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6年,淳安县临岐镇菖浦村村民陈昌新承包了村集体一块面积为106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有零星野生山核桃树的荒山。通过7年的艰苦创业,精心培育,这一片零星野生山核桃的荒山成了有机山核桃示范基地。2001年,陈昌新收获山核桃鲜蒲4000千克,收入2.8万余元;2002年,收获山核桃鲜蒲5000千克,收入达3.5万元。  相似文献   

2.
歙县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 Sarg)栽培历史悠久,分布栽培广泛,山核桃产业是当地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该文调查了歙县山核桃遗传资源的分类、分布状况,并测定了该县杞梓里镇、岔口镇、三阳镇等地山核桃的果实性状及生化指标.结果显示:歙县不同山核桃单株间鲜果单果重、坚果单果重、坚果横径、坚果纵径存在极显著差异;歙县杞梓里1号山核桃果实大,出仁率高,各项生化指标均表现出色,可鉴定为优质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3.
重点分析了山核桃的营养价值和石漠化地区种植山核桃的经济效益,通过分析得出:山核桃营养价值高,与其他坚果相比,山核桃在脂肪、膳食纤维、氨基酸等营养元素的含量上具有优势;以重庆市秀山县为例,通过调查分析得出:14年生山核桃林纯收入1273530元/hm2,产投比为9.74,投资收益为8.74。与当地常见农作物按照经济效益作比较,山核桃>金银花>烤烟>水稻>甘薯>玉米。  相似文献   

4.
根据山核桃林地测土配方施肥调查结果、养分状况,结合宁国市山核桃种植实际情况,提出山核桃林地施肥建议,以期为当地山核桃林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分析石漠化地区栽植山核桃的经济效益,该文选取重庆市秀山县栽植的山核桃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分析得出:14a生山核桃林每667m^2累计产值94620元、累计净现金流量为84902元、年均利润率6064.4元、投资收益为8.74、静态投资回收期为3.9a、动态投资回收期为4.2a;按投资收益与当地常见作物比较,山核桃>金银花>烤烟>水稻>甘薯>玉米;当地61%的农户对所种植的对山核桃经济效益比较满意。因此,在秀山县石漠化地区种植山核桃的经济效益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山核桃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能在恶劣环境中生长,实现荒山造林,发挥生态价值。该文描述了栽培山核桃的作用与经济效益,分析了栽培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山核桃育苗技术与荒山造林技术要点,以期充分发挥山核桃的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促进当地农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作为一种非木质林产品,对产区农民增收、农村致富具有重要意义.以浙江省临安市和淳安县以及安徽省宁国市的调查数据为依据,分析了山核桃产业发展过程及动因.结果表明:山核桃产业发展经历了1988年以前、1989-2002年和2003年以后等3个阶段,山核桃产业发展的动因突出表现在政策、技术、市场和组织等4个方面.同时,分析了山核桃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并对未来山核桃产业发展进行了展望,表现在:①生态化经营模式和技术的推广,可有效促进山核桃可持续经营;②龙头企业的培育和品牌化战略的实施,可大力推进山核桃产业链的延伸;③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可显著提升山核桃产业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8.
山核桃林地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及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临安市是浙江省山核桃主要产地,临安市山核桃产量占全国产量的50%以上。由于当地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影响,山核桃林地水土流失较为严重。2006年初开始在实验基地山核桃林地进行以生物措施为主、工程措施为辅的治理水土流失试验。初步结果表明,由此逐步拓展推进山核桃林地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对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山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9.
<正> 宁国市天目山脉特产—山核桃,以其丰富的营养、独特的风味渐渐被人们喜爱,目前已成为休闲食品中的贵族。随着山核桃的价格逐年攀升,山区果农的收入也大幅度增加,靠山核桃发家致富的故事在当地广为流传。有山核桃林就如同有着一张张存款折、有着自己的小银行,同时也极大地刺激了当地人们栽植、管理山核桃树的热情。然而事与愿违,随着山区农民投入的增加、管理的精细,山核桃的产  相似文献   

10.
简要介绍了全椒县薄壳山核桃发展现状,分析了其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当地薄壳山核桃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吴祥甫 《新农村》2008,(4):11-11
浙江省临安市新桥乡上许村青年农民许洪忧利用山坡地,大力培育山核桃苗木,种植面积连年扩大,从1989年的2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扩大到2007年的15亩。8年来先后为当地农民提供山核桃苗木10多万株,收入50多万元,靠“苗木一品”走上了致富路。  相似文献   

12.
薄壳山核桃是目前安徽省主推的经济林树种之一,近年来在皖北平原地区发展迅速,其与东北榛子套种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有利于脱贫致富。该文介绍了"薄壳山核桃—大果榛子"复合经营技术,为丰富薄壳山核桃复合经营模式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薄壳山核桃良种"金华"的亲本来源及在湖南引种的过程,并对该品种的外形特征、果实性状、生长性状、物候期和抗性进行了详细描述,从砧木培育、接穗培育、嫁接和幼苗管理等方面总结了薄壳山核桃的繁殖技术要点,从果园化种植、农田林网或庭院栽植、肥水管理、整形修剪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等方面总结了薄壳山核桃的栽培技术要点,为湖南省及周边地区发展薄壳山核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余林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18):68-69
随着土地资源日益紧缺,林木立体种植将成为林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为满足薄壳山核桃、元宝枫、麦冬在同一块林地上正常生长发育,遵照最佳生态位配置原则,提高林地空间利用率,通过品种优选、科学选地、精细整地、合理栽培、科学管理等技术措施,打造"薄壳山核桃+元宝枫+麦冬"立体产业示范基地,以最大限度发挥林地的产出效益,为林木立体种植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山核桃是我国特有的著名干果树种,在浙皖交界的天目山区栽培较为集中.近些年来,因山核桃产品价高货俏,引发山核桃造林热,山核桃向天目山周围地区扩展.山核桃面积发展虽然很快,但对山核桃栽培新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相对滞后.山核桃造林成林慢是一个长期未能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方回春是淳安县瑶山乡琅坑村人,今年37岁,高高的身材,足显精明能干、头脑灵光,在当地乃至全县范围是一个小有名气的育苗能人。他依靠科技和信息,加大投入培育山核桃、桂花等名贵苗木走上了致富路。2006年计划出售标准山核桃苗木7万余株,平均单价2元左右,光山核桃苗木一项收入就  相似文献   

17.
薄壳山核桃高效栽培示范园营建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薄壳山核桃高效栽培技术为研究主题,重点围绕园地选择、品种配置、苗木质量、栽植要求、肥水管理、土壤翻耕、整形修剪、定干养护、病虫害防治等主要技术环节进行阐述,意在为当地薄壳山核桃丰产栽培提供一定的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8.
陈正道  刘晓霞  杨艳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1):145-146,167
以山核桃为试验材料,于2016—2018年在浙江临安开展含腐殖酸水溶肥料在山核桃生产中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连续3年施用含腐殖酸水溶肥料能有效防治山核桃干腐病,其中叶片新病斑数平均降低46.2%,老病斑复发数平均降低21.1%;提高产量,平均增产7.1%;减少空籽数,空籽率平均降低32.6%;改良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26.2%,pH提高20.3%.综上,含腐殖酸水溶肥料能够增强山核桃抗病性、提高产量并改良土壤,对山核桃优质高效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薄壳山核桃(C.illinoensis)自然散粉对浙江山核桃(C.cathayensis)实生林分果实的直感效应,采用模拟种间自然授粉试验,选取14年生浙江山核桃(C.cathayensis)实生林为研究对象,模拟自然条件抖落薄壳山核桃(C.illinoensis)花粉,测定不同方位和不同距离间隔的果实性状及品质,研究种间模拟天然授粉对浙江山核桃(C.cathayensis)果实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在中心树东南西北4个方位,0~40 m范围内不同距离间隔采收的果实,果实性状的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的水平(P0.01)。处于下风口和近距离的浙江山核桃(C.cathayensis)果实性状比上风口和远距离果实受到的增效作用大,其中2棵0 m处的单株单果质量分别比CK重了43.23%和46.75%,核果质量分别重了43.59%和36.41%。所采样品的果实品质各指标值大部分都在山核桃(C.cathayensis)与薄壳山核桃(C.illinoensis)的对照之间。在模拟自然授粉条件下,薄壳山核桃(C.illinoensis)对浙江山核桃(C.cathayensis)群体授粉具有较高竞争性;薄壳山核桃(C.illinoensis)自然授粉对山核桃(C.cathayensis)果实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20.
薄壳山核桃栽培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薄壳山核桃树干通直,出材率高,是高档优良用材,价格是普通木材的数倍;薄壳山核桃树形优美,也是优良的生态和园林绿化树种,是集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于一身的优良树种,综合效益较高,特别是在安徽北部杨树"一统天下"的地区,通过薄壳山核桃推广,既可有效改善当地的林种树种结构,又能满足社会对高档木材的需要,还能促进农民的增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