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农村是法治建设相对薄弱的领域,必须加快完善农业农村法律体系,同步推进城乡法治建设,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做好"三农"工作。加强农村法治建设,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也  相似文献   

2.
农村主要环境污染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前农村环境污染主要表现为:现代农业生产大量施用化肥农药造成的面源污染;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造成的饮用水水源地污染;乡镇企业与畜禽养殖业产生的大气、水体、噪声、固废、白色污染等。应采取的对策是:加强宣传教育,增强科学发展理念及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制定并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完善管理体制,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工业与养殖业污染治理;创建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加强科技推广,发展绿色产业。  相似文献   

3.
海南文明生态村被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海南模式",2018年更是明确"推进全省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向纵深发展,到2022年实现文明生态村创建全覆盖"。海口市大致坡镇美桐村是海南省文明生态村建设扫尾村庄中的优秀典型,在海口市美兰区政府的技术引领和政策引导下,美桐村采取"一村一特色、一村一主题"的发展思路。针对"2022年实现文明生态村创建全覆盖"目标实现存在的一系列难题,美桐村以自己的发展经验与教训,为其他村落的发展提供了文明生态村的建设经验。  相似文献   

4.
6月22日,省农业厅下发《关于开展"深入农村、服务农民"活动的通知》,动员和组织全省各级农业部门进一步转变作风、关注民生、深入农村、服务农民,扎实推进文明生态村创建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部门深入农村、服务农民工作开展  相似文献   

5.
《新农村》2013,(10):2+57-58
<正>合岭村位于桐庐县旧县街道西部山区,村域总面积5.1平方公里,属于浙西北丘陵山区。该村地势较高,四面环山,中间托起一个水库,犹如镶嵌于村内的一颗明珠,景色迷人,环境优美。合岭村是桐庐县最早开始创建生态村的村庄之一,于2005年成功创建杭州市生态村。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合岭村把"生态合岭、休闲合岭、和谐合岭"作为发展生态村的标杆,不仅改善了村庄环境,也提高了村民的生态环保意识。合岭村注重将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6.
"聚焦三农、振兴乡村"是国家长期以来一直坚持的战略发展理念,而对于农村、农业、农民问题,单单依靠政策扶持与人为治理无法打破管理僵局,尤其对于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这项工作所暴露出的弊端和存在的问题,逐步浮出水面。该文简单介绍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并分析玉溪市在乡村振兴战略视野下建设生态文明农村的具体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坚定法治理念,促进科学执法;完善生态文明法治体系,明确法治体系的责权关系,进一步加快建设美丽乡村的步伐。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当前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特别是生态村创建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根据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新时期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以及通过对生态村建设实例的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从农村的自然环境、基础条件和农民的文化素质等方面,分析了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和加快农村生态建设的重要性,提出了生态文明教育、加强乡镇企业污染治理、发展生态农业、进行环境综合整治、开展生态文明创建、完善体制机制建设等措施。  相似文献   

9.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以ZS市为例,分析其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成效及问题,探讨构建面向美丽乡村建设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对策体系。研究发现,ZS市在生态环境建设、法治建设、规划建设方面取得积极成效,但在监管防治、设施完善、政策体系等方面有待加强。因此,构建面向美丽乡村建设的农村生态环境政策体系应积极从顶层政策与机制设计、基础设施建设、长效发展机制、农村基层治理机制等层面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10.
法治文化是推进农村法治建设的灵魂和根本内驱力,但因受法治文化环境、农村法治主体、制度设计和农村执法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农村法治文化建设相对滞后,阻碍了农村法治化进程。因此,可通过改善农村法治文化建设环境,重塑农村法治主体,严格规范农村执法,完善"三农"立法来促进农村法治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是提高和保障农民生活水平,推动建成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促进农村体系健全化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选择。秦安县在农村社会治理中存在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农村生活娱乐单一、农村治理体系不健全等问题。破解阻碍秦安县农村社会治理发展的瓶颈,需要加快推进"三化"建设,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培育生态环保意识、健全环境监管体系,让农村环境生态化;发展和弘扬乡村文化、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让农村生活丰富化;充分结合自治、法治、德治,发挥三者的功能和作用,让农村治理体系健全化。达到将秦安县乡村建设成一个农业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美丽乡村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乡村治理法治化是依法治国战略目标的重要环节,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乡村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黑龙江省在乡村治理法治化建设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农村老年人居多、农民法治意识有待提升、农村基层干部法治思维不强、乡村专业法治人才紧缺、乡村治理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等困境。因此,黑龙江省要实现乡村治理法治化,需要通过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强化农村基层干部的法治思维、加强专业法治人才的培养、完善涉农法律法规等措施来破解乡村治理法治化中的困境,以便更好地提高乡村治理法治化的效能,加快助推全面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3.
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农村环境治理情况严峻。在生态法治文明建设背景下,探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具有现实意义。农村生态文明法治建设存在观念淡薄、制度不完善、执法与监督不力等问题,唯有加快农村生态文明法制建设步伐,才有效遏制农村生态环境恶化,除了增强相关主体的生态法制观念外,还更需要完善立法、强化执法并构筑有效的环境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14.
农村社会治理作为国家社会治理中的重要环节,承载着农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重任。加快推进农村社会治理法治建设,探索完善的农村社会治理法治路径,对于推动农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补全我国社会治理法治化这块农村短板,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必须以绿色发展理念来指导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完善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农村生态发展,确立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加强科技创新,重视资源循环利用;推进农村法制建设,完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和治理体系;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参与制度,从而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法治文明的美好愿景,生态文明、法治文明将成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重点建设的方向。文化建设作为两种文明的"软实力"将直接影响生态法治建设的进程,建设生态法治文化是生态法治建设重要方面。文章从完善生态法治设施、生态法治平台等物质文化,规范生态法治主体言谈举止、行为方式等行为文化,制定完善生态政策法律、树立正确的生态道德习惯规范等制度文化,遵循环境正义、代际公平等理念文化几个方面,期望通过建设生态法治文化体系,促进生态文明、法治文明的美好愿景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6月22日,省农业厅下发《关于开展“深入农村、服务农民”活动的通知》,动员和组织全省各级农业部门进一步转变作风、关注民生、深入农村、服务农民,扎实推进文明生态村创建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正为深入践行中央"四个全面"战略、"五大发展"理念和省委"三个五"、市委"五六七"发展战略,不断丰富县域"12345"发展思路和创新实践,始终保持率先发展、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坚持围绕"一个统领、三条主线、一个保障"(坚持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为统领、以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创建、全省整市县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全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县推进为主线、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保障)的发展思路,深入实施"十大工程",推  相似文献   

19.
《新农村》2016,(1)
正近年来,浙江省武义县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加快走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新路"的工作思路,认真抓好美丽乡村精品创建工作,以此作为助推武义生态景区全域化战略目标的基础工程,从建设精品村到建设精品线,工作内涵不断丰富,对周边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逐渐加大,成效不断显现。1.基本情况(1)精品线创建工作背景武义县从2003年开始实施村庄整治,2005年实施生态村建设。  相似文献   

20.
探讨海南文明生态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和现状,以海口市龙华区为例提出海南文明生态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以乡土文化为视点,以统一规划为前提,精心打造精品村;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增收富民为根本出发点,加快实现由文明生态村向旅游文化名村转化;以保护生态为原则,实现农村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从旅游功能建设上找突破口,抓好典型,推动文明生态村旅游功能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