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赵秋涵 《现代园艺》2019,(12):107-108
上海作为拥有近2400万常住人口的国际大都市,城市功能不断提升的同时,也面临着土地资源紧、生态游憩空间缺乏等多重压力,而建设郊野公园也是上海落实中央提出生态文明战略政策的重要措施。在上海嘉北郊野公园中,整体规划定位为城市近郊休闲型郊野公园,其中体验型景观通过农业生产功能与游憩功能相融得到体现,也是嘉北郊野公园景观设计的重点。通过依托所在区域特定的"田、林、水、路、院"5个自然要素,打造以农业生产、田园风光为主要特色的休闲养生、康乐疗养、农田体验的文化体验,并结合当地千年的(冈)身文化和嘉定文化,本着注重生态优先、以人为本的大原则,营造自然的郊野公园风貌。  相似文献   

2.
城市湿地具有强大的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在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和植物景观营造上也有其独到之处。本文阐述了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的相关概念构成,并以西溪湿地公园为例,着重说明了湿地植物景观设计的原则和营造的方式及途径。同时,通过美学、生态学等相关理论对湿地公园的景观营造方式进行分析,提出了在城市湿地公园在植物规划设计中应从植物群落生态结构或植物生态演替恢复等角度出发,强调对群落中关键物种的保留,同时注重其游憩、赏景、教育等人性化设计。  相似文献   

3.
刘怡贝  郑辉  王星丹  张小兵  苏维 《花卉》2019,(24):71-72
近年来,随着绿色生活理念的提出,郊野公园逐渐走向人们的视野.本文以郑州市郊野公园为研究对象,充分结合了当地实际情况,在公园生态保护、景观特色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思考,提出郑州市郊野公园景观设计方案,为郊野公园的规划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陈伟 《现代园艺》2013,(16):81-82
在原邵阳市城南公园设计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完善,形成一个概念性的设计方案。设计对原城南公园按照"主题化、生态化、特色化"理念进行了景观的改造规划。该公园景观设计旨在探讨建设体现时代风格的现代城市公园基础上,融入城市文化内涵,营造一个既具现代化元素,又具和谐、生态、文化、可持续的公园景观环境。  相似文献   

5.
令狐博 《现代园艺》2021,(2):101-102
以北京市造林绿化与乡村振兴政策为契机,结合郊野公园理论发展及城市郊野公园环的规划的背景下,尊重自然现状和空间布局的基础上营造大尺度的山体景观建设。以北京市顺义区舞彩浅山郊野公园一期为例,重点介绍了北京浅山区绿化规划建设的分类依据和模式,植物群落配置方式,以及树种的选择等,为城市森林景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相关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陈志毅 《现代园艺》2014,(13):106-109
湿地是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主要地表景观和生境之一,和海洋、森林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城市湿地公园作为一种特殊的城市公园类型,具有以湿地生态为主的生态特殊性和以湿地景观为主的景观特殊性。本文以鹰潭市西湖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为例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对鹰潭市现状、发展进行考察,结合当地特色对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从建设条件、定位、原则、理念等方面进行探索研究,以保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与实用性,并尝试总结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7.
在概述城市湿地景观设计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城市湿地公园景观社会文化体系、经济体系、艺术体系、环境心理的构建,并对城市湿地公园景观系统性、自然生态化、旅游保护性、景观营造性设计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
方敏  区智  台旖 《现代园艺》2023,(9):126-128
郊野公园作为承接城市边缘和郊区的绿色基底空间,随着城市化加速推进,城市郊区逐渐并入城区,导致其空间面积快速减少,当地居民对于家乡绿色空间游玩归属感也随之下降。通过造景手法,使公园绿地景观独具文化特色,可引发居民文化共鸣及文化归属感。以昆明市翠峰公园景观设计为例,基于文化感知理论的指导,结合当地历史变迁、民俗文化等,从项目背景、绿地景观分析,文化感知形式及景观展现形式、功能设施设计等方面,探讨了文化感知视角下郊野公园的景观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9.
在公园景观设计中,有的设计表达过于概念化,流于形式,仍停留在供人们观、赏的初级层面,为了突出设计者的设计理念,并没有有效考虑到体验者与设计作品的融合。人们大多成了景观中的看客,甚至过客,人景分离,人与景观之间缺乏互动性,导致体验者无法融入其中体会设计者所表现的真正意图,而设计者绞尽脑汁设计的得意之作则成为了摆设。主要是对公园互动性景观设计进行系统性分析,通过分析公园景观发展情况以及对互动性景观相关概述,总结营造公园互动性景观的原则及要点等,并提出对公园互动性景观设计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吕德昌  武静一 《花卉》2020,(10):120-121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以及城市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郊野公园景观植物的营造和配置变得十分重要,现如今已成为在城市化建设中必不可少的建设项目。由于郊野公园景观植物分散难以管理,所以应通过相关配置完善景观植物。本文将浅析郊野公园景观植物的营造和配置,进而保证郊野公园建设稳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肖懋汴 《现代园艺》2023,(14):107-109
公园是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中重要的公共活动空间,如何在满足功能需求和生态环保的基础上,挖掘和提炼地域文化符号,营造富有文化内涵的公园景观颇有研究意义。采用案例分析法,以萍乡市鳌洲公园二期景观工程为例,阐述了传承萍乡鳌洲书院文化的公园总体构思、规划布局和文化节点设计,旨在通过设计实践探讨传承书院文化的公园景观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中的系统性设计、自然生态化设计和景观应造型设计,探讨了昆山市花桥经济开发区周浦河湿地公园景观设计手法及设计特色,旨在为相关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阐述济南北大沙河公园应用"3位1体"理念,将城市河流综合治理,结合景观设计实践,形成完善的城市生态系统,构建人类活动与动植物栖息地,营造丰富多彩的景观生态空间。  相似文献   

14.
以万科大湖公园示范区为研究对象,从平面构成这一现代设计手法的角度切入,探讨了景观设计怎么以点线面的艺术构成手法营造景观,使得设计中既保证传统地域文化得以传承与发展,又能与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互融。解剖了其中各自要素的特点和分析了在场地设计时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5.
城市湿地是城市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一种生态基础设施,除生态过程与生态服务以外,城市湿地还具有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本文以成都活水公园为例,阐述城市湿地植物景观设计的相关概念,通过不同的植物选择和不同的植物景观构建模式来探讨城市湿地植物景观的设计,探索科学而又合理的城市湿地植物景观设计模式。  相似文献   

16.
应用景观生态学理论与方法,提出了城市带状公园绿地植物景观设计的一般以及特殊美学要求,并以甘肃徽县滨河带状公园规划设计为典型案例,提出"时移景异、季相突出,情景交融、诗情画意,生态廊道、城市绿脉"的植物规划设计理念,阐述构建具有生态美、地方美、文化美的植物景观群落的方法。对干旱、半干旱地区城市带状公园特色的植物景观营造和生态构建做了有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郊野公园属于第二自然,是城市外围的特定区域,具有良好的绿色生境本底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是城市居民观光游览、科普健身的重要场所。针对杨凌示范区城镇、村庄、河流等人口聚集区绿化薄弱的现状,结合杨凌韦河郊野公园的规划建设,提出了具有农科城特色的郊野公园建设方法。该方法依据郊野公园乡土景观的地域性研究,强调文化造园,注重生态保护与康乐活动并存,并在规划中合理的设置具有地域文化性的游乐项目。  相似文献   

18.
张余 《现代园艺》2014,(12):127-128
地形是景观设计中最为重要的元素,微地形作为地形的一种,适合运用在城市景观建设中。通过结合微地形,可以形成多层次景观,并具有生态效益。本文以人定湖公园为实例对象,分析总结和微地形在不同类型绿地中的处理技巧。  相似文献   

19.
山地公园景观是城市景观的重要部分,是人与环境紧密联系的重要载体。本文阐述了人性化理念对山地公园景观设计的重要性,介绍在山地公园景观设计中人性化设计原则和方法,并就目前山地公园景观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人性化设计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结合公园景观——哈尔滨避暑城发生渠南滨水公园及徐州五山公园景观设计过程,从总体运用、生态滞留草沟、材料的运用、种植的运用、湖水曝气、雨水再生系统、生态浮岛技术7个方面,分析了如何将海绵城市运用于公园景观中,探讨了如何在多地块分割型公园景观中,统一综合运用可持续的生态海绵城市理念,形成统一整体的有机循环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