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鲍鱼菇,又名台湾平菇。在植物分类学上隶属于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侧目科、侧耳属,是一种高温季节发生的珍稀菌类品种,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商业价值。  相似文献   

2.
3.
鲍鱼菇又叫黑鲍菇、台湾平菇,是我国新推广的一种名贵珍稀的食用菌.鲍鱼菇是适于春末夏初和夏末秋初季节栽培出菇的食用菌,菌柄粗壮,菌肉肥厚,脆嫩可口,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因而,在其它鲜菇紧缺的情况下,鲍鱼菇成为一种深受消费者欢迎的美味佳肴.  相似文献   

4.
鲍鱼菇又名台湾平菇,在其他大部分食用菌无法生长的干燥炎热的夏季可以生长,而且其子实体肉质肥厚,菌柄粗壮,脆嫩可口,营养丰富,风味独特.为丰富本地食用菌品种资源,增强发展后劲,我们自2000年引进进行了2年的示范栽培,均获成功,现将有关技术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5.
鲍鱼菇又名台湾鲍鱼菇,籽实体硕大肥厚,菌柄粗壮,脆嫩可口,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味道鲜美。从鲍鱼菇籽实体及菌丝体中提取的多糖类物质,在动物功能学实验中具有较强的抗疲劳、延缓衰老及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目前国内尚无规模种植。  相似文献   

6.
<正>鲍鱼菇别名台湾平菇,为担子菌类侧耳科侧耳属食用菇菌类,营养丰富,肉质肥厚,风味独特,是人们比较理想的菌类食品之一。其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如下。1.季节安排。鲍鱼菇是高温型菌类,菌丝生长温度以20~33℃为宜,最适25~28℃。子实体生长温度为20~32℃,最适宜27~28℃。25~30℃时能  相似文献   

7.
鲍鱼菇的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正> 1.栽培季节。南方地区以5~10月分栽培为宜。北方地区可用塑料大棚合理安排栽培季节。 2.配制培养料。培养料的配制有以下五种配方:①稻草37%,玉米芯或木  相似文献   

9.
正鲍鱼菇又名台湾平菇、高温平菇、黑鲍菇,是从我国台湾引进的一个珍稀品种。其子实体肉质肥厚,菌柄粗、黑褐色,肉质清香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风味独特。鲍鱼菇粗生易长,在多种培养基上都能出菇,在适温范围内,出菇周期60~80天,生物转化率70%~100%。影响鲍鱼菇生长发育的主要环境因子是营养、温度、水分、光线、空气、pH值等。  相似文献   

10.
11.
<正>一、菇房(棚)搭建菇房应坐北朝南搭建,要求地势高、平坦,水源方便,通风良好,具有较好的散射光,周边环境条件好。栽培房长8~10米、宽4.8~5.0米、高4.5米。菇房单边开设两个宽1米、高2米的门,门对流方向安装两个可开启的宽60厘米、长130厘米的窗,窗顶上方安装排气扇,屋顶盖瓦片或水泥瓦,要设置隔热层。菇房内设3  相似文献   

12.
鲍鱼菇栽培以大棚袋栽规模化生产的方式为宜。在气温较高时,可利用温差刺激出菇,即将制冷机直接移到菇棚内进行制冷,使菇棚温度降至20℃左右进行低温剌激8~12小时,这样有利于小菇蕾的发育整齐。出菇期间棚内温度最好控制在25℃~30℃,棚内的相对湿度保持在80%~90%,结合出菇量及气候变化科学管理,达到生物转化率高且稳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14.
黑鲍鱼菇为四川农业大学微生物系教师采用细胞工程技术选育出的侧耳类新品种,因其具有色深黑、柄短、盖大肥厚、肉质鲜脆等特点,倍受人们喜爱。但由于该菌采用常规方法种植生物产量低、子实体商品性状较差,使这一优良品种长时间未得到大面积推广种植。我们在对该菌进行多种栽培  相似文献   

15.
秀珍菇又名白平菇,其学名为黄白侧耳。菇形秀小、自漂,口感柔嫩,美味爽口,营养丰富,富合蛋白质、多糖、R旨肪、维生素干口微量元素,人体必需8种氨基酸含量齐全,备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秀珍菇有两个菌株:一是引自日本的“小平菇”,出菇温度8—24℃,菌盖灰色,成熟后色白,丛生柄短,产菇集中。二是引自台湾的“小平菇”,出菇温度8—24℃,菌盖浅灰色,单生.柄短。中生或偏生。  相似文献   

16.
17.
蟹味菇隶属真菌门,担子菌纲、伞菌目、白蘑科、金线菌属,是近来风靡于日本市场的珍贵食用菌;自然分布于日本、欧洲、北美、西伯利亚等地.  相似文献   

18.
鲍鱼菇(Pleurotus abalonus),又名台湾平菇,属层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它常与美味侧耳、凤尾菇、盖囊侧耳、糙皮侧耳等侧耳属菌类相混淆.鲍鱼菇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台湾、福建、浙江等省,是一种夏季高温季节发生的菌类.栽培鲍鱼菇适用的原材料广泛,可利用废棉、棉籽壳、木屑、玉米芯、稻麦草、甘蔗渣等,可获得生物转化率100%以上,采用"代料袋式畦床二段法栽培技术"可获得生物转化率150%以上.  相似文献   

19.
20.
介绍了虎奶菇的食用,药用价值,生物学特性及室内外栽培,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