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七十年代以来,花生蛴螬的发生面积、为害程度均有发展,受害花生一般减产2—3成,严重的7—8成,甚至绝产。为了探索应用乳状芽孢杆菌防治花生蛴螬的技术,一方面从国外引种鉴定,另一方面从国内自然资源中发掘自然感病的现状芽孢杆菌菌种以利就地利用。研究证明从美国引进的日本金龟乳状菌(Bac-illus popilliae Dutky)对我国优势虫种大黑鳃金龟感染力很低,无应用价值。我所1977年9月16日从山东临沭县大蔡庄大队花生田首次采到自然感染乳状菌的大黑蛴螬,通过多次取其体内病原进行注射、喂食证明对大黑蛴螬致病率特强并定  相似文献   

2.
大黑鳃金龟乳状芽孢杆菌,是我所于1977年由自然感染乳状菌的大黑蛴螬体内筛选出一株致病率高的乳状芽孢杆菌的新菌系,定名为鲁乳1号。有关该菌的发现及应用研究情况见1981年“花生科技”第3期。本文拟整理报道有关菌的形态及生活史的观察研究的一些材料,供作参考。 材料与方法 一、鲁乳1号菌的生活史及形态观察 为了摸清该菌在大黑鳃金龟蛴螬体内的发育过程,采用了饲喂菌剂的方法,即将制成的鲁乳1号标准菌剂(每克甘薯粉含10亿芽孢菌)每罐头瓶放菌1克,放3  相似文献   

3.
蛴螬是金龟(虫甲)科幼虫的总称,种类很多,是我区的主要地下害虫,尤以花生产区危害最严重,轻者造成缺苗断垅,严重时颗粒无收,如蓬莱县村里集公社东胜、陈家沟等大队,71年因蛴螬为害使数十亩花生颗粒无收。莱阳县谭格庄公社罗家疃大队,71年四十余亩花生因蛴螬为害,植株成片枯死,结果毁苗改种,严重的影响了花生生产。栖霞县桃村公社南埠大队,有一片二百多亩(土冓)地历年发生蛴螬  相似文献   

4.
蛴螬寄生蜂(Tiphia sp.)是蛴螬的主要天敌,属于膜翅目细腰亚目土蜂科的一种寄生蜂。它的幼虫在蛴螬(金龟曼(虫甲)幼虫)体外营寄生生活,吸食蛴螬体液而成长,老熟后吐丝做茧在土内越冬。7月上旬开始羽化,8月中旬为盛期,9月中旬为末期。成虫羽化后出土,飞翔,寻偶交尾,交尾后1—15天产卵子蛴螬胸部,卵期2—12天。生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花生受蛴螬的危害十分严重,据省农业厅1976年统计全省受蛴螬为害的花生面积占播种面积的56.4%,有的社队几十亩,甚至上百亩的花生被蛴螬咬死,果仁被食光,造成空壳,给花生的产量和品质都造成严重影响。为了探索防治的办法,我所从1976—1980年与有关研究机关、农药厂和部分社队共73个单位协作,开展了对花生田蛴螬的防治研究工作,现将研究结果汇总如下:  相似文献   

6.
引言 过去,在花生生产中,一般把蛴螬作为防治的重点对象,结果是年年防治,年年受害。分析其原因,蛴螬生活于土内,看不见,只能盲目用药待杀。亦常因天旱或下大雨,蛴螬暂时下移,而发挥不了作用,加之土粒的吸附,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防治效果往往欠佳。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于1974—1983年对蛴螬的成虫(金龟甲)进行了防治研究,探索成虫防治对减轻花生田蛴螬危害效果,为花生蛴螬防治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利用功能微生物防治花生根腐病是一种环境友好、绿色高效的防控措施。本研究进行了盆栽及田间小区试验,观察花生根腐病的发病情况及解淀粉芽孢杆菌B235对镰孢菌的防治效果。病原菌接种试验结果表明:接种镰孢菌的花生种子出苗慢、主侧根短小、发病率高,出苗率最差的为混合F1和F2两株菌的处理,出苗率仅为28.2%。盆栽生防试验结果表明:与接种病原菌的处理组相比,接种生防菌B235后能显著提升花生的发芽率和出苗率,发芽率和出苗率均在60%以上,最高可分别达到68.5%和65.3%;根腐病病情指数显著降低,防治效果均达60%以上,最高可分别达69.5%和65.5%。小区试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对照处理组,生防菌处理组表现为出苗率高、根系发达;在开花期,发病率为4.5%,显著低于常规处理的6.7%和对照处理的10.5%;在成熟期,各处理组发病率差异明显,对照组花生镰孢菌根腐病发病严重,发生率达19.8%,生防菌B235处理组根腐病发生较轻,为5.0%,显著低于常规处理的7.3%,且增产显著;同时发现接种菌株B235对花生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也产生积极的影响。综上所述,生防菌B235能够显著降低根腐病的发...  相似文献   

8.
张丽芳  曹阳  张兰  朱倩 《花生学报》2023,(1):8-15+32
本研究自全国不同产区的花生荚果上分离到细菌菌株680株。离体试验表明,66%以上的细菌菌株对黄曲霉具有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最高可达90%以上;活体试验发现,拮抗菌对黄曲霉及其毒素污染有较强的抑制效果,对黄曲霉的抑制作用达73.1%~88.5%,对黄曲霉毒素污染的抑毒率达72.6%~80.8%,其中解淀粉芽孢杆菌菌株B53抑毒率和防效最高,分别达到88.5%和80.8%。田间试验结果显示,拮抗菌对花生上黄曲霉及其毒素污染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促生作用明显,其中菌株B53效果最高,抑毒率和促生率分别达到80.5%和9.5%,其次为B84和B102,分别达到76.3%、71.3%和4.5%、6.2%,生防潜力巨大。拮抗菌代谢物对黄曲霉具有较强抑制作用,其中菌株B53代谢物抑菌作用最强,培养液、上清液和蛋白粗提物抑菌率分别可达95.8%、95.5%和90.2%。另外,拮抗菌B53在花生根部的定殖能力和存活力较高,且能够显著影响根际微生物的种群区系,提升作物对逆境胁迫的抵抗能力。  相似文献   

9.
任敏  冯之杰 《花生学报》2006,35(3):37-40
应用太阳能灭虫器对花生田蛴螬诱杀效果的调查显示,该灭虫器可诱集到17种害虫,且主要为金龟子类;灯诱防治区相对农民自主化学防治区防治效果为81.28%;灯诱防治区相对农民自主化学防治区花生果和仁受害率下降89.98%;产量对比增产幅度达55.22%。表明该项技术可有效控制花生田蛴螬的危害。  相似文献   

10.
防治大豆胞囊线虫芽孢杆菌初步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豆胞囊线虫(Heterodera glyclnes Ichlnohe)是大豆根部的重要寄生线虫,严重威胁大豆生产,而且防治困难.目前人们试图利用生物防治的方法来控制大豆胞囊线虫病害,以达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芽孢杆菌是一类重要的微生物资源,该类微生物具有良好的抗逆性,在线虫病害的生物防治方面具有一定的发展前途.采用稀释分离法,从东北和华北等地区采集土样分离获得295株芽孢杆菌,通过筛选获得6株对大豆胞囊线虫有明显抑制作用的菌株,分别是B12、1328、1349、1365、1376和B108.其中B12菌株的菌悬液对大豆胞囊线虫有较强的杀死作用,校正死亡率达到74.03%;I]65发酵液,处理48 h后校正死亡率达到85.90%;B12、B65、1349对大豆胞囊线虫抑制率分别达89.50%、89.50%、88.00%,均与对照差异显著.这些菌株对大豆胞囊线虫的形成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有可能成为非常有应用前景的生防菌株.  相似文献   

11.
化石是生物起源和发展进化的依据。常见的植物化石,大多是以叶的痕蹄印在地层或其他岩层上而保存下来。植物的果实、种子的化石则发现的不多,尤其是花生的化石,更难见到。这次广西宾阳县发现的世界上最古老的花生遗物—一花生化石,为研究花生的原产地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据,会引起有关学者的极大兴趣.  相似文献   

12.
花生蛴螬种群分布和季节动态研究/喻幸香(四川省农科院种苗中心),李建荣,石万成…//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94,16(2).—171~174四川省乐至县花生蛴螬有5种,暗黑点爪鳃金龟为优势种群;在花生生长期,蛴螬主要分布于表土下10cm以内,平均入...  相似文献   

13.
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杀虫剂是对人和环境友好的安全型细菌杀虫剂。目前Bt杀虫剂已被广泛应用,但因使用剂量较大,导致防治害虫时费用过高。若在生物防治中使用超高效的细菌杀虫剂,就可降低其使用剂量。Bt 00-50-5菌株是从美国引进的高效杀虫菌株,其晶体蛋白的特征分析尚未完成,其毒素的作用机理研究也未进行。本项目即将开展如下研究:(1)先用具有特异性杀虫功能的Bt 00-50-5菌株进行发酵,继续完成对防治中国害虫防治效果的评价;再分析细菌的编码杀虫毒素基因和毒素  相似文献   

14.
对花生蛴螬种类的调查和优势种发生规律的研究表明,为害冀东花生产区的蛴螬有10多种,优势种是大黑、暗黑、铜 绿、黄褐和毛黄5种金龟子,对它们的防治采用春季药剂拌种杀幼虫,苗期诱喷防成虫,秋季人工歼幼虫的3 道防线。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综合防治模式,保苗效果  相似文献   

15.
蛴螬为害花生的产量损失及经济阈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蛴螬是为害花生最严重的地下害虫,造成极大经济损失。为指导花生田蛴螬防治,本文研究了花生开花下针期蛴螬虫口密度与花生受害状况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经济阈值。结果表明,在花生开花下针初期,荚果被害率(y_1)、荚果受害指数(y_2)、产量损失率(y_3)与蛴螬虫口密度(x)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回归方程分别为y_1=2.3694x-4.2992、y_2=2.0347x-3.5203、y_3=1.7589x-2.4401,相关系数分别为0.9779、0.9856和0.9736。以花生产量损失率为标准提出经济阈值为:采用目前生产上常用的防蛴螬杀虫剂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等防治时,经济阈值为3.2~4.1头/m~2。该研究可以指导蛴螬防治的科学用药,有助于提高蛴螬综合防控水平。  相似文献   

16.
暗黑金龟Holotrichia MarasaWaterhouse是我县花生的主要害虫,历年来发生危害严重,一般减产20—30%,个别地块造成绝产。因此,如何掌握其发生规律,开展综合防治,适时地控制危害,对确保花生增产具有重要意义。在柴沟公社董家庄大队设立基点,探索了发生规律开展了综合防治,取得了明显效果,现将其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从可食用的纳豆中筛选出一株能够高效降解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简称AFB1)的细菌,该细菌的发酵上清液经浓缩后制成的粗酶液对AFB1降解率达到91.4%。对该菌进行了分类地位鉴定并初步研究了粗酶液的酶学性质。结果表明,该菌经生理生化和16S r DNA序列比对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并命名为Natto3。Natto3的粗酶液降解AFB1的最适培养时间为72h,最适反应温度为37℃,最适p H值是8.5,Zn2+、Mn2+、Mg2+、Cu2+、Li+五种金属离子均会不同程度地抑制降解活性。此外,将该粗酶液添加在被黄曲霉毒素高度污染的花生样品中进行脱毒实验,可使花生中AFB1的浓度从192μg/kg降至43μg/kg。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可用于防治花生白绢病的生防菌株,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从土传病害发生严重的花生田中分离 获得了1 株拮抗细菌ZHX-10,结合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DNA、gyrB 序列分析对其进行了种类鉴定,并 初步测定了ZHX-10的菌悬液、挥发性气体、发酵液对白绢病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ZHX-10菌株为暹罗芽孢杆 菌Bacillus siamensis,其菌悬液、挥发性气体和发酵液均能有效抑制白绢病菌菌丝的生长;同时离体叶片接菌实验发 现ZHX-10菌悬液产生的挥发性气体能够有效降低白绢病的发病情况。研究结果表明,ZHX-10 在白绢病菌生物 防治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和较高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9.
青岛市花生田蛴螬发生与无公害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青岛市花生蛴螬发生种类、原因及防治方法,阐述了无公害防治研究进展,包括利用化学物质预报和控制、病原微生物药剂防治以及天敌防治等方法。  相似文献   

20.
红麻雄性不育株的发现及其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安国 《中国麻业》2003,25(2):61-61
自“六五”以来,中国农科院麻类研究所大力开展了红麻杂种优势的利用研究与推广,但仍未间断对红麻不育材料的寻找。“十五”初期,我所科研人员在海南三亚市进行红麻秋季繁种加代工作时,红麻育种课题组主持人在1996年设计的一个组合后代中发现了红麻雄性不育株。经初步研究这些不育株,开花时自交结实率为0,表现为全不育,并能正常异交授粉结实,此雄性不育株的特性为花柱外露较长、花药高度退化、花丝极短、花药内无花粉或只有少量的颗粒,花粉瘦瘪显乳白色或淡黄色不开裂(图1),开花前期自交全部脱落,到开花中、后期因二级、三级果开花集中,有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