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探讨了30℃以上温度条件下青蟹种苗生产的相关技术问题,结果表明青蟹蚤状幼体的发育速度因温度升高而加快,其中,Z1变态为Z2时间缩短1 d,并直接影响后期幼体的变态存活率;高温对水质环境的影响,表现为育苗水体中NO2-N、NH4-N含量及弧菌数、总菌数峰值会提早出现;高温季节育苗可通过生物饵料的营养强化,进、换水避开高温,选用生物制剂防治病害以及蟹苗变态期适当降低水温等措施提高育苗效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探讨了30℃以上温度条件下青蟹种苗生产的相关技术问题,结果表明:青蟹蚤状幼体的发育速度因温度升高而加快,其中,Z1变态为Z2时间缩短1 d,并直接影响后期幼体的变态存活率;高温对水质环境的影响,表现为育苗水体中NO2-N、NH4-N含量及弧菌数、总菌数峰值会提早出现;高温季节育苗可通过生物饵料的营养强化,进、换水避开高温,选用生物制剂防治病害以及蟹苗变态期适当降低水温等措施提高育苗效果.  相似文献   

3.
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盐度、光照强度、换水量和抗菌素用量4个因素对锯缘青蟹幼体从Z1变态至Z3的成活率和变态时间的影响.并从试验组合中选出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锯缘青蟹Z1-Z3期潘状幼体成活率影响的大小顺序为:光照强度〉盐度〉换水量〉抗菌素用量,对锯缘青蟹Z2-Z3期潘状幼体变态时间影响的大小顺序为:盐度〉光照强度〉抗菌素用量〉换水量.并得出培育锯缘青蟹前期潘状幼体的最佳条件为:盐庹为25‰;光照强度为170lx;换水量为1/3;抗菌素的用量为0.5×10^-6。在此条件下,54%的锯缘膏蟹幼体可以从五变态至Z3。  相似文献   

4.
影响锯缘青蟹溞状幼体成活率的多因素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国新 《河北渔业》2008,(11):38-41
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盐度、光照强度、换水量和抗菌素用量4个因素对锯缘青蟹幼体从Z1变态至Z3的成活率和变态时间的影响.并从试验组合中选出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锯缘青蟹Z1-Z3期潘状幼体成活率影响的大小顺序为:光照强度〉盐度〉换水量〉抗菌素用量,对锯缘青蟹Z2-Z3期潘状幼体变态时间影响的大小顺序为:盐度〉光照强度〉抗菌素用量〉换水量.并得出培育锯缘青蟹前期潘状幼体的最佳条件为:盐庹为25‰;光照强度为170lx;换水量为1/3;抗菌素的用量为0.5×10^-6。在此条件下,54%的锯缘膏蟹幼体可以从五变态至Z3。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拟穴亲蟹育苗池中弧菌浓度对拟穴青蟹幼体变态的影响,对育苗池内中上层和底层水体的弧菌进行跟踪监测,并在含高浓度弧菌的水体中进行拟穴青蟹溞状幼体培育.结果表明,育苗池内弧菌的浓度随着育苗时间的推移呈现上升趋势,当浓度达到105 cfu/mL后,弧菌的数量增长放缓,并逐渐趋于平稳;在含高浓度弧菌的水体中培育拟穴青蟹溞状幼体,幼体能够存活和发育,但变态率较低.  相似文献   

6.
光照度对锯缘青蟹幼体变态成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研究在锯缘青蟹的人工育苗中,青蟹第Ⅰ期幼体(ZⅠ)变态为第Ⅱ期幼体(ZⅡ)的成活率与光照度的关系。 一、试验地点和设施 试验地点在广西海洋研究所海水养殖研究室内。设有室内池、室外盖顶棚池和室外露天池等三种不同类型的池若干个,以供不同光照条件下的试验用,供、排水及充气等各种设备、仪器均齐全。 二、材料和方法 1.试验材料的来源和蓄养工作 试验用的亲蟹为收购天然成熟的抱卵青蟹。抱卵青蟹一般需要蓄养一段时间才能孵出幼体。蓄养是在水泥池内充气蓄养,密度为每立方水体1~2个,每天  相似文献   

7.
在梭子蟹人工育苗基础上,进行青蟹人工育苗技术研究,特别是对亲蟹培育、Z1变Z2、Z5变大眼幼体及大眼幼体变稚蟹等几个关键环节的管理上更为成熟,如Z1变Z2的成活率达到70%以上,总成活率达到8%.  相似文献   

8.
在梭子蟹人工育苗基础上,进行青蟹人工育苗技术研究,特別是对亲蟹培育、Z1变Z2、Z5变大眼幼体及大眼幼体变稚蟹等几个关键环节的管理上更为成熟,如Z1变Z2的成活率达到70%以上,总成活率达到8%。  相似文献   

9.
锯缘青蟹蚤状幼体的饵料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人工育苗技术上的低成活率一直制约着青蟹养殖业的发展。吴琴瑟、李少菁、朱小明等都曾对锯缘青蟹的人工育苗技术、幼体营养需求、摄食等方面作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学者们一致认为,饵料的选用、搭配和投饵密度的控制是提高青蟹育苗存活率的关键。而幼体前期营养的积累对其后期的变态发育及成活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鉴于此,笔者在进行批量生产的同时,选用几种动植物饵料和人工配合饵料对青蟹蚤状幼体进行饵料效果试验,以探讨和比较不同饵料搭配的饲喂方式对幼体发育变态及成活率的影响,以期为锯缘青蟹人工育苗提供一些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0.
温度对锯缘青蟹幼体存活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曾朝曙  李少菁 《水产学报》1992,16(3):213-221
锯缘青蟹溞状幼体生长发育的适温范围为25—30℃。在该范围内,随着幼体发育,其生存最适温度逐渐上升。各期溞状幼体的发育均随温度的提高而加快,从孵化至第一次变态,30℃时平均发育时间比 25℃时短 6天。温度对溞状幼体的变态过程亦有明显影响,水温大于或达到 30℃时不利于变态的进行,但变态后的大眼幼体对高温适应力增强,35℃时仍可正常生长发育。不同批孵化的幼体在相同温度下存活与发育有明显差异。在对后期溞状幼体相对不适的 25℃下,溞状幼体发育期数变异的出现率较高。  相似文献   

11.
在河蟹育苗中,从幼体破膜到出苗,其间经历了五次蜕皮变态,而每次变态都要相应地损失一部分幼体,特别是Z1→Z2和Z5→大眼幼体时,变态率低一直是影响河蟹育苗稳产高产的主要因素之一。如果Z1→Z2时变态率低,因为耽误的时间短,饵料生物消耗少,在亲蟹来源方便的情况下可以重新铺池布苗,在时间上获得第一茬苗还来得及,如果Z5→大眼幼体时变态率低,因为从Z1~Z5期间经历了四次变态,消耗了大量饵料生物,特别是卤虫卵的价格较高,这种损失是惨重的,同时也错过了几乎是一茬苗的时机。通过几年的生产实践和对比实验等手段,我们从多方面做起,使各期变态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在河蟹育苗过程中,Ⅰ期蚤状幼体(简称Z1)到Ⅱ期蚤状幼体(简称Z2,下同)的变态是最易出事的一环,因而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是育苗是否成功的关键之一.本人根据多年从事河蟹育苗生产经验,对影响Z1成活率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3.
实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生物饵料种类对拟穴青蟹后期蚤状幼体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Z3~Z4阶段分别投喂初孵卤虫无节幼体、活体桡足类以及冰冻桡足类的3个实验组的培育成活率无显著差异,均在90%以上,但投喂卤虫无节幼体实验组的变态时间间隔缩短一天;Z4~Z5和Z5~M阶段,投喂活体桡足类实验组的培育成活率分别为95.72%和89.66%,Z3~M累计成活率达到80.18%,比投喂卤虫无节幼体实验组各发育阶段的培育成活率分别提高1.07%、6.09%和7.11%;比投喂冰冻桡足类实验组分别提高0.92%、5.14%和6.27%;3个实验组Z3~M所需天数,除投喂冰冻桡足类实验组为10 d外,其余两组均为9 d。实验结果可为丰富青蟹苗种培育的生物饵料种类和开展土池育苗生产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三疣梭子蟹不同期幼体变态难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疣梭子蟹育苗中,不少场家出现蚤状Ⅰ期(Z_1)变蚤状Ⅱ期(Z_2)、蚤状幼体(Z)变大眼幼体(M)、大眼幼体(M)变Ⅰ期稚蟹(C_1)变态难的现象,现将原因及防治措施总结如下。 1.Z_1→Z_2、Z→M、M→C_1变态难的现象 不同的育苗场家现象各有不同,有的Z_1第1天不摄食,有的第2天停食,结果都是Z_1活力变弱,Z_1很难变为Z_2,最终被淘汰。有时蚤状幼体各期变态较为顺利,但蚤状幼体变大眼幼体时出现问题,有的是蚤状幼体Ⅳ、Ⅴ期死亡或脱壳  相似文献   

15.
孙同秋 《齐鲁渔业》2002,19(5):22-23
在河蟹育苗过程中,常常出现Z1 和Z5 变态难的问题,给育苗场造成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笔者经过几年育苗试验,对幼体变态难的问题,提出几点看  相似文献   

16.
研究表明 ,罗氏沼虾蚤状幼体与其发育期呈直线相关 ,Z1至Z5体长与发育期的直线回归方程为L1=0 .4x1+1.118;Z5至Z11与发育期的直线回归方程为L2 =0 .998x2 - 1.9986。Z11变态为仔虾时体长为负生长。单个蚤状幼体发育变态成仔虾平均需摄食卤虫无节幼体 10 2 9 5个。  相似文献   

17.
由厦门大学海洋学系的曾朝曙、李少菁同志进行的温度对锯缘青蟹幼体存活与发育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锯缘青蟹溞状幼体生长发育的适应范围为25~20℃。在该范围内,随着幼体发育,其生存最适温度逐渐上升。各期溞状幼体的发育均随温度的提高而加快,从孵化至第一次变态,30℃时平均发育时间比  相似文献   

18.
1 河蟹育苗的"四关" 在河蟹育苗过程中,最容易出现问题的有四个阶段,即Z1变Z2时;Z5变P1时;Z5变过P1后,即P1~P2阶段;P5~P6即大眼幼体基本完成变幼蟹的物质能量积累,饵料量降下来的时候.后"三关"多数是由于幼体的营养不足或水质(包括底质)差等造成,可以人为地预防、控制影响变态率的因素.影响Z1变Z2的因素,多数由于种蟹的性腺发育或卵的胚胎发育差等先天的不足造成,也有因为营养不足、水质差等原因造成,人为的预防、解决变态率低的问题相对比较困难.笔者主要谈谈对这方面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于5L试验容器内,以副溶血弧菌和溶藻弧菌通过菌浴和口服法感染拟穴青蟹溞状幼体,比较2种弧菌对拟穴青蟹溞状幼体感染的致病力。海水水温25~26℃,盐度30.1,紫外线消毒。试验结果表明,副溶血弧菌菌浴感染拟穴青蟹幼体,24h对Z1至Z5幼体半致死密度分别为4.03×105、7.67×105、8.56×105、1.98×106、8.99×106cfu/mL;溶藻弧菌菌浴拟穴青蟹幼体,24h对Z1至Z5幼体半致死密度为5.76×106、7.64×106、7.92×106、1.02×107、6.02×107 cfu/mL;口服感染试验的幼体死亡率随投喂次数和时间增加而提高。在5×106cfu/mL密度下2种弧菌的混合感染组(密度比1∶1)24h幼体死亡率低于对照副溶血弧菌感染组,高于对照溶藻弧菌组。  相似文献   

20.
在三疣梭子蟹工厂化育苗过程中,早期幼体培育是获得高产和稳产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布苗时采用的方法不同,培育效果往往有很大的差异,主要可归纳为清水布苗法和肥水布苗法两种.随着育苗用水环境的逐年变化,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育苗效果相差极大,对其机理尚未彻底了解,缺乏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生产中往往出现Z1幼体变态率低、变态不同步等现象,对后续生产影响极大.本文总结了多年研究结果和生产经验,并借鉴同行的心得,分析比较两种布苗法中Z1幼体的变态成活率、变态时间、育苗成本和可控性等特点,提出了几点措施,以促进三疣梭子蟹工厂化育苗技术的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