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研究小麦、蚕豆和油菜的茎、叶的阴干样品浸提液、根系分泌物对秦艽种子萌发的影响。利用蒸馏水和甲醇浸提小麦、蚕豆、油菜的茎叶阴干样品获取秦艽种子萌发刺激物,用乙酸乙酯萃取农作物根系分泌物,再用丙酮浸提获取秦艽种子刺激物,分别处理秦艽种子进行种子发芽试验,测定不同处理的秦艽种子发芽率和秦艽种子胚根长。结果表明:小麦茎叶的阴干样品水浸提液和甲醇浸提液对秦艽种子萌发及胚根生长有较弱的抑制作用,小麦根系分泌物对秦艽种子萌发及胚根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蚕豆茎叶的阴干样品水浸提液和甲醇浸提液及根系分泌物均对秦艽种子萌发及胚根生长有较弱的抑制作用,油菜茎叶的阴干样品水浸提液和甲醇浸提液及根系分泌物均对秦艽种子萌发及胚根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随着稀释倍数的增加、阴干样水浸提液抑制秦艽种子发芽作用降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套种作物对宽叶羌活生长的影响,为羌活栽培技术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将羌活与蚕豆套种、羌活与小麦套种、羌活与油菜套种,并观察不同套种田羌活根部性状、叶部性状及生物量性状;测定试验地土壤中各养分含量的变化。[结果]蚕豆、小麦、油菜对套种羌活的基本苗、出叶数、侧根数没有显著影响;蚕豆茬口促进羌活根、叶片、茎的生长及生物量的增加作用明显高于小麦田和油菜田的促进作用;蚕豆、小麦、油菜茬口的全氮、全磷、全钾、有机质和pH值在生长季变化较小,速效养分普遍下降,其中,蚕豆茬下降明显,尤以速效氮下降最明显。[结论] 小麦茬口有利于促进羌活根的生长,蚕豆茬口有利于促进羌活叶的生长。  相似文献   

3.
在青海大学农林系实验田采用单因素设计,以小麦、油菜叶片、蚕豆叶片淋洗液分别浇灌盆栽秦艽幼苗作为处理,以清水浇灌盆栽秦艽幼苗为对照,进行不同农作物处理秦艽幼苗的试验,结果表明:三种不同农作物叶片淋洗液对秦艽幼苗的主茎叶片数、分枝数没有促进或抑制作用,油菜、蚕豆叶片淋洗液抑制了秦艽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增加,同时,也抑制了秦艽根干重、根粗、根长的增加。油菜叶片淋洗液对秦艽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比较强,蚕豆的比较弱。  相似文献   

4.
秦艽是优良的中草药植物,但野生秦艽生长周期长,种子小,出苗率低,出苗期长且参差不一,通过人工培育可大大缩短生长周期,用各种技术措施,提供适合秦艽生长的适宜环境,能提高其出苗率和保存率。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争地矛盾,充分利用烟田收获后闲置剩余肥力套种玉米、间作小麦或油菜,提高复种指数,达到粮食增产、经济增收双重目的,2010年振太乡农业工作站举办烟田套种间作示范样板31.33hm^2,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一套秋后烟田套种玉米、间作小麦或油菜栽培技术。这项技术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6.
以移栽定植后3和4年的小秦艽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栽培年限和采收期对小秦艽种子千粒重及其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4年生小秦艽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随种子成熟度的增加表现出前期低、高、低,后期趋缓的"S"形曲线,4年生小秦艽种子最大发芽率、发芽势、千粒鲜重、干重均高于3年生小秦艽种子。为提高秦艽出苗率,若以新鲜种子播种建议选取4年生秦艽。  相似文献   

7.
年度1988年 活动项目推广小麦玉米带培养吨粮田 活动内容及效果种植小麦玉米带田57亩,平均亩产802公斤,其中吨粮田62亩,完善了吨粮田措施;编印了“吨粮田经济效益和技术措施”250份。1989年培养吨粮田、小麦千斤田、试验玉米套平菇种小麦玉米带田110亩,培养吨粮田44.5亩,单种小麦千斤田84亩,试验玉米套平菇0.27亩,“创出双千亩”的新路子;编印“玉米带田套平菇亩产双千高效益”250份。1990年吨粮田、小麦千斤田、试种地膜棉花、示范复套油菜培育吨粮田73.1亩,小麦千斤田13.5亩,试种地膜棉花0.92亩,复种套种油菜16亩;编印了地膜棉花、复套油…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秦艽种子发芽出苗的基质条件及外源物质的影响。方法:用蛭石、马粪、森林土、耕地土4种不同的基质对秦艽种子育苗;用赤霉素(GA3)、稀盐酸(HCl)、变温、热水浸种对秦艽种子进行处理。结果:在不同基质条件下森林土出苗率最高达58.86%,且苗壮;变温处理出苗率达55.86%,育出的苗齐、全、壮。结论:用森林土作育苗基质,种子经变温处理,可以提高秦艽种子发芽率与成苗质量。  相似文献   

9.
分别用去离子水和乙酸乙酯萃取小麦、蚕豆和油菜根系分泌物刺激麻花艽(Gentiana straminea Maxim)种子,再进行麻花艽种子的发芽试验,考察小麦、蚕豆和油菜的根系分泌物对麻花艽种子萌发及胚根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的根系分泌物水相浸提液对麻花艽种子萌发及胚根生长有轻微的促进作用,且随着水相浸提次数的增多,促进作用减弱。小麦的根系分泌物酯相浸提液对麻花艽种子萌发的影响不明显;蚕豆根系分泌物水相和酯相浸提液对麻花艽种子萌发及胚根生长抑制作用较弱;油菜根系分泌物水相和酯相浸提液对麻花艽种子萌发及胚根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随着水相和酯相浸提液浓度的降低,抑制作用减弱;油菜根系分泌物对麻花艽种子萌发及胚根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蚕豆根系分泌物对麻花艽种子萌发及胚根生长抑制作用较弱,小麦根系分泌物对麻花艽种子发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粗茎秦艽为研究材料,在低海拔地区研究不同播期下秦艽种苗生长发育情况、不同规格种苗的移栽成活率、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期的秦艽种苗的生长发育及种苗质量差异明显,9月中旬至10月上旬是秦艽低海拔育苗的适宜播期;不同规格的秦艽种苗移栽成活率及药材产量差异明显,优质壮苗的移栽成活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间作系统对蚕豆结瘤的影响,为选择适合蚕豆间作的作物种类和合理的间作模式提供参考.[方法]在胶泥土和砂壤土条件下,于结荚期调查小麦/蚕豆、油菜/蚕豆、大蒜/蚕豆3种间作系统和单作蚕豆系统的蚕豆根瘤生长情况.[结果]砂壤土中不同间作系统的蚕豆结瘤量均明显高于胶泥土.在胶泥土中,蚕豆单作及与小麦、油菜间作系统的中行蚕豆根瘤量分别比边行增加24.54% 、97.24%和61.94%,而大蒜间作系统的边行蚕豆根瘤量比中行增加80.06%;在砂壤土中,单作蚕豆根瘤量比中行增加8.14%,小麦、油菜和大蒜间作系统分别增加54.00% 、20.45%和45.33%.与单作蚕豆相比,在胶泥土中油菜、小麦和大蒜间作中行的蚕豆根瘤量分别增加491.13%、75.86%和70.44%,小麦、油菜和大蒜间作边行的蚕豆根瘤量分别增加11.04%、354.60%和282.21%;在砂壤土中,除小麦间作模式外,油菜和大蒜间作模式的中行蚕豆根瘤量分别增加30.69%和76.41%,而小麦、油菜和大蒜地的边行蚕豆根瘤量比单作地分别增加37.64%、45.56%和137.07%.在胶泥土和砂壤土中,油菜、大蒜间作均能提高蚕豆的结瘤水平,分别增加61.94%和80.05%.[结论]间作对蚕豆结瘤能力的影响不仅受作物种类的影响,还受土壤类型和栽培方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间作系统对蚕豆结瘤的影响,为选择适合蚕豆间作的作物种类和合理的间作模式提供参考.[方法]在胶泥土和砂壤土条件下,于结荚期调查小麦/蚕豆、油菜/蚕豆、大蒜/蚕豆3种间作系统和单作蚕豆系统的蚕豆根瘤生长情况.[结果]砂壤土中不同间作系统的蚕豆结瘤量均明显高于胶泥土.在胶泥土中,蚕豆单作及与小麦、油菜间作系统的中行蚕豆根瘤量分别比边行增加24.54% 、97.24%和61.94%,而大蒜间作系统的边行蚕豆根瘤量比中行增加80.06%;在砂壤土中,单作蚕豆根瘤量比中行增加8.14%,小麦、油菜和大蒜间作系统分别增加54.00% 、20.45%和45.33%.与单作蚕豆相比,在胶泥土中油菜、小麦和大蒜间作中行的蚕豆根瘤量分别增加491.13%、75.86%和70.44%,小麦、油菜和大蒜间作边行的蚕豆根瘤量分别增加11.04%、354.60%和282.21%;在砂壤土中,除小麦间作模式外,油菜和大蒜间作模式的中行蚕豆根瘤量分别增加30.69%和76.41%,而小麦、油菜和大蒜地的边行蚕豆根瘤量比单作地分别增加37.64%、45.56%和137.07%.在胶泥土和砂壤土中,油菜、大蒜间作均能提高蚕豆的结瘤水平,分别增加61.94%和80.05%.[结论]间作对蚕豆结瘤能力的影响不仅受作物种类的影响,还受土壤类型和栽培方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正>油菜厢边间作草莓,行间套种芥菜油菜移栽田按1.6米宽整厢,厢两边各留20厘米栽1~2行草莓,厢中栽4行油菜。油菜行间套种宽叶型芥菜,芥菜播种40天后可陆续上市,草莓可在次年4月下旬上市。一菜一果可使每667平方米油菜田增收1500~2000元。油菜套种菠菜、茼蒿、白菜油菜移栽田按2米宽  相似文献   

14.
秦艽是中国重要的传统中藏药材,为了解秦艽的休眠机制提高其萌发率,扩大引种栽培资源,对青藏高原野生秦艽组中的麻花艽、管花秦艽和黄管秦艽的种子萌发特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温度显著影响3种秦艽的萌发,其萌发曲线均呈现出钟状,萌发最适温度为25℃,在最适温度时3种秦艽萌发率无明显差异,但均显著高于低温或高温处理。且15℃和30℃时,麻花艽的萌发率均显著高于管花秦艽和黄管秦艽,但管花秦艽和黄管秦艽萌发率无显著差异。赤霉素(GA)可以显著提高3种秦艽的萌发势和萌发率,且最佳处理浓度为200μmol·L~(-1),在100μmol·L~(-1) GA处理下,麻花艽萌发率显著高于管花秦艽和黄管秦艽,而在500μmol·L~(-1)时,管花秦艽萌发率显著高于黄管秦艽。相关分析显示,赤霉素浓度与3种秦艽萌发率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其相关曲线为二次抛物线型。硝酸钾在100μmol·L~(-1)和200μmol·L~(-1)浓度下分别对麻花艽和黄管秦艽萌发率具有微弱促进作用,对管花秦艽种子萌发几乎无影响,但可显著提高种子的萌发势;浓度400μmol·L~(-1)时,硝酸钾对管花秦艽和黄管秦艽种子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3种秦艽植物萌发特性的存在差异,可能与其遗传差异有关。在生产实际中进行区别处理,引种栽培过程中适宜的温度和GA处理对于栽培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秦艽,属龙胆科草本植物,具有祛风除湿、活血舒筋、清热利尿之功效。近年来,由于秦艽市场价格一直稳中有升,加之秦艽生产周期长,产量低,人工  相似文献   

16.
永柴胡与小麦套种可有效解决永柴胡露地直播出苗率低的问题。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套种技术可以使小麦为柴胡遮荫保墒,使柴胡种子早出苗、高发芽,提高柴胡产量。  相似文献   

17.
小麦、大麦与蚕豆间作对耗水量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小麦/蚕豆间作和大麦/蚕豆间作盆栽试验,研究了间作与单作相比在耗水量及水分利用率方面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小麦/蚕豆间作全生育期耗水量比小麦单作和蚕豆单作低,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小麦/蚕豆间作在蚕豆分枝期耗水量比蚕豆单作低,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大麦/蚕豆间作全生育期耗水量比大麦单作高,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大麦/蚕豆间作在大麦分蘖期耗水量比大麦单作高,且存在显著差异。大麦/蚕豆间作各生育期及全生育期耗水量与蚕豆单作相比不存在显著差异。间作小麦、间作大麦的WUE(水分利用率)比单作小麦、单作大麦高,但间作蚕豆的WUE比单作蚕豆低。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秦艽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地块选择、土壤要求、品种选择、施足底肥、建育苗田、育苗移栽、生产直播、病虫害防治、采收初加工等内容,以期为秦艽优质高产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2种不同土壤条件下,测定3种间作系统(蚕豆/小麦、蚕豆/油菜和蚕豆/大蒜)和4种单作系统(蚕豆、小麦、油菜和大蒜)生物量、株高、荚数、经济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胶泥土和砂壤土中与大蒜间作均能促进蚕豆生物量增加;而与小麦和油菜间作时,只有在砂壤土中才对蚕豆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在2种土壤条件下,3种作物均不同程度抑制蚕豆的株高,尤以大蒜抑制作用最强。在胶泥土中,大蒜促进蚕豆结荚作用最强,小麦促进蚕豆结荚作用最弱;大蒜对蚕豆经济产量促进作用最弱,小麦对蚕豆经济产量促进作用最强。在砂壤土中,大蒜对蚕豆生物和经济产量的促进作用均为最强。在2种土壤条件下,小麦间作蚕豆以后,小麦除生物产量稍有降低外,经济产量、株高和分蘖数均有少量提高;油菜间作蚕豆后,油菜经济产量和株高均得到提高;大蒜间作蚕豆后,蒜薹与蒜瓣产量下降,而株高增加。以上结果表明,在农田生态系统中,种间相互作用或强化作物间的竞争或强化物种间的化感效应,影响间作系统中不同植被类型的生长潜力。  相似文献   

20.
秦艽的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艽又名大艽、西大艽、左拧、辫子艽。为龙胆科龙胆属植物秦艽、粗茎秦艽、小秦艽等的根。生于草地、湿坡。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河南、四川等地。秦艽根含秦艽碱甲、秦艽碱乙、秦艽碱丙、糖和挥发油等。秦艽性味苦、辛、平 ,能祛风除湿 ,退虚热。主治风湿、腰腿关节痛、头痛、牙痛、神经痛及早期小儿麻痹。1 栽培技术1.1 选地选择远离公路 2 0 0m以外、远离住宅区及有污染的场所 ;靠近水源、平地或缓坡地 ;土质以沙壤土、森林腐殖土、棕壤土为宜 ,要求土层深厚、土质肥沃、疏松、湿润 ,土壤pH为 5 .5~ 6 .5。前茬作物以豆科、玉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