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5):200-204
针对如何提高新农保养老金供给替代率效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延迟新农保养老金领取年龄的政策机制。利用湖北省农村健康与养老社会调查数据,首先从农民的健康状况、年收入以及收入渠道三个方面对所提出的政策机制进行了可行性分析。然后,通过构建保险精算模型分别对养老金供给替代率和净转入额两个指标进行了测算对比,分析了延迟新农保养老金领取年龄的效用。结果表明,提出的延迟新农保养老金领取年龄机制不仅显著提高了养老金供给替代率,而且增加了参保者养老金的净转入额,能有效提高新农保养老金的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郑州市以失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原有的盛乡居民养老制度为平台,被征地农民在自愿的基础上全部纳入,被征地农民的养老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征地养老补贴、个人账户养老金三部分构成,确保被征地农民养老待遇水平不低于当地居民的低保标准。  相似文献   

3.
城乡低保一体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消除制度性贫困,实现底线公平的必然要求;是突破改革瓶颈,促进低保制度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新的形势下,城乡低保一体化具备了党中央保障和改善民生社会政策的支持、经济发展的扶助和制度运行的实践基础,应该在立法统一制度、搭建社区管理平台、筹建社会化保障基金的基础上,标准有别,分步实施。  相似文献   

4.
在新一轮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人社部酝酿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并入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简称"城居保")中,届时将形成城乡统一的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中央财政对城乡居民的基础养老金补助标准、养老金缴费补贴标准也都有望提高。在2009年新农保启动之前,国务院确定中央财政对农民基础养老金补助标准为55元,依据是2008年农  相似文献   

5.
魏静 《甘肃农业》2011,(7):15-17
本文着重对甘肃省皋兰县西岔镇西岔村新农保的试点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民政部门应加强对新农保政策的宣传,加快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立法,增加财政支出,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发展集体经济的同时应对集体经济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使之为农村养老保障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天津农业科学》2013,(4):58-62
在对首批"新农保"试点之一河北涉县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涉县新农保的实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涉县新农保工作在稳步有序推进的同时,存在了宣传不全面、养老金保障水平低、缺乏激励机制、网络办公范围有限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强政策宣传、增加激励机制、加大投入,扩大网络办公范围从而提高办公效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重庆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保障水平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平  靳大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7061-17062,17065
选择交叉替代率对重庆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保障水平进行研究并构建养老保险替代率的精算模型,基本参数为通货膨胀率α、农民纯收入增长率g、银行利率r、开始缴费年龄a与领取养老金年龄b,实证结果表明:重庆市农村养老保险替代率水平较低,影响代率水平的主要变量是缴费档次、缴费年限及养老金收益利率。针对该研究结果,提出了3点建议:设置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自动调整机制,加强养老保险基金的预算管理,做好新农保与传统政策的衔接。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自建立时起,保障标准不断提高,有效缓解了农村贫困问题。但制度发展并非尽善尽美,保障标准的设定、实行与动态调整等环节依然存在多方面的问题。本文就江苏省农村低保标准的底线设定、城乡与地区差异、年度涨幅差异等方面的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了合理调整农村低保标准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自建立时起,保障标准不断提高,有效缓解了农村贫困问题。但制度发展并非尽善尽美,保障标准的设定、实行与动态调整等环节依然存在多方面的问题。本文就江苏省农村低保标准的底线设定、城乡与地区差异、年度涨幅差异等方面的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了合理调整农村低保标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9):210-213
农村低保是国家采取的一种新型救济制度,即对农村家庭年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贫困人口按最低生活标准进行差额补助。这一制度已成为我国农村社会救助体系中最典型、最主要的一种救助制度,对保障农村贫困人口的基本生存权利,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积极作用,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最后一道"安全网"、"防御线"。但是,在农村低保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应保未保"、"关系保"、"退保低效"等一些不良现象,使农村低保政策实施的有效性和公平性受到影响。以甘肃省靖远县永新村为例,通过调查研究农村低保实施中的基本问题和阻碍因素,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促使农村低保公平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11.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部分,是体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工具。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发展至今,在低保对象核定、低保标准水平、动态管理等方面出现了一系列的不公平问题。基于社会公平的视角,以安顺市L村为样本,从对象瞄准、村委作为、低保管理、低保水平等方面分析和研究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分析认为,应通过发展地方经济、健全监督体系、动态管理低保对象、宣传低保基本知识、建设专业人才队伍等措施,提高农村低保运行的公平性,提高农村居民的公平感。  相似文献   

12.
章筱淳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8):224-227
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通过构建层次线性模型(HLM),分析新农保购买、劳动力转移与农民收入之间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新农保的实施能通过促进劳动力在城乡之间转移从而对农民家庭收入产生正向影响,即新农保的"收入"效应可以通过劳动力转移这一途径表现出来.基于此,提出要始终将提高农民收入作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根本目标,逐步提高养老金待遇,扩大新农保覆盖率和参保额;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长效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李飒 《湖北农业科学》2022,61(3):195-199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以来,其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始终没有一套清晰的常态化调整机制,存在无法担当保障城乡老年居民基本生活需要之责、未能发挥养老保险调节社会收入分配作用的问题.基于此,依照底线公平和可持续性原则,采用物价上涨率、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增长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3个参数设计调整方案,对调整系数进行...  相似文献   

14.
新农保制度是我国的一项重大惠农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农村居民对其制度尤其是参保和补偿政策的认可和评价至关重要。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泸州市某区农村居民对新农保制度参保和补偿政策的评价进行了研究,发现农村居民参保意愿较高但参保率仍有待提高,新农保政策保障水平较低,捆绑式参保不利于政策公平实施。因此,在新农保推进的过程中,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通过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力度和提高缴费档次,逐步提高新农保的待遇水平;同时,逐步取消捆绑式参保政策,以保证新农保制度的公平实施。  相似文献   

15.
"老农保主要是建立农民的账户,新农保在支付结构上的设计是两部分:一部分是基础养老金,一部分是个人账户的养老金.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高度重视社会保障工作。兜底保障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底线制度安排,尤其是农村低保救助制度,是低保制度的核心,并且成为最后一道安全网。本文通过全方位的调研,全面梳理分析大庆市农村低保救助诸多环节,以提出有效的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农民最重要的社会保险是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扬州仪征市208户农户进行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对农地流转意愿的调查结果显示,75%的农户愿意流转承包的农地,然而仅有3077%发生流转行为,比例较低;对现有养老保险制度满意的农民更愿意流转承包的农地,而现有医疗保险制度对农户农地流转意愿并无明显影响。提出应提高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和基础养老金标准以完善新农保制度,促进农地流转。  相似文献   

18.
以邯郸县和永年县两个试点县的实地调研为依据,对河北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作了探讨,分析出河北省新农保试点存在农民养老金待遇低、新农保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之间转移接续不畅通、养老基金来源不足等问题,提出加大财政对新农保的投入力度,提高养老金待遇水平,处理好新农保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之间的转移接续问题,扩大和稳定养老基金来源等对策建议,以期对总结河北省新农保试点经验教训,促进试点深入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程娟 《农业展望》2013,9(6):42-44
新农保正值实施初期,各地试点工作正在火热进行中.新农保工作特点突出,例如参保率较高、选择性强及新旧农保衔接合理等.但与此同时,宣传力度不够,保障水平不高,失地农民补偿与养老问题突出,基础管理混乱,设备不完善等问题显露出来.最后提出加大宣传、激励和提高保障水平等相应的对策以改善新农保宣传和管理等工作,切实保障农民权益.  相似文献   

20.
自2009年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以来,河南省试点实行"新农保"已有8年。河南省作为全国唯一一个总人口超过一亿的农业大省,"新农保"的顺利实行对河南省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及农村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评估河南省"新农保"实行的现状,并从农民的投保能力及政府的财政负担能力两个方面对其可行性进行分析,认为现阶段河南省具备全面推进"新农保"的财政条件,应适当提高补贴额度以提高养老保障水平,并提出配套措施来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