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苹果绵蚜 Eriosoma lanigerum Hau-sm 俗名白毛虫、绵虫、绵蚜、血虫,属同翅目、蚜总科、绵蚜科(倍蚜科)。1956年我国将其列为对内检疫对象。绵蚜原产北美。欧洲、澳洲和亚洲的日本、朝鲜、印度等国均有分布。1787年始见于英国。1801年传入欧洲大陆,1872年传入日本,1926年发现于朝鲜的黄海道:1929年  相似文献   

2.
天牛幼虫是林木的重要害虫。本文描述了1987年12月从马来西亚进口原木中截获到的印度叶胸天牛 Hypoeschus indicusGahan 幼虫的形态特征,供鉴定天牛幼虫时参考。印度叶胸天牛在我国没有分布和记载,此次随原木传入,且数量不少,应当  相似文献   

3.
印度小裂绵蚜是我国苹果上的一种新害虫,国内新记录种。该虫已在云南省昭通和昆明市苹果种植区普遍发生与为害,全省发生面积9 610.0hm2,占种植面积的37.3%。若虫体白色或乳白色,体外被白色绵状物,主要为害苹果须根和新根,不形成肿瘤,集中发生于地下0.5m范围以内。印度小裂绵蚜对苹果造成的产量损失平均为30.7%,严重影响苹果树的生长和产量。本文介绍了印度小裂绵蚜的分布、发生与为害,及其与苹果绵蚜在形态特征和为害特点上的区别。  相似文献   

4.
以梨火疫病随进境苹果果实传入的可能性为例,利用Monte-Carlo模拟方法评估有害生物的入侵风险。按照4种不同场景分别建立B分布来拟合入境水果中感染梨火疫病的比率,利用Pert分布拟合进口量。模拟表明,在4种场景下,最可能出现病害的时间分别为4702、3458、216和105年,在第4种场景即对入境苹果果实无任何检疫要求的情形下,出现发病的最少年份为14年。结果表明,传入风险随入境数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5.
 洋麻炭疽病早在1912年即于台湾发現,以后传到內地,按其引种的来源分析,是自印度传入中国的。  相似文献   

6.
利用基于生态位模型的GARP方法,预测山东苹果主产区为苹果蠹蛾适生区;利用有害生物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评判其对山东的潜在风险评估值R=2.36.综合分析苹果蠢蛾国内外分布、寄主范围及为害特点、经济重要性、传入定殖及扩散可能性、检疫管理难度等,得出其属于高度危险的有害生物.据此提出防止其传入的风险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苹果绵蚜综合治理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苹果绵蚜(EriosomalanigerumHausmann)是苹果属的重要检疫性害虫,原产美国,20~30年代传入胶东半岛,50~60年代全胶东半岛均有不同程度发生,近年发生危害日趋严重,年损失苹果1000万kg左右。为尽快控制其危害,保护苹果安全...  相似文献   

8.
苹果壳色单隔孢溃疡病菌(Botryosphaeria stevensii)是一种寄主十分广泛的进境植物检疫性真菌,在我国尚无分布。近年来,我国口岸多次截获该病菌。为更好地实现对该病菌的针对性检疫防控,本研究采用DIVA-GIS软件对该病菌在我国的潜在适生区进行了预测,并对其适生区内寄主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苹果壳色单隔孢溃疡病菌在我国的适生区域较为广泛,主要分布在我国华东、华北和华中地区;该病菌在其适生区域内存在大量寄主,尤其是水果类作物,林木寄主也有较多分布。因此,该病菌一旦传入我国,极可能造成十分严重的经济损失,值得高度警惕。本文最后提出了针对苹果壳色单隔孢溃疡病菌的风险防控建议。  相似文献   

9.
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病的发生特点及综合控制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病是一种新传入的危险性有害生物.世界上在英国、德国、丹麦、俄罗斯、印度、日本、韩国、希腊、罗马尼亚、匈牙利、捷克、保加利亚、巴西、爱尔兰、摩尔多厄、瑞典、芬兰、波兰等地区以及我国台湾均有发生分布.  相似文献   

10.
苹果壳色单隔孢溃疡病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苹果壳色单隔孢溃疡病菌(Botryosphaeria stevensii Shoemaker)是我国新修订的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之一,目前在我国无分布。本文主要从地理分布、寄主范围、症状及危害、形态特征、生物学习性、检疫鉴定方法、防治措施等方面对该菌进行了综述,同时对其传入中国的风险进行评估,评估结果R值为2.17,传入总体风险高,口岸应加大检疫力度,严防该菌的传入。  相似文献   

11.
苹果绵蚜是一种重要的外来入侵性害虫,近年来危害逐年加重并不断扩展蔓延。本文调查研究了粗放园与化防园苹果绵蚜及其天敌的种群动态规律,分析了苹果树上苹果绵蚜及其天敌空间分布差异。结果表明,粗放园中苹果绵蚜及天敌数量均高于化防园。2007年粗放园与化防园中平均虫落数量为40.9个/株和4.9个/株,2008年为19.6个/株和2.1个/株。粗放园中苹果绵蚜趋向于整个树冠分布,主枝、树干相对较少;在化防园中苹果绵蚜向树的下部转移,主枝上分布较多,树冠分布较少。化防园中天敌数量低,对苹果绵蚜控制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12.
苹果异胫小卷蛾是世界范围内重要的检疫性有害生物,目前我国没有发生,但近几年我国口岸已多次截获。本研究利用CLIMEX 1.0适生性分析软件与Arc GIS 10.2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对苹果异胫小卷蛾在我国目前的潜在地理分布进行预测。研究表明,苹果异胫小卷蛾可能在我国南部地区适生,总的适生面积约为187万km2,占国土面积的19%。高度适生区主要为云南大部分地区、广东、广西、福建、浙江南部等地区,以及这些省份以南的所有地区;中度适生区分布范围较小,低度适生区面积与高度适生区分布范围面积相差不大。鉴于苹果异胫小卷蛾在我国的适生性分析结果,针对其传入和定殖的能力,建议采取相应的有效防控策略,加强苹果异胫小卷蛾检疫力度,严防该有害生物的入侵和传播。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植物检疫工作:内检是从1955年开始;外检是根据1964年国务院批示,由外贸部交给农业部管理,使对内、对外植物检疫工作统一开展起来。由于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进行了植物检疫对象的调查和防治。实行了查、防、灭相结合,在全省范围内基本上查清了23种植物检疫对象的分布和发生危害情况,其中有病害12种,害虫10种,杂草1种;及时消灭了传入的甘薯小象鼻虫、谷象、谷斑皮蠹、毒麦等检疫对象;大大压缩或基本消灭了局部发生的葡萄根瘤蚜、苹果  相似文献   

14.
通过几年来的调查研究,摸清了苹果绵蚜在黄平县的传入途径、扩散蔓延原因以及种群消长情况.根据黄平县苹果绵蚜疫情的发生及为害特点,采取了以严格植物检疫为突破口,以查清疫情分布和为害损失情况为指导,以搞好疫情监测治理为目标,以铲除扑灭疫情为最终日的的扑灭控制措施.实践证明,这些对策在铲除该县苹果绵蚜疫情实施过程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利用丽蚜小蜂防治温室白粉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丽蚜小蜂Encarsia formosa主要分布在美洲的热带地区和亚热带地区。对寄主选择专一,主要寄生于温室自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这种粉虱原产于北美西南部,后传入欧洲,60年代逐步传播到锡兰、伊朗,70年代传入印度,日本。我国从70年代开始,随着蔬菜保护地栽培的发展,温室白粉虱的发生和为害逐年加重,由于其寄主范围  相似文献   

16.
严防梨火疫病传入我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云陆 《植物保护》1994,20(5):15-16
严防梨火疫病传入我国梨火疫病为我国对外植物检疫对象,是仁果类果树的毁灭性病害。美国有17个州发生此病,据美国农部1976年调查,全年因梨火疫病危害损失梨和苹果约470万吨。该病1957年传入西欧,1958年到1969年英国由于梨火疫病毁灭梨树约2万株...  相似文献   

17.
苹果绵蚜是国家规定的检疫对象。近年来随着苹果种植面积的扩大,地区之间苹果苗木及果实交易频繁,增加了苹果绵蚜传播扩散的机会。因此,了解其发生扩散的原因,加强检疫,探讨出综合治理技术以控制其为害,对保证苹果安全、稳定发展,促进销售,扩大出口是十分必要的。1发生扩散情况苹果绵蚜于1996年传入郑州市,1997年开始在个别县零星发生。由于认识不足、措施不力,苹果绵蚜曾一度迅速蔓延,波及全市1/3的县(市、区),重发生果园虫株率最高达81%~83.3%,严重威胁苹果生产安全。为遏止其迅速蔓延的势头,市植保植检站制定了严格的普查与控制措施,每…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苹果绵蚜的发生与防治初报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柴立英 《植物检疫》1999,13(3):30-31
苹果绵蚜Eriosomalanigerum(Hausmann)原产于美国,后随苗木而传播至欧洲各国以及世界各地。根据文献记载,1914年传入我国山东威海,1929年传入大连。目前,在我国仅发生于大连、烟台、青岛、福山、昆明及拉萨等地。而河南省与山东...  相似文献   

19.
苹果绵蚜(Eirosoma lanigerum Hausmann)是全国植物检疫对象,是果树类的重要害虫.该虫原产于美国,于20世纪初传入青岛、烟台.1989~1990年山东省植物检疫对象普查时,我市尚未发现该虫.近年来,随着苹果种植面积的扩大,地区之间苹果苗木及果实交易频繁,增加了苹果绵蚜传播扩散的机会,导致近几年苹果绵蚜在我市各县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为控制其进一步扩散蔓延,探讨其综合治理措施,对保障全市果业生产安全,提高果品商品价值及外销信誉,扩大出口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苹果蠹蛾在甘肃敦煌的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苹果蠹蛾是危害苹果、梨、桃、杏等果树的毁灭性蛀果害虫,主要以幼虫蛀食苹果、梨、桃、杏等果实,造成大量落果,苹果和梨的蛀果率普遍在50%以上,严重的可达70%~100%,1996年被列入全国森林植物检疫对象名单.1987年由新疆传入甘肃省敦煌市,目前已向东扩散,并有继续向东扩展的势头.本文在阐明苹果蠹蛾的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