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台湾乌龙茶的发展及特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阮逸明 《中国茶叶》2005,27(3):13-14
台湾先后引进了乌龙茶、包种茶、红茶、绿茶(龙井、眉茶及煎茶)等制造技术并得到发展,使台湾成为兼具不发酵茶类(绿茶)、部分发酵茶类(包种茶、乌龙茶)及全发酵茶类(红茶)产制技术的产茶地区.  相似文献   

2.
茶类丰富显特色台湾茶叶界称台湾是世界上一个特殊的茶区,若就茶类而言,的确如此。由于地理条件得天独厚,世界上生产的茶类,在台湾几乎都能生产。台湾最初的制茶方法,是从福建武夷山和安溪引进的,生产乌龙茶,以后进而创制出台湾特有的包种茶。四十年代初,太平洋战争爆发,乌龙茶在美国的市场被爪哇红茶代替,台湾乌龙茶一落千丈,台湾始转向印度引种阿萨姆种,在平镇、鱼池试种,发展红茶生产。五十年代初,由大陆来台的茶业经营者倡导,兴起生产外销绿茶。同时,大陆各省同胞迁台居住者甚多,不少人士喜欢饮用绿茶,遂仿效大陆制法生产多种内销绿茶以及其它内销市场需要的茶类。以致目前台湾茶类众多,但仍以乌龙茶和包种茶为台茶  相似文献   

3.
广东是中国三大(福建、广东、台湾)乌龙茶产地之一。2007年乌龙茶产量达到17127吨,占广东2007年茶叶总产量的34.99%,占全国(不含台湾)乌龙茶总产量129663吨的13.21%,是广东省除排在第一、二位的红、绿茶之外的一大茶类。  相似文献   

4.
茶类花色品种繁多,但就其加工方法及质量特征可概分为绿茶、黄茶、青茶(乌龙茶)、白茶、红茶及黑茶等六大茶类。这六大茶类的加工技术皆起源于中国。其中,绿茶产制及品饮方法于唐、宋时期藉由禅宗佛僧传入韩国、日本,韩、日两大民族受到中华饮  相似文献   

5.
中国绿茶产业发展现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茶类丰富,绿茶、红茶、黄茶、乌龙茶、白茶、黑茶等六大茶类都有生产。绿茶在中国历史最悠久、产区最辽阔、品种最丰富、产量最多、消费区域最广,系中国第一大茶类。2007年全国茶园总面积153万hm^2,茶叶总产量114万t,毛茶总产值300亿元,其中,绿茶茶园面积和总产量约占四分之三。  相似文献   

6.
闽东是福建省最大的绿茶主产区,全市茶园面积、产量、产值均占全省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为了适应国内外茶叶消费市场多元化发展趋势,近年来闽东茶区及时有效地调整茶类结构,大力发展乌龙茶生产,增加花色品种,逐步形成多茶类发展新格局,闽东乌龙茶生产现已初具规模、初显成效.  相似文献   

7.
简述近年关于绿茶、红茶、乌龙茶、普洱茶主要茶类特征成分抗氧化特性的研究进展,比较分析其异同点,讨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内容,为开发茶类天然抗氧化剂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闽东是福建省最大的绿茶生产区,全市茶园面积、产量、产值均占全省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为了适应国内外茶叶消费市场多元化发展趋势,近年来闽东茶区及时调整茶类结构,大力发展乌龙茶生产,增加花色品种,逐步形成多茶类发展新格局。目前闽东乌龙茶生产已初具规模、初显成效。  相似文献   

9.
《茶世界》2008,(2)
危赛明同志自2004年12月起担任福建茶叶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福建茶叶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系中国茶叶进出口大型企业之一,主营乌龙茶、花茶、白茶、绿茶、红茶五大茶类,产品行销世界五十  相似文献   

10.
自2001年以来,我省茶叶出口总的形势呈下降趋势,年出口量和出口额逐年减少。从各茶类出口情况来看,红茶出口加速下降,绿茶、花茶出口快速增长,此外,非我省主产茶类乌龙茶和普洱茶也有较大的出口增长。我省茶叶出口平均价格在1.00美元/kg左右,红茶出口均价逐年下降,绿茶、花茶均价逐年上升。至今年上半年出口形势有好转。  相似文献   

11.
许咏梅 《茶叶》2011,37(1):20-24
中国是世界传统的茶叶消费大国,近年来茶叶内销市场发展迅速,各种茶叶在市场上相互作用此消彼长,使各茶类结构发生变化。本文利用价格弹性对我国茶叶内销市场各茶类之间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各茶类间是互相影响作用的,存在一定程度的替代和互补性;其中,绿茶和红茶之间替代性逐渐减弱;绿茶与乌龙茶之间存在较强的替代性,而且替代程度逐渐增强;红茶与乌龙茶之间也具有替代性,替代程度较强,随着时间的推移,替代程度逐渐减弱;绿茶与紧压茶之间也存在较强的替代性;这根本原因是因为人们对消费需求的多样性以及各区域经济、文化、传统习惯和自然环境的影响所致。  相似文献   

12.
乌龙茶为我国六大茶类之一,具有滋味醇厚甘爽,香气浓郁,有天然花果香气和特殊的品种香韵之品质风格。2005年,全国乌龙茶产量约10万t,占全国茶叶总产量的11.49%,比2004年增长11.1%,成为仅次于绿茶的第二大茶类。乌龙茶市场的迅速发展主要得益于乌龙茶加工技术的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13.
使用自来水冲泡绿茶、黄茶、乌龙茶和红茶等不同发酵程度的茶叶,将其产生的茶垢分别进行定量、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SEM-EDS)等理化性质分析.结果表明,红茶产生的茶垢质量显著小于其他茶类,而绿茶、黄茶和乌龙茶的茶垢质量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本文总结了绿茶、红茶、乌龙茶、黄茶、白茶、黑茶六大茶类的传统工艺技术和相应的茶机配置,并以此为基础在六大茶类的加工过程中加入了新技术和新工艺,对改善茶叶香气和滋味,降低苦涩味,提高茶叶品质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茶汤色差与茶叶感官品质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9,自引:10,他引:49  
对29个绿茶、20个乌龙茶和15个红茶样品进行了色差参数分析和感官审评。结果表明,茶类间色差参数差异显著,并与感官评分具有相关性。乌龙茶和绿茶茶汤明暗度表征量“L”值与感官汤色评分、滋味评分和品质总评分呈显著正相关。红绿色度表征量“a”值、黄蓝色度表征量“b”值与乌龙茶和绿茶汤色、滋味及品质总评分均呈显著负相关。红茶茶汤“a”值、“b”值与总评分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1.中国茶产业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1.1茶类多———出口绿茶与特种茶的优势更优中国是茶类生产最丰富的国家,除红碎茶外,绿茶、乌龙茶、花茶等加工技术都是我国独具优势,花色品种丰富多彩,品质独优因而过去我国在这些茶类的生产和出口上就占绝对优势。加入WTO后,许多缔约成员国都将大幅减让对这些茶类的进口关税,茶叶零售价下降,这些茶类的需求,扩大进口。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和科学研究的深入,近年来对饮用绿茶防癌、增进健康的作用在许多大众媒介大量宣传,全球掀起一股绿茶消费增长速度远远超过红茶。70年代以前,世界贸…  相似文献   

17.
乌龙茶加工中酶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对各茶类加工中酶的作用均有论述,尤以红茶、绿茶居多,而对乌龙茶品质形成的酶学机理则缺少较系统的阐述。本文在收集、整理前人关于乌龙茶加工中的酶作用的基础上,对乌龙茶加工中的主要酶类: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水解酶的活化规律进行概括总结。  相似文献   

18.
闽西目前已拥有茶园85139亩、产量达5641吨,主要种植毛蟹、福云6号、水仙等,生产的茶类以绿茶、乌龙茶为主,两大茶叶主产区是武平县和漳平市.  相似文献   

19.
乌龙茶是走向全国的茶类。在省市茶叶市场和各大中城市茶叶店,都有乌龙茶的销售,全国乌龙茶消费明显增长。在十六大召开前,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对各省市、部长采访时,还谈到安溪铁观音。乌龙茶为何受欢迎?主要因素有三,即品质水平高,冲泡技艺高,拍卖价最高。乌龙茶种类有铁观音、武夷岩茶、大红袍、武夷肉桂、闽北水仙、黄金桂、凤凰单丛等。乌龙茶品质总体特点是具有绿茶的清香和花香,又具有红茶醇厚的滋味。品种不同又形成各自独特的风味。乌龙茶与其它茶类相比,最大特点是七泡有余香有茶味,受到消费者喜爱,放弃他茶转饮乌…  相似文献   

20.
闽南乌龙茶作为半发酵工艺的茶叶,发酵度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既拥有绿茶的清新感和高香,又具备红茶的醇厚甘爽,风味游离在两大茶类之间.香气和汤质是乌龙茶品质的两大重要指标,在闽南乌龙品种中,铁观音、本山等代表性品种虽有汤质细腻等优秀的品种特征,但是香气方面往往较为内敛,通过科学合理的拼配有利于提升产品的整体香气.而以黄金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