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河流经大部分地区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年土壤侵蚀模数在2000吨/公顷~5000吨/公顷之间,属重度侵蚀区。据测算,在甘肃境内黄河出境时年流入黄河的泥沙量约占黄河年输沙总量16亿吨(黄河三门峡站多年观测值)的9.4%左右。其中大部分泥沙是在甘肃刘家峡库区以下的兰州区域内开始入浸的,兰州成为泥沙入浸黄河的源头。给沿河两岸的经济发展、居民生活带来了危机。修复并恢复黄河流域的生态植被,是固土、保水、滞沙、防止泥沙入浸黄河的根本措施,也是涵养水源、确保"母亲河"水源供给、防止断流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2.
我们曲峪大队,有736户,2,607口人,历史上是个“十年九不收”的穷地方,全村1.9万亩总面积中就有1.5万亩植被稀少、水土流失十分严重的土地。山地面积占总面积74.5%,海拔790—900米,无霜期150天左右,平均气温9.5℃,1月最低零下26.4℃,7月最高可达36.6℃,年降雨量480毫米左右。有大小山头20个,干沟12条,沟壑密度每平方公里1.51公里。基岩为二垒三垒纯紫色页岩,夹有砂岩。据中国科学院黄河中游水土保持考察队1955年调查,每平方公里年侵蚀量有13,900吨肥土流入黄河。因而过去粮食产量极低,亩产不过百斤,总产正常年景也不过六、七十万斤。  相似文献   

3.
我们曲峪大队,有736户,2,607口人,历史上是个“十年九不收”的穷地方,全村1.9万亩总面积中就有1.5万亩植被稀少,水土流失十分严重的土地。山地面积占总面积74.5%,海拔790-900米,无霜期150天左右,平均气温9.5℃,1月最低零下26.4℃,7月最高可达36.6℃,年降雨最480毫米左右。有大小山头20个,干沟12条,沟壑密度每平方公里1.51公里。基岩为二垒三垒纯紫色页岩,夹有砂岩。据中国科学院黄河中游水土保持考察队1955年调查,每平方公里年侵蚀量有13,900吨肥土流入黄河。因而  相似文献   

4.
我们曲峪大队,位于晋西北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历史上是个“有雨冲,无雨旱,十年九不收”的穷地方。全大队土地总面积1.9万亩,其中有1.5万亩山地被十二条大沟和七十多条支毛沟分割得支离破碎,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据中国科学院黄河中游水土保持考察队1955年调查,每平方公里表土年侵蚀量达到13,900吨。因而过去粮食产量极低,丰收年景粮食平均亩产不过百斤,总产不过六、七十万斤。解放后,曲峪人民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自力更生,坚持“水、土、林”综合治理。从1952年起到现在,营造起万亩林,占到宜林地总面积百分之九十以上,四旁植树27万余株,人均百株以上。目前,林已成材,果树已结实,  相似文献   

5.
和林格尔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属黄河中游地段,生态地位十分重要。全县总面积515.5万亩,有78%是丘陵山区,平均年降雨量391.6毫米,属半干旱地区。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前,共有耕地175.9万亩,其中6度以上坡耕地85.2万亩,沙化耕地12.3万亩。境内11条较大河流汇集成浑河、黑河两大水系将大量泥沙输入黄河,据统计,1980年至1999年全县土壤年均侵蚀模数为7600吨/年·平方公里,每年流失表土1088万吨。长期以来,严重的水土流失、风蚀沙化和多种自然灾害成为困扰当地人民生产生活,制约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致使和林县成为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为改…  相似文献   

6.
今年以来 ,党中央、国务院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作为实施西部地区大开发的根本和切入点 ,并明确指示对坡耕地要有计划、有步骤地退耕还林 (草 )。这既是改善贫困地区生态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的根本措施 ,又是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地处晋西北黄土丘陵沟壑区的偏关县 ,是黄河上中游水土流失的主要区域之一。其境内丘陵起伏 ,沟壑纵横 ,地形破碎 ,加之土质疏松 ,植被稀少 ,水土流失面积占到总面积的 80 % ,大量泥沙直接输入黄河 ,同时每年也冲刷走上千吨最具肥力的表土层 ,致使耕种的土地愈来愈贫瘠 ,生态环境日趋恶化。脆弱的生态条件又…  相似文献   

7.
临洮县位于甘肃省中部,洮河下游,是全省18个干旱县之一。总面积2853.05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123.4万亩,耕地面积156.75万亩,全县水土流失面积2817.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98.45%,多年平均侵蚀模数每平方公里4973吨,径流模数每平方公里3.4万立方米,年均水蚀总量1420.3万吨,每年流失表土厚约3.8毫米。  相似文献   

8.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我国林业建设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对于林业开始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森林不仅可以生产木材和林产品(即直接效益),而且是人类生存的条件.森林的多种功能,多种效益为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所创造的间接效益的价值,大大超过木材和其他林产品的价值.日本森林一年创造的总值为128千亿日元,相当于日本政府1972年全年预算金额,美国森林直接效益与间接效益价值之比为1:9.我国的森林、植被由于遭受破坏,每年水土流失的面积达150万平方公里(有人估计可能达到200—300万平方公里),每年流失的泥沙达100亿吨,其中黄河流失16亿吨,长江流失4亿吨.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极其严重的损失,仅泥沙中流失养分一项估计,每年损失相当于8000—9000万吨化肥.一位国际友人惊呼:黄河流的不是泥沙,而是中华民族的血液!据研究,在云南省,一亩森林的间接效益,仅涵养水源的价值就达142元.因此,我们必须从保土安民的高度来认识林业、发展林业.我省的林业建设同全国一样,既面临着加快绿化建设、改善生态环境,又担负着积极供应日益增长的木材、林产品两大任务.  相似文献   

9.
黄河流域流经我区的总面积在13万多平方公里。在这个地区内,由于风大,气候干旱,树木稀少,约有水土流失面积63,200平方公里(主要是水蚀),严重风蚀的沙漠面积药有25,800平方公里,两者将占全流域总面积的68%。全流域范围内林地约有6,663平方公里(天然林2,049平方公里,新造人工林1,614平方公里),森林复被率仅达5%,而水土流失地区的林木更少,至于沙漠区几乎没有森林复被,因而风蚀水蚀现象还很严重。据1954年资料,这一年就有1.55亿吨泥沙输  相似文献   

10.
一、森林的荣枯,左右着我区经济的兴衰延安地区,地处陕北黄土高原,北部为丘陵沟壑区,南部为高原沟壑区和部分天然林区。境内有大小河流59条,以洛河、延河、秀延河、汾川河、仕望河较大,径流总量年均10.7亿米~3。有大小山峁6万多个,大小沟道2万多条,水土流失面积占本区总面积70%以上。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更为严重,尤以洛河上游为烈,每公里~2年均侵蚀1.8万多吨。全区年均输入黄河的泥沙总量达2.2亿吨。据测算,流失的泥沙总量中,含氮1.76亿千克,磷3.3亿千克,钾4.4亿千克。我区这种严重的水土流失,并非历来如此。据历史记载,秦汉之前,这里曾是森林茂密、水草丰美、牛羊蕃息的地方。秦筑边墙,明清修茸,每役数十万人,砍树烧砖筑城,长  相似文献   

11.
西部地区水土流失治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6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38%,土壤年侵蚀量达50多亿吨,并以每年1万平方公里的速度增加,其中西部地区占80%。由于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等西部地区毁林毁草开荒、林草植被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每年因上游水土流失直接输入长江、黄河的泥沙达20多亿吨,形势十分严峻。所以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使水与土,生存与发展达到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2.
太行山南起黄河,北接燕山,西界汾河,东临华北大平原,总面积12万平方公里。以海河为纽带,把太行山与华北平原及京津地区连接为一个完整的区域生态系统。太行山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华北平原及京津地区安危。 太行山森林植被历经四千余年不断破坏,覆盖率仅9.1%,水土流失面积7.4万平方公里,占山区总面积的62%,全区年均水土流失量1.3亿吨。泥沙淤塞下游河道和水库,如新  相似文献   

13.
1 晋西地区水土环境形势严峻晋西水土流失区地处黄土高原东部 ,黄河中游晋陕峡谷东岸 ,西以黄河为界 ,东至晋中盆地 ,南抵汾河入黄河之滨 ,北达山西边境 ,行政区包括 2 8县。目前这里水土资源紧缺 ,水土流失加剧 ,生态环境恶化。依据地貌特征 ,晋西水土流失区可分为晋西黄土高原沟壑区、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晋西黄土缓坡丘陵区 3个类型区。晋西水土流失区土地总面积 4 .6万 km2 ,占全省总面积的 2 9.6 %。其中 ,耕地为 86 .5万 km2 ,人口36 2 .6万 ,区内广泛为黄土所覆盖 ,植被稀疏 ,水土流失面积达 3.3万 km2 ,占总面积的 71.7% ,土壤侵…  相似文献   

14.
森林对于控制环境污染,维持生态平衡.防止水土流失,调节气候,美化环境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破坏或忽视森林的巨大作用,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由于忽视林业,破坏森林和山地丘陵植被,造成水土流失。据统计,全省水土流失面积为5万7千平方公里,达总面积的27%,每年冲走表土约17000余万吨,相当于削去80万亩耕作层,流失氮,磷、钾养分192万吨。  相似文献   

15.
宝鸡地区的陇县、千阳、麟游、扶风、岐山,凤翔和宝鸡等7个县,由于人口不断增加,广种薄收,森林植被破坏殆尽,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据水保部门调查,全市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57%,每平方公里每年流失的表土达1840.1吨。1985年统计,全市累计淤积量7167.43立方米,占总库容11.1%,经济损失1404.8万元。全市人民为了减轻水土流失,大力造林,普遍护林,使森林覆盖率不断增加,部分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麟游县加快造林步伐,使有林地面积增加到  相似文献   

16.
浙江省缙云县近年来大力实行封山育林,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森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越来越明显。 由于多种原因,缙云县的山地植被曾几经遭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资料表明,1958年-1979年,境内的瓯江水系年平均侵蚀模数为247.8吨/平方公里。全县每年流失的泥沙达31.175万吨,相当于2250亩良好的耕地遭到彻底破坏,给农业、水利、渔业、林业等生产建设造成的损失难以估计。改革开放以来,缙云县开展了有规划有重点的封  相似文献   

17.
集锦     
<正> 触目惊心的数字!黄河入海泥沙每年达16亿吨,河床每年上升10厘米,成了高于城市和农村的“天河”。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达36万平方公里以上。对长江水势有重要调节作用的洞庭湖面积缩小了1600平方公里。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解放初期为116万平方公里,现已增至150万平方公里以上,占国土面积的15.6%,每年流失土壤50亿吨。大兴安岭南部年降雨量由  相似文献   

18.
陕北次生林是指我省桥山、梁山两山系次生林而言的。据“四五”森林资源清查,其面积为1256.1万亩,分布在宜川、黄龙、甘泉县全部,志丹、安塞、延安、富县、黄陵、宜君、铜川、澄城、韩城、白水、耀县、旬邑等县(市)的大部或一部。陕北次生林,大体上位于我省面积约为11万平方公里的黄土高原的腹部,数量虽然不多,但对我省甚至黄河下游各省的生态环境的作用则是重大的。现仅举其防止水土流失的数据即可见其一斑。据资料:桥山黄龙山次生林属轻度流失区,山地梢林区年侵蚀模数为500~1000吨/平方公里,林区侵蚀模数为100~500吨/平方公里。与其毗邻的渭  相似文献   

19.
一、项目区基本情况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二期世行贷款呼和浩特市项目区,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浑河流域。是黄河的二级支流,分布在和林县和清水河县境内,涉及清水河县的王桂窑、五良太、杨家窑,和林县的大红城、樊家夭、董家营6个乡、21个行政村、119个自然村。项目区总面积3567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344.6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96.6%。侵蚀模数每平方公里每年8000吨。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发展和经济开发。  相似文献   

20.
<正> 黄河中游地区的黄土高原,丘陵起伏,沟壑纵横,气候干旱,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实践表明:要从根本上改变水土流失地区的自然面貌,改善农牧业生产条件,促进生态平衡,营造水土保持林是一项带根本性的措施。为了对水土保持林的小气候效益作出鉴定,研究它的水热状况和调节气候的作用,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在甘肃省天水县选择水土保持林(洋槐林)进行小气候对比观测,现将观测结果分析如下。一、观测地的自然概况和观测点的布设观测地选择在渭河支流(耒昔)河下游南岸的吕二沟小流域内(距天水市7公里),属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三副区,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据吕二沟流域测验,每年一平方公里流失水量57,300立方米,流失泥沙量为9,400吨。该区气候春季干旱,夏季多雨,年降水量5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