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广西红锥地理种源试验初报   总被引:21,自引:7,他引:21  
对红锥3个试验点5个种源3年生幼林生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年生红锥幼林各试点间和各种源间的差异极显著;经比较各试点的苗期生长,苗平均高都以红锥1号和红锥2号种为最好;3年生红锥幼林树高,地径生长以红锥1号和2号种源为最好,红锥3号种源最差,其中最好的1号,2号种源的树高和地径分别为最差的3号种源的130%,122%和128%,119%。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出适宜粤东地区林分改造的乡土阔叶树种,通过分析火力楠、山杜英、毛果青冈、红锥和中华楠5个树种早期生长的保存率、树高、地径和冠幅等指标,结果表明,5个树种的保存率均在90%以上,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树高、地径和冠幅三者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各树种间也存在一定差异;聚类分析表明,5个树种分为3类,火力楠和山杜英为速生树种,红锥和毛果青冈次之,中华楠生长最慢。5个树种均为优良珍贵乡土阔叶树种,适应性强,在林分改造中,可根据树种生长特性进行合理搭配,确保改造效果。  相似文献   

3.
九连山阔叶试验林是广东省林科院与广东省九连山林场于2004年初合作建设的项目。该项目主要是对山乌桕、红锥、红花荷和火力楠4个树种在相同(近)立地、相同的造林和管护条件下的生长情况进行对比,对参试树种在试验地气候区的适生性、速生性及其他情况进行试验,并对各参试树种的生长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4.
头塘小流域不同立地类型防护林树种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金沙江流域防护林建设的需要,在会泽县头塘小流域的4种不同立地类型内,进行了7个树种的生长和防护功能对比试验研究。通过4年对各树种树高、地径、冠幅等生长量因子的观测,7个树种在4种立地类型上均表现良好的适应性。立地类型与树种间的交互作用明显,多数树种在半阳坡中厚层黄红壤立地类型上生长良好。通过各树种在该立地类型上生长曲线的比较,评选出圣诞树、水冬瓜在3个生长因子上的生长速度最快。经对7个参试树种防护功能的测定分析,以圣诞树的水土保持功能最佳。  相似文献   

5.
在京珠高速公路从化段两侧生态景观林改造套种中,对2003年乡土树种造林中的枫香等6个主要造林树种进行生长分析,结果表明:各树种间高生长存在显著差异,黎蒴林木生长较好,红锥、黄樟、枫香、木荷、山杜英较差;对蓝花楹等7个伴生树种的生长分析结果表明:各树种间高生长存在着明显差异,蓝花楹生长较好,凤凰木、米老排、火力楠次之,红花油茶、大叶紫薇、大头茶较差。乡土树种与速生树种间种中的黎蒴等4个造林树种的高生长分析结果表明:黎蒴、黄樟、木荷、大头茶与卷荚相思间种的高生长明显优于与尾叶桉间种。  相似文献   

6.
采用髓心形成层贴接法,对栲属的红锥与白锥2个树种种间及种内进行不同时期嫁接试验。结果表明:此嫁接方法适合2个栲属树种嫁接,本砧嫁接成活率最高达100%,异砧嫁接最高达79%;种间嫁接未见嫁接不亲和现象。在南宁3月是2个栲属树种种间嫁接最佳时期,成活率达79%,接穗生长达7 cm;2月次之,成活率达60%,接穗生长达5 cm。同时,还分析了影响嫁接成活的因素,包括气温、接穗等。  相似文献   

7.
在从化市风云岭森林公园生态公益林中,对2002年种植的5个乡土阔叶树种进行高生长测定,结果表明:各树种间高生长存在着显著差异,黎蒴林木生长较好,红苞木、枫香、红荷木次之,铁冬青较差。  相似文献   

8.
优良生态阔叶树种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对23种乡土阔叶树种进行造林生长比较试验,2年生林木生长调查结果表明:不同树种出现明显的生长差异,胸径与高生长均达到平均水平(1.39cm和1.76m)以上的树种有大叶相思、红胶木、红苞木、仪花和阿丁枫5个。结合形态学特征进行综合评价,认为5个树种各具特色,均具有推广潜力的优良生态造林树种,其中红胶木表现最为突出,可重点推广。  相似文献   

9.
红锥天然分布区的主要资源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调查分析红锥17个主要分布区的现有资源状况的基础上,重点比较了现有资源的生长特性以及与气候立地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0.
王兰兰 《绿色科技》2023,(5):153-155+161
通过桉树林景观改造工程建设中引入树种筛选,采伐强度2个因子,开展了红锥、木荷、樟树、乐昌含笑、灰木莲等5个树种成长测定,结果表明:树木高度的大小为红锥>樟树>灰木莲>木荷>乐昌含笑;地径的大小为红锥>木荷>樟树>灰木莲>乐昌含笑;冠幅的大小为红锥>木荷>樟树>乐昌含笑>灰木莲。总体来,红锥生长效果最好,其他树种的生长情况与和其他文献较为接近。研究了林下多样性变化情况,发现桉树林全部采伐后物种的数量达到最大。更新层、灌木层、草本层、藤本新的物种的进入也更为频繁,证明林相改造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福建珍贵阔叶用材树种的筛选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对福建 1 0种珍贵阔叶树种的速生丰产特性、经济性状和适应性调查基础上 ,运用多目标决策原理 ,进行福建珍贵阔叶用材树种的筛选研究。结果表明 :在 1 0种珍贵阔叶树种中 ,檫树的速生丰产指标得分最高 ,闽楠的经济性状指标得分最高 ,福建青冈、刺栲、青钩栲的适应性指标最好 ;1 0个阔叶树种可分为 3个等级 ,其中一级的刺栲、闽楠为福建适宜的阔叶造林树种 ;二级的檫树、青钩栲、沉水樟、福建青冈为福建次适宜的阔叶造林树种。  相似文献   

12.
采用样方法、利用生态位宽度(Levins指数、Hurlbert指数、Feinsinger指数)、生态位相似性比例、生态位重叠对宛田红锥林不同资源位中20个主要种群的生态位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采用Levins,Hurlbert和Feinsinger三个生态位宽度计测公式结果基本一致;红锥,九节,倒挂铁角蕨的生态位宽度最大,对群落环境的适应和资源利用能力最强;宛田红锥林各主要种群间对生态因子的需求较相似,生态位相似性比例比较高,Cih值大于0.4的有109对,占57.4%;生态位宽度较大的种群间,生态位相似性比例一般较大,如红锥与球序鹅掌柴,九节与罗伞树的Cih值分别为0.709 7,0.741 6;宛田红锥林各主要种群间生态位重叠程度低,表明红锥林利用相同资源位而产生的种间竞争不激烈,群落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3.
2002年在马尾松残次林下套种红锥、米老排、火力楠、南酸枣、枫香、山杜英、荷木等7个乡土阔叶树种,5年后对其林分生长和土壤水分物理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改造5年后林分已近郁闭,形成复层针阔混交林,以套种南酸枣和枫香的生长表现最佳;混交林的土壤渗透系数、含水量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下降,水分入渗和涵养水源效能显著增强,土壤渗透系数和含水量比马尾松纯林分别增加31.8%~45.1%和40.2%~55.1%;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得到了明显改善,其土壤容重降低6.1%~8.9%,总孔隙度提高5.3%-7.8%,饱和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和田间持水量分别提高16.6%~20.8%、9.5%-11.5%和12.7%~15.2%;总体而言,以套种枫香、红锥和南酸枣的生态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2014年8月,对高州市红椎等7种阔叶树种早期生长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3个林龄(4年、3年和2年生)红椎树高生长较快,其次为台湾相思,而香樟早期树高生长较慢;3个林龄红椎、枫香及红花荷地径生长较快,同样香樟地径生长较慢。方差分析表明,同一树种树高在4年和3年生间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3年~4年生红椎等7种阔叶树种树高生长不明显,却显著高于2年生(P<0.05);除枫香、红花荷、台湾相思外,其余各树种3个林龄间地径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3个林龄树高下坡/上坡均值分别为1.43(4年生)、1.48(3年生)和1.24(2年生),而地径下坡/上坡均值分别为1.21(4年生)、1.32(3年生)和1.32(2年生),阔叶树种在下坡生长状况明显高于上坡。本研究为阔叶树种树种选择及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5.
南亚热带4个珍优阔叶树种化感作用的生物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萝卜、西南桦为受体植物,以西南桦、红椎、米老排和火力楠为供体植物,从供体植物的纯林内收集鲜叶、未分解和半分解枯落叶以及林下表土制备系列水浸液,通过种子萌发试验揭示其化感作用。结果表明:①西南桦鲜叶以及米老排、红椎和火力楠未分解枯落叶的1∶10水浸液对萝卜种子萌发存在显著的化感作用,其半分解枯落叶和林下表土的系列水浸液大多表现出对萝卜种子萌发的促进作用,但差异不显著;②米老排对西南桦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最为明显,西南桦亦表现出显著的自毒作用,火力楠和红椎对西南桦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相对较弱;③在选择西南桦的混交树种时,红椎是最为理想的伴生树种,其次是火力楠,而米老排则不适合与西南桦混交。  相似文献   

16.
几个值得大力发展的优良珍贵树种(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红锥、西楠桦、格木、蚬木、任豆等5种树种的分布范围、生长特性.  相似文献   

17.
以马尾松 Pinus massoniana 与乡土树种荷木 Schima superba、黧蒴 Castanopsis fissa、红锥 Castanopsis hystrix、枫香 Liquidambar formosana 和假苹婆 Sterculia lanceolata 为研究对象进行混交试验,研 究苗木叶片超微弱发光特征的差异。结果表明,各树种的超微弱发光特征值大小总体表现为对照组<单混 种组<双混种组,各树种混种后树种的超微弱发光特征值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所有组合中,马尾松 + 黧蒴 + 枫香组合超微弱发光特征值最高。从聚类分析结果来看,马尾松 + 黧蒴 + 荷木、马尾松 + 枫香 + 荷木、马 尾松 + 红锥 + 荷木、马尾松 + 红锥 + 黧蒴以及马尾松 + 红锥 + 枫香等组合,各树种内部相互联系程度高, 代谢旺盛,树种组合抗性好,生命力强,是马尾松纯林林分改造的理想树种搭配选择。  相似文献   

18.
惠州市生态公益林乡土树种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了广东省博罗县梅花林场11种8年生乡土树种的生长状况,并应用样方法调查分析了林分的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白楸(Mallotus paniculatus)、红苞木(Rhodoleia championii)、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和火力楠(Michelia macclurei)生长较快;大头茶(Gordonia axillaris)、柳叶桢楠(Machilus salicina)和拐枣(Hovenia dulcis)生长较慢。与造林初期相比,改造后8年生的林分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稍有下降。研究表明,白楸、红苞木、红锥和火力楠均适合作为惠州市生态公益林和风景林的树种。  相似文献   

19.
以 马 尾 松(Pinus massoniana) 与 乡 土 树 种 黧 蒴(Castanopsis fissa)、 红 锥(Castanopsis hystrix)、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荷木(Schima superba)和假苹婆(Sterculia lanceolata)为研 究对象设计混交盆栽试验,研究叶片光合和全株光合特征参数的差异。结果表明:枫香对马尾松、黧蒴 的光合作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各树种的光合能力基本表现为从对照组到单混种组到双混种组依次上升 的变化趋势。双混种组合的实际光合能力相比理论值平均提高 15.62%。马尾松 + 黧蒴 + 枫香组合的光合 作用提升程度最大,是本次试验的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20.
珍贵用材树种红锥的生物学特性与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红锥材质优良,是良好的单板材造林树种,在江西南部有较好的发展潜力。介绍红锥的生物学特性,对其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提出红锥进一步研究和开发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