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空心菜对景观水中氮磷的去除效果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浮床种植空心菜等6种陆生植物,初步研究了浮床种植植物对景观水体中主要养分氮、磷的去除动态及效率,结果表明以空心菜去除效果最佳.空心菜能够大量吸收N、P营养提供自身生长所需,在试验进行的第6d及第10d可分别使试验水体的TN、TP去除率达到100%,对改善水质、修复水体具有重要作用,并且在改善水质的同时还能收获农产品、获得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辣木幼苗对淹水胁迫的生理响应规律及其耐涝性,为辣木耐涝品种选育及抗涝栽培机理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供试材料为多油辣木(Moringa oleifera Lam.)、PKM1(多油辣木中选育出的品种)、狭瓣辣木[Moringa stenopetala(Baker f.)Cufod],设置正常水分(CK)和淹水处理,胁迫后测定辣木幼苗叶片的可溶性糖(SS)、可溶性蛋白(SP)、脯氨酸(Pro)、Chl a、Chl b、类胡萝卜素(Car)、Chl a/b、Chl a+b、总叶绿素(Chl T)、暗适应初始荧光(Fo)、暗适应最大荧光(Fm)、光系统II(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光适应下PSII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ΦPSII)、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光化学淬灭系数(qP),并综合评价多油辣木、PKM1和狭瓣辣木的耐涝性。【结果】PKM1和狭瓣辣木的SS、SP和Pro含量在淹水后较CK分别显著上升38.64%、86.81%、351.07%和69.66%、139.22%、567.69%(P<0.05,下同);淹水后,多油辣木的SS含量较CK显著上升29.12%,但SP含量显著下降55.35%。淹水后,多油辣木的Chl b含量较CK显著下降36.59%,狭瓣辣木的Car含量较CK显著上升57.14%;多油辣木、PKM1和狭瓣辣木的Chl a/b含量在淹水后较CK分别显著上升36.41%、38.92%和26.34%。淹水后,多油辣木、PKM1和狭瓣辣木的Fo较CK显著上升,Fv/Fm、ΦPSII、ETR、qP较CK分别显著下降,NPQ与CK差异不显著(P>0.05);PKM1和狭瓣辣木的Fm在淹水后较CK分别显著下降37.79%和34.90%。快速光响应曲线结果显示,淹水后多油辣木、PKM1和狭瓣辣木的ETRmax分别下降;淹水处理ETRmax的排序依次为狭瓣辣木 > PKM1 > 多油辣木。利用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法和聚类分析等多元分析方法对16个单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可知,其耐涝性依次为狭瓣辣木 > PKM1 > 多油辣木。【结论】淹水导致辣木幼苗的渗透调节物质上调,且严重影响植株的光合和叶绿素荧光特性。因此,在辣木幼苗期应加强涝渍防控,出现积水应及时排水。在涝害发生频繁的区域应选择耐涝性品种。  相似文献   

3.
以木薯废弃物为主要原料,经加工处理研制成有机营养辣木育苗轻基质。从根本上解决了常规轻基质育苗需浇营养液的技术难点,操作简便。与常规轻基质育苗相比,秧苗生长健壮,地下部及全株干物重增加,光合能力增强;幼苗带基质移栽,改善了根际微环境,增加了土壤有机质,节省成本幅度为15%~30%。  相似文献   

4.
针对生活污水的二级处理出水,研究了混凝-吸附对二级出水中氮和磷的去除特性,以筛选出最优的二级出水中氮磷的去除工艺.结果表明,混凝出水总磷去除率达96.30%,总氮、氨氮出去效果较差.采用混凝-活性炭吸附出水总磷、总氮、氨氮的去除率分别是92.59%、76.97%、33.40%,总氮、氨氮浓度不能达到景观用水回用标准.混凝-沸石吸附出水总磷、总氮、氨氮的去除率分别是87.04%、86.17%、65.20%,去除效果好,浓度均达到再生水景观回用标准.因此,选用混凝-沸石吸附联合处理工艺去除二级出水中的氮和磷,为优化再生水处理工艺,保障再生水水质安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以池塘养鱼废水为进水,引入三级垂直流人工湿地,研究人工湿地对藻类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人工湿地对藻类总体的去除效果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7月份人工湿地对藻类的总体去除效果最好,可达到89.61%。湿地对蓝藻的去除率为76.92%-93.77%,对绿藻的去除率为77.50%-89.81%,对硅藻的去除率为83.40%-92.33%,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6.53%、83.32%和87.53%。这表明湿地对藻类的去除效果为硅藻>蓝藻>绿藻。  相似文献   

6.
通过增加混凝剂和助凝剂的方法,对自来水常规处理工艺去除水中有机物进行了生产性试验。结果表明:在聚合氯化铝(PACl)和活化硅酸(AS)分别增加76%和50%的情况下,滤后水浊度由2.5 NTU降到0.4 NTU,TOC去除率由40.7%提高到53.7%,DOC去除率由45.6%提高到58.8%,UV254提高了2%,CODMn变化不大,其他常规项目也有一定改善。试验还发现,出厂水中余铝含量略有增加,但未超过0.2 mg/L的限量,沉淀池排泥量增加了25%,滤池反冲洗耗水增加5倍。药耗和生产用水量的增加提高了制水成本,因此单一增加投药量不宜作为长期改善水质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辣木籽对水中Cr(Ⅵ)的吸附机理及吸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辣木籽对Cr(Ⅵ)液的吸附机理及吸附动力学。结果表明:辣木籽吸附Cr(Ⅵ)是一个以化学吸附为主的单分子层吸附过程,Langmuir等温线方程对室温下辣木籽吸附Cr(Ⅵ)拟合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0.9958。FTIR的结果表明位于2914 cm-1、2854 cm-1的-CH2-官能团和1754 cm-1处的C=O官能团是辣木籽吸附Cr(Ⅵ)的主要活性基团,这些活性基团与Cr(Ⅵ)发生络合反应而将其去除。二级动力学方程对室温下辣木籽吸附Cr(Ⅵ)拟合结果最好,相关系数R2为0.9901;内扩散方程也能较好地描述吸附过程,相关系数R2为0.9417,说明吸附过程中内扩散是主要控制步骤。  相似文献   

8.
李砧  胡涛  李艳晖  乔凯  王璐  石瑛 《广东农业科学》2013,40(18):165-168
用不同浓度的氟化钠溶液对金鱼藻进行培养,研究氟化钠对金鱼藻生长和生理作用的影响,并测定金鱼藻对水中氟离子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随着培养液中氟化钠浓度以及培养时间的增加,金鱼藻的叶绿素含量呈缓慢上升趋势。当氟化钠浓度较低时,金鱼藻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酶活性较大,而过氧化物酶(POD)酶活性较小;随着氟化钠浓度的增加,SOD 酶活性逐渐减小,POD酶活性逐渐增大。丙二醛的含量随时间的延长,在整体上有所下降。通过测定溶液中氟离子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在50 mg/L氟化钠浓度下,金鱼藻去氟的效果最好,培养4 d时去除率最高、为38.55%。金鱼藻在受到氟污染时可以很好地启动自身的防御机制,对氟有良好的去除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室内水培试验条件下,研究了蒲草、三棱草、菹草及微齿眼子菜等4种水生植物及其组合对污水中氮、磷去除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单一植物对污水中氮、磷的去除率分别为:41.0%~70.9%、37.7%~79.3%,其中蒲草对污水中氮、磷的去除率均为最高,分别为70.9%、79.3%;复合植物对污水中氮、磷的去除率分别为54.8%~60.6%、51.2%~69.2%,其中蒲草+菹草对污水中氮、磷的去除率均为最高,分别为60.6%、69.2%;经过18d的植物处理,蒲草对污水中氮、磷的去除率均高于组合蒲草+菹草,分别为70.9%>60.6%、79.3%>69.2%,三棱草也表现出了单一植物对污水中氮的净化率高于复合植物的现象,为58.8%>54.8%,但差异并不显著。因此,在汾河临汾段,蒲草和三棱草及其组合对污水中氮、磷的去除效果较好,均超过了50%,在水生植物治理城市污水净化方面具有推广的价值和意义,建议在水生植物处理污水时考虑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改性沸石对废水中氨氮的去除效果及吸附机理。[方法]采用脱磷尿液作为试验废水,比较了不同改性沸石(NaCl沸石、HCl沸石、HCl-焙烧沸石和HCl-焙烧-微波沸石)对试验废水中氨氮的去除效果,并探讨了其吸附机理。[结果]在粒径为0.5~1.0 mm,投加量为200 g/L时,天然沸石和4种改性沸石对氨氮的平衡吸附量依次为天然沸石饱和NaCl改性沸石5.0%HCl改性沸石5.0%HCl-400℃焙烧改性沸石5.0%HCl-400℃焙烧-微波改性沸石。沸石扫描电镜影像和质量损失揭示吸附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不同改性方法导致沸石孔隙大小和数量的差异。[结论]5.0%HCl-400℃焙烧-微波改性沸石对氨氮具有较高吸附能力,平衡吸附量为17.9 mg/g,是天然沸石的2.6倍。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优化辣木蛋糕的制作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讨了辣木粉添加量、白糖添加量、鸡蛋添加量、蛋糕油用量、泡打粉添加量以及牛奶用量对辣木蛋糕品质的影响.[结果]试验表明,辣木蛋糕最佳的工艺参数为:粉料100%(辣木粉添加量为低筋粉总量的20%),白糖100%,鸡蛋300%,蛋糕油30%,泡打粉3%,牛奶70%.[结论]研究可为辣木蛋糕的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2.
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市,通过2003—2006年对辣木栽培技术进行系统研究,经大量试验或实践,提出了一套完整的辣木栽培技术措施,包括种苗繁殖方法、植地的土壤条件、植穴规格、种植密度、施肥、修剪、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采收、除草、间作等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辣木Moringa oleifera Lam.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反相硅胶色谱等柱层析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谱学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辣木茎叶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1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多萜醇(1)、植醇(2)、邻苯二甲酸-双(2-乙基庚基)酯(3)、邻苯二甲酸-双(2-乙基辛基)酯(4)、杜叶醇(5)、N-苯乙基乙酰酸(6)、顺-3,4-二羟基-β-紫罗兰酮(7)、4-[(4'-O-acetyl-α-L-rhamnosyloxy)benzyl]isothiocyanate(8)、甘油亚麻酸酯(9)、β-谷甾醇(10)、胡萝卜苷(11)。[结论]化合物2、5、7为首次从辣木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关于辣木的栽培、繁殖、开发和利用等方面的研究报道相对较多,而辣木的形态解剖结构却尚无报道。以印度传统辣木品种Moringa oleifera Lam.为材料,采用石蜡包埋和徒手切片法系统观察比较了辣木的根、茎、叶及叶柄的形态解剖结构,指甲油粘片法观察了其叶表面的结构,明确了辣木营养器官的形态解剖结构特征,为辣木的生物学特性及相关研究提供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寻找适合金沙江干热河谷区的辣木种子育苗方法。[方法]比较不同杀虫药剂、种子浸泡温度和基质对辣木出苗率和幼苗的生长情况。[结果]100 mg/L高锰酸钾、1%多菌灵和1%托布津能提高辣木出苗率,对幼苗生长无影响;高温浸泡种子会降低种子出苗率;腐殖土能显著提高提出苗率和幼苗生长状况。[结论]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区田间育苗时,通过种子消毒、常温(20~40℃)浸泡种子和田间施肥都能提高辣木出苗率和幼苗生长程度。  相似文献   

16.
不同育苗方式及种植密度对辣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辣木(PKM1,印度传统种,非洲种)进行了育苗试验和不同密度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在育苗试验中,1%促根壮苗剂浸种4h出苗率最高为86%,比对照高20%;其次是1%的多菌灵,浸种4h出苗率为80%,比对照高14%。辣木作蔬菜栽培以株行距为1.5m×1.5m种植密度为宜,过稀过密都会影响辣木的产量和产值及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辣木在恩施低山河谷地带适宜的播种期。[方法]在春季3~5月间隔一定时间对辣木催芽播种育苗,测定不同播种期的发芽率、出苗率及植株生长指标株高、茎经和冠幅。[结果]播种在4月15日和5月2日的辣木发芽率和出苗率较高,2个处理只是在生长初期株高有显著差异,而茎经和冠幅没有显著差异,植株生长在总体上差异不显著。[结论]辣木在恩施地区的适宜播种期在4月15日~5月初。  相似文献   

18.
辣木梗粉主要营养成分测定及对肉鸡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研究在日粮中添加辣木梗粉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方法]对辣木梗粉中蛋白质、粗脂肪和粗纤维3种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将蛋白含量较高的辣木梗粉添加到常规饲料里,探讨辣木梗粉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辣木梗粉中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纤维的含量分别为112.02、5.8和286.0 g/kg,其粗蛋白含量显著低于辣木叶子干粉中粗蛋白含量。在肉鸡日粮中添加辣木梗粉后,饲料利用率略微提高,肉鸡免疫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添加1%辣木梗粉的效果最好。[结论]辣木梗粉作为添加剂对幼龄鸡的生长发育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辣木叶醇提物对血清尿酸(UA)、肌酐(Cre)、血尿素氮(Bun)、腺苷脱氨酶(ADA)以及肝脏黄嘌呤氧化酶(XOD)的影响。[方法]连续7 d灌胃给予辣木叶醇提物和别嘌呤醇(0.01 g/kg),诱导小鼠产生高尿酸血症,对比各组小鼠血清中UA、Cre、Bun、XOD和ADA的含量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辣木叶提取物的低、中、高剂量组(1.0、2.0、4.0 g/kg)均可降低高尿酸血症小鼠UA、Cre、Bun、ADA、XOD的水平。[结论]辣木叶醇提物具有降尿酸作用,抑制XOD活性是其降低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尿酸水平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对云南文山广南的蒜头果种仁油进行提取,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并对具有抗氧化活性的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结果表明:蒜头果种仁油具有一定的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与橄榄油相比,蒜头果油相对较弱,当其浓度达到100mg/mL时,能清除50%左右的DPPH·自由基;蒜头果种仁油中具有抗氧化能力的化合物有2种,经GC MS分析后确定分别为亚油酸和棕榈酸,但其抗氧化活性较VC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