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甲鱼养殖中,肠胃炎病是较常见的疾病,尤其在稚幼甲鱼培育期,甲鱼肠胃炎病造成的死亡,有时会比甲鱼白点病出现更高的死亡率。值得甲鱼养殖的充分注意。  相似文献   

2.
曾宝全 《内陆水产》2001,26(9):35-35
甲鱼氨气中毒是伴随着甲鱼控温高密度养殖而出现的一种由非生物病因引起的甲鱼病。甲鱼氨气中毒在温室的发生率很小,且症状和甲鱼红底板相似,养殖者一般很难辨认此病,一旦发生,如果诊断错误,用药不当,将造成甲鱼大量死亡。1诊断方法1.1症状甲鱼一旦发生氨气中毒,甲鱼底板呈点状充血,身体萎瘪、瘦弱,病情严重时,脖子、四肢及全部底板起水泡,裙边呈锯齿状断裂。1.2流行特点甲鱼氨气中毒常发生于温室水质变质的池子,时间为每年的2~4月,甲鱼平均体重超过150克。1.3甲鱼氨气中毒和红底板症状的区别甲鱼氨气中毒为点…  相似文献   

3.
1、病毒性出血病 病原体 由呼吸弧病毒引起,病毒的个体极小,呈颗粒状。 基本症状为:器官或组织充血和出血。从外表症状上看,病鱼的口腔、上下颌、头顶部、眼眶周围、鳃盖、鳃及鳍条基部充血,有时眼球突出;剥除鱼的皮肤,可见肌肉呈点状或块状充血、出血,严重时全身肌肉呈鲜红色;肠道充血呈鲜红色,肠内无食物,鳔、胆囊、肝、脾、肾也有出血点或布满血丝,个别情况,鳔及胆囊呈紫红色,或有局部出血。  相似文献   

4.
赤皮病是由荧光极毛杆菌侵入鱼体而引起,主要症状是:鱼体局部或大部充血、发炎、鳞片脱落,特别是鱼体两侧及腹部最为明显,部份或全部鳍条的基部充血,鳍条梢端腐烂,鱼的上下颚及鳃盖部份充血,呈现块状红斑。  相似文献   

5.
每年的3-5月份,甲鱼养殖(尤其是甲鱼温室养殖)中,多发腐皮病,烂爪子。典型症状体表糜烂、溃疡,病灶部位遍及全身。此病往往是由体表某处皮肤受伤(咬伤、擦伤等)开始,伤口不能及时愈合继发细菌病发生炎症、肿胀,发炎处皮肤逐渐坏死,变成白色或黄色,接着患部崩溃形成溃疡,随着病灶的扩大,溃疡面的增多与增大,肌肉与骨骼裸露。严重者,颈部骨骼露出,四肢腐烂,爪脱落。颈部感染严重者,会在短期内死亡。只有少部分症状轻微者能自愈。 发生此病的原因:经过一个冬天的加温养殖,甲鱼个体已经由越冬前的50-100克长到3…  相似文献   

6.
七月份以来,广东省顺德、中山等一些甲鱼养殖场暴发了严重的白底板病。与往年相比,今年发病范围广、死亡率高、治疗难度大,笔者采用中西药结合,内服与外消同时进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一、症状及流行情况 1.早期症状 白底板病早期基本无症状,水温27~28℃以上就会出现此病,最初发现无症状地死甲鱼,头颈肉被同类吃光,仅剩骨骼;或发现甲鱼还活着,颈部已经被咬烂,有人称此病为“烂头颈”,不久白底板病就爆发起来。无症状地死亡(烂头颈)即是白底板病的早期症状。 2.发病症状 外观:患病甲鱼外观…  相似文献   

7.
曹军 《科学养鱼》2001,(12):39-39
1.症状与病变:病鱼体表局部或大部出血发炎,鳞片脱落,特别是鱼体两侧和腹部最为明显;部分或全部鳍条基部充血。鳍条的末端腐烂,常烂去一段,鳍条间组织也被破坏,形成“蛀鳍”,象破烂的纸扇状,鱼的上下颚及鳃盖部分充血,呈块状红斑;鳃盖中部分表皮有时烂去一块,以致透明呈小圆窗状,俗称“开天窗”。有时鱼的肠道也充血发炎。病鱼行动缓慢,反应迟钝,有气无力地独游于水面。在鳞片脱落处和鳍条腐烂处往往出现水霉菌寄生,加重病势。发病8~10天就会死亡。2.病原体:荧光极毛杆菌。3.流行情况:是草、青鱼等的主要疾病之…  相似文献   

8.
皮肤发炎充血病是金鱼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近几年来,一些金鱼生产单位和个体专业户,由于采取密养,但又忽视防病措施等原因,使此病日益严重,威胁到金鱼养殖事业的发展。现将有关此病的症状、危害及作者多年防治的经验介绍如下: 一、症状病鱼的体表局部发炎充血,尤以眼眶四周、鳃盖外表皮和内表皮、腹部、尾柄等处较为常见。鳍条和鳍条基部有时也有,而以尾鳍最常见,严重时鳍条破裂。病鱼的肠道、肝脏、脾脏、肾脏、肠系膜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炎,有些患病金鱼的局部肌肉也有充血现象,但病鱼口腔正常,这和鱼类出血  相似文献   

9.
今年四月份,慈利县宝莲渔场甲鱼池暴发了传染性疾病——红脖子病。相继死亡20余只,规格为0.75—1kg,损失近千元。这些病甲鱼的症状表现为:裙边严重下垂,咽喉部和颈部皮肤有明显的点状充血,腹甲因充血而出现红色斑块,有的甚至溃烂穿孔。游泳缓慢,反应迟钝,很易捕捉。病情严重的个体表现为口鼻出血。该病主要是由于伤鳖入池时未经处理而在自然条件较差、水质恶化,尤其是水温较低的情况下被水体中某些产气单孢杆菌侵袭而  相似文献   

10.
红脖子病又名大脖子病、俄托克病、阿多福症等。该病对各种规格的甲鱼都有危害,尤其对成鳖的危害最为严重。该病的发病率高,一般死亡率在20%-30%,最高可达60%。该病的病原——嗜水气单胞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广泛分布于各种水体以及食品中,在养殖密度高,水温变化大,水质差,鳖体受伤,突然变更饲料和饲养管理不善等的状况下,鳖抵抗力下降,会引发该病。甲鱼红脖子病的主要症状有以下几点:1.鳖的预脖充血红肿、伸缩困难是该病的主要症状。此外有的病鳖腹甲出现多个大小不一的红斑,并逐渐溃烂,眼睛白油,严重时失明,舌尖、口…  相似文献   

11.
随着甲鱼高密度人工饲养与繁殖,各种病害随之而来。根据当前已报导的甲鱼病害已有29种之多,其中主要危害稚幼甲鱼的有6种:系白点病、水霉病、钟形虫病等;危害成甲鱼的有12种:红脖子病、红底板病、洞穴病等;对二者均有危害的有11种:疖疮病、氨中毒、鳃腺炎、脂肪代谢等等。看来大部分病害都是以发病部位和症状来命名的,而其中既有由同一病源细菌引起,又表现不同的症状,也有的可能是病毒性,其症状又与细菌性引起的相似等等。本人对甲鱼三种不同症状的病害,取其组织进行电镜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报导如下:1、材料来源及其症状:1.1…  相似文献   

12.
病症:病馒最初表现为食欲不振,在水面离群独游或停靠池壁及饵料台不动,有的头部向上无力地“竖游”。病馒臀鳍、胸鳍、背鳍充血发红,腹部或体侧皮肤充血,肛门红肿;严重时在腹部等部位可见出血斑块。有时头部、躯干。尾部皮肤会出现局部坏死,从而感染水霉病。   将病馒解剖后观察,肠壁局部或全肠充血,失去弹性,肠内没有食物,有黄色或乳白色带血的粘液状物,其中含有坏死脱落的肠上皮细胞和血细胞。肝脏淤血呈暗红色,肝细胞脂肪变性。肾脏肿大,肾小球和肾小管都有明显病变。   经鉴定,该病的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此种病原…  相似文献   

13.
侯树鉴 《科学养鱼》2001,(10):41-41
鲢鱼细菌性败血病是由细菌引起的流行病,症状表现为:病鱼的颔部、口腔、鳃盖、体侧和鳍条基部出现局部或全部的轻度或严重充血,部分鱼因眼眶充血而出现突眼。剖腹后,腹腔内有黄色或血红色腹水,肝、脾、肾脏肿胀,肠壁充血。本病近年来在池塘、水库经常发生,6~8月易发病,尤以大雨过后,洪水流入池塘、水库更易发生。有些池塘、水库连续2~3年发病,且发病迅速严重,死亡率高,同水体中以鲢鱼最为严重,其它鱼则较轻。鲢鱼属滤食性鱼类,不摄食人工颗粒饵料,口服难以给药,治疗本病以体外消毒为主,如生石灰25~30毫克/升;…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甲鱼在国内外市场上畅销,养殖甲鱼者越来越多。由于初养者的养殖技术有限,甲鱼常会出现红脖子病、白斑病和腐皮病。现将这几种病的治疗方法介绍如下: 1、红脖子病:主要症状是颈部红肿充血,脖子伸长不能缩回,腹部出现红色斑点或糜烂。病情严重时,口鼻出血,全身红肿,眼睛失明,不久即死亡。  相似文献   

15.
《科学养鱼》2007,(4):83-83
一、赤皮病 赤皮病原体为荧光假单胞菌,又称荧光极毛杆凿。病鱼主要表现为鱼体表面局部发炎,鳞片松动脱落,以腹部两侧最为明显,背鳍或全部背鳍基充血,鳍条末端腐烂,鳍间组织被严重破坏,呈典型“蛀鳍”并伴有水毒寄生,呈继发性感染。病鱼肠道有时亦发炎或充血。  相似文献   

16.
一、病鱼的症状:病鱼眼眶出血,眼球突出,腹部充血或有出血点,鳃的颜色较淡,或呈花斑状;有的病鱼腹部膨大,腹腔内有血水、血块,肠壁充血,肠内无食物,有淡黄色的粘液,腹膨胀;有的病鱼内脏组织发生坏死或解体:有的病鱼在水中打转,不久便沉入水底死亡。特别遇到天气突然变化或水质突然变化,则会引起鲤鱼大最死亡。有的鱼池在冬季鱼停食后,仍有鲤鱼死亡沉入水底。 二、流行情况:主要发生在精养鲤鱼的池塘中。水温在4—33℃均有发生。特别在秋末冬初,鱼停食后发生死亡严重。严重时整塘鱼全部死亡,有的鱼塘  相似文献   

17.
甲鱼营养与疾病由营养问题引起的疾病往往发病率高,影响面广,难以发现,难以彻底治愈。这是因为在甲鱼高密度集约化养殖的今天,甲鱼使用配合饲料虽然已经成为趋势,但甲鱼的营养研究还不像鲤鱼、鳗鱼和对虾等养殖品种那么深入,因此,许多甲鱼养殖场还在用非甲鱼全价饲料如:鳗料或鳗鱼改型的甲鱼饲料来喂养甲鱼,由于鳗鱼的营养需求与甲鱼的营养需求相差很大,因此,使用鳗料后甲鱼很容易出现营养缺乏症,并由此感染细菌性和真菌性疾病。一、甲鱼营养性疾病的种类、症状及病因(一)单纯营养性疾病:甲鱼的营养性疾病主要有贫血、瘦背病…  相似文献   

18.
一、肠道败血病病原: 由鲶爱德华氏菌感染引起。 症状:病鱼全身有细小的红斑或充血,肝脏及其它内脏器官也会有类似斑点,鳃丝苍白,眼球外突。体腔充满带血的体液;后肠肛门常有出血症状,肠内充满带血的或淡红色的黏液。病原感染脑部时,病鱼常作环状游动,不久死亡。  相似文献   

19.
应用红霉素和食盐治疗金鱼竖鳞病金鱼在春秋季节,由于水体较凉,天气变化大而易患竖鳞病。病鱼症状:腹部膨胀、柔软,内有大量液体,有时腹部会充血;部分或全部鳞片竖立,并发尖向外伸展。目前治疗此病的方法虽很多,但因坚鳞病很难治,治愈率都不高。为了探讨更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1症状 弧菌病的典型症状是体表形成溃疡。因此。又称为细菌性溃疡病。其症状随病鱼种类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较为共同的症状是:发病初期体表部分褪色。随后充血或出血(其中鳍基部和鳍膜最为明显),鳞片脱落,形成溃疡;有的肛门红肿,眼球突出。眼内出血或眼球变白混浊。患病牙鲆肠道白浊。腹部膨胀。解剖病鱼,肝、脾、肾等内脏充血、肿大;肠道发炎、充血。肠粘膜组织腐烂脱落,肠内有黄色粘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