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有效防治榆黄黑蛱蝶的危害,确保阿拉山口市榆树的健康生长,本文通过对榆黄黑蛱蝶生物学习性观察和防治试验,最终筛选出高效低毒环境协调型药剂,为榆黄黑蛱蝶防治提供一定理论依据。笔者在室内饲养榆黄黑蛱蝶1龄幼虫至化蝶,同时在室外观察榆黄黑蛱蝶的形态特征,最终确定榆黄黑蛱蝶生活史和习性;在榆黄黑蛱蝶幼虫3龄期,选取不同浓度4种药剂进行防治试验,最终筛选出高效低毒的环境协调型药剂。试验结果表明:榆黄黑蛱蝶在阿拉山口市1年发生1代,幼虫期共5龄,每龄历期5~7天,1~2龄幼虫聚集在树梢顶部危害,3龄及以后开始分散,食量大增,危害最严重的时期是幼虫3~5龄期;本试验所选4种药剂防治榆黄黑蛱蝶均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
在自然界枯叶蛱蝶Kallima inachis Boisduval分布在潮湿天然阔叶林,成虫主要发生期在5-9月;卵期约6 d;幼虫期约36 d,5~6龄,以5龄居多;蛹期约10 d;1个世代约需50余d.在温度22~31.5℃,湿度48%~98%条件下繁殖饲养状况良好,生长情况近似野外,但是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幼虫生长速度加快,幼虫期从野外的36 d左右缩短为16.8~23 d.在重庆,除取食马兰外,还有爵床Rostellulariapracumbens(L.)Nees和狗肝菜Dicliptera chinensis(L.)Nees等为其寄主植物.枯叶蛱蝶是一种野外种群数量低、不易见到,观赏、研究价值高,市场需求量大,成虫出现期长达7-9个月,容易养殖的蝴蝶并且寄主植物容易大量栽培,在蝴蝶养殖产业化过程中,可作为先导种之一.  相似文献   

3.
枯叶蛱蝶的生物学特性及饲养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在自然界枯叶蛱蝶Kallima inachis Boisduval分布在潮湿天然阔叶林。成虫主要发生期在5-9月;卵期约6d;幼虫期约36d,5-6龄,以5龄居多;蛹期约10d;1个世代约需50余d。在温度22-31.5℃,湿度48%-98%奈件下繁殖饲养状况良好,生长情况近似野外,但是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幼虫生长速度加快,幼虫期从野外的36d左右缩短为16.8-23d。在重庆,除取食马兰外,还有爵床Rostellularia pracumbens(L.)Nees和狗肝菜Dicliptera chinensis(L.)Nees等为其寄主植物。枯叶蛱蝶是一种野外种群数量低、不易见到,观赏、研究价值高,市场需求量大,成虫出现期长达7-9个月。容易养殖的蝴蝶并且寄主植物容易大量栽培,在蝴蝶养殖产业化过程中,可作为先导种之一。  相似文献   

4.
5.
红锯蛱蝶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了红锯蛱蝶4个虫态的形态特征;通过室内饲养和野外观察,研究了该蝶的生物学特性:在西双版纳该蝶1年7代,以第7代3龄幼虫越冬,越冬时间从每年的12月起至次年2月中旬止.其余各代历期35~40d,室内21~28℃下,卵期8~11d,幼虫期12~16d,蛹期8~9d,雌虫寿命12~18d,雄虫寿命6~10d.幼虫共4龄,l~2龄幼虫取食嫩叶,喜群集;3~4龄幼虫取食嫩叶、嫩枝和老叶;4龄幼虫还取食茎的绿色表皮,其食量占整个幼虫期的78.98%.幼虫喜食三开瓢,成虫喜访马缨丹、仙丹花、九重葛等有花植物.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成虫的交配率和产卵量与网室的大小和蝴蝶的密度有关.  相似文献   

6.
描述了红锯蛱蝶4个虫态的形态特征;通过室内饲养和野外观察,研究了该蝶的生物学特性:在西双版纳该蝶1年7代,以第7代3龄幼虫越冬,越冬时间从每年的12月起至次年2月中旬止。其余各代历期35~40d,室内21~28℃下,卵期8~11d,幼虫期12~16d,蛹期8~9d,雌虫寿命12~18d,雄虫寿命6~10d。幼虫共4龄,1~2龄幼虫取食嫩叶,喜群集;3~4龄幼虫取食嫩叶、嫩枝和老叶;4龄幼虫还取食茎的绿色表皮,其食量占整个幼虫期的78。98%。幼虫喜食三开瓢,成虫喜访马缨丹、仙丹花、九重葛等有花植物。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成虫的交配率和产卵量与网室的大小和蝴蝶的密度有关。  相似文献   

7.
为查清刺梨白粉病病原菌的越冬场所、初侵染源以及发生规律,为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采用随机5点取样调查方法并采集分析样本,通过镜检观察白粉病病菌的越冬场所、初侵染源;同时,利用室内孢子萌发法观察其生物学特性,分析刺梨白粉病在田间的发生和发展关系。结果表明,刺梨白粉菌(Sphaerotheca sp.)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分别在休眠芽和大田新鲜幼叶上越冬,成为次年初侵染源,未发现有性世代;发病适宜条件为:温度15~25℃,相对湿度80%以上,pH值5~6;于4月上中旬开始发病,潜育期4~5 d,分生孢子的散布主要在白天,5、6月是发病高峰期,嫩叶发病较严重,苗龄小的发病轻,坡地较平地发病轻,7月以后病情下降。建议加强肥水管理、修剪整枝、增施钾肥,在4月初始发期的晴天10:00左右喷药防治最好,能有效控制病害发生危害。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上海地区斐豹蛱蝶的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结果表明:该虫1年发生3代,以蛹越冬,1龄~5龄幼虫头壳分别为0.46±0.05、0.76±0.07、1.14±0.11、1.52±0.12和2.16±0.09 mm;1龄~5龄幼虫历期分别为4.88±1.46、34.13±0.83、3.38±1.06、3.13±0.83和4.12±0.75 d。幼虫期总食叶量为6 032.68 mm2,雌雄成虫寿命分别为5.14±0.69d、3.82±0.83 d,。雌雄性比1∶1.23。在室外喷雾3 000倍2.5%高效氯氟氰菊脂、5 000倍20%除虫脲、3 000倍2.5%功夫菊脂和2 000倍1.8%阿维菌素7 d后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2.55%,90.98%,82.60%,80.85%。  相似文献   

9.
危害橄榄果实的杧果小齿螟以幼虫蛀食橄榄果实,受害林分虫株率达10%~100%,单株果实受害率5%~60%。该虫在福建平和1年发生3代,以老熟幼虫或蛹在枯枝、朽木或树干裂缝内越冬,5月上旬成虫开始羽化,经1~3d后交配产卵,卵产于两果之间靠接处,卵期6~8d。幼虫每年5月下旬至6月下旬,7月下旬至8月下旬有2个危害高峰期;老熟幼虫爬出蛀果在枯枝或朽木中化蛹,蛹期13—21d。该虫危害下坡比上坡重,不同品种之间大红心受害较重。清除树上、园中枯枝朽木,能显著减少虫口密度,可有效降低受害率。  相似文献   

10.
龟纹瓢虫是我省常发性几种蚜虫天敌之一,历年同其他天敌种群一起,对减轻蚜虫的发生和危害起了重要作用。二十年来由于大量喷洒化学农药,种群遭到大量杀伤,为进一步发挥其在蚜虫综合治理中的积极作用,1980~1982年我们对其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一、生活史龟纹瓢虫成虫寿命长,世代重叠,为明确  相似文献   

11.
杨干透翅蛾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干透翅蛾(Sesia siningensis)在青海2 a发生一代,幼虫蛀食树干,成虫一生只交配1次,雌雄比近似1:1.1 a中成虫羽化呈主、副双峰型.该虫的发生与树种、海拔和林型等有较大关系,其危害是由低向高逐步侵入,并具有积累危害的特性.防治采取性引诱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可有效控制危害.  相似文献   

12.
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inne)是蔬菜生产中的重要害虫之一,在生产中世代重叠,杂食性强,具有发生重、危害大、为害重的特点,防治不及时轻则影响农产品品质,重则毁产。本文通过在自然条件下田间饲养与田间随机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明确了小菜蛾在云南省玉溪市澄江县(滇中)一年发生11代,终年发生为害,各虫态在不同世代的发育历期存在一定差异,完成一个世代需要33~76d。卵呈集中、分散产在幼嫩、生长叶(大叶)的叶面、叶背近脉处及主颈上,孵化率达98%以上,卵期4~8 d,幼虫共4龄,具有发生重、危害大的特点。幼虫分散为害,喜食蔬菜幼嫩叶、生长点部位,老熟幼虫在叶背、幼嫩叶、花蕾枝化蛹,极少数在叶正面化蛹。成虫羽化多集中在下午(5:00)至夜间。  相似文献   

13.
马铃薯甲虫主要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7,他引:5  
[目的]探索马铃薯甲虫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发育起点、发生规律.[方法]以马铃薯甲虫为供试材料,研究其在马铃薯种植区的生活史、生活习性、寄主、范围和田间消长规律等.[结果]马铃薯甲虫世代重叠、具有高繁殖率、滞育和迁飞等习性.该虫在新疆北部地区1年发生1~3代,以2代为主.[结论]开展马铃薯甲虫主要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研究可为马铃薯甲虫持续防控技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美洲斑潜蝇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成虫取食、交尾均于白天进行,平均寿命8.7 ̄12.6d,平均每雌产卵归70.5 ̄120.8粒,产卵高峰在羽化后3 ̄7d,卵在白天和晚上均可孵化,孵化率90.8%以上。幼虫白天和晚上均可取食,不同虫龄和在不同作物上,其取食不同。化蛹一般在上午10时前进行,95.3%掉到土壤中,羽化一般在上午10时前进行,95.3%掉到土壤中。羽化一般在上午10时前,性比1:1,虫态历期与温度成反相关。1995年广州  相似文献   

15.
对桃树重要害虫桑白蚧的发生规律和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桑白蚧在豫北地区1年发生3代,以第三代受精雌成虫在枝条上越冬,至翌年3月树体开始萌动时,吸食树体汁液进行为害,并于4月上旬开始产卵,第一代若虫盛孵期为4月下旬。第二代若虫盛孵期为6月下旬,并开始世代重叠。第三代若虫盛孵期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10月底进入越冬休眠状态。在调查桑白蚧发生规律和生物学特性的同时,还观察记载了桑白蚧的天敌8种,如红点唇瓢虫、异色瓢虫、草蛉和寄生蜂类等。  相似文献   

16.
对福建省柳杉及柳杉毛虫的分布调查表明,柳杉主要分布于南平、三明、宁德、福州4个地区的多个县(市),龙岩、漳州少数的县(市)呈零星分布,分布海拔介于44~1 203 m之间;柳杉毛虫也主要分布上述4个地区,海拔介于146~1 181 m之间,龙岩、漳州未见分布,具有向低海拔适宜寄主迁移并为害的风险。柳杉毛虫1年1代,高海拔地区以卵越冬,低海拔地区以卵或低龄幼虫越冬。卵期一般9月—翌年3月,较耐寒,受精卵孵化率为62%~76%,未受精卵不能孵化;幼虫期介于3月上旬—8月上旬,低龄幼虫食量小、危害较轻,高龄幼虫食量大、危害尤为严重;蛹期为7月上旬—11月中旬;成虫期8月下旬—11月下旬,羽化后即可交配、产卵,产卵期持续6.7 d,平均产卵242粒;雌虫平均寿命12.8 d,雄虫平均寿命10.3 d;雌雄性比为1∶1.22。  相似文献   

17.
三叶草白绢病的发生规律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三叶草白绢病的发生规律及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高温高湿的条件下有利于三叶草白绢病的发生,连续种植以及草地与树木混种地区白绢病发生严重;在pH4.05~7.98之间菌丝生长没有差异性;抑制菌核萌发温度为55℃10min,菌丝的致死温度为50℃10min;15%世高、70%代森锰锌以及75%达科宁对菌丝生长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18.
榆黄黑蛱蝶属鳞翅目、蛱蝶科。在米泉市主要危害白榆,为零星局部发生,发生严重时,将叶片食光。我市常发区域为电厂沟、榆树林子、南泉子等。2010年~2012年,通过重点监测、综合防治,取得良好效果。总结出榆黄黑蛱蝶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9.
榆黄黑蛱蝶Nymphalis Xanthomelas Linnaeus的防治以树叶展开后,用机动喷雾器喷施80%敌敌畏乳油效果好。防治效果可达76.6%以上,而40%乐果防治效果平均只有70.1%。  相似文献   

20.
形态特征 成虫.雌虫体长8.5~11.5 mm,翅展16.5~24.5mm.雌虫触角长6~8 mm,胸部与小盾片部为桔红色,小盾片有时蓝黑色;翅浓烟褐色,半透明;足全部蓝黑色.雄体较小,体蓝黑色,具金属光泽;头部蓝黑色,唇基上区(触角窝、唇基及额基间部)具明显的中脊,触角黑色,圆筒形,3节,其长大约等于头部和胸部之和;卵椭圆形,长1.5~2mm,初产时为淡绿色,近孵化时变成黑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