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南方农业》2013,(7):49
7月16日,"重庆市第二届乡村旅游扶贫避暑休闲开村仪式暨百万市民两翼地区避暑休闲活动",在重庆市丰都县江池镇横梁村启动。据了解,目前重庆市发展避暑休闲接待户1万余农户,接待床位达到10余万张,年接待能力达500余万人次,年旅游收入达20余亿元,户均增收3万余元,农户成本利润率达到120%以上,是传统农业的4倍以上。乡村旅游,已  相似文献   

2.
《南方农业》2012,(11):59
一是重点推进仙女山片区乡村旅游扶贫产业示范带建设,目前,木根村、荞子村、龙宝塘村、桃园村、明星村等乡村旅游扶贫产业示范带基本建成,1—9月接待避署休闲游客169.6万人次,直接收入9201.93万元。二是大力打造白马镇车盘村、豹岩村,赵家乡新华村、厢房村,和顺镇打蕨村等乡村旅游  相似文献   

3.
重庆市各级各有关部门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作为一大产业来抓,截至目前,全市有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8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8个、最具魅力休闲乡村1个、最美休闲乡村3个、中国美丽田园11个。发展乡村旅游景区景点3000余个,休闲果园5300多个,休闲渔业3267 hm2,高山扶贫纳凉村177个,农家乐2万余家。2015年,全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达1.27亿人次,实现综合旅游收入近230亿元,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近50万人、农民脱贫致富20余万人。分析总结重庆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主要措施(抓规划引导、抓主题推进、抓政策支持、抓结合配套、抓营销推介),发展形势(集群式发展迅速、发展类别类型多、投资主体多元化、经营管理逐步规范、休闲产业日趋形成),发展优势,主要特点和突出问题,论述加快发展的必要性,提出发展的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4.
《南方农业》2012,(11):28
一是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业提质上档。打造1.33万hm2蔬菜基地,已建成1.05万hm2,年底产量将达60万t,产值9.5亿元;打造"五朵金花"乡村旅游项目,力争到2015年实现年接待游客800万人次、旅游收入30亿元、税收2亿元。二是推进农业信息化,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到2012年底新增70家产业信息化建设示范企业、1000户农信通示范户,实现"测土配方施肥数字化服务平台"全覆盖;与永辉、  相似文献   

5.
《南方农业》2012,(5):43
一是发展名柚产业推农增收。大力实施梁平柚品种改良和品质提高工程,已完成梁平柚低产柚园改造3万亩,新植梁平柚0.1万公顷;引进了梁平柚商品化包装生产线,年商品化包装柚果达到5000万吨以上,年深加工柚子达到1万吨。二是发展林下产业助农增收。发展柚树林下养鸡、养鹅大户50余户,林下种植麦冬等药材26.7公顷,农户增收200万元,实现种、  相似文献   

6.
素有"中国贡米之乡"美誉的重庆市酉阳县花田乡,所产稻米自宋朝开始被朝廷定为"贡米",其水稻生产尤以何家岩村最为出名,是"花田贡米"主产地。酉阳县委、县政府将何家岩村作为乡村振兴战略试点基地建设,坚持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建设主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取得了显著效果。已经建成有机水稻核心示范基地面积400 hm2,年产水稻2 000余吨,年产麻鸭50 000只。为基地内500余农户平均直接带来20 000余元的经济效益。2017年接待游客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00余万元。提出后续发展建议:继续争取政策支持,继续加强设施设备投入,继续强化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7.
正去年的国庆中秋长假期间,重庆市巴南区接待了乡村温泉度假游客111.3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80亿元。近几年来,巴南已经逐渐成为了众多市民乡村游的首选地,越来越多的市内外游客涌入巴南,一边品尝着地道美食,一边欣赏着乡村美景,饱了眼福与口福,也鼓了农民的"腰包"。  相似文献   

8.
《南方农业》2012,(8):9-10
重庆市武隆县惠众西瓜专业合作社位于武隆县沧沟乡,成立于2007年,实行"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2010年,该合作社拟建设(100×667)m2的西瓜示范园,同时为1000余户农民垫付肥料、种子等费用,需融资100万元,但由于缺乏足值有效的抵押物,一直无法获得银行直接贷款。在重庆市农业担保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武隆县惠众西瓜专业合作社发展所缺的资金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合作社迈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做大做强沧沟西瓜产业,带领当地农户增收致富,范围辐射到武隆县的五个乡镇及周边的长寿、涪陵地区,取得了较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烟台是中国北方著名的海滨旅游城市,景色秀丽,气候宜人,旅游资源丰富,有特色优势,是理想的旅游、疗养、避暑、度假胜地,新世纪前5年烟台旅游业持续增长。2005年游客总人数1454.5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117.54亿元,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5.84%,相当于第三产业增加值的19.9%,各项指标连续多年位稳居山东省第二位,已经成为烟台经济中一项重要产业。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城市、建设精神文明城市先进单位、全国投资环境40优城市、全国综合实力50强城市、2004年“中国人居环境奖”等荣誉称号。尽管烟台旅游业近年来成绩瞩目,但烟台市作为一个沿海开放城市,旅游与世界旅游接轨是大势所趋,与国际上旅游发达地区和城市相比仍有很多不足,很难适应WTO时代的要求和建设成为国际性城市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0.
乡村文化是乡村旅游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游客是否参加乡村旅游的决策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只有将文旅融合,让农村的文化得以传承,才能助力"三农"转型发展,更好地服务于美丽乡村建设,持续提升乡村旅游产业的文化内涵。因此,从文旅融合的角度来实现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可以深度挖掘当地乡村文化资源,有效提升乡村文化旅游的高度和品位,促进多元、成体系的文化资源和要素有效且恰如其分地融入旅游产品中,促进乡村旅游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南方农业》2010,(3):2-2
日前,从重庆市农委举行的1000家企业参与“两翼”增收工程政策解读会上获悉,涉及林禽养殖、林下养畜、林地种植、经果业、林产业及森林旅游5大产业,主推28种模式的重庆“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蕴藏着近1000亿元的商机。  相似文献   

12.
江蓬 《南方农业》2013,(2):28-32
截至2012年,重庆市南川区已建立农家乐350余家,其中五星级1家、四星级10家、三星级60家、二星级122家。开展了大有年猪文化节、石溪梨花节、铁村葡萄采摘节、中桥辣椒文化节、头渡笋竹文化节、金佛山古茶树节等农事节庆活动。2011年接待休闲旅游的人数超过380万人次,乡村旅游综合收入达到9.4亿元。同时,直接安置以农民为主的从业人员20000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从业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高40%。提出南川区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的思路和目标,以及建议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3.
截至2012年,重庆市南川区已建立农家乐350余家,其中五星级1家、四星级10家、三星级60家、二星级122家.开展了大有年猪文化节、石溪梨花节、铁村葡萄采摘节、中桥辣椒文化节、头渡笋竹文化节、金佛山古茶树节等农事节庆活动.2011年接待休闲旅游的人数超过380万人次,乡村旅游综合收入达到9.4亿元.同时,直接安置以农民为主的从业人员20000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从业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高40%.提出南川区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的思路和目标,以及建议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中国乡村民宿蓬勃发展,业已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2014年以来,广州市增城区通过实施打造"万家旅舍"民宿品牌,实现了乡村民宿产业的飞跃发展,对该模式进行评估是现实需要,也具有示范价值。本文首先总结了乡村民宿发展及相关研究进展概况,随后以万家旅舍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查、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增城区乡村民宿的经营模式进行了总结与评估。结果表明,乡村民宿产业的发展,从盘活闲置住房、带动农村居民创业就业、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带动了乡村振兴;乡村民宿以农户自主经营型为主,其经营多依赖于地方旅游产业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模式,存在产品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市场缺少细分、竞争激烈等问题;企业经营型民宿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呈现出多种经营模式,但行业界限较为模糊。增城万家旅舍的成功经验以及面对的问题在国内具有代表性,应对乡村振兴战略的需要,政府及行业层面应采取以下对策推动乡村民宿产业发展:完善相关法规,以全域旅游促民宿发展,助力乡村产业兴旺;打造特色民宿,注入更多乡土元素,助力乡村文化建设;发展生态民宿,带动周边环境与设施建设,助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吸引乡村创客,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相似文献   

15.
正2020年12月30日,第三届中国重庆·涪陵榨菜产业博览会开幕式暨重庆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开园仪式在涪陵区举行。在开幕式上了解到,2020年涪陵区榨菜产业总产值达120亿元,带动16万余农户人均榨菜纯收入2 200元。作为涪陵区农业产业的"第一名片",近年来,涪陵榨菜产业迈开高速发展步伐,现已形成完整的榨菜产业链和产业化经营发展格局,年生产榨菜140万吨以上,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并出口52个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16.
《南方农业》2012,(9):52
一是"建"基础。整合资金8000余万,建成农民新村5个、巴渝新居1000户,改造农村危旧房1208户,新建、整治公路190公里,新修人行便道140公里,实现村级公路全硬化。二是"强"产业。大力发展林果、蔬菜、畜禽、花木和乡村旅游等"4+1"主导产业,成功建立国家现代梨和优质柑橘  相似文献   

17.
《南方农业》2012,(9):70
忠县认真落实农户增收"十个到户",两年累计实现户均增收8998元,居重庆市第2位。一是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工资性和财产性收入。构建"3+5"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乡村游和劳务经济,实现农民工资性和财产性收入35亿元。二是着力扶持龙头企业,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建成各级龙头企业68家,构建起"1+28+1000"(县农产品销售公司+28个乡镇促销队+1000名经纪人)  相似文献   

18.
通过在重庆市黔江区和酉阳县实地调研,总结归纳出因地、因产推进万元增收的5个特点,即实行"小规模、大集群"发展产业,构建"一企一业"发展体系,开展"一业一策"支撑扶持,推行"三个一"模式破解农村弱势群体万元增收难题,建立企业和农户"三共"机制,结合石漠化治理大规模发展产业。  相似文献   

19.
乡村旅游作为促进乡村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对实现乡村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为正确评估乡村旅游发展水平及其对乡村振兴的贡献,采用生态经济学能值分析方法,以乡村旅游复合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剖析乡村旅游系统能量流动结构和系统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了乡村振兴视角下乡村旅游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乡村旅游系统能值分析体系以太阳能值为衡量标准,系统考虑乡村空间中的资源、环境、劳动力、资本货币等各种要素,进而对乡村旅游系统中的生态效率、社会经济效益及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20.
乡村振兴是我国的重大战略部署,产业兴旺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的基础,农旅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对济源市现代农业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的优势、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科学规划布局,农旅深度融合;完善旅游设施,区域协同发展;增强旺季营销,提升淡季旅游;培养专业人才,提高服务水平;加大乡村旅游推介宣传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