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0 毫秒
1.
建立了香草兰样品中多菌灵和甲霜灵残留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方法.样品用乙腈溶液提取,经氨基活性碳复合固相萃取柱净化,以多离子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测定.多菌灵和甲霜灵的最低检出限均为2.0μg/kg,在10.0 ~ 500.0 ng/mL的线性范围内,相关系数均大于0.99.多菌灵在香草兰中的添加回收率为84.2%~100.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3%~5.4%;甲霜灵在香草兰中的添加回收率为80.4%~100.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7%~6.2%.该方法灵敏度高、准确性好、分析时间短,适用于香草兰样品中多菌灵和甲霜灵残留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2.
为考察生防菌株Bacillus subtilis VD18R19在香草兰上的定殖动态及其对香草兰根(茎)腐病的田间生防效果。首先通过荧光显微镜观测VD18R19在香草兰上定殖位点的空间分布情况,然后采用菌落计数方法分析该菌株在香草兰上定殖数量的时间变化动态;最后通过田间试验检测VD18R19在自然发病的条件下对香草兰根(茎)腐病的生防效果。结果发现:(1)VD18R19菌株在香草兰根系定殖数量最多,在叶片表面较少,在茎蔓表面最少;(2)在灌根处理后的45 d中,该菌株在香草兰根系上定殖数量变动不大,定殖密度保持在106CFU/g水平。(3)在自然发病的情况下,该菌株对苗圃中香草兰根(茎)腐病的防效达67.08%,显著好于多菌灵和清水对照。此外,生防菌处理能够显著促进香草兰生长,新抽茎蔓长度相对清水对照增长70.34%。总之,生防芽孢杆菌VD18R19可以在香草兰根际长期高水平定殖,能够有效防控香草兰根(茎)腐病并对香草兰生长具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对热风干燥和冷冻干燥处理香草兰样品的干燥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热风干燥的干燥速率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冷冻干燥的干燥速率介于40和50℃热风干燥的速率之间。电子鼻分析结果表明,与40、50和60℃热风干燥相比,相同干燥时间条件下,冷冻干燥能更好的保留香草兰原有风味,同时冷冻干燥处理的香草兰样品具有更强的香气强度。  相似文献   

4.
研究分析3种不同密度槟榔园间作对成龄香草兰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香草兰PSII的潜在活性(Fv/Fo)和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随着槟榔密度的降低而显著降低;同时,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Yield)和光化学淬灭系数(qP)都呈下降趋势;低密度槟榔园间作条件下,香草兰的天线转化效率(Fv′/Fm′)最低。表明高密度槟榔(株行距为2.0 m×2.5 m)条件较适合间作香草兰,在生产中可以应用。  相似文献   

5.
香荚兰(Vanilla planifolia(Salisb.)Ames或V.fragrans Andrews)又名香子兰、香草兰、香果兰、扁叶香草兰、哗呢拉,属兰科(Orchidaceae)香子兰属,是热带雨林下的攀缘植物,原产于中美洲,主要分布在南北纬25″以内,海拔700米以下地区。世界香荚兰产地目前主要集中在马达加斯加、印度尼西亚、科摩罗、留  相似文献   

6.
通过平板对峙法从香草兰根际微生物中筛选出对香草兰根(茎)腐病菌(Fusarium oxysporum)、香草兰疫病菌(Phytophthora nicotianae)和香草兰细菌性软腐病菌(Erwinia carotovora)均有良好抑制效果的生防菌10株。通过16S r DNA序列比对及系统发育树分析,其中7株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amyloliquefaciens),2株为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s),1株为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methylotrophicus)。提取脂肽类化合物进行抑菌分析,发现10株生防菌脂肽类提取物对香草兰根(茎)腐病菌和香草兰疫病菌均有良好的抑制效果,有4株的脂肽类粗提物对香草兰细菌性软腐病菌有强烈的抑制活性。对其中2个菌株脂肽类粗提物进行MALDI-TOF/TOF-MS检测,发现菌株VX2R11产生表面活性素(Surfactin)和伊枯草素A(Iturin A)2种脂肽类化合物,菌株VX2S02仅产生伊枯草素A,推测产生伊枯草素A是菌株VX2R11和VX2S02拮抗香草兰根(茎)腐病菌和疫病菌重要机制;产生表面活性素是菌株VX2R11拮抗香草兰细菌性软腐病菌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适宜香草兰生长发育的遮阴度,试验设50%、75%和90%这3种不同遮阴度的遮阴网处理,测定各处理条件下植株叶片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和叶绿素荧光等光合参数,并跟踪统计各处理条件下的花芽分化率。结果表明:较低遮阴度不利于香草兰叶绿素形成;在一定范围内,表观量子效率(AQY)、实际光化学效率(ФPSⅡ)和天线转化效率(Fv′/Fm′)随遮阴度增加而增加;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光饱和点(LSP)、暗呼吸速率(Rd)、PSII的潜在活性(Fv/Fo)、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和光化学淬灭系数(qP)都随遮阴度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75%遮阴度下花芽分化率最高,达到54.98%。可见,香草兰适宜在遮阴度为75%的栽培条件下生长,生产中可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8.
从墨西哥引进大花香草兰在海南兴隆试种,以海南主栽品种墨西哥香草兰为对照,观察了2个香草兰品种的农艺性状表现.结果表明:大花香草兰在海南能够正常开花结果,与墨西哥香草兰相比,大花香草兰的年均茎蔓生长量较小,茎蔓较粗、节间较短;年长叶数少、最大叶较短宽且较厚、叶面积较大;植后开花结荚时间推迟2年,开花期晚10 d左右,每个花序的花朵数较少,花朵较大;果荚发育期与墨西哥香草兰相同,果荚短且较粗,单果重较重;加工后,干果荚含微量香兰素(<0.05%).香气、香味特征与墨西哥香草兰不同.  相似文献   

9.
研究4种不同荫蔽度下香草兰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蒸腾速率和叶片水压亏缺随着荫蔽度的增加呈递减趋势;70%荫蔽度下光合速率和光合有效辐射日变化最高;胞间CO2浓度随着荫蔽度的增加呈递增趋势。说明70%荫蔽度较适宜种植香草兰。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考察兰香草挥发油及其沐浴盐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方法:采用牛津杯法,考察兰香草挥发油及沐浴盐对4种菌的抑制效果,同时确定最低抑菌浓度(MIC)值。结果:兰香草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表皮葡萄球菌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2.325 mg·g~(-1)、37.2 mg·g~(-1)、37.2 mg·g~(-1)和2.325 mg·g~(-1)。兰香草沐浴盐对4种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0.0625 mg·g~(-1)、0.1125 mg·g~(-1)、0.0625 mg·g~(-1)和0.1125 mg·g~(-1)。结论:兰香草挥发油及其沐浴盐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均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其中对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高于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  相似文献   

11.
何忠梅  宋宇  李庆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19793-19794
[目的]研究千里光水煎剂的体外抗病毒作用。[方法]采用细胞体外病变效应(CPE)法检测千里光水煎剂在人宫颈癌HeLa细胞中对人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柯萨奇病毒B3、腺病毒3型和单纯疱疹病毒I型的抑制作用。[结果]千里光水煎剂在体外有较好的抑制副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致细胞病变作用,对人流感病毒、柯萨奇病毒B3、腺病毒3型和单纯疱疹病毒I型没有抑制作用。[结论]千里光水煎剂在体外具有抗副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赵瑞宏  张丹俊  潘孝成  戴银  胡晓苗  侯宏艳 《安徽农业科学》2013,(27):11052-11052,11063
[目的]分析雏鸭发病原因,为临床上诊断雏鸭坦布苏病毒病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发病雏鸭进行疫情调查,将采集的病料进行病毒分离,对采集的病料和分离的鸡胚尿囊液进行RT—PCR鉴定。[结果]对病料和鸡胚尿囊液进行鸭坦布苏病毒RT-PCR检测结果均呈阳性。[结论]分离的病毒是鸭坦布苏病毒,此次雏鸭发病的原因是鸭坦布苏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13.
猪伪狂犬病病毒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鸡胚接种和鸡胚成纤维单层细胞培养相结合的方法从江西省某猪场死亡仔猪的脑、肺脏中分离到一株病毒。该病毒接种家兔48 h后开始表现不安,呈奇痒为特征的神经症状并死亡。病毒能在鸡胚绒毛尿囊膜上形成痘斑,在鸡胚成纤维细胞中增殖并使细胞出现病变、死亡。电镜观察到病毒粒子呈圆形,囊膜清晰可见,直径130~170 nm。根据已发表的伪狂犬病病毒(PRV)gE基因的序列,设计并合成了一对引物,采用PCR方法可扩增特异性953 pb DNA片段。证实分离的病毒株为伪狂犬病病毒,命名为伪狂犬病病毒GN0605株。  相似文献   

14.
对40科100多种野生植物、中草药及十几种大型真菌抽提物进行了抗植物病毒筛选的研究,发现有多种植物及大型真菌抽提液对烟草花叶病毒(TMV)或黄瓜花叶病毒(CMV)有钝化作用,其中藜科植物S.L抽提液对TMV及CMV兼有钝化作用和一定的治疗效果。对部分有参考价值的植物和大型真菌材料的抗病毒筛选结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通过沈阳地区栽培唐菖蒲的病毒病症状类型调速查,以及对病毒毒原的生物学测定、电镜观察、对流免疫电泳测定和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明确沈阳地区种植的唐菖蒲受黄瓜花叶病毒(CMV)、菜豆黄花叶病毒(BYMV)和烟草花叶病毒(TMV)的浸染。阐明了染病寄主的症状与病毒毒原种类的相关性,在典型症状中,碎色症和斑驳症的植株多为受CMV侵染造成,条斑症和皱叶症主要是由BYMV侵染引起。TMV的含量较低,尚未单独引起寄主的典型症状。  相似文献   

16.
甘肃河西地区番茄病毒病病原种类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2006-2008年对甘肃河西地区番茄病毒病的种类进行了调查和鉴定.河西地区番茄病毒病田间表现为花叶和条斑等症状,种子可带毒.采用DAS-ELISA方法,从田间样本及该地区出入境番茄种子上检测到烟草花叶病毒(TMV)、番茄花叶病毒(ToMV)和黄瓜花叶病毒(CMV),并对TMV 和ToMV阳性样品进行了 IC-RT-PCR鉴定.该地区番茄病毒病优势病毒为烟草花叶病毒;13%的样本中检测出2种病毒的复合侵染.  相似文献   

17.
昆明地区菊花病毒病的调查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昆明地区菊花种植较为集中的花卉基地和公园采集208份病毒症状明显的菊花病标样,通过鉴别寄主反应、电镜观察、血清学反应以及RT-PCR扩增,鉴定出危害菊花的病毒病原有:菊花B病毒(CVB)、番茄不孕病毒(TAV)、马铃薯Y病毒(PVY)、马铃薯X病毒(PVX)、黄瓜花叶病毒(CMV)和烟草花叶病毒(TMV),其中CVB为侵染危害菊花的优势病毒,占52.5%,田间多数情况下是与TAV,PVY,PVX等病毒复合侵染。  相似文献   

18.
四川省脱毒马铃薯病毒检测及带毒情况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指示植物和酶联免疫检测法对四川省,近两年来脱毒马铃薯试管苗和网室原种带病毒的情况进行检测;结果均表明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的带毒率在51%左右,网室原种也不同程度带有病毒。规范检测方法,制定有关规程是提高种薯质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猪伪狂犬病病毒粤A株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广东番禺某猪场病死仔猪中分离到一株疑为猪伪狂犬病病毒(PRV)毒株,通过对其理化特性的鉴定,中和试验,实验动物回归试验,电镜观察,PCR扩增及感染力测定,发现其对氯仿、乙醚均敏感,能中和Pr不标准阳性血清,实验兔接种该病毒后,发生瘙痒并麻痹致死,电中见病毒粒子呈示规则圆形并带有囊和纤窝。PCR体外扩增可见其不A株在同一水平位置上有相同的电泳带,用Marc145测定其毒为10^7.5TCID50/  相似文献   

20.
昆明香石竹斑驳病毒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表现为叶斑驳、花碎色症状的香石竹病株上获得一病毒分离物,经电镜负染观察,该病毒为直径是28~33 nm的球状粒子,病毒提取液经紫外光测定呈典型核蛋白吸收曲线,OD260/OD280=1.70;血清学反应与CarMV抗血清出现明显的沉淀线。由此,可基本认为该病毒分离物为香石竹斑驳病毒(Carnation mottle virus, CarM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