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紫椴种皮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98%浓硫酸、10%氢氧化钠和70℃水浴分别处理紫椴的种子,再将处理后的种子进行吸胀和发芽试验的结果表明:紫椴种子吸水后,前期体积和质量均呈整体上升趋势,而浸泡6h以后,均出现下降的情况,说明紫椴种皮对种子的吸水过程基本没有阻碍作用;发芽率测定试验中,紫椴种子均未出现萌发现象,说明试验所用的处理方法不能达到促进紫椴种子萌发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种子处理是育苗前的重要工作,是育苗成败的关键之一。我场自1956年以来,改坑槽法为高床晾晒法进行种子催芽,经几年实践,效果较好。其方法: 一、精选种子。在种子处理前,用簸箕或水精选一次,除去破损、腐烂、虫蛀的种子及夹杂物。二、种子消毒。用0.5%的高锰酸钾或3%的硫酸铜溶液浸种30—40分钟,捞出再堆积消毒2小时,然后用清水洗两次。三、浸泡种子(浸种)。经清洗后的种子放在25—30℃温水缸里,浸泡48—72小时(即二至三昼夜),使种子充分吸取水膨胀。四、种子混沙晾晒。把浸完的种子用两份  相似文献   

3.
烫种快速催芽方法,即在播种前3~5天,将紫椴种子平摊在水泥地上去外种皮后,用90℃以上白水烫种、搅拌,然后浸种8~12小时,捞出晾干即可播种。最高出苗率可达94.6%。  相似文献   

4.
沙棘繁殖容易,造林方法有多种。采用直播、植苗、插条、埋根等方法造林,都能取得成功。 直播造林 一般是在立地条件较好的地方,春季、雨季、秋季均可进行,以春、雨季为好,春季播种应在5厘米地温稳定于9—10℃时进行。 沙棘种皮不易透水,播种前必须加以处理。可用40—60℃热水烫浸,将种子倒入热水时,边倒边搅拌,直至水不烫手时停止搅拌,接着浸泡1—2天,然后捞出放在温暖处(如炕),保持温度10—12℃,  相似文献   

5.
火炬树的育苗、裁植火炬树可用种子、埋根、分株繁殖。一、种子育苗:火炬树种子扁圆形,因种皮坚硬,在播种前需用热水浸泡催芽。用缸或其它容器均可,装入80?的热水,再将种子倒入,要边倒边搅拌,直到水不烫手为止。待种子沉淀后,再将浮在水面上不成实的种子捞出。...  相似文献   

6.
1、冰藏种子。在冬季的12月份,选背阴处挖浅坑,坑的大小根据种子多少而定。先在坑底放入30厘米厚的碎冰,坑的四边用席子围上或用其它物围好,然后将经过风选的种子混上2—3倍的碎冰拌匀,放入坑内,搂平种子,上面再覆上30厘米的碎冰,冰上再盖些草类东西,防止春季过早融化.来年待冰块融化30—40%,种皮充分软化,在播种前3—4天将种子运到场院进行摊放晾晒,最好盖上塑料布,种子20—30%裂嘴时即可播种。  相似文献   

7.
紫椴种皮透性及种子浸提物生物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称重和生物测定的方法,对紫椴种皮透水性及种子各部分浸提物的生物效应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紫椴种子种皮透水性较差,不易吸水。紫椴种子的胚乳、种皮、果皮中确实都含有萌发抑制类的物质,按照其抑制强度从大到小依次为种皮、果皮、胚乳(胚),且该抑制物质浸提液浓度高则抑制性强,浸提液浓度低则抑制性弱。紫椴种子胚各有机相及水相对白菜种子发芽率的抑制活性从大到小依次为:乙酸乙酯相,石油醚相,乙醚相,水相,甲醇相;对白菜种子胚根长抑制活性从大到小依次为:石油醚相,水相,乙酸乙酯相,乙醚相,甲醇相。种皮的各有机相及水相对白菜种子发芽率和胚根长的抑制活性从大到小依次为:甲醇相,水相,乙醚相,乙酸乙酯相,石油醚相。果皮的各有机相及水相对白菜种子发芽率和胚根长的抑制活性从大到小依次为:甲醇相,乙酸乙酯相,石油醚相,乙醚相,水相。  相似文献   

8.
银鹊树(Tapicia sinensis)属省沾油科落叶乔木,系国家三级保护植物。我们分别在山地和平原地区进行了育苗试验,获得了成功,现介绍如下。1.种子采集与处理该树种种子10月成熟,千粒重72.5克,场圃发芽率85%。种子采收后,先晾晒23天,再置于干燥通风处贮藏,待翌年春季先用30℃左右的温水反复挫洗干净,再用0.5%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30分钟,然后放入50—60℃的温水中浸泡48小时,装入纱袋中进行催芽。温度应保持在15—20℃之间,经20多天,待胚芽开始萌动时进行播种。  相似文献   

9.
不同种子处理方法对铁刀木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刀木是一种多用途树种,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国家和中国的云南、广东、广西和福建等地.种子种皮透水性差,必须经过适当处理提高种皮透性才能萌发.本文对铁刀木种子自然储藏特性与种子萌发方法进行试验,结果表明:铁刀木新鲜种子的发芽率可达95%以上,随着储藏时间的增加,其发芽率逐渐降低,储存3个月后,种子发芽率迅速降低,其发芽率只有75%,储存9个月后种子发芽率只有30%左右.在有光条件下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明显高于不需光条件处理,萌发天敷比不需光条件下的萌发天数缩短了38.6d.采用破伤种皮、用80℃温水浸泡2,0min和80%硫酸浸泡种子15min处理对铁刀木种子萌发均有促进作用,与对照相比,发芽势明显提高,萌发天数明显缩短.特别是80%硫酸浸泡和破伤种皮在缩短萌发天教更为明显,比对照缩短了120d以上.由于破伤种皮比较费时费力,因此,在进行铁刀木种子育苗时,一般不宜采用.采用80%硫酸浸泡种子15min或80℃温水浸种30min,可有效提高种子萌发的整齐度和缩短发芽时间.  相似文献   

10.
<正> 挪威云杉、欧洲赤松和欧洲落叶松的种子,在25℃的水中浸泡20小时以后膨胀,然后用10—1000赫兹的频率将种子振动20分钟,种子受弹性力1.5克。在24℃的温度条件下使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11.
1.文冠果国家标准中文冠果种子生活力测定方法规定“用浓硫酸浸泡3小时,洗净,再用40℃温水浸种2日”即可剥开种皮取胚。但多次试验结果证明:文冠果用试剂门市部出售的浓硫酸浸泡(浓度95~98%),最多浸泡2小时,外壳即变红、蚀烂、胚萎缩而死亡。如果浸泡时间过短,则种壳依旧很坚硬,适宜的浸泡时间不好掌握。通过多次反复试验,摸索出一种简便易行、花钱少,而又能保证生活力及测定结果准确性的方法。具体做法是;用45~60℃温水浸泡3~4天,每天换水两次,待种粒泡胀后,用牙轻轻咬破一点种皮,或用小刀挑破一个小口,  相似文献   

12.
紫椴种子三种催芽处理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材料与方法紫椴(Tilia amurensis Ruprecht)种子具有种皮坚硬、致密、种仁含油量高,含水量少的特点,为打破长期休眠状态,人为地提供适宜的水分、温度、空气等条件,促进其提早萌动,完成萌芽前的准备阶段,我们用紫椴种子16市斤,其纯度为85%千粒重为36克,生活力为60%,为了比较采用不同种子处理方法所产生的不同效果,分别用雪藏、冷藏和变温处理三种方法作对比试验。其具体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3.
紫椴种子休眠原因及催芽处理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紫椴种子属深休眠,不经催芽处理当年播种不出苗。为了探讨其休眠原因和催芽处理方法,于1988~1989年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紫椴种皮结构致密,阻止水分和气体透过;种子的胚乳、果皮、种皮均含有发芽抑制物质,其种子水浸液对白菜、萝卜发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二者是造成紫椴种子休眠的重要原因。经对比试验认为,混沙变温催芽处理的效果最好,其中采用1个月高温4个月低温的变温处理,种子场圃发芽率达43.5%,是其他方法处理的1.5~2.0倍,且出苗齐,便于管理。  相似文献   

14.
苏铁又名铁树,是著名的观赏树种。苏铁附带种皮一起播种,需要180多天才能出苗,少量种粒1年后才能出苗。将种粒去除2层种皮后播种,10~20天即可生根1.5厘米左右,并且还长出2次性根,30~35天即可出苗。具体操作如下:1.种粒去皮。苏铁种粒总共有3层种皮,首先将苏铁种子浸泡在清水中,去掉第1层桔红色种皮,然后用卡斯钳子从种子瘦尖一头夹破,用手将坚硬的第2层浅黄色硬壳种皮去掉,即可取得带第3层棕色内种皮的种粒核。2.播种基质。采用渗透力强的沙性土壤为基质,不加肥,含水量达到较湿润的程度即可。3.播种程序。播种前用清水浸泡种…  相似文献   

15.
采用称重法探讨了几种处理条件下千年桐种子吸水规律,表明千年桐种子吸水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室温、35℃、45℃水温下,种子饱和吸水量分别为27.80%,34.84 %,48.51%,在60℃下饱和吸水量为48.51%.剥去外种皮饱和吸水量为36.34%,60℃时处理相比剥去种皮饱和吸水量高12.23个百分点, 60℃水温浸泡处理是种子育苗较合适的前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6.
为揭示西南鸢尾(Iris bulleyana)种子休眠特性,以野生西南鸢尾种子为试验材料,对种子活力、种子吸水性、萌发抑制物及光照和温度对种子萌发率的影响进行研究;采用低温层积、GA3及温水浸泡等方法,探索打破西南鸢尾种子休眠的方法。结果表明,西南鸢尾种子种皮吸水良好,92 h吸水率达125%;温度对种子萌发影响较大,30℃较适宜种子萌发;种皮醇提液明显抑制白菜(Brassica pekinensis)种子萌发。低温层积可促进种子萌发,4℃低温层积60天时,种子萌发率达63.33%。西南鸢尾种子种皮含有醇溶性萌发抑制物,是其种子产生生理休眠的主要原因之一;4℃低温层积60天可有效打破种子休眠,GA3和温水浸泡处理均不能打破休眠。  相似文献   

17.
青檀为我国二级保护植物。因其种皮坚硬,种胚存有生理后熟和种子内含有发芽抑制物,难以播种成活,造成现青檀分布区逐渐减小[1]。该文以0.5%高锰酸钾浸泡、50℃温水浸泡、种子去翅+0.5%高锰酸钾浸泡、种子去翅+50℃温水浸泡4种方法对青檀种子进行处理,研究出最适宜打破青檀种子休眠的方法,并探讨青檀繁育技术,提高青檀播种的成活率。结果显示:0.5%高锰酸钾溶液和50℃温水浸泡处理对种子出苗率差异不显著,去翅处理对出苗率影响较小,但不易成活。  相似文献   

18.
采用称重法探讨了几种处理条件下千年桐种子吸水规律,表明千年桐种子吸水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室温、35℃、45℃水温下,种子饱和吸水量分别为27.80%,34.84%,48.51%,在60℃下饱和吸水量为48.51%。剥去外种皮饱和吸水量为36.34%,60℃时处理相比剥去种皮饱和吸水量高12.23个百分点,60℃水温浸泡处理是种子育苗较合适的前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9.
将仙客来种子用高锰酸钾质量分数1000×10 6液浸泡26h左右,进行种皮软化和消毒处理,然后播种在泥炭基质内,深度为(0 6±0 1)cm。在无光条件下保持温度(20±5)℃,湿度90%左右,在50~60d后即可发芽。发芽后应注意增加光照和施肥,也可以用稀释的肥料代替喷水,成苗率达89 9%。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池杉种子育苗的出圃率,近两年来,我们在本县黎城乡响墩六组进行了池杉小苗移栽,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一、整地在冬季进行苗圃地的耕翻冻垡和用0.5%福尔马林的土壤消毒工作,开春后下足腐熟的基肥,以提高土壤肥力.二、种子处理从1月下旬开始,每天将种子用70℃的热水进行浸泡,晚上捞出,这样连续浸泡20天.同时,选背风向阳的地方挖长2米、宽1米的地窖.窖内底部铺20厘米厚的棉籽壳或牛粪,上面铺以细土,然后把浸泡过的种子平摊在土上,喷足40℃的温水,盖上塑料薄膜催芽(晚上盖草帘保温).膜内要保持湿润,温度一般在20—25℃.经15天后,窖内池杉种子即陆续发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