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宁夏中卫市香山乡红圈子村和海原县关桥乡罗山村连作1、3、5、7、10、20、30年不同土壤类型的压砂地硒和理化性质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以及回归分析,以探明不同砂田的土壤类型中硒含量的状况、不同压砂年限硒含量的变化规律、不同深度硒含量的变化规律,并对压砂地硒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为提高宁夏中部干旱带砂田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砂田土壤中硒含量与土壤粘粒含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随连作年限的增加,两地砂田土壤中硒含量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压砂10年状况为最差。两地压砂地随土层深度的增加硒含量呈逐渐上升趋势。两地砂田硒与土壤有机质表现出极显著正相关。因此,在砂田耕作的过程中必须进行科学的施肥与合理的耕作,对生产益于人体健康适当硒含量的硒砂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以"金城5号"西瓜嫁接苗为试材,采用单因素对比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自然条件下压砂年限对旱区压砂瓜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干旱盐碱地地区压砂瓜可持续开发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全生育期内,除土壤有机质变化规律为凸双峰模式,其余养分变化相似,呈凸单峰模式,其高峰期和低峰期有所不同;压砂地的土壤养分(速效磷、速效钾、碱解氮和有机质)含量均随着压砂年限的增加而降低,而土壤全盐含量则相反;在全生育期,压砂瓜主蔓长、叶片数、叶面积和叶面积指数均呈上升趋势且随着压砂年限的延长而逐渐减小;在试验条件下,随着压砂年限的延长产量随之降低。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明砂田土壤肥力随压砂年限的变化趋势及分析硒砂瓜品质的变异及相关性,以宁夏中卫市兴仁三合村、兴仁拓寨村和香山三眼井村的3、10、20年砂田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压砂地龄土壤中的9个土壤养分及硒砂瓜的7个品质指标进行检测分析,同时对硒砂瓜品质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压砂年限的延长,土壤肥力逐渐降低,因此,应在耕作过程中进行科学合理的施肥,以保证砂田的持续利用;硒砂瓜品质指标中变异系数最大的是硝酸盐含量,最小的是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硒砂瓜的中心固形物含量和边缘固形物含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总酸含量和番茄红素、硝酸盐含量和边缘固形物含量也均存在显著正相关,硒砂瓜7个品质指标中,对硒砂瓜综合品质影响最大的是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番茄红素含量。  相似文献   

4.
宁夏不同压砂地龄土壤养分对西砂瓜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静  石欣  赵银宝 《北方园艺》2015,(17):150-153
以西砂瓜为试材,选择宁夏西砂瓜主产区环香山地区为研究区域,通过对主产区不同压砂地龄(新砂田、中砂田、老砂田)土壤养分含量的检测及对影响西砂瓜品质的主要生理指标进行检测,综合分析不同压砂地龄对宁夏西砂瓜品质的影响及其相关性,为解决宁夏西砂瓜产业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环香山地区种植的西砂瓜糖度分布均匀,新砂田种植出的西砂瓜品质相对优于中砂田和老砂田。通过对不同砂田地龄土壤养分的检测分析发现,土壤养分比值均衡与西砂瓜品质呈正相关;土壤全盐含量过高、有效养分含量过低均能导致西砂瓜品质下降。  相似文献   

5.
种植年限对设施蔬菜土壤养分和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给设施蔬菜地合理施肥提供依据,研究了不同种植年限设施蔬菜地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变化,以露地土壤为对照(CK),采集种植1 a(年)、3 a、5 a、7 a、9 a、11 a、13 a、15 a、17 a、20 a以及20 a以上的0~20 cm设施蔬菜土壤样品,采用常规土壤理化性质检测方法测定了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采用平板计数法,分析土壤微生物数量。结果表明,设施菜地种植年限与土壤容重呈正相关,与土壤孔隙度呈负相关;设施菜地土壤pH值随种植年限的增加逐年降低,两者呈显著的负相关性;土壤EC值、土壤有机质和速效磷含量都随种植年限的增加而逐年增高,并与种植年限呈显著的正相关性;与CK相比,种植13 a的蔬菜样地土壤全氮和速效钾含量均显著地增加;连续种植20 a以上,设施蔬菜土壤含盐量比对照土壤显著地增加了486.49%。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过氧化氢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且都在种植年限为11~13 a时达到最大;真菌数量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增加,而土壤脲酶活性则随种植年限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转化酶活性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保持不变。土壤微生物数量与酶活性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关系,其中土壤真菌数量与土壤酶活性之间的相关性最为显著。综上所述,种植年限不同的设施菜地,土壤养分失衡,呈现酸化趋势,盐分含量逐年增加,土传真菌病害潜在发生,对设施蔬菜生产不利。  相似文献   

6.
测定了上海市松江区不同年限设施菜地土壤盐分含量、离子组成和土壤pH值。试验结果表明,设施菜地养分富集明显,有效磷、速效钾含量随种植年限延长而增加,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含量在4~5棚龄时最高;设施4 a及以上大棚的盐分含量、电导率均显著高于1 a大棚,Ca2+、Na+、Cl-、NO3-、SO42-含量随设施种植年限的增加先升高,6 a及以上大棚的含量反而有所降低,K+、Mg2+含量随种植年限的增加持续升高,HCO3-含量则呈降低趋势;设施菜地土壤pH值随种植年限增加不断下降,呈酸化趋势,最低降至4.06,达到强酸性水平。  相似文献   

7.
以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公营子镇番茄种植大棚不同种植年限0~20 cm耕层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年限取样法,取O、1、5、10、15、20年以上的土壤样本,利用熏蒸提取法和常规方法,研究不同种植年限大棚耕层土壤养分和微生物量的变化,以期为保证设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随着种植年限增加,朝阳地区设施农业土壤随种植年限增加多数养分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土壤微生物量碳(SMBC)先增加后下降,在5年时达到峰值,比1年高17.3%;土壤微生物量氮(SMBN)则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峰值出现在20年,比1年高39.1%;土壤微生物量磷(SMBP)呈先下降后突然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峰值出现在10年.朝阳地区设施土壤养分在种植过程中累积严重,应抓住5~10年的时间节点进行合理耕作.  相似文献   

8.
甜瓜设施栽培连作土壤的理化性质及生物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设施栽培条件下甜瓜连作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的变化。【方法】以设施甜瓜连作0(对照)、1、3、5、7、10 a的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其理化性状指标、酶活性及微生物区系的变化,并评价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土壤p H值和容重不断降低,含盐量和有机质含量持续上升,连作3 a和10 a的土壤含盐量较对照分别增加46.97%和90.90%。速效氮含量不断上升,但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不断下降。土壤脲酶、蔗糖酶和蛋白酶活性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连作3 a或5 a达到峰值,而过氧化氢酶和磷酸酶活性则持续下降。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而真菌数量则持续上升,连作10 a的数量高出对照16.08倍。3种细菌的生理类群数量变化与总的细菌相似,2种真菌致病菌的数量变化与总的真菌相似。相关分析显示,过氧化氢酶活性与有机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速效磷和速效钾呈显著正相关;磷酸酶活性与含盐量和有机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速效磷和速效钾呈显著正相关;细菌数量与蔗糖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放线菌数量与土壤磷酸酶活性及速效磷含量显呈著负相关;真菌数量与土壤有机质和速效氮含量及蛋白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速效钾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结论】设施甜瓜连作后土壤逐渐酸化并伴随盐渍化趋势,氮、磷、钾比例失调,连作3~5 a后大部分土壤酶活性开始下降,土壤真菌数量快速增加,土传病害病原菌不断累积,表现出明显的连作障碍。  相似文献   

9.
宁夏压砂地土壤全盐量和pH值的空间变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宁夏境内压砂地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土层压砂地土壤全盐量和pH值的空间变异性。结果表明:描述性统计分析,在垂直方向上,pH值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下降,每层土样pH值的变异系数变化均10%,属弱变异性;全盐量随着土样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变异系数均100%,属强空间变异性。各层pH值理论分布模型均为高斯模型,且具有中等程度的空间相关性,反映出压砂地土壤pH值的空间变异是随机性因素和结构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0~20、20~40cm全盐理论分布模型为高斯模型,40~60cm属球状模型,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说明其变异主要是由结构性因素引起。Kriging插值分析表明研究区土壤全盐量和pH值在水平空间分布总体呈环状,pH值由西北向东南方向逐渐降低,全盐量由西北向东南方向递增。  相似文献   

10.
以西瓜→西瓜、西瓜→绿豆、西瓜→南瓜、西瓜→油葵、西瓜→西葫芦、西瓜→芝麻不同轮作模式为例,研究了宁夏中卫香山地区压砂地土壤理化性状,并用典型相关分析法探讨了它与土壤微生物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西瓜→南瓜的土壤养分含量高于其它5种轮作模式,在这6种模式中,西瓜→南瓜会减缓压砂地土壤养分的耗尽,从而减缓压砂地的衰老,延长压砂地使用年限。综合这6种轮作模式土壤理化性状和微生物学性状14个指标的典型相关分析表明,微生物类群中影响土壤理化性状的主要是土壤微生物类群中的放线菌、硝化细菌数量和纤维素分解菌,而土壤理化性状中影响微生物类群密度的是土壤理化性状中的碱解氮、速效磷和全盐含量。  相似文献   

11.
陶笑  徐媛 《上海蔬菜》2017,(5):53-54
我们调查了张家港市蔬菜主产区设施内不同种植年限0~20cm土壤耕作层的理化性状,研究随种植年限增加设施蔬菜土壤理化性状的变化特点。调查结果表明,设施内常年旱作土壤的pH值低于露地,其EC值、硝态氮及土壤有机质、速效钾、速效氮等养分含量均高于露地;连续旱作6年土壤的pH值低于连续旱作4年的土壤,其EC值、硝态氮、养分含量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枣园的生态环境效益和生产潜力,进行了枣园间作小麦与单作小麦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枣园间作小麦有效地降低小麦田干热风的发生;枣园间作区土壤容重、温度降低,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毛管持水量、水分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枣园间作区土壤细菌、放线菌、真菌、纤维分解菌、固氮菌的数量以及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均增加显著(P<0.05)。枣园间作小麦对土壤物理性质、土壤微生物、土壤养分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从宁夏中部干旱地区压砂地的实际情况出发,着重分析了砂田条覆膜和穴覆膜栽培模式下的田间效应,并对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为提高压砂地西甜瓜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分析茶树菇菌渣与鸡粪配比施入土壤,考察对土壤肥力、番茄植株生长、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施用茶树菇菌渣能够改变土壤容重、pH、含盐量,并且随着菌渣用量增加均呈下降趋势.②茶树菇菌渣可以增加土壤孔隙度及最大持水量,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此外,施菌渣还可以增加土壤有效磷及速效钾的含量,但是土壤全氮含量有所下降.③施...  相似文献   

15.
次生盐渍化土壤养分及可溶性盐垂直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日益严重,对农业发展构成严重威胁。以大棚蔬菜土壤为试材,采用田间取样分析方法,研究了次生盐渍化土壤养分、可溶性盐含量、组成及其垂直分布特点。结果表明:次生盐渍化土壤养分主要集中在土壤表层0~10cm处,随着土层的加深,有机质呈先下降后增加的趋势,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呈递减趋势;可溶性盐含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表层(0~10cm)含量最高,10cm以下各土层可溶性盐分含量显著减少;表层土壤(0~10cm)可溶性盐分离子主要为Ca~(2+)和NO_3~-,分别占阳离子总量的59.71%和阴离子总量65.95%。  相似文献   

16.
以河北省8个县设施黄瓜主产区不同种植年限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调查研究不同地区主要根层土壤(0~40 cm)的理化性质变化规律,分析其与种植年限的关系,以期为区域设施黄瓜科学水肥管理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8个地区根层土壤养分均出现过量积累现象,尤其乐亭县最为严重,硝态氮含量达278.20 mg·kg-1、有效磷含量186.10 mg·kg-1、速效钾含量734.73 mg·kg-1、pH 6.85、电导率值769.97μS·cm-1。随种植年限增加,设施黄瓜根层土壤孔隙度、团粒体含量均有明显的下降趋势,种植年限10年以上的根层土壤pH较10年前呈降低的趋势;除永清县大棚土壤有盐渍化的趋势外,其他地区土壤没有出现盐渍化。膜下沟灌使土壤趋于酸化,膜下滴灌使根层土壤可溶性盐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坡位对油松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冀西北不同坡位油松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坡位土壤理化性质差异。结果表明:(1)冀西北油松林土壤容重在1.01~1.09 g/cm3之间变动,土壤容重坡上普遍高于坡下,二者差异显著;垂直梯度土壤容重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加。(2)土壤总孔隙度变化范围为43.48%~61.48%,随土层厚度增加而减少,坡上与坡下差异显著,平均来看坡下高于坡上。(3)土壤持水能力坡上与坡下差异较大,坡下总体高于坡上,其土壤饱和持水量最大相差108 t/hm2。(4)土壤养分坡上和坡下总体差异显著,均呈现坡下>坡上;从土壤垂直梯度来看,全氮、全磷与有效磷随土层厚度增加而增加,全钾、碱解氮与速效钾在土层垂直梯度上变化不明显。有机碳随土层厚度增加而减小,土壤pH值坡上与坡下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藏东南色季拉山迎风坡土壤物理性质垂直梯度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明色季拉山迎风坡土壤物理性质垂直地带性空间差异,对色季拉山不同海拔土壤物理性质进行分析,以期更为精确地了解该区域的水土流失潜在发生危险性。结果表明:1)土壤容重总均值、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变化范围分别为0.68~1.02 g·cm~(-3)、60.86%~68.52%、51.26%~59.45%和9.07%~11.19%。饱和含水率和毛管含水率具有相同的变化规律,二者从大到小均依次为3 800、4 400、4 600、4 200、3 600、3 400、4 000 m,田间持水率随海拔变化大致呈M型变化趋势;2)在相同的海拔高度,容重随土层增加而增大,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和持水性则相反,非毛管孔隙度随土层并未表现出规律;3)容重与总孔隙度、饱和含水率、毛管含水率以及土壤渗透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色季拉山迎风坡土壤物理性质在不同海拔和不同土层均存在空间异质性,且表层土壤(0~10 cm)各物理指标基本优于深层土壤(10~30 cm)。植被覆盖度和人为干扰强度是导致空间异质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在连作5年西瓜的压砂地上,以西瓜→葵花、西瓜→豌豆、西瓜→辣椒、西瓜→棉花茬口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室常规测试方法,分析不同土层压砂地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变化,并以西瓜→西瓜茬口土壤为对照,探讨不同茬口土壤的肥力状况,为压砂地种植制度和施肥提供一定依据。结果表明:0~30cm土壤中对照的土壤中性磷酸酶、蔗糖酶、脲酶活性整体较高,过氧化氢酶活性居中;全氮、硝态氮、速效钾、有效磷、有机质、水分含量在5种茬口中最高。同一作物的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活性和有机质、水分、全氮含量随土壤剖面深度加深大体呈增加趋势,其余指标随根系的分布和吸收能力的不同出现分异状态。在连作5年西瓜的压砂地上,西瓜茬口土壤肥力比其余作物土壤肥力更高,西瓜更适应压砂地干旱环境种植。  相似文献   

20.
不同土壤改良模式对铁尾矿复垦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全面了解不同土壤改良模式对铁尾矿复垦效果的影响,在邢台市南沟地区选取具有代表性的2种土壤改良模式(客土改良模式、半客土改良模式),研究不同土壤改良模式下铁尾矿复垦土壤的改良效果,并与对照铁尾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半客土改良模式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较高,客土改良模式物种丰富度明显高于尾矿和半客土改良模式;2种土壤改良模式下的土壤容重、毛管孔隙度明显增加,土壤总孔隙度和土壤毛管持水量减少,2种模式的改良效果相似;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全钾、全镁含量均呈现增加趋势,全磷、全钙含量减少;各种速效养分含量明显提高,其趋势基本一致,且均有一定的表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