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DGGE技术在瘤胃微生物多态性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传统的方法很难鉴别瘤胃微生物的差异,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就很好地解决了该问题.DGGE是一种新型的用于检测核酸变异和点突变的电泳方法,具有可靠性强、重现性高、方便快捷等优点,可应用于瘤胃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动态性分析.  相似文献   

2.
利用传统的方法很难鉴别瘤胃微生物的差异,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就很好地解决了该问题。DGGE是一种新型的用于检测核酸变异和点突变的电泳方法,具有可靠性强、重现性高、方便快捷等优点,可应用于瘤胃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动态性分析。  相似文献   

3.
DGGE技术及其在瘤胃微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可靠性强、重现性高、方便快捷等优点,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已经成为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动态分析的强有力工具。本文在阐述PCR—DGGE原理及流程的的基础上,对DGGE技术在瘤胃微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具体应用及其局限性与改进方法进行了全面阐述。  相似文献   

4.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aturing grad ien t ge l e lectrophores is,DGGE)和温度梯度凝胶电泳(tem perature grad ien t ge le lectrophores is,TGGE)可以直接分离PCR扩增片段,作为一种分子指纹技术而逐渐被人们应用于微生态研究中。通过DGGE/TGGE对微生物组成的遗传特性进行表征,不但省去了菌种分离耗时耗力的工作量,更可鉴定出根据传统方法无法分离出来的菌种。作者重点描述了DGGE/TGGE的基本原理以及在胃肠道微生态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在分子生物学技术出现之前,人们对微生物的认识大多数是靠纯培养,或者靠直接形态观察来获得的。动物的胃肠道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环境,特别是反刍动物的瘤胃需要严格的厌氧环境,过去对瘤胃微生物的研究主要是一些经典的方法如享氏滚管法(Hungate.1969)和最大可能计数法(Dehority等,1989)。因为微生物形态简单,缺乏明显的外部特征,所以胃肠道中的大多数微生物由于难于模拟其生长繁殖的真实条件而很难培养。能培养的微生物只是天然微生物中的一小部分,  相似文献   

6.
细菌在反刍动物瘤胃中的数量非常多,每克内容物超过1×1010个细胞,在瘤胃发酵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早期的研究表明,瘤胃细菌非常复杂,而分子生物学研究揭示其生物种类比原来认为的更加复杂多样.  相似文献   

7.
利用传统的培养方法很难将动物胃肠道的所有菌群进行培养,因此也很难鉴别各个时期动物胃肠道微生物之间的差异。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可以避免传统方法的弊端,进而可以进一步确定动物胃肠道微生态系统的差别以及菌群的多样性。主要综述了DGGE技术的原理﹑优缺点以及在动物胃肠道微生态系统研究中的应用和前景。  相似文献   

8.
反刍动物瘤胃内多种多样的微生物组成一个复杂的微生态系统,它们在瘤胃内物质消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RNA-Seq技术的出现为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的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本文主要从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出发,阐述RNA-Seq技术在瘤胃微生物代谢酶特性、瘤胃微生物的多样性、瘤胃微生物新功能基因方面的应用,以期为瘤胃微生物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PCR-DGGE技术及其在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具有可靠性强、重复性好、方便快捷等优点,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生态学中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动态性分析和功能细菌跟踪的指纹识别技术。本文介绍了PCR—DGGE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就该方法在对生态环境中、动物和人体内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研究应用情况做了综述,并对该技术自身存在的局限性和应用前景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0.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是由Fisher和Lerman发明用于检测DNA突变的技术[1],1993年Muyzer等[2]首次将其用于分析土壤的微生物区系,成为检测微生物多样性,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瘤胃微生物在反刍动物饲粮消化和吸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深入探索瘤胃微生物群落结构、代谢活动和功能作用,对反刍动物健康和促进饲草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相对传统瘤胃微生物纯培养方法,组学技术能够更加全面对瘤胃微生物种类、代谢途径、功能进行解释,宏组学联用为系统理解瘤胃微生物降解纤维物质分子机理提供新方式,并受到研究人员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总结了宏基因组学、宏转录组学、宏蛋白质组学与代谢组学在瘤胃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并围绕宏组学技术联合应用进行综述,为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2.
祁茹  林英庭 《中国奶牛》2011,(10):21-23
瘤胃微生物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受日粮成分、饲养方式、季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认识瘤胃微生物的功能及其活动规律复杂而困难。瘤胃微生物的传统定量方法有亨氏滚管法和最大或然数计数法,二者有着各自的优缺点。本文综述了瘤胃微生物的传统定量方法的应用状况及各自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不依赖于培养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变性梯度凝胶电泳的原理、步骤、优点以及变性梯度凝胶电脉的不是及解决方法。对变性梯度凝胶电脉在环境微生物,动物肠道的多样性及微生物菌群动态变化及前景进行了研究和阐述,并指出了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不同能量水平日粮对肉牛瘤胃微生物氨基酸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选用 1 2头杂种黄牛研究了不同能量水平 ( 5 2 0、6 2 7、7 87MJ/kg)的日粮对存在于瘤胃液中的微生物 (liquid associatedmicroorganisms,LAM)和在瘤胃中与饲料颗粒紧密结合的微生物 (solid associatedmi croorganisms,SAM)的氨基酸组成的影响。日粮由玉米、棉籽饼和玉米秸秆组成。结果表明 :能量水平对LAM中的Leu(P <0 0 0 1 )、Phe(P <0 0 1 )、Lys(P <0 0 0 1 )、His(P <0 0 0 1 )、Arg(P <0 0 0 1 )、Asp(P <0 0 0 1 )和Gly(P <0 0 0 1 )等 7种氨基酸的含量影响显著 ;对SAM中的Thr(P <0 0 5)、Val(P <0 0 5)、Lys(P <0 0 5)和Met(P <0 0 5)等 4种氨基酸的含量影响显著。不同组分的瘤胃微生物中 ,有 6种氨基酸的组成显著不同。在LAM中Glu(P <0 0 5)、Ala(P <0 0 0 1 )和Cys(P <0 0 0 1 )的含量明显高于在SAM中的含量而Leu(P <0 0 5)、His(P <0 0 1 )和Pro(P <0 0 0 1 )的含量则相反。另外His(P <0 0 5)、Arg(P <0 0 1 )、和Asp(P <0 0 1 )等 3种氨基酸在LAM和SAM中的相对组成受日粮能量水平的影响。结论 :不同组分瘤胃微生物的氨基酸组成有所差异 ,日粮能量水平对瘤胃微生物的氨基酸组成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瘤胃持续模拟装置测定低质粗饲料发酵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瘤胃模拟技术研究不同喂料方式及不同粗饲料对发酵罐内pH值,氨氮(NH3-N)浓度,总氮(TN)浓度及挥发性脂肪酸(VFA)的影响。选用25g喂料量,分别以稻草,羊草和麦秸为被测日粮,比较52μm尼龙袋法,散放法和250μm尼龙袋法3种喂料方式对发酵罐内粗饲料发酵规律的影响。结果pH值散放法最高,24小时为7.28~7.50,250μm尼龙袋法最低,为7.05~7.15。24小时VFA浓度是散放法最低,分别为稻草组28.09mmol/L,羊草组30.04mmol/L,麦秸组27.01mmol/L,250μm尼龙袋法最高,分别为稻草组31.06mmol/L,羊草组32.27mmol/L,麦秸组30.00mmol/L。结果表明3种喂料方式中250μm尼龙袋法效果最佳,3种低质粗饲料中羊草营养价值最高。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采用3×4两因素设计,在饲粮中分别设置低、中、高三个蛋白质水平和0、3%、6%和9%的过瘤胃脂肪含量,共形成12组饲粮。蛋白质水平/过瘤胃脂肪分别为:低/0(1组)、低/3%(2组)、低/6%(3组)、低/9%(4组)、中/0(5组)、中/3%(6组)、中/6%(7组)、中/9%(8组)、高/0(9组)、高/3%(10组)、高/6%(11组)、高/9%(12组)。通过双外流连续培养系统,模拟人工瘤胃,对12组饲粮进行消化降解,测定过瘤胃脂肪对体外瘤胃发酵的影响。试验结果如下:不同蛋白质和过瘤胃脂肪水平对瘤胃pH无影响;第12组的瘤胃氨态氮浓度极显著高于1、2、3、4和9组(P<0.01),显著高于5、6、7和10组(P<0.05),8和11组显著高于1、2、3、4和9组(P<0.05);11组的乙酸浓度极显著高于1、6、7、8和9组(P<0.01),显著高于2和5组(P<0.05),3、4、10和12组显著高于1、6、7、8和9组(P<0.05);12组的丙酸浓度极显著高于6组(P<0.01),显著高于5和7组(P<0.05);2、3、10、11和12组总酸浓度极显著高于6和7组(P<0.01),显著高于5和9组(P<0.05),1、4、8组总酸浓度显著高于6和7组(P<0.05);11组乙酸/丙酸值极显著高于1、2、8和12组(P<0.01),显著高于4、6、7和9组(P<0.05),3、5和10组乙酸/丙酸值显著高于1、2、8和12组(P<0.05)。由上述结果得出,过瘤胃脂肪最佳添加量为中蛋白质水平下的6%。  相似文献   

17.
瘤胃缓冲剂是国内外草食家畜生产中广泛应用的先进技术合成物质.本文主要阐述和研究瘤胃缓冲剂的种类、作用机理及在生产中的应用效果.实践证明,缓冲剂具有改善瘤胃微生物生存的理化环境、提高饲料的消化利用效率、提高家畜生产性能、增进畜体健康、提高生产效益等作用,它将愈来愈受到广泛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