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8年3月,我市某养殖户饲养的本地麻鸭发生1起鸭疫里氏杆菌病并发鸭传染性法氏囊病病例,现报道如下。 1 发病情况.  相似文献   

2.
张耀成  李泽辉 《中国家禽》2004,26(16):25-26
2003年5月,我市某专业户饲养的一群雏番鸭发生一例番鸭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并发传染性法氏囊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鸡法氏囊病较为常见 ,鸭法氏囊病则较少发生。然而 ,1 999年 3月本市几个养鸭场相继暴发鸭法氏囊病 ,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 该鸭场购进雏番鸭 1 50 0只 ,养至 2 0日龄开始发病 ,初期每天死亡 8~ 2 0只 ,第 4天以后 ,每天死亡 50~ 6 5只 ,场主自用氯霉素、青霉素、庆大霉素、先锋霉素及一些中草药治疗 ,未见奏效 ,至第 6天共死亡达 2 1 0只。场主携病死鸭前来我局兽医诊断室就诊。2 临诊症状 病鸭精神沉郁 ,羽毛逆立 ,伏卧于地 ,食欲减少 ,拉稀白色粪便以至无色水样粪便 ,眼窝下陷 ,脚爪干枯。3 剖检变化 胸肌、腿肌片状出血 ,法氏囊…  相似文献   

4.
鸭传染性法氏囊病病原分离鉴定及防治试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疑似鸭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病例中分离到 1 株鸭传染性法氏囊病毒,该病毒可使 7 日龄健康鸭 100% 发病,发病鸭具有鸭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典型病变,用鸡传染性法氏囊高免卵黄抗体预防和治疗鸭传染性法氏囊病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5.
雏鸭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雏鸭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治郝金法尉椿霞(山东省莱芜市畜牧兽医科研所,271100)1996年8月,我市某养殖户饲养的400只雏鸭,在30日龄时突然发病,传染迅速,每天死亡30~50只,病程短促,1周内发病率达85%以上,死亡率为30%,经治疗控制住了病...  相似文献   

6.
鸭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又称传染性法氏囊炎或腔上囊炎。是由法囊病毒(IBDV)引起的鸭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和免疫抑制性疾病。发病率高,病程短,具有"一过性"特点的传染病。其特征:排白色稀粪,法氏囊肿大,浆下有胶冻样水肿液。多发于3~6周龄幼鸭。本病主要侵害鸭的体液免疫中枢器官——法氏囊等淋巴组织,发生可逆或不可逆的免疫抑制,影响疫苗的免疫应答,导致免疫失败,可引起其他细菌性疾病。鸭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埃希氏菌的某些血清型引起的禽类的一种传染病。病的主要病型和特征是胚胎和幼雏死亡,有败血症、气囊炎、腹膜炎、卵巢炎、输卵管炎、  相似文献   

7.
鸭传染性浆膜炎病鸭免疫器官的光镜及电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光镜、电镜观察了鸭传染性浆膜炎病鸭免疫器官的病理变化。结果表明:在光镜、电镜下,病鸭脾脏、法氏囊损害严重,胸腺变化轻微。  相似文献   

8.
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严重威胁养鸭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常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一方面由于鸭只死亡、淘汰率增加、影响增重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另一方面可导致免疫抑制,使鸭对多种疫苗的免疫应答下降,造成免疫失败,使鸭群对其他病原体的易感性增加.该病过去只发生于鸡,虽然现在发现鹅、鸭、雉鸡等也可发生,但报道较少.2006年6~7月漳州地区发生了2例鸭传染性法氏囊病,对养鸭业危害较大,经济损失严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我市郊区养鸭数量很多,主要是养殖户中、小规模饲养和很多农户的散养。由于饲养管理粗放、防疫卫生差等方面原因,鸭病时有发生。粗略估算,在这些鸭病发生数量中,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发病最多,鸭病毒性肝炎占第二,其它病则较少发生。2007年10月,笔者接诊一病例,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结合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雏鸭病毒性肝炎。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2002年8月初,我市几个县肉用鸭发生以跛行、蹒跚为主要表现的一种鸭病,该病死亡率低,其发生与天气变化大等应激因素有关,我们暂定其为“应激综合征”。一、发病情况2002年8月份开始,我市气温变化大,骤冷骤热,有时前一天温度32~33℃,次日却刮风下雨,温度降至20℃左右,且经常反复。2002年8月初,我市新干县的鸭群首先发生此病,病鸭一般为500克左右的中鸭,发病率达20%~50%,全县50%以上的养鸭户受影响。2002年8月中旬,吉安市附近也出现此病,发病面达20%~30%,发病鸭群发病率达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