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农村电气化》2006,(8):5-7
该文通过对35kV电网传统供电模式的分析,提出了“35kV变电站单线单变、10kV线路环网”的供电新模式。该模式简化了35kV电网和变电站的建设,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经过实践证明了方案的可行性,并且能够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适合在农村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2.
1县城电网的现状与特点县城电网一般建设于20世纪60~70年代,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得到迅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后县城或附近一般都建有35kV变电站,甚至110kV变电站,形成了一定规模。但由于各种原因存在,目前县城电网已很难满足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用电的需要,高压电源点不合理,自动化水平不高,10kV电网网络结构不合理,运行技术落后,供电设备老化,无自动化设施配套,配网无自动化监视和远方操作设备等诸多不足与缺陷,已开始暴露出来。2县城电网的发展方向和要求2.1县城电网的发展方向在保证供电能力的基础上,提高电网自动化水平,保证供电…  相似文献   

3.
经过几年大规模的农网改造,农村配电线路已焕然一新,配网故障率大大降低,但由于诸多原因,农村10kV配网故障率在电网故障中仍占有相当的比例。根据目前《建设一流县级供电企业标准及考核细则》中的有关规定,农村配电系统供电可靠率要求达到99.4%,因此,要提高农村供电企业配网现代化建设的水平,除了积极预防配网故障发生外,重点还要在10kV农村配网发生故障时,争分夺秒的完成故障抢修工作,才能完成供电可靠性指标。  相似文献   

4.
1导致供电"低电压"的原因农村电网结构较薄弱,个别区域存在变电站布点与区域负荷中心布局存在着不合理,部分10 kV馈线负荷重、线路长,首端线路电压偏高,末端电压偏低。在农村电网中,由于部分台区供电半径大,供电面广,低压线路线径细、截面小,下户线设计标准低,且设计电压等级以220 V偏多。近几年随着家电下乡和农村经济的发  相似文献   

5.
四川省蓬溪县电网供电质量存在的问题是供电可靠性低、电压合格率低.一旦与省网解列,运行周波合格率也低.导致供电质量低的主要原因一是电力不足;二是峰谷矛盾突出;三是丰枯矛盾;四是电网发展滞后,35千伏变电站布点少,10千伏线路超出供电半径,而且是两线一地制运行,线路老化,导线截面小.由于电网是地方自筹资金建设,农民只顾眼前利益,再投资改造难度很大.为提高供电质量,我们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6.
1 农村电网损耗高的原因及表现 1.1 结构和布局不合理 主要表现为早期建设的农村电网缺乏统一规划,变电站布点不合理,超半径、交叉跨越、迂回和"卡脖子"供电线路多,导线较细,截面积选择与载荷量不匹配等.  相似文献   

7.
《农村电气化》1997,(4):9-10
1电网结构电网建设和改造要注重总体布局和电网结构的优化,尽量增加变电站布点,逐步实现“一乡(镇)一站”;负荷大的地区可以一乡(镇)两站。66kV输电线路供电半径应在50~70km,导线截面可按10年以上负荷考虑,以降低损失,减少重复投资。10kV配电线路供电半径应在12~15km以内,负荷密较大的发达地区应实行环网供电,以提高供电可靠性及经济运行水平。农村低压电网建设和改造要实行高压深人,以减少低压线路长度,降低损失,减轻农民负担。2两线—地线路目前全省两线一地线路2.1万km,占配电线路总数的25%。其主要问题是干扰通讯…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随着农村电气化建设等工程的实施,农村电网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大幅提高。但由于我国城镇0.4kV低压配电线路大多数采用TT运行方式,线路长,进户线繁多,相线接地时有发生,而且80%的接地故障原因与客户电气设备有关,特别是在雨雪、大风等恶劣天气条件下,单相接地频繁发生,故障点又很难找到,有时一两天查不出故障原因,如抽水机、  相似文献   

9.
如何提高县城电网的供电可靠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蓬莱市电业公司县城电网建设改造前后的线路结构和供电可靠性进行分析比较,通过比较,蓬莱市城区10kV配网经过改造后其供电可靠性有了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0.
于洋 《农村电工》2012,20(6):26-27
目前县城10kV配电网已基本实现自动化,而大部分农村10kV配电网因各种原因还未能实现自动化。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用电负荷的日趋增大,对电力供应的各种需求也逐步提高。农村配电网自动化是推进SG186建设、提高县级供电企业管理水平与经济效益的需要。因此,如何因地制宜地搞好农村10kV配电网改造升级,提高农村10kV配电网自动化水平,切实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已经迫在眉睫。1农村10kV配电网自动化的建设原则1.1要立足于县域实际情况及配电网的实际需求立足于县域实际情况及配电网的实际需求,真正  相似文献   

11.
1“九五”期间双技工作的目标和任务1.1目标基本解决农村电网电能损耗高、供电可靠性低、电压质量差等问题,逐步建成网架比较坚实,布局比较合理,参数比较优良,装备比较先进,通信比较完善,自动化程度比较高,管理比较科学的农村电网,实现安全、优质、高效、低耗的目标。1.2主要指标(l)90%的县电网布局和结构基本合理。66kV供电半径在80km以内;10kV供电半径在15km以内的达到90%,在12km以内的达到40%;低压线路供电半径在0.5km以内的达到80%。(2)高压电网综合线损率达到9.5%以下;低压线损率达到12%以下。(3)变电站二…  相似文献   

12.
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的重点是农村中低压配电网,兼顾农村电网各电压等级协调发展,着重破解3个方面难题:一是改善局部地区变电站数量不足、布点少、线径小、支撑能力不强的现状,解决"低电压"、"卡脖子"的问题;二是解决县域电网与主网架连接薄弱的问题,完善农网结构,提升县域电网末端供电能力,提高供电可靠性;三是解决蔬菜大棚、农副产品生产加工  相似文献   

13.
刘启凤 《农村电工》2009,17(10):22-22
1 现状分析 1.1 电源单一,供电可靠性差 现在的县供电企业大都只有一座110 kV变电站和几座35 kV变电站,且主干线基本上是"T"接进变电站,当主干线因故障停电时,变电站和用户也只能停电,这就严重制约了地方城乡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田加斌 《农电管理》2006,(11):26-27
加大农村电网建设力度,进一步提高农村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建设成适应新形势的农村电网新格局,为编织锦绣新生活奠定坚实基础.[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县级供电企业配网自动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网改造和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农村电网的供电条件、供电水平、网架结构得到了大幅度改善和提升。与此同时,电网运行方式也日渐复杂,客户对供电质量、供电可靠性、供电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河间市电力局积极实施配网自动化系统建设,有效地提升了电能质量及供电可靠性,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1 从基础入手,加强设备管理 1.1 加强电网改造,优化供电网络 县级电网规划应确定合理的、且符合本地特点的电网网架.重要的35 kV变电站应有双回电源进线,尽量避免采用单电源辐射型线路供电.中压配电网应做好负荷预测,确保有一定容量裕度,接线方式应灵活,以满足用电负荷增长和转移的需要.县城配电网重要用户较多,主干线应采用"手拉手"环网供电方式,在检修或故障时能灵活转供电;分支线路可以采用电缆线路,并通过环网柜形成小分支"手拉手"环网向用户供电,形成网格式的供电结构,进一步提高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对配电网的容量和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采用20kV配电网的优势已越发明显,它可以减少大负荷地区电网的建设和运行费用,增加配电网容量,提高供电可靠性。20kV线路的合理送电距离比10kV线路增加近1倍;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我国的城乡电网建设和改造工程,经过广大电力工作者的勇于拼搏、连续作战,克服了许多困难,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为了认真总结这次城乡电网改造工程中的规划、设计、设备选型、施工建设和改造等方面的经验,用以指导今后城网的建设与发展,平度市电业公司供电可靠性工作小组在上级的领导下进行了“供电可靠性与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  相似文献   

19.
浅谈提高农村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决了电能的供应和输送问题后,用电客户对电力部门的需求从要求充足的电能供应转向了要求高的供电可靠性和服务质量。根据珠海供电分公司在农村电网供电可靠性管理方面的经验,介绍了提高农村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农村电气化》2012,(Z1):110-112
1农村"低电压"客户情况1.1电网状况临城县地处河北省西南部,太行山东麓,北距北京市350 km,距省会石家庄78 km,南距邢台市54 km。供电能力:供电区域内有220 kV变电站1座2×180 MVA,110 kV变电站4座,主变8台,总容量291.5 MVA,产权均属于市公司。县公司产权的35 kV变电站有10座,主变容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