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咬症是毛皮动物的一种常见病,貂、貉及狐狸等成年兽发病系明显季节性,以春季发情期、产仔期多发,幼兽多发于8-10月份。病兽自己咬自己躯体的某一部位,一般以咬尾、腿较多,造成毛皮破损。病因:本病的病因至今不明,有人认为该病是营养缺乏引起,有些学者认为是传染病引起,也有人认为是体外寄生虫病引起。近年来,有研究者已从病兽脏器中分离出病毒,并证实对毛皮动物有传染性。症状:病兽间歇性发作,大声嘶叫,疼痛不安,常在一个地方旋转咬自己的尾和腿,这是本病的主要特征。北极狐发作时多呈急性经过,发作时咬住自己的尾或腿…  相似文献   

2.
自咬症是毛皮动物的一种常见病 ,貂、貉及狐等成年兽发病有明显季节性 ,以春季发情期、产仔期多发 ,幼兽多发于 8~ 1 0月份。1 病因 本病的病因至今不明 ,有人认为该病是营养缺乏引起 ;有些学者认为是传染病引起 ;也有人认为是体外寄生虫病引起。近年来 ,有研究者已从病兽脏器中分离出病毒 ,并证实该病毒对毛皮动物有传染性。2 症状 病兽间歇性发作 ,大声嘶叫 ,疼痛不安 ,常在一个地方旋转咬自己的尾和腿 ,这是本病的主要特征。北极狐多呈急性经过 ,发作时咬住自己的尾或腿不松口 ,有时甚至把后腿咬烂 ,撕破肌肉 ,把尾咬断 ,皮肤被咬部…  相似文献   

3.
自咬症是食肉毛皮动物的常<见急性慢性经过的疫病,在我国各地养殖场(户)均有发生,严重影响毛皮动物的生长发育和毛皮质量,病兽啃咬自己的尾巴、大腿内侧或躯体的某一部位的被毛和肢体,造成皮张破损或病兽死亡,我场经过多年实践,采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措施,在控制自咬的发生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正> 自咬症是食肉毛皮动物和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呈慢性进过。病兽呈现定期兴奋性,兴奋期病兽咬自体的一定部位,造成创伤,严重地影响狐、貉,水貂的生长发育和皮的质量。近几年来,我们在毛皮动物养殖中,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法,控制自咬症的发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正>自咬症是食肉毛皮动物的常见急性、慢性经过的疫病,在我国各地养殖场(户)均有发生,严重影响毛皮动物的生长发育和毛皮质量,病兽啃咬自己的尾巴、大腿内侧或躯体的某一部位的被毛和肢体,造成皮张破损或病兽死亡,笔者经过多年实践,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措施,在控制自咬症的发生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供广大养殖场(户)参考。  相似文献   

6.
袁圆在线     
扬州宿依依:毛皮动物自咬症怎么预防? 袁圆:禁止外界各种毛皮动物进入圈舍,笼舍定期消毒,发现病兽早隔离,早治疗。另外,饲料要全价、多样,多喂占饲料总量1%-2%的羽毛粉,可降低自咬症发病率。凡有自咬症的病兽,到取皮期一律不取皮、不能留做种用。  相似文献   

7.
自咬症是食肉毛皮动物的常见急性慢性经过的疫病,在我国各地养殖场(户)均有发生,严重影响毛皮动物的生长发育和毛皮质量,病兽啃咬自己的尾巴、大腿内侧或躯体的某~部位的被毛和肢体,造成皮张破损或病兽死亡,我场经过多年实践,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措施,在控制自咬症的发生方面取得较好的效果,供广大养殖场(户)参考。  相似文献   

8.
水貂自咬症与微量元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自咬症是肉食性毛皮动物的一种慢性疾病,病兽呈现定期兴奋,兴奋期咬自体的一定部位。水貂自咬症在国内外水貂饲养场都有发生,且发病率较高,严重危害水貂的毛皮质量,给水貂饲养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关于自咬病的病因,目前尚有争议。国外在对此病的多年研究中,形成了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是营养性疾病,另一种则认为是病毒性疾病。  相似文献   

9.
自咬症是食肉毛皮动物的一种慢性疾病。病兽呈现定期兴奋,在兴奋期嘴咬自体的一定部位,严重者将自己的尾巴咬断,甚至咬伤后肢、后躯和腹部,流血不止,久之感染化脓,引起败血症而死亡。严重影响兽群的健康和毛皮的质量,以及兽群的繁殖。据资料报道患自咬症的母兽空怀率高,且不  相似文献   

10.
冯丽 《养殖技术顾问》2010,(12):188-188
自咬症是食肉毛皮动物的常见急性慢性经过的疫病,在我国各地养殖场均有发生,严重影响毛皮动物的生长发育和毛皮质量。1症状病兽出现神经症状,神经高度兴奋,啃咬大腿内侧、尾根、后肢、髂部及臀部等处。兴奋过后呈沉郁状态,躺卧,眼半闭,对周围事物不敏感或呈睡眠状态。  相似文献   

11.
蓝狐自咬症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咬症是食肉毛皮动物的一种慢性病,连同母貂叼仔的恶癖在内,已成为毛皮兽养殖业中的突出问题之一。本病多定期发作,啃咬后躯的一定部位,如后肢、臀部、尾根和趾垫等,甚至咬断尾巴,严重降低皮毛质量,干扰兽群繁殖,若咬伤部位出血不止,感染化脓,则影响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2.
自咬症病因复杂,每年各季均可发生,但以产仔季节和饲料更换时多发,不同年龄阶段的毛皮动物均可发生。受到从事毛皮动物相关行业的人员关注。现将笔者一些观点做以下介绍,以从中得到启发。  相似文献   

13.
<正>北极狐自咬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患狐呈阵发性兴奋,啃咬自己的尾部、肢体,或躯体某部的皮毛,造成自咬创伤而影响其生长发育和毛皮质量,重者可因败血症而死亡。本病一年之中均可发生,但以产仔季节和饲料更换时多发,不同年龄阶段均可发生,给养狐业带来严重经济损失。2013年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  相似文献   

14.
异食癖是指由于环境、营养、内分泌和遗传等多种因素引起的以舔食、啃咬通常认为无营养价值而不应该采食的异物为特征的一种复杂的多种疫病的综合症。该病在本县各种家畜(禽)都有发生,且多发生在冬季和早春舍饲的动物。广义地说,像羔羊的食毛癖、猪的咬尾症、禽的啄癖和毛皮兽的自咬症等都属于异食癖的范畴。  相似文献   

15.
自咬症是北极狐常见的疫病,在我国各地养殖场(户)均有发生,严重影响北极狐的生长发育和毛皮质量。病狐啃咬自己的尾巴、大腿内侧或躯体某个部位的被毛和肢体,造成皮张破损或病兽死亡。笔者经过多年实践,采用预防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在控制自咬症的发生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毛皮兽养殖业是目前回报率较高,市场前景比较好的养殖项目。但本人认为要养好毛皮兽首先要了解影响毛皮兽养殖的几个因素,即气候条件、环境条件、食物条件、新技术的应用、市场因素等。1 气候条件毛皮兽以毛皮为主要产品,当今世界主要的毛皮兽养殖品种,如水貂、貉、狐、獭兔等的毛皮品质均以柔软、密实为上等,而生产这样品质的毛皮只有在纬度较高的地区才能做得到。因为毛皮兽的  相似文献   

17.
<正>毛皮动物顾名思义,以取皮得以实现其经济价值,一般来说以皮毛完整、色泽光亮,板质良好,没有伤残为最佳。毛皮动物自咬症是毛皮动物的一种常见疾病,以自己咬伤自己为特征,病畜啃咬自己身体某一部分的被毛或者肢体的某一部分,以咬尾和后躯多见,部分病畜会因伤口感染并发败血病或者衰竭死  相似文献   

18.
自咬症是肉食毛皮动物的一种慢性经过的疾病。呈现定期兴奋,兴奋期病兽咬自身一定的部位。本病在国内外一些毛皮动物饲养场常有发生。据资料报道,我国上个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本病发生率较高,以后随着饲养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加之采取一系列措施发病率普遍降低。但根据我们在2002年9月14日扶贫下乡、下场观察和以后的调查发现,不少的狐狸饲养场和专业户仍有本病发生,并造成了幼仔成活率降低,成年动物毛皮质量低劣,经济效益降低。1病原本病病原尚不十分清楚。曾有人认为是营养性疾病、传染病、外寄生虫感染引发皮肤瘙痒所致,或神经质犬(多为进…  相似文献   

19.
自咬症是世界范围内养殖的毛皮兽广泛流行的疾病之一,其危害主要表现在皮张质量的降低。目前对该症的发病机理和检测方法报道很少,因此早期诊断和淘汰患病个体成为防止该病发生的主要措施。从2007年起,课题组开始利用标记辅助选择或基因辅助选择等措施,寻找与水貂自咬症相关的候选基因和分子标记,共筛选出6对特异性分子标记,并发现3个候选基因的7个突变位点与自咬症的发生显著相关。文中对课题组近5年研究成果作一综述,为阐明自咬症的发病机理给予新的提示与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在各养兽场,经常可以发现毛皮动物用爪抓挠、用嘴啃咬或借助笼网、墙角等磨蹭自身的毛被和皮肤,从而出现局部断毛、脱毛、皮肤发炎、甚至溃疡,个别也有死亡的。这些病兽大部分因生长发育受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