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水体的理化性质是水环境质量的重组成部分,通过对水体矿化度及其组成,深解气体和营养元素等重要指标的分析,结合水化学中相关水质标准,可以评价同一个水体的基本理化性质为治理水体污染,合理利用和开发水资源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浮桥河水库水质的理化特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1997年4月至1998年元月对浮桥河水库进行了水质理化特性的周年季节调查,库水呈弱碱性,pH值平均为8.23,透明度平均为120.5cm,属软水,水中总氮平均为0.686mg/L,,总磷平均为0.068mg/L,氮磷比为10.1:1,水中多数理化组分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动规律,部分组分水平分布差异明显,浮桥河水库的营养水平为中-富营养型。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葠窝水库流域综合管理提高了水库水质状况,为了给下一步的渔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在2008-2009年对葠窝水库6个代表性断面进行了4次采样调查和实验室分析,并采用水质综合评价方法对葠窝水库水质进行评价。检测结果表明水质状况总体有所好转,主要污染物为非离子氨和重金属铜,其他指标正常。采用流域综合水质指数法对水库总体...  相似文献   

4.
辽宁省葠窝水库水质现状与渔业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葠窝水库流域综合管理提高了水库水质状况,为了给下一步的渔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在2008-2009年对葠窝水库6个代表性断面进行了4次采样调查和实验室分析,并采用水质综合评价方法对葠窝水库水质进行评价。检测结果表明水质状况总体有所好转,主要污染物为非离子氨和重金属铜,其他指标正常。采用流域综合水质指数法对水库总体水质状况进行评价,水库水质指数为4.33,为Ⅳ类水质;综合考虑水库理化特征、库龄和形态等,评价葠窝水库属中营养类型。通过对葠窝水库进行渔业水质分析发现,库区大部分地区符合水产养殖基本要求,建议在局部科学发展渔业生产。  相似文献   

5.
王丹  刘中 《淡水渔业》1996,26(1):26-27
团结水库水质初评王丹,刘中,石俊艳,宣明春,姚福相,王晓光(辽宁省淡水渔业环境监督监测站)团结水库位于蒲河下游的辽中、新民两县交界处,流域面积1732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5米,水浅泥厚,历史上鱼类资源丰富,70年代曾有过年产250多吨的渔获量,是沈...  相似文献   

6.
泥河水库渔业水域水质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1998年对泥河水库水的理化性状测定、分析,进行评价,为该水库渔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信阳大中型水库渔业情况,进一步发展大中型水库渔业,我们于8月10日对光山、新县、商城、潢川、息县、平桥区及鲇鱼山、香山、顾岗水库等一些县和部分水库的渔业生产、管理、经营等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8.
《水库渔业》1981,(2):68-68
近年来,江苏省水库渔业日趋活跃。1980年大中型水库自繁鱼苗14,100万尾,比1979年增加近一倍;培育鱼种1,355万尾,比1979年增加43.2%,20座重点扶持的水库年产成鱼78.61万斤,比1979年增产25.5%。全省1980年还新增了一批鱼苗孵化设备,鱼种培育基地、防逃设施和船网工具,为今后鱼种自给,科学放养,和争取渔业高产稳产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我国水库丰富的水资源、生物资源和较高的生产力,为渔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基础.鱼类在水库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水库渔业不仅提供优质蛋白质来源,而且还改善水质.发展我国大中型水库渔业有3种模式:①依水库功能定位,有效利用环境协调性模式;②依水质管理目标,科学发展网箱养殖模式;③依生态景观特色,大力发展休闲渔业模式.同时,水库渔业发展应遵循“加强水质动态监测,利用水动力学特性和生物操纵调控水质,与其他功能相协调,大库鱼类增殖与网箱养鱼相协调”的生态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0.
江苏大中型湖区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大中型湖泊面积达1000万亩,主要有太湖、洪泽湖、高宝邵伯湖、骆马湖、隔湖、阳澄湖、长荡湖、固城湖、石臼湖、白马湖等十大湖泊。这些湖泊不仅是江苏水利的命脉、也是江苏水产发展的基础。以太湖为例有鱼类106种,虾蟹类9种、软体动物23种,水生植物60多种,是江苏淡水渔业的重要生产基地和种质资源库。通过实施科教兴湖、依法治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湖泊渔业出现了持续发展的好势头;1、资源增殖保护。十大湖泊全面推行了3~6个月的休渔制度,建立了近40万亩常年和季节性保护区,自然资源呈现出上升趋势。近几年来…  相似文献   

11.
对浙江省125座水库进行水质监测与富营养化评价,并对15座水库进行趋势分析。结果表明,89.6%的水库符合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水质的要求,84.9%的水库属贫-中营养类型;15座水库的总磷、总氮上升趋势明显,供水水质呈变差趋势;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供水水库的水质评价及富营养化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浙江省125座水库进行水质监测与富营养化评价,并对15座水库进行趋势分析.结果表明,89.6%的水库符合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水质的要求,84.9%的水库属贫-中营养类型;15座水库的总磷、总氮上升趋势明显,供水水质呈变差趋势;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渔业相关水质标准及其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我国的环境标准体系以及该体系内的渔业相关水质标准,在比较不同水质标准的内容后介绍了它们在渔业环境评价中的应用,并且就其可改善之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峡山水库水质管理与渔业资源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峡山水库集防洪、工业及城乡供水、灌溉、发电和水产养殖多种功能,为潍坊市生活饮用水一级保护区。分析了水库的渔业现状,讨论了水库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提出了开发利用水库渔业资源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我国有水库水面210万hm^2,是国土资源的重要组成.水利渔业是我国淡水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维持健康的水库生态环境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是当前水管单位改革的出路之一.针对当前对水利渔业观念和认识上的误区,提出了水库水域生态系统管理的思路,指出进一步发展水利渔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6.
内陆渔业水质环境相关标准的应用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内陆渔业水质环境相关标准在渔业环境管理、渔业生产和水域生态环境评价中的应用。对部分项目标准值提出了见解,并提出了修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梁少娟  顾昭明  黄启平 《水利渔业》2005,25(3):58-59,72
实测了2001年1月至2004年3月茜坑水库水位、库容、供水量、引水量、降雨量和蒸发量等数据。结果表明:水库水位与库容的关系为库容随水位的升高而增加,增加幅度受水库地形的影响,水位低时,增加幅度小,水位高时,增加幅度大,关系式可用y=4.2641 x^2-461.1x 12461表示。2001-2003年,年度降雨量分布不均,且相差较大;年径流量相差也较大,分别占总库容的74.1%、14.2%、14.8%;年引水量分别为1670.5万m^3、1818.1万m^3、1657.8万m^3,占总库容的181.2%、91.7%、83.6%;年水交换次数分别为2.97、1.11、1.03。正常供水时每天供水量一般在6万~8万m^3。  相似文献   

18.
叶广文 《水利渔业》2005,25(1):38-38,40
安徽省黟县东方红水库是一座以灌溉、防洪为主,结合发电、养殖和旅游等综合利用的省级重点中型水库。1966年7月动工兴建,1970年7月建成蓄水。总库容2900万m3,流域集雨面积60km2,多年平均降雨量1775mm,最高气温40℃,最低气温7℃,平均气温15 8℃,无霜期220d,养鱼水面107hm2。水库养鱼由渔场职工专职养管,从1972年开始捕捞,至2003年底止,每年捕捞鲜鱼6万~7万kg,单产585~645kg/hm2。30多年来水库渔业一直保持稳产、高产,主要原因是依靠科学的养殖方法和有效的管理手段。1 鱼种投放鱼种投放是水库养鱼保持稳产、高产的重要环节之一,投放品…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东莞市水库富营养化现状并为水质管理提出合理建议,于2011-2012年的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对东莞市25座水库的营养状态和浮游植物主要参数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中营养水库5座,富营养水库16座,超富营养水库4座,整体富营养化水平较高。水库浮游植物丰度1.07×105~7.67×108个/L,且枯水期高于丰水期;有20座水库的浮游植物丰度中蓝藻比例超过50%,部分水库出现了蓝藻水华现象,其营养状态与人类活动强度、流域内土地利用类型、水库功能及补水方式密切相关。削减外源污染,尤其是控制磷排放是当前遏制水库富营养化的根本途径;对于即将联网调水的5座水库而言,利用联网形成的调度能力进行合理的水库调度是缓解其富营养化的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20.
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如何评价其可持续利用是重要的科学问题。本文基于生态足迹理论构建了渔业可持续指数的评价框架,并利用该评价指数对江苏省1949~2007年的渔业资源利用状况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显示:1949~1978年的近30年间,江苏省渔业资源基本处于可持续利用状态,但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1980、1990年代总体处在较强的不可持续利用状态,过度捕捞是导致渔业资源不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原因;2000年以后不可持续性程度有所减缓,说明伏季休渔、增殖放流等生态保护措施已初见成效。最后就如何提高渔业资源可持续性水平,降低经济社会发展对渔业资源的负面影响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