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染性角膜结膜炎也称红眼病,是由牛摩拉氏菌引起的眼角膜和结膜的急性炎症,近年来不少牛场时有发生。1994年夏初至秋末,山西晋南某牛场52头奶牛中,发病39头,发病率为75%。此病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治疗,将会使奶牛单眼或者双眼失明,致使奶牛生产性能大幅度下降甚至丧失,失去饲养价值。1发病情况2006年6月至10月,宁夏银川市某奶牛场先后有150头泌乳牛发生传染性角膜结膜炎,占泌乳牛牛群的37%,占全群牛数的21%。2流行病学特点本病主要发生在夏季,有些地方也有冬季流行。由于夏季日照强烈,蚊、蝇孳生旺盛且活动频繁,极易将病传播。直接接触传播,各…  相似文献   

2.
某牛场育成牛母牛20头,年龄2.4~4岁,犊牛4头。3~4月中旬,陆续有5头奶牛排出稀软、带血丝、鲜血块稀便或黑色粪便。经农业部动检所寄生虫室诊断为奶牛球虫病。经过近一个月的治疗,除一头死亡外,其余4头均治愈。此次该病发病率20.8%,死亡率20%。1 发病情况1.1 发病年龄:发病奶牛均为头胎产奶牛,2.5岁左右。  相似文献   

3.
1 发病情况 某牛场共有奶牛95头,其中20头奶牛是2005年从外地引进的,自2005年初以来,共有15头奶牛出现了流产及腹泻等症状,9月份又有5头奶牛发病,腹泻尤为严重,且有2头死亡。  相似文献   

4.
张晓利 《北方牧业》2007,(11):21-21
<正>1发病情况河北省承德市双滦区一饲养户养的奶牛32头,其中4头产后奶牛发生此病;围场一家养奶牛10头,有三头产后奶牛发病,多为左方变位,其他牛场也有此病的发生,发病率在此期间达12%  相似文献   

5.
奶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是一种重要的急性传染病,该病传染快、发病率高,对奶牛危害极大。本文介绍了泰安某牛场奶牛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及治疗方法,对该病发病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综合防控措施,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区部分奶牛场连续发生几起奶牛产后瘫痪的病例。发病牛场系饲养荷斯坦奶牛,饲养规模30头~80头。饲料自配,原料以玉米秸秆添加麸皮、玉米粉及添加剂为主,饲养条件一般、管理粗放。发病奶牛产犊3胎次~5胎次,发病前体质较差。  相似文献   

7.
<正>1发病情况某牛场2007年10月份从外地引进奶牛700头,2007年11月份,有7头奶牛出现了关节疼痛及腹泻等症状,12月份又有6头奶牛发病,腹泻尤为严重,且有2头死亡。2临床症状13头患牛均是6 ̄8个月龄的育肥牛,突然发病后精神沉郁,体温升高至40 ̄41℃,被毛  相似文献   

8.
笔者于1985年9—10月对武汉市畜科所实验牛场的5头发病奶牛诊断为狂犬病,报告如下。一、发病情况武汉市畜科所1985年饲养奶牛92头,牛群全都栓系舍饲,在户外运动场上运动。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是奶牛养殖的大省,奶牛的养殖遍布全省各地,由于各地地理条件和经济状况的不同,奶牛的饲养方式不相同.大型规模化养殖场开始使用TMR(全混合日粮)技术饲喂奶牛,但绝大部分牛场仍然采用精粗料分饲方式.本次试验从采用TMR饲养的牛场和采用传统饲养方式的牛场各选取了25头泌乳奶牛,研究TMR和传统饲养方式下奶牛的营养状况的差别.  相似文献   

10.
奶牛蹄病是生产实践中的常见疾病之一,因其发病过程缓慢,病发初期没有直接造成奶牛停产,所以大多饲养专业户和小规模奶牛场重视的程度不高,蹄病在牛群中大量存在,直接影响奶牛健康和奶牛生产性能的发挥。2011年3月本人到临洮和谐牛场出诊,该场80头产奶牛中患各类蹄病的有14头,占整个牛群的17.5%,占产奶牛的29.17%。本...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高产奶牛围产期维生素E(VE)缺乏较为普遍,但这一问题在牛场最易被忽视.为此,本试验在某一大型集约化牛场,选取VE缺乏组奶牛40头,健康组奶牛40头,对试验奶牛的抗氧化、肝功、能量代谢、矿物元素和其他维生素指标进行显著性分析、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及ROC分析.结果显示:与健康组相比,VE缺乏组血浆中...  相似文献   

12.
为了统计和研究石河子垦区大中型奶牛场临床型乳房炎的发病规律及治疗情况,选择石河子垦区6个大中型奶牛场2 600头奶牛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对临床型乳房炎进行鉴定及不同治疗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2 600头奶牛在4—9月份临床型乳房炎发病270头,发病率10.38%;10—3月份发病163头,发病率6.99%。目前在石河子垦区大中型牛场一般常见的治疗药物主要有左旋咪唑拌料、青霉素钾或先锋Ⅴ等+糖皮质激素、中草药组方和青霉素钾或先锋Ⅴ等+中草药组方等。结果,经过预防和治疗后,在4—9月份奶牛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率降至4.92%;10—3月份奶牛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率降至3.00%。调查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用药对临床型乳房炎起到了积极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奶牛隐性乳房炎是危害奶牛场生产作业的重要疾病之一,防治不当将造成巨额经济损失。对四川雅安地区某牛场的86头泌乳期奶牛进行隐性乳房炎发病情况的调查统计。采用兰州乳房炎检测法(LMT)对隐性乳房炎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该牛场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达44.77%。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奶牛乳房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巴彦淖尔市磴口县养牛数量较多,为了了解磴口县奶牛蹄病发病情况及当地的预防措施,笔者于2017年7月对巴彦淖尔市磴口县某牛场的1 043头荷斯坦奶牛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214头存在不同程度的蹄病,发病率为20.51%;发病率较高,该场因蹄病淘汰的奶牛数目也较多,应该加强预防。  相似文献   

15.
奶牛蹄病是生产实践中的常见疾病之一,因其发病过程缓慢,病发初期没有直接造成奶牛停产,所以大多饲养专业户和小规模奶牛场重视的程度不高,蹄病在牛群中大量存在,直接影响奶牛健康和奶牛生产性能的发挥。2011年3月本人到临洮和谐牛场出诊,该场80头产奶牛中患各类蹄病的有14头,占整个牛群的17.5%,占产奶牛的29.17%。本文对该场蹄病的治疗情况综述如下,供兽医工作者和奶牛饲养管理者借鉴。  相似文献   

16.
2007年6月笔者应邀到某牛场出诊,该牛场有1头怀孕2个月的青年牛,由于饲料条件差,导致奶牛异食,引起瘤胃驰缓,最后发展到瘤胃大量积液.经一系列保守治疗失败后,笔者试施了瘤胃功开术,病牛愈后良好,10天后完全康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新疆石河子地区6个大中型牛场2600头奶牛的跟踪调查发现,在4-9月份奶牛临床型乳房炎发病249头,临床型乳房炎平均发病率11.55%;10月份-次年3月份奶牛临床型乳房炎发病163头,临床型乳房炎平均发病率6.99%。根据中草药的药理性质进行组方,采用TMR饲喂技术预防性投放中草药+抗生素乳区局部治疗的方式用药,经过该技术措施的预防和治疗后在4-9月份奶牛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率降低至4.92%;10月份-次年3月份奶牛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率降至3%,目前在规模化或大中型牛场一般常见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抗菌增效剂、抗生素+激素、中草药和抗生素+中草药等四种方式,试验结果表明,中西药相结合用药对临床型乳房炎起到积极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袁伟  袁天旭 《中国乳业》2014,(12):50-51
本文针对有些私营规模奶牛场为提高奶牛的泌乳量,增喂浸泡黄豆,引发高产奶牛发生中毒的病例,从奶牛发病症状、治疗手段以及治疗体会等3个方面进行分析,希望对牛场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9.
柳州市奶牛结核病检测方法及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皮内注射结核提纯菌素方法,对柳州市2004~2007年的8304头(次)奶牛进行结核病检疫监测,检出结核阳性病奶牛55头,占总检测牛数0.66%。从检疫情况分析,奶牛结核病呈波浪状,零星散发,老疫点出现反复发病,新疫点多为新建牛场的散养户。表明我市奶牛结核病的防治形势仍然严峻。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石河子地区奶牛酮病的发病情况,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畜牧兽医工作站DHI中心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八个参测牛场的泌乳奶牛作为研究对象,每个牛场随机抽取体况相近的泌乳牛100头,通过测定奶样中丙酮和β-羟丁酸的含量,对该地区奶牛酮病发病情况进行初步统计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显示,临床型酮病的总发病率为8.75%,亚临床型酮病总发病率为45.63%。该结果可能与牛场的饲养管理水平有一定的关系;由于亚临床型酮病发病率普遍较高,且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因此,牛场需要加强对酮病的监测,从而达到及时治疗和预防酮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