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杉木优树选择方法及标准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
4.
为了选择出适宜鄂中地区栽培的杉木优良种源 ,本文对杉木分布区内的6 1个杉木种源进行了苗期试验和造林试验 ,研究结果表明 :1、杉木不同种源间树高、胸径、材积、冠幅、侧枝粗、侧枝数、结实率等主要性状都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 ;2、杉木从幼林阶段到速生阶段秩次相关、早晚相关系数达显著或极显著 ;3、杉木种源间生长变异受经度和纬度双重影响 ,呈现出从南至北、由东向西生产量逐渐下降的演变趋势 ;4、综合评定结果为 :适合鄂中地区的最佳种源有锦屏、邻水、大田、开化、那坡。优良种源有长停、修水、洪雅、乐安、谷城 ;5、采用杉木优良种源造林其增产效果十分显著。树高平均遗传增益为 90 4% ;胸径平均遗传增益为91 3% ;材积平均遗传增益为 83 5%。  相似文献   

5.
杉木优良种源群体内,林分生长存在着显著差异,种源的开发利用,以优良林分的选择为基础.优良林分选择,年均生长量达三个“0.7”,立地指数达18以上,立木质量指标:Ⅰ级木达27%,Ⅲ级木在22%以下.林分年龄从12年开始,进入产果期,产果量达10年以上,大小年明显。本文还揭示了融江流域优良种源形质特征与林木速生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以全国全分布区杉木种源试验早期选择的优良种源在大田桃源国有林场开展杉木种源中间试验.从种源水平和种源内林分水平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参试种源间在生长性状上虽然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但这种差异主要受林地环境及种源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影响,受到非常弱的遗传因素控制.因而,全分布区种源试验早期选择结果是可靠的,选择出的优良种源可在闽中地区推广应用.材积在林分水平上差异显著,且受到中等程度的遗传因素控制,可进行优良林分选择.以材积为指标,从参试林分中选择了6个优良林分,选择出的优良林分平均材积遗传增益为12.60%,选择效果明显.选择结果还表明选择杉木种源造林时,应充分重视本地种源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江西林业科技》1994,(3):75-82
分析了杉木种源第一次试验20个产地9年生幼林和第二次试验56个产地3年生幼林的生长发育及稳定(适应)性。研究表明,9年生平均单株材积的选择效果达25%,前5名优良种源与后5名种源平均相差2倍以上,杉木种源的主要性状相对稳定。20个产地在两次试验中生产量和稳定系数bi值的相关系数分别达0.846和0.79,说明种源差异是较稳定的遗传差异。根据种源在各试点的生长量,稳定性,开花结实,抗虫,抗病能力等指  相似文献   

8.
《江西林业科技》1994,(3):18-22
对49个杉木地理种源进行了生长发育及种源选择的研究。初步摸清了杉木在河南的变异规律,通过统计分析,用综合评定法评选出6个适宜河南生长的优良种源,优良源的树高,材积分别比本省对照种源大11.3%和30%,增产效果明显,同时为河南杉木造林区提出调种的意见。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杉木种源第一次试验20个产地9年生幼林和第二次试验56个产地3年生幼林的生长发育及稳定(适应)性。研究表明,9年生平均单株材积的选择效果达25%,前5名优良种源与后5名种源平均相差2倍以上。杉木种源的主要性状相对稳定,20个产地在两次试验中生长量和稳定系数bi值的相关系数分别达0.846和0.79,说明种源差异是较稳定的遗传差异。根据种源在各试点的生长量、稳定性、开花结实、抗虫、抗病能力等指标进行综合评定,分别确定其能获得较高增产效益的优良种源,提出杉木种子的调拨意见。  相似文献   

10.
试验证明,种源选择应着重于纬度偏南、经度偏西或地理位置相近的种源。通过评选可供我省各造林区选用的优良种源有4个种源区,25个种源,其中以湖南的靖县、会同、江华,广西融水、资源,贵州锦屏、黎平,四川洪雅,江西全南,福建来舟等10个种源最佳。应选择优良种源区,建立采种林分和改良代种子园,以保存杉木优良基因资源。  相似文献   

11.
《江西林业科技》1994,(3):61-68,82
试验证明,种源选择应着重于纬度偏南、经度偏西域地理位置相近的种源。通过评选可供我省各造林区选用的优良种源有4个种源区,25个种源,其中以湖南的靖县,会同,江华,广西融水,资源,贵州锦屏,黎平,四川洪雅,江西全南,福建来舟等10个种源最佳,应选择优良种源区,建立采种林分和改良代种子园,以保存杉木优良基因资源。  相似文献   

12.
《贵州林业科技》2007,35(1):F0002-F0002
贵州省马尾松遗传改良研究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程。经历了多年的群体选择、个体选择和多世代选择。通过全国协作研究,贵州东部和南部的马尾松种源是中国马尾松的优良种源区;在贵州马尾松优良种源天然分布区进行了优良林分选择;在优良种源和优良林分研究的基础上,从优良种源和优良林分中选择了500多个优良个体进行了优良繁殖材料生产群体研究。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贵州省共有不同遗传层次的马尾松种子园4处(约200公顷),分布在贵阳、都匀、黄平和天柱。  相似文献   

13.
思茅松天然优良林分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以群体遗传和数量遗传理论为指导,通过选择因子的筛选,对选择性状的遗传效应和立地效应作出了定量估计。在删除立地条件、年龄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思茅松优良林分的选择方法和标准。  相似文献   

14.
《江西林业科技》1994,(3):35-39,119
我省于1979年开展全国第二次杉木地理种源试验,供试材料来自全国和本省计60个种源,设4个点,经8年试验表明,杉木地理种源间生长量差异极为显著,南岭山地种显著或极显著优于其它种源,经过综合评定,为我省各生态区选出6-7个优良种源,再按出现频率高低选出全省适用的优良种源4个:融水、大田、锦屏、全同。8年生材积增益幅度30-70%。  相似文献   

15.
对49个杉木地理种源进行了生长发育及种源选择的研究。初步摸清了杉木在河南的变异规律。通过统计分析,用综合评定法评选出6个适宜河南生长的优良种源,优良种源的树高、材积分别比本省对照种源大11.3%和30%,增产效果明显。同时为河南杉木造林区提出调种的意见。  相似文献   

16.
我省于1979年开展全国第二次杉木地理种源试验,供试材料来自全国和本省计60个种源,设4个点。经8年试验表明,杉木地理种源间生长量差异极为显著,南岭山地种源显著或极显著优于其它种源。经过综合评定,为我省各生态区选出6─7个优良种源,再按出现频率高低选出全省适用的优良种源4个:融水、大田、锦屏、会同。8年生材积增益幅度30%─70%。  相似文献   

17.
杉木种源选择和福建省杉木优良种源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多年多点有年重复的试验(时间超过1/2轮伐期)进行研究,评选出广西融水等15个高产种源,材积遗传增益9.05%—33.06%,其中省内种源8个,表明福建省杉木优良种源表现突出。福建省杉木优良种源区的轮廓界线是以武夷山杉岭的东南、博平岭北端、戴云山西北和鹫峰山以西所包围的地带。尤以闽江上游富屯溪、沙溪、建溪三支流中下游流域地区的海拔400m以下谷地丘陵地带的种源,增产趋势更为明显。我省杉木造林应优先选择本省优良种源,材积遗传增益可达0—40%,分别对省内杉木三大产区提出应推广的优良种源;同时,对在我省表现突出的广西融水、贵州锦屏种源所代表的南岭西部融江、都柳江、清水江流域的种源,要适当引进。  相似文献   

18.
对16年生马尾松生长性状研究表明:不同种源马尾松林分子代生长量差异均极显著。马尾松优良林分4年生与16年生生长情况有较大变化。通过对各参试林分的多重比较,根据材积的遗传增益排名,选出了DLSD检验显著的7个优良林分作为林分—单株二层次选择的育种材料。对参试林分的单株生长情况进行了遗传参数分析,根据材积增益排名选出排在前100位的单株进入基因库作为第2代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19.
《江西林业科技》1994,(3):1-8,17
自1976年开始,通过三次全分布区和一次集中分布区(中间)试验,历时11-15年,证明在福建杉木造林区杉木优良高产种源是:广西融水,贵州锦屏,福建邵武,南平,将乐、沙县、三明、建瓯、大田、永春,广东乐昌,江西安福,四川洪雅,邻水,广西那坡等种源,其材积遗传增益为9.05%-33.06%,福建省杉木优良源区的范围,包括以武夷山杉岭的东南,玳瑁山以北,戴云山的西北,鹫峰山以西为界的北部分区和以华安新圩  相似文献   

20.
云南松优良种源生长量早期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41个云南松种源生长差异性,高生长遗传力及幼,成龄相关分析,初步揭示了生长量各年度的早晚期相关性,联系性和规律性,表明从第9年开始选择云南松优良种源的时机已经成熟,在5-6个位次以下的波动稳定率为80.5%,排名前10倍中有6个云南松优良种源进入最佳早期选择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