施肥试验,结果表明,配方施肥对促进红锥幼树的生长是很有效的,氮肥单施有显著促生长效应,而其它养分单因素效应不显著,但磷与硼、钾与锌互作对产量有极显著的正效应,体现了多元素配方施肥的意义;肥料效应回归分析得出幼树最优养分施用量及配比为:每株N 29.4 g,P_2O_554.0 g,K_2O 45.0 g,B 2.25 g,Zn 3.15 g,配比N∶P_2O_5∶K_2O∶B∶Zn=1.0∶1.8∶1.5∶0.1∶0.1。采用该施肥配方,施肥后1年树高生长量可达119 cm以上,通过合理配方施肥能有效促进红锥幼树生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明不同外源肥对扁桃坐果率的影响及不同肥料间的相关性.[方法]2009~2011连续3年在扁桃结果期园内萌芽前土施不同浓度梯度的N、P、K、B、Zn、Fe、Mn、Cu 8种肥料,统计扁桃坐果率和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8种肥料均可显著或极显著提高扁桃的坐果率.[结论]比较3年坐果率的平均最大增加值,3种常量元素肥料对扁桃坐果率的影响顺序为N肥>K肥>P肥;5种微量元素肥料对扁桃坐果率的影响顺序为B肥>Cu肥>Zn肥>Fe肥>Mn肥;8种肥料对扁桃的坐果率的影响均表现为正相关的关系,其中K肥、B肥与N肥、P肥与K肥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的关系,P肥、K肥与Fe肥、Fe肥、Cu肥与Mn肥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以我国首个南洋楹Paraserianthes falcataria(L.)Nielsen无性系种子园为对象,根据南洋楹种子园土壤养分状况和南洋楹树种生理生殖特征,采用6因子混合水平正交设计L_(18)(6~1×3~5)设置了18种田间施肥试验组合对种子园母株进行施肥效应研究。结果发现,不同配方施肥处理后荚果重量和种子重量分别是对照(不施肥)的1.54~5.92倍和1.90~4.01倍,发芽率增幅达9.5%~75.7%。不同施肥元素对南洋楹产种量和种子品质相关指标的影响各不相同,一定范围内较高浓度的大量元素(N、P、K)及B肥有助于提高产种量指标,2种微量元素(B、Mo)及K肥对种子品质相关指标影响显著。综合分析认为,南洋楹种子园高产优质施肥配方为N_3P_2K_2B_3Mo_2,即"每株施尿素400 g+过磷酸钙1000 g+氯化钾160 g+硼砂80 g+钼酸氨5 g"。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麻疯树成熟叶片N、P2O5、K2O、Ca、Mg、Fe、Mn、Cu、Zn、B共10种营养元素含量的动态变化和相关性,为麻疯树科学施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长势一致的麻疯树进行每株0、0.2、0.4、0.6kg的复合肥施肥处理,在每月的中下旬取植株成熟叶片,测定其营养元素的动态变化特征,分析其相互关系.[结果]麻疯树叶片营养元素含量高低顺序为:K2O>N>Ca> Mg>P2O5>Mn>Fe>Zn>B>Cu.不同施肥处理对叶片营养元素含量有一定影响,其中N、K2O、Ca、Mn、Fe、Zn、B元素含量受施肥影响比较大,而P2O5、Mg、Cu受影响比较小.麻疯树的株高、总新梢生长量、地茎粗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果枝率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果枝率最高的是施肥0.4 kg/株处理.[结论]施肥能促进麻疯树的生长,0.4 kg/株/年(15-15-15复合肥)时最利于麻疯树果枝的形成.麻疯树叶片的营养元素受施肥的影响,养分元素间有协同和拮抗作用,生产上要根据麻疯树的营养需求规律和需肥特性进行平衡施肥.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切花月季卡罗拉的产量和质量,以贵阳市2年生切花月季卡罗拉(Carola)为材料,采用5因素4水平正交试验L16(54)对其进行N、P、K最佳施肥配比根际固体埋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根际追施N肥对切花月季卡罗拉发枝时间、发枝数、花枝长度影响较大,追施P肥对其花蕾直径影响较大,追施K肥对其枝条粗度影响较大。N∶P∶K=8∶30∶0和8∶45∶5的配比即11号试验组合N3P3K1(根外追施尿素8g/株、过磷酸钙30g/株、不追施硫酸钾)和12号试验组合N3P4K2(根外追施尿素8g/株、过磷酸钙45g/株、硫酸钾5g/株)能有效提高切花月季卡罗拉的产量和质量,适宜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