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麦类后期化学调节主要效应表现在退化小花数减少、千粒重、结实率增加,每穗粒数增多;以及预防倒伏、改善品质、增加产量等。而对亩穗数的增减效应微小,或没有效应。进行这类试验精确度要求高,尤其是某些化调物质作用微小,要求鉴定误差小。据几年  相似文献   

2.
麦类抗穗发芽品种资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
作物驯化在人类从狩猎和采摘的原始生活状态到农耕文明的演化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落粒性的丧失是作物驯化的首要性状。麦类作物是最早被驯化的作物之一,近年来随着大麦、小麦及其近缘物种基因组测序工作的完成,对麦类作物落粒控制系统驯化分子机制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本文就麦类作物脆轴性与作物驯化、大麦脆穗基因与驯化模式、小麦脆穗基因的同源性和多态性、脆穗基因在禾本科作物基因组中的排列方式以及影响麦类作物脆穗形成的其他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麦类作物脆穗基因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对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麦类作物穗器官的光合性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6,他引:16  
由于麦类作物穗器官的光合作用在整株物质生产中占有重要位置,对籽粒产量具有重要贡献,因此应当充分认识当前小麦高产和超高产探索中,穗茎非叶器官的光合优质。穗光合表现出明显的C4型或者C3~C4中间型特征,能够将籽粒呼吸释放的CO2重新固定,对干旱高温的忍耐性明显强于叶片。本文从穗光合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穗光合组织结构和光合特性等方面综述了麦类作物穗器官光合性能的研究进展,并提出在小麦超高产实践中发挥非叶器官光合优势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王志永  赵明  李连禄 《玉米科学》2007,15(1):033-036
以多穗型玉米农华103为材料,研究单株穗数对玉米后期物质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株穗数越多,玉米后期干物质积累量越大,穗部干物质积累量越大,穗部干物质占后期干物质积累总量比例越大,去穗植株的单个果穗性状均优于未去穗植株对应位置上的果穗性状。  相似文献   

6.
7.
8.
麦类作物产量形成与激素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相似文献   

9.
英国提高麦类单产的主要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麦类染色体的遗传同源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染色体的同源性是依据染色体配方对为基准进行判断的,其方法包括:根据缺体、四体及染色体置换的基因功能的补偿性,根据基因分析确认同祖基因及各染色体对非整倍体形特征的效果等来判断,另外,本文也介绍了根据同源染色体配对把亲缘种有用基因导入小麦的方法,今后导入有用基因的必要性将更加紧迫,这种诱导同源染色间配对以获得重组体的方法,今后将作为一种有效手段被利用。  相似文献   

11.
麦类作物适应微量元素亏缺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麦田土壤中微量元素的亏缺及有效性的降低严重干扰了麦类作物的生长和发育,导致作物产量和品质的下降。本文主要就麦类作物的铁、铜、锰、硼、锌营养胁迫条件下的适应机理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13.
14.
麦田杂草对麦类作物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杂草是农业-社会生态系统中干扰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植物,具有一系列独特的生物学特性,伴生于麦类作物的不同生长发育期,严重干扰了作物的正常生长,导致作物减产和品质下降。本文主要阐述了麦田杂草的生物学特性及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玉米雌雄穗开花间隔影响穗粒数的潜在原因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玉米的雌穗与雄穗开花的时间常不一致,导致了雌雄穗开花间隔(ASI)的产生.ASI的延长会导致玉米穗粒数的减少进而影响到产量.对同一品种而言,逆境会导致ASI的延长,但不同品种的反应并不一致.从植株内部的竞争、植株间的竞争、粒数与ASI的关系、花粉供应及雌花的适应度方面探讨了ASI影响穗粒数的潜在原因。  相似文献   

16.
麦田土壤中微量元素的亏缺及有效性的降低严重干扰了麦类作物的生长和发育,导致作物产量和品质的下降。本文主要就麦类作物在铁、铜、锰、硼和锌营养胁迫条件下的适应机理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了麦类作物主要线虫病及其有关症状、发生规律等新的研究进展。研究指出小麦粒瘿线虫对寄主有特异性识别作用.侵染后寄主的新陈代谢受到干扰。粒瘿线虫、燕麦孢囊、根结、根腐等线虫.可与细菌、真菌造成复合侵染加重为害。它们大都存在生理分化现象,轮作与抗病育种时应予以注意。穿刺巴氏芽孢杆菌、厚垣孢轮枝菌、嗜雌线疫霉菌对燕麦孢囊和根结线虫的雌虫和卵有一定生防作用.可进一步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18.
TILLING技术的形成和发展及其在麦类作物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TILLING(Targeting induced local lesions in genomes,定向诱导基因组局部突变技术)是一种高通量的等位变异创制和突变体快速鉴定技术,其实质是将传统的化学诱变方法和突变的高效筛选有效结合的反向遗传学研究方法。其技术原理是将传统的酶切技术与PCR技术相结合后采用红外双色荧光系统进行结果鉴定,从而筛选出相应的突变体。传统的TILLING技术主要用于筛选由人工诱导产生的突变体。Ecotilling技术由TILLING技术延伸而来,主要用于鉴定自然界中已经存在的突变体,其与传统的TILLING技术的区别主要为构建DNA池时略有差异。随着该项技术在拟南芥等模式植物中的成功应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其用于基因组较大的植物之中。本文对近年来TILLING技术在麦类作物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并通过比较不同植物突变体库中的突变频率发现,经EMS处理的小麦等麦类作物突变体库中的突变频率显著高于其他植物,因此相信,TILLING技术将会作为一种常规手段在麦类作物尤其是普通小麦改良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粳稻穗角和每穗颖花数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调查了粳稻直立穗品种丙8979与弯曲穗品种C堡杂交组合的P1、P2、F1、F2四个世代(2002年)和P1、P2、F1、F2、F2∶3五个世代(2003年)的穗角和每穗颖花数的表型分布。运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和分离世代加不分离世代联合分析的方法,对这两个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穗角和每穗颖花数性状均受2对主基因+多基因共同控制。独立的2对主基因和多基因都存在加性 显性 上位性效应。穗角性状以主基因遗传为主;每穗颖花数性状以多基因遗传为主。  相似文献   

20.
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CNV)是作物基因组中广泛存在的一种遗传变异,与作物的适应性、抗逆性等许多重要农艺性状相关。本文主要就CNV的发生机制、研究方法,尤其是植物中CNV与表型、CNV与植物适应性进化、CNV与重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分析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并就植物CNV的研究对麦类作物相关研究的启示进行了深入剖析,以期为我国麦类作物开展CNV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