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河北省典型污灌区土壤和植物重金属累积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田间调查、对比采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河北省典型污灌区土壤和农作物的重金属污染状况。结果表明:与清灌区相比,污灌区土壤的Cu、Zn、Pb、Cd和Cr均有不同程度的积累,且存在个别样点土壤重金属Cd超标的情况。污灌区土壤Cd和zn含量沿汶河流域自上向下呈明显的下降趋势。4个污灌县土壤主要以Cd累积比较明显。玉米秸秆中的Cu、Zn、Pb、Cd和Cr含量均高于籽粒;小麦秸秆中的Pb、Cd和Cr含量均高于籽粒,Cu含量与籽粒基本相当,Zn含量则明显低于籽粒。污灌区重金属从土壤向小麦籽粒的迁移能力高于玉米。玉米和小麦籽粒对重金属的吸收能力均为Zn〉Cd〉Cu〉Pb〉Cr。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郑州市1982年以来污灌区土壤、粮食(大米、小麦)及部分蔬菜的重金属含量监测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污水中重金属含量逐年有所增加,污灌区的土壤重金属含量都仍在我国北方土壤含量范围之内,主要粮食作物及蔬菜也均未造成重金属污染。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包头市南郊污灌区农田土壤Pb、Cr、Cu、Zn、Ni 5种重金属元素的潜在生态风险,为污灌区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包头市南郊四道沙河流域的麻池乡城梁村,选取有代表性的8个采样点,按照“梅花形”布点取样采取农田表层0~20 cm土样,测定土壤重金属Pb、Cr、Cu、Zn、Ni元素含量,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研究区土壤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包头市南郊污灌区农田土壤中的5种重金属元素含量还不到污染级,但除Cu含量基本接近河套地区土壤背景值外,其他4种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平均值均超过了当地土壤背景值,其中以Cr、Ni元素含量的平均值超过地区背景值最高,且具有明显高度富集的特征。各种重金属污染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由强至弱依次为Ni(49.59)>Pb(41.18)>Cu(39.70)>Cr(23.24)>Zn(8.62),其中Ni的潜在污染风险指数最高,是主要潜在生态风险因子,其次是Pb。【结论】人类活动导致包头南郊污灌区农田土壤中Pb、Cr、Cu、Zn、Ni 5种重金属元素明显积累,且已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潜在生态风险,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采用田间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河北省栾城县洨河两岸污灌区土壤-小麦系统中重金属Pb、Cd、Cr、Cu和Zn的分布与迁移转化特征。结果表明:污灌区土壤和小麦籽粒重金属Pb、Cd、Cr、Cu和Zn的平均含量明显高于清灌区。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污灌土壤重金属Pb、Cd、Cr、Cu和Zn的含量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而清灌土壤各重金属含量在0~60 cm土层通体变化不大。污灌区小麦籽粒中Cd和Zn的平均含量分别是清灌区的3.96倍和1.30倍。相比Pb、Cr和Cu元素,Cd和Zn更容易向小麦籽粒转移。  相似文献   

5.
在太原小店污灌区,采用田间试验,系统研究了污灌土壤中不同形态重金属Pb,Cr,Cd的含量和在1 m土壤中的垂直分布规律,以及玉米、小麦和大豆对Pb,Cr,Cd的吸收分布特性。结果表明,试验区土壤中全量Pb,Cr,Cb含量均为太原市环境背景值的2~5倍;Tessier法浸提态Pb,Cr,Cb含量均随土壤深度增加而逐渐减少,种植玉米、小麦和大豆对其分布规律没有影响;污灌土壤中Pb和Cr以残渣态为主,Cd以有机物结合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为主。  相似文献   

6.
为了给菌糠改善土壤重金属污染提供理论参考,探究菌糠对污灌区种植不同作物的土壤中重金属铜和铬形态的影响,针对污灌区土壤,采用田间试验,对玉米、高粱、糯玉米3种作物基施菌糠后,在作物成熟期采集土壤样品,研究了重金属铜、铬总量及不同形态的分布变化。结果表明:菌糠的施用增加了污灌区土壤中铜、铬总量的降低幅度,与不施菌糠相比,3种作物种植后土壤中的铜、铬总量都呈现减少趋势。在不施用菌糠土壤中,Cu含量减少率在3.17%~16.20%,Cr含量减少率在5.00%~15.40%;在施用菌糠的土壤中,Cu含量减少率在6.17%~18.60%,Cr含量减少率在8.94%~20.60%;菌糠的施用提升了碳酸盐结合态、有机结合态、残渣态铜和铬的减少率,除可交换态铜含量呈增加趋势外,其余各形态铜和铬均呈减少趋势。3种土壤中,种植玉米的土壤中铜、铬各个形态的含量减少率显著高于种植其他两种作物的土壤,这与土壤中铜、铬全量的减少率规律一致。除种植玉米的土壤中铁锰氧化物结合态铜的含量外,种植其他两种作物的土壤施加菌糠后,铜、铬各个形态含量的减少率均高于不施用菌糠土壤,说明施用菌糠可以促进重金属铜和铬碳酸盐结合态、有机结合态、残渣态的减少,降低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  相似文献   

7.
为织金县煤矿污灌区的环境治理和作物科学种植提供理论依据,对织金县YZ、SM、SH、XF和HF 5个煤矿污灌区0~20cm厚土壤和水中Cr、Ni、Pb和Cd 4种重金属含量进行测定,与贵州省土壤重金属背景值和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对比,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对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5个煤矿污灌区土壤Cd平均含量在0.52~0.55mg/kg,Pb在9.44~49.06mg/kg,Cr在33.63~168.39mg/kg,Ni在58.69~103.41mg/kg,土壤已存在重金属累积,其中以Cr和Ni最明显,单因子污染指数分别达2.05和1.83,污灌区土壤综合污染程度表现为SHXFSMYZHF。水中Cd平均含量在0.51~0.52mg/L,Pb在7.56~7.69mg/L,Cr在31.46~44.02mg/L,Ni在0.01~0.49mg/L。污灌区水中已存在重金属污染,其中以Cr最明显,单因子污染指数达51.45,Pb、Cd次之,污灌区水综合污染程度表现为SMYZXFSHHF。  相似文献   

8.
开封市污灌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开封市惠济河污灌区土壤中重金属Pb、Cd、Hg、As、Cr、Cu、Zn、Ni的含量进行测定,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该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以期为今后污灌土壤治理和修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污灌区土壤中重金属Cu、Zn、Pb、Cd、Hg、As、Cr、Ni含量平均值分别为62.9、127.0、82.6、0.62、0.148、16.0、53.2、27.2mg/kg,仅Cd含量稍微超过土壤环境质量(GB 15618—1995)二级标准,其余7种重金属含量均未超标。从单因子污染指数来看,Cu、Zn、Pb、Hg、As、Cr、Ni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平均值均未超过1,说明土壤未被这些重金属污染,Cd的单因子污染指数为1.033,说明土壤被Cd轻微污染。从综合污染指数来看,污灌区土壤重金属的综合污染指数平均值为0.827,总体处于警戒线水平。从潜在生态风险因子和指数来看,污灌区所有重金属总体均具有轻微生态风险。另外,单因子污染指数分析发现,河流水质、河流底质、污灌区土壤中的首要污染因子相同,均为Cd,且前3项污染因子中均含有Cu;河流水质、污灌区土壤中的前3项污染因子均含有As,说明污灌区土壤中的污染因子与河水、河流底质中的污染因子基本相同,土壤中重金属污染主要是由多年的污水灌溉造成的。  相似文献   

9.
北方污灌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我国北方污灌区农田土壤Cu、Pb、Zn、Cr、Cd、Ni、As、Hg等8种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特征,为污灌区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提供参考。【方法】以我国北方30个污灌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数据为基础,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及地质累积指数法,对北方污灌区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特征进行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北方污灌区农田土壤中8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均未超过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但除Cr外,其余7种重金属的平均含量均显著高于全国背景值;8种重金属含量变异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CdHgPbAsZnCuCrNi,其中Cu、Cr、Ni在不同灌区差异性相对较小,Cd、Hg、Pb在不同灌区差异较大;Cu与Zn、Cr、Cd、As、Hg,Zn与Ni,Cr与Pb、Ni、As、Hg,Cd与As呈显著相关的概率较大,Pb与Cu、Zn、Ni、Hg,Hg与Zn、Cd、Ni、As呈高度相关的概率较大;各种重金属内梅罗综合指数和地质累积指数由大至小依次为CdHgCuAsZnPbNiCr。【结论】我国北方污灌区农田土壤中Cu、Pb、Zn、Cr、Cd、Ni、As、Hg等8种重金属元素明显积累,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0.
为调查太原市小店污灌区农田重金属和多环芳烃的污染状况,研究测定了45个土壤样品Pb,Cd,Cr,Hg,As以及PAHs的含量,并采用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的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与背景值相比,小店污灌区土壤普遍存在污染现象,土壤中As,Hg,Cd,Cr,Pb和PAHs最高含量分别是背景值的5.46,9.71,11.72,2.26,2.74,23.87倍;利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得出,Hg,Cd为小店污灌区主要危害因子,单因子潜在生态危害系数在120320之间;小店污灌区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标为371.48,为较强生态危害。  相似文献   

11.
太原市污灌区土壤镉和铅有效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山西农业科学》2015,(12):1632-1637
为了研究太原市污灌区农业土壤重金属Cd和Pb的污染现状,采用火焰/石墨炉原子吸收分析方法,对太原市污灌区(小店、尖草坪、晋源和清徐)不同分区和不同分层土壤Cd和Pb的全量、有效态含量以及在部分蔬菜中的含量大小进行了测定和评价。结果显示,与我国土壤二级标准相比,Cd和Pb的含量均未超标,但均已超出山西省土壤背景值。2种重金属全量分区和分层测定结果表明,小店区和晋源区含量最高;2种重金属均表现为表层(0~20 cm)含量远高于其他各层(P0.01)。2种重金属有效态含量分区和分层测定结果表明,晋源区含量最高;Cd在0~40 cm土层存在较为明显的淋溶下移性,Pb表现为表层累积。对土壤Cd和Pb全量和有效态含量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二者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2种重金属有效性系数均与土壤p H值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Cd元素的有效性系数明显高于Pb,表明土壤中有效态Cd容易发生迁移并被蔬菜吸收富集;不同分区以晋源区Cd和Pb的有效性系数最高,其次为小店区。污灌区18种蔬菜2种重金属含量的测定结果显示,Cd和Pb均有检出,样本超标率分别为20.9%和3.3%,Cd含量较高的样本主要集中在根茎类蔬菜中;Pb含量较高的样本主要集中在叶菜类蔬菜中。因此,太原市污灌区土壤重金属Cd和Pb潜在污染及其在蔬菜中的积累效应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污灌区土壤-植物系统中重金属分布与迁移转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给污灌区重金属污染治理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研究了陕西省咸阳市郊渭河北岸接受污水灌溉的沙质土地中,不同种类的重金属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分布与迁移转化特征。土样采集用分层采样法,同时采集同一样点的植物样(地面、地下部分)、水样,使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Cd、Cr、Pb、Cu、Zn含量。结果表明:该土壤中重金属Cd、Cr、Pb主要分布在0~50 cm处;不同植物对同种重金属吸收有差异,同种植物对不同重金属的吸收差异也较大;污灌水中重金属Hg、Cd、Pb含量的高低,与相对应的灌区土壤和植物中重金属的累积量的多少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3.
上海浦东部分蔬菜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24,自引:9,他引:24  
对上海市浦东新区4个非污灌的蔬菜园艺场和2个污灌区的蔬菜所含7种重金属进行检测,用国家蔬菜卫生标准计算单项污染指数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4个蔬菜园艺场的蔬菜重金属单项污染指数均小于1,符合无公害食品要求。不同种类蔬菜对重金属的富集含量差异较大,绿叶菜类较其他蔬菜容易富集Cr、Cd、Hg、As,在实验中测出Cr、Cd、Hg、As的含量明显偏高。非污灌区园艺场的蔬菜重金属含量与污灌区菜地蔬菜重金属相比较,各污染指标差异显著。污灌区所采集的9个蔬菜样的Cu、Zn,Ph、Hg、As不超标,Cd、Cr超标率均为100%,其中8个菜样为轻度污染,1个为重污染,蔬菜污染主要与在污灌区种植有关。因此,农田污水灌溉要严格执行灌溉水质标准,禁止盲目灌溉,防止土壤和蔬菜的污染。  相似文献   

14.
作物对重金属吸收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集河北省北运河污灌区土壤和小麦、玉米作物样品,对污灌区作物不同时期、不同部位重金属含量分析,采用吸收系数法对作物不同部位对不同重金属吸收能力进行比较,了解作物对重金属的累积效应。结果表明,玉米各部位对Cu、Pb的吸收能力都高于小麦相同部位对这两种重金属的吸收能力,而小麦各部位对Zn的吸收能力都高于玉米相同部位的吸收能力,小麦与玉米各部位对Cd的吸收能力基本接近。  相似文献   

15.
采集河北省北运河污灌区土壤和小麦、玉米作物样品,对污灌区作物不同时期、不同部位重金属含量分析,采用吸收系数法对作物不同部位对不同重金属吸收能力进行比较,了解作物对重金属的累积效应。结果表明,玉米各部位对Cu、Pb的吸收能力都高于小麦相同部位对这两种重金属的吸收能力,而小麦各部位对Zn的吸收能力都高于玉米相同部位的吸收能力,小麦与玉米各部位对Cd的吸收能力基本接近。  相似文献   

16.
王学锋  王磊  师东阳  赵新宁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1980-11981
通过对12份土壤样品中Pb、Cd、Cr、Ni、Zn含量的测定,分析了河南省新乡市污灌区蔬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结果表明,Pb含量在45.08~245.26mg/kg,Cd含量在0.54~25.60mg/kg,Cr含量在11.21~90.16mg/kg,Ni含量在33.88~90.12mg/kg,Zn含量在342.32~663.06mg/kg。分别以河南省土壤背景值和国家环境质量二级标准为评价标准,计算出各采样点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指数,结果表明,以河南省土壤背景值为评价标准,各采样点普遍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甚至表现为重度污染;而以国家环境质量二级标准评价,蔬菜地主要受到来自Cd、Ni、Zn的污染。  相似文献   

17.
污灌区重金属污染及其在水稻体内的积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沈抚灌区李石开发区水稻田土壤-水稻系统重金属含量测定以达到监测灌区污染状况的目的;分别对污水灌溉区(A区)和井水灌溉区(B区)按梅花布点法分别布设5个测点,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其土壤和水稻中的Hg、Cd、Pb、Cu等重金属的含量进行了分析测定,并与国家土壤质量标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井水灌区和污灌区土壤Hg、Cd含量较高,Pb、Cu含量稍高,水稻系统内也有一定的重金属累积,分布规律大致为:土>根>叶>茎>籽粒.  相似文献   

18.
为全面了解汾河临汾段污灌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对该区土壤 Zn、Cu、Ni、Pb、Cd、Cr、Hg、As含量进行检测,并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汾河临汾段污灌区土壤Zn、Cu、Pb、Cd、Hg、As 平均含量均超过了山西省土壤背景值;各重金属平均含量均未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值,仅 Ni、Pb、As 分别有5%、37%、1%的采样点超过了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值,但所有样点均未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三级标准值。汾河临汾段污灌区土壤各重金属地累积指数表现为 Hg>Cd>Pb>Cu>Zn>As>Ni>Cr,各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系数表现为 Hg>Cd>Pb>As>Cu>Ni>Cr>Zn,土壤环境总体处于无至中-强度污染水平,存在强度危害风险。污染较严重的重金属元素不仅受灌溉水质影响,还与灌溉次数、农业施肥、交通运输、工矿企业生产、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城郊污灌土壤-小麦体系中重金属Cu、Cd、Cr、Pb和Zn的迁移富集特征及潜在健康风险,选取北京城郊污灌区24块代表性小麦(Triticum aestivum)样地,运用高分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HR-ICP-MS)测定了土壤及小麦籽粒中消解态Cu、Cd、Cr、Pb和Zn含量.结果表明,污灌土壤中Cu、Cd、...  相似文献   

20.
测定了内蒙古包头市南郊污灌区农田表层土壤Cr含量,分析了Cr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对研究区的土壤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包头市污灌区农田土壤Cr的平均含量为81.89mg/kg,单项污染指数最大值为0.45,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为23.24.包头市污灌区土壤尚未达到污染级别,且潜在生态风险程度属于轻度,人类活动已导致包头市污灌区农田土壤Cr明显积累,存在一定的潜在生态风险,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