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从敦煌地区盐碱土壤中分离获得的19株细菌为试材,采用平板对峙法和菌丝生长速率法进行筛选,通过菌株形态特征、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序列分析进行鉴定,并采用盆栽试验测定所筛选的拮抗菌,研究了其对黄瓜枯萎病病原菌Fusarium oxysporum的防效,以期得到对黄瓜枯萎病病原菌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芽孢杆菌。结果表明:从敦煌地区盐碱地土壤中共分离出19株拮抗细菌,其中菌株A7-3-14拮抗作用最强,抑制率为79.22%,菌株鉴定为内生芽孢杆菌Bacillus endophyticus,盆栽防效结果表明该菌株发酵液对黄瓜枯萎病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其处理后的黄瓜苗病情指数为28.14,防治效果达到69.77%。表明分离到的芽孢杆菌菌株A7-3-14可以用于黄瓜枯萎病的生物防治,且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出拮抗黄瓜枯萎病的生防细菌,从甘肃省22块多年连作黄瓜的枯萎病发生地块采集土样,采用平板对峙法筛选拮抗菌株,基于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基因序列分析对拮抗菌株进行鉴定;并且测定拮抗菌株的抑菌谱及其对黄瓜枯萎病的防病促生效果。结果表明:分离、筛选出的6株对尖孢镰孢菌黄瓜专化型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细菌菌株均被鉴定为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gladioli)。施用L1-3菌剂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达64.71%,黄瓜幼苗的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POD和SOD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并且对尖孢镰孢菌甜瓜专化型、尖孢镰孢菌西瓜专化型、尖孢镰孢菌十字花科专化型、辣椒腐霉菌、辣椒灰葡萄孢菌、辣椒立枯丝核菌、辣椒疫霉菌、茄链格孢均有较强的拮抗效果。  相似文献   

3.
多粘类芽胞杆菌ZF197对白菜茎基腐病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露地大白菜根际土壤中分离获得一株对白菜茎基腐病病原菌白菜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有显著抑制效果的生防细菌ZF197,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多基因系统进化树分析对其进行鉴定;通过大白菜离体叶片和温室盆栽试验研究其对白菜茎基腐病防治效果,并鉴定其在白菜根部的定殖能力;通过酶学试验和抑菌谱试验研究其生物学特性;采用三明治法测定其发酵液的最适培养基和发酵时间。结果表明,菌株ZF197为多粘类芽胞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对大白菜离体叶片立枯丝核菌的防效可达82.35%,盆栽防效可达78.57%;该菌株可在白菜根部稳定定殖,处理20 d后定殖量趋于稳定,保持在2.37 × 105 cfu ? g-1左右;菌株ZF197具有广谱拮抗作用,能够有效抑制8种病原真菌和6种病原细菌的生长,其代谢过程中有蛋白酶和纤维素酶的产生。菌株ZF197 96 h发酵液对立枯丝核菌的抑制率最高,可达58.58%;以棉籽饼粉作为碳源的发酵液对立枯丝核菌的抑制率最高。  相似文献   

4.
李兆防 《中国蔬菜》2010,1(18):64-68
用深绿木霉T95和球毛壳ND35两种拮抗菌株以及两者的混合菌株对由瓜果腐霉Pa和立枯丝核菌Rs引起的猝倒病和立枯病的防治效果进行了初步研究。平皿对峙结果表明,对瓜果腐霉Pa抑制作用最大的为ND35+T95混合拮抗菌,生长抑制率为73.36%,高于拮抗菌ND35对瓜果腐霉Pa的生长抑制率47.87%。而对立枯丝核菌Rs的拮抗作用三者之间差异不显著。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在菜豆上ND35+T95混合菌株对猝倒病的防治效果高于单个菌株深绿木霉T95,但在黄瓜、番茄上差异不显著。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混合拮抗菌株ND35+T95组合对立枯病和猝倒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49.05%和60.37%,均高于单一拮抗菌株深绿木霉T95的防治效果,但与对照化学药剂恶霉灵相比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为了有效防控甘肃温室黄瓜枯萎病,获得生防效果较好的高效拮抗菌株,从甘肃武威市凉州区日光温室大棚黄瓜枯萎病根际土分离多株菌株,通过平板拮抗试验、室内盆栽效果试验,得到1株对尖孢镰刀菌(Fuasrium oxy-psorum)有较强抑制作用的假单胞属菌株33-1,经鉴定33-1为弗雷德里克斯堡假单胞菌(Pseudomona...  相似文献   

6.
为减少农药使用量,选用高效且广谱的杀菌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最低抑制浓度法测定21种杀菌剂对6种蔬菜病原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当质量浓度为10μg·mL-1时,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和申嗪霉素对立枯丝核菌、尖孢镰刀菌苦瓜专化型和瓜果腐霉的抑制率超过50%;吡唑萘菌胺和乙蒜素·代森锰锌对立枯丝核菌的抑制率大于95%....  相似文献   

7.
以发酵后的中药渣为试材,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初筛,通过平板对峙法进行复筛,研究了具有拮抗特性真菌的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征、18S rDNA分子生物学特征,并检验了拮抗真菌对立枯丝核菌的抑制能力,以期资源化利用中药渣中有生防作用的菌种资源。结果表明:从中药渣中得到了7株对立枯丝核菌有抑制作用的拮抗真菌,F-1为柠檬青霉,F-2为黄曲霉,F-3为塔拉木霉菌,F-4为棘曲霉,F-5为深褐娭姆斯菌,F-6为烟曲霉,F-7为Albifimbria viridis。其中,F-3可产IAA;F-7可以解有机磷。  相似文献   

8.
以东北油豆角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phaseoli)为靶标菌,采用平板对峙培养和盆栽防效试验方法,从作物根际土壤中筛选对其具有较强拮抗活性的菌株;通过形态学观察及生理生化特性测定,并利用16SrRNA基因、gyrB基因序列分析等方法对拮抗菌株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筛选出的拮抗菌株LZF-5-3为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在盆栽条件下该菌株对油豆角枯萎病的防效为71.42%。  相似文献   

9.
从贛州脐橙园脐橙根际土壤中获得192个细菌分离物,通过平板拮抗测试,筛选出对柑桔溃疡病菌Xanthomonas axonopodis pv.citri有较强拮抗作用的6个芽孢菌株,抑菌圈直径达12.0~25.0mm,其中菌株G32对柑桔溃疡病菌抑制效果最好,稳定性高;温室控病试验表明,菌株G32的控病效果最佳,接种溃疡病菌前喷施拮抗菌G32的预防效果达60.7%,接种溃疡病菌后喷施拮抗菌G32的治疗效果为53.2%;根据其形态特征、培养性状、生理生化特性及16SrDNA序列比对分析,将G32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相似文献   

10.
抗香蕉枯萎病菌的卢娜林瑞链霉菌的分离及防效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获得具有广谱抑菌活性的拮抗菌株,对海南多年连茬的健康香蕉园土壤进行微生物分离,并以香蕉枯萎病菌4号小种(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 Race 4)等9种病原菌为靶标菌株,采用平板对峙法、含药介质法、薄层层析法等对拮抗菌的抑菌活性进行评价,根据形态特征、培养性状、生理生化特征、细胞壁组成和16S rDNA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共分离得到放线菌25株,拮抗放线菌8株,其中B-03菌株对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抑制率分别为85.43%和80.14%,对香蕉长形叶斑病菌等9种病原菌具有广谱抗性,菌丝生长抑制率、孢子萌发抑制率可达48.34%~85.43%和38.43%~80.14%。经鉴定该菌株为卢娜林瑞链霉菌(Streptomyces lunalinharesii),盆栽试验表明该菌株发酵液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效达72.72%,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1.
以当地酿醋工业废弃物醋糟为主要材料,与草炭、蛭石等按不同比例复配成7种不同基质,分析比较不同基质的理化性状,并研究其对穴盘、盆栽黄瓜苗生长及黄瓜枯萎病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纯醋糟基质由于颗粒粗、通气孔隙大,栽培黄瓜效果不佳,但醋糟与草炭、蛭石等颗粒细小的材料混配后,栽培效果得到提高;按醋糟∶草炭∶蛭石=3∶1∶1比例配制的基质对黄瓜育苗与栽培效果最好,其次为醋糟∶草炭=3∶1、醋糟∶草炭∶蛭石=1∶1∶1,其余混配基质栽培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2.
为了从丰富的土壤微生物资源中挖掘对西瓜枯萎病有较高防效的生防菌株,通过梯度稀释和平板涂布法分离获得西瓜根际土壤主要细菌,采用平板对峙培养和测定盆栽防效的方法,从中筛选出对西瓜枯萎病有较强拮抗活性的菌株,并通过菌落形态观察、生理生化鉴定、16S rDNA和gyrA基因序列比对获得生防菌株的分类地位。结果表明,从8份西瓜根际土壤中分离纯化到182个细菌单菌落,并筛选获得对西瓜枯萎病防效较高的3株拮抗细菌,接种30 d后盆栽防效均高于75%,与30%噁霉灵水剂防效无显著差异。综合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序列分析结果,明确拮抗菌株JHXG0406为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拮抗菌株JHXG0221和XQXG0111为解淀粉芽胞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获得了3株对西瓜枯萎病有较好防效的菌株,具有作为生防菌剂开发应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13.
以分离获得的87个木霉菌株为试材,采用平板对峙法初筛获得8个拮抗效果较好的菌株,通过测定并分析其生长速度、产孢量及耐性等指标,研究了不同菌株对蔬菜土传病害的拮抗作用。结果表明:获得的高效拮抗木霉菌株Tr-20对温度、酸碱度和多菌灵耐性强,生长速度达2.26cm·d~(-1),产孢量为5.3×10~9个,对立枯丝核菌抑菌率达63.50%。通过ITS同源性比对分析,鉴定为哈茨木霉。  相似文献   

14.
绿色木霉对黄瓜立枯丝核菌和尖孢镰刀菌的拮抗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考察了从平菇栽培料上分离到的污染木霉(Trichoderma spp.)对黄瓜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porum)和黄瓜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的拮抗作用,并从中筛选出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TH4对这两种病原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通过显微镜观察证明TH4可以侵入到病原菌的菌丝内,使病原菌的细胞壁变薄、消解,最终导致菌丝断裂。通过对扣培养法与圆盘滤膜法证明了TH4的挥发及非挥发代谢产物都会对病原菌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黄瓜根际土壤为分离对象,采用稀释平板法分离到1株对黄瓜灰霉病抑菌作用明显的拮抗菌BBC-3,利用对峙培养法和平板扩散法对其抑菌特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经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及16SrDNA序列分析,BBC-3鉴定为短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brevis);该菌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对所选14种植物病原菌均有较强抑制作用。该菌产生的抗菌物质对高温、酸碱及光照稳定性强,对蛋白不敏感,常温和4℃储存6个月抑菌活性大于80%。  相似文献   

16.
 通过高效筛选法从不同环境采集的土样中分离出44株对黄瓜枯萎病菌有拮抗作用的菌株,通过平板对峙法初筛和复筛得到一株具有较高拮抗活性的放线菌XF-7。研究了菌株XF-7发酵液对黄瓜枯萎病病原菌孢子萌发、菌丝生长及黄瓜种子发芽的影响,以及对苗期枯萎病的生防效果。结果表明:菌株XF-7发酵液对黄瓜枯萎病菌的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促进黄瓜种子发芽,且对黄瓜苗期枯萎病的防治效果显著,防效达79.57%。经16S rDNA序列分析,发现菌株XF-7与毒三素链霉菌(Streptomyces toxytricini)的16S rDNA序列同源性达100%。结合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将菌株XF-7鉴定并命名为Streptomyces toxytricini XF-7,在GenBank中该菌株的序列登录号为JN315670。  相似文献   

17.
番茄灰霉病拮抗细菌的筛选与X-75菌株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琼脂平板扩散法筛选对番茄灰霉菌具有拮抗作用的细菌,经过对200株分离自土壤的细菌菌株进行初筛、复筛后,得到了1株具有较高拮抗活性的菌株X-75。对该菌株进行形态观察和生理生化特征分析,初步将其鉴定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将其16SrDNA序列与GenBank中已知标准菌株的16SrDNA序列进行比对,并用Neighbor-joining方法构建X-75菌株进化树,结果表明,X-75与标准菌株AB245422 Bacillus velezensis聚于同一分支,同源性最高,达99.93%;利用番茄离体叶片对X-75菌株的防效进行初步检测,结果表明X-75菌株对番茄灰霉病菌具有明显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8.
黄瓜枯萎病病原拮抗细菌DS-1菌株鉴定及其生防效果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采用平板对峙法,从日光温室连作黄瓜根际土壤中筛选出对黄瓜枯萎病病原菌(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cumerinum)具有稳定拮抗作用的细菌菌株DS-1,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测定和16S rDNA序列分析对该菌株进行了鉴定,并研究了对黄瓜种子萌发的影响和对苗期枯萎病的生防效果。结果表明:菌株DS-1与已报道的Brevibacillus brevis 16S rDNA具有100%同源性,结合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确定DS-1为短短芽孢杆菌。基因库中该菌株的序列登录号为EF108303。DS-1对黄瓜种子萌发具有促生作用,苗期防治枯萎病的效果显著,防效达84.92%。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峙培养法,利用PDA、KBM和MYG等3种培养基分别测定399株内生细菌对立枯丝核菌的拮抗作用.结果表明:在3种培养基上均表现出一定拮抗作用的菌株95株,拮抗率为23%.温室条件下测定399株内生细菌对芝麻立枯病的生防效果,共筛选到25株茵可有效降低芝麻立枯病发病率和严重度.优化后的筛选方案为:首先利用3种培养基对内生细菌的拮抗性进行体外初筛,选择3种培养基上均有拮抗性的菌株为目标菌株(95株),再将初筛的拮抗性菌株进行体内复筛,选择可有效降低芝麻立枯病发病率和严重度的生防菌株(22株).  相似文献   

20.
2株抗枯萎病尖镰孢菌内生细菌菌株的分离及鉴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徐雪莲  代鹏 《果树学报》2007,24(4):483-486
华南地区因尖镰孢菌引起的枯萎病发生较为严重,特别是近年来发现的香蕉枯萎病,对香蕉产业来说更是毁灭性的病害。分离、筛选有拮抗活性的内生细菌是防治枯萎病的有效措施之一。从海南红树林健康叶片中分离到102株非致病性内生细菌菌株,通过室内抗菌活性的测定,得到了2株对枯萎病尖镰孢菌具有明显抑制作用的拮抗菌株。通过对它进行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rDNA序列等方面的研究,确定其中1株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命名为BS-009;另一株确定为新发表种Bacillus Mojavensis的一个相似种,命名为BM-02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