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在“生态环境建设”一词,在我国被广泛使用,而且为政府文件甚至为宪法所认定。但中国工程院的钱正英、沈国舫和刘昌明三位院士提出,“生态环境建设”这个名词事实上不符合科学,与国际用语不接轨,在国内外都有一定负面影响,建议对“生态环境建设”的提法进行改正。根据三位院士的建议,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专门召开专家研讨会,对“生态环境建设”这一名词进行研讨和审定。  相似文献   

2.
作者曾专门撰文。从“生态环境”一词的问题入手指出“生态环境建设”提法不科学。但近期有学者又在否定“生态环境”及“生态环境建设”提法的同时否定“生态建设”的提法。作者对此进行了认真分析。明确指出“生态建设”的提法不容否定。还是“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提法好。  相似文献   

3.
作者曾专门撰文,从“生态环境”一词的问题入手指出“生态环境建设”提法不科学。但近期有学者又在否定“生态环境”及“生态环境建设”提法的同时否定“生态建设”的提法。作者对此进行了认真分析,明确指出“生态建设”的提法不容否定,还是“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提法好。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自治区“三北”防护林体系,经过40多年的建设,对改善全区生态环境,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总体规划时间为1979—2050年,共分为三个阶段,八期工程,建设期限79 a,其中“三北”防护林五期工程规划年限为2011—2020年。文章对“三北”五期工程实施的成效,主要经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三北”防护林后期建设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植被、生态环境和水源涵养林调查的基础上,阐述了辽东山区水源的生态环境条件,将本区的植被划分成5大类型,重点提出了植被的破坏导致了水源涵养功能下降,是影响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对建国以来提出的水源涵养林建设的技术措施等做了重新思考,结合现代生态原理,建议考虑进行辽东山区“水源生态系统工程”建设。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工程目标”、“子工程的划分”、“工程要点”的设想。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永州林业建设提前“灭荒”和实现全面绿化,有林地面积、森林蓄积量和森林覆盖率实现了三增长,丘岗山地开发和高效林业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从整体上看,绿化的水平还较低,生态环境还较脆弱,林业的效益还不佳。下一步林业要上新台阶,必须以生态环境建设为主旋律,达到三个效益的有机统一,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一、统一思想,进一步提高对林业在生态环境区设中主体地位的认识。林业既是社会公益事业,又是重要的基础产业,承担着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和保障经济发展的双重使命,我们要在思想观念上来一个根本性的转变,必…  相似文献   

7.
本期导读     
世纪之交 ,党中央确定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得到了全国的热烈响应。在这项改写西部历史、关系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伟大战略中 ,改善生态环境成为首先要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林业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 ,如何把握这一历史机遇 ,在西部生态环境建设中唱好主角 ?本期的开篇文章以新疆塔里木河流域为视点 ,从一个侧面对此作了很好地注解。期望此文进一步引发我们对西部生态环境建设问题的热切关注。今年是“九五”计划的最后一年 ,林业的计划财务工作如何承前启后、开拓前进 ?“领导·专家论坛”的第 2篇文章对此进行了全面阐述。文章强调增强“三个…  相似文献   

8.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掏建和谐社会战略决策,确保黄羊滩“三荒”造林2003—2007年五年任务三年完成(规划8万亩造林任务.已完成6万亩.剩余2万亩今年全部完成),以实际行动支持北京举办“绿色奥运”.北京军区对全区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一次再动员、再部署并于近日在宣化炮兵靶场举行黄羊滩植树会战。  相似文献   

9.
经济林在林业发展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尤其在人口爆炸的时代 ,食品工业必将用农林两个翅膀飞行。园林产业也将是环境科学的支柱之一。因此 ,在全球化的信息交流中 ,英语对经济林研究的作用 ,也会与日俱增。外语工作者和林业工作者应该携起手来 ,为经济林的翻译开辟一席广阔的领地。1 多元时代与翻译标准化早在 1989年 ,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就公布出版了 2 2 19条林学名词。其中大部分涉及经济林。书中明确规定“经济林”的英语称呼为“non- timber product forest”,还在注释中指出为“培育木材以外的其它林产品为主的森林”。这为林…  相似文献   

10.
“生态环境建设”一词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没有出现,取而代之的是“生态建设”。从“生态环境建设”发展到“生态建设”应是对“生态环境建设”的突破,是生态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柳州是中国西南工业重镇,“十五”以来,柳州通过启动“碧水蓝天”等一系列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提升.笔者结合柳州现状,深入挖掘城市特色,分析其生态环境及城市文化特点,最终确定了“山水风情柳州,绿色森林龙城”的建设理念及“一核、两区、三廊、多点”的森林建设布局,为在生态、产业、文化三大体系中进行独具特色的森林城市建设提供了极好的案例.  相似文献   

12.
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重大的社会生态行为 ,建设的原因是生态系统发生了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病变”,建设的目的则是对“病变”的治疗和“修复”,同时还要通过规划 ,结合产业结构调整 ,超越传统的经济式环境管理模式 ,按照生态规律组织布局经济活动 ,解决因“发展加快”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因“发展不足”导致的生态破坏等问题。要达到上述目的 ,首先要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功能需求有一个完整的界定 ;其次又要根据生态系统的“病状”实施合理的“治疗”措施 ,由此找到建设的切入点。根据新疆的特点 ,生态环境建设应从以下三方面寻找切入点。1 …  相似文献   

13.
在翻阅报纸、杂志或聆听领导讲话时,不时会听到、见到将“优美的生态环境”这一词组搭配用于对园林绿化的评价,这种提法反映出人们的一种观念:认为能够满足人们视觉效果的更绿更美的环境即可称为“优美的生态环境”。但细究起来,作为园林建设成果,“优美的生态环境”其实不完全符合生态要求,与生态园林建设理念相去甚远。  相似文献   

14.
林业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是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看,林业的生态性是第一位的,经济性是第二位的。从林业发展历史和现状看,林业经济要得到持续发展,不抓住生态林业建设这个根本,不杜绝利在眼前祸害长远的建设项目,经济要得到持续发展是不可能的。坚持可持续发展,抓好生态林业建设这个基础,已经引起各级党委、政府和全社会的关注。本文结合湖南湘西州实际,对该州林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重新认识林业,树立生态第一观点 长期以来社会各界对林…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五大胜利召开的前夕,江泽民总书记、李鹏总理专门就生态环境建设问题作出长篇批示。明确指出“大抓植树造林,绿化荒漠,建设生态农业”、“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植树造林、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环境的重视。可以说,这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为更好地规划中国走向二十一世纪所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在世纪之交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的又一伟大  相似文献   

16.
<正>林业有害生物是制约我国林业发展的因素之一,被称作“没有硝烟的火灾”,给生态环境建设带来巨大的损失。内蒙古作为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林业建设发挥着重要的生态作用,而林业有害生物不仅影响林产品安全和林业经济效益,同时破坏森林资源,是生态安全屏障建设不稳定因素之一。本文对内蒙古林业有害生物现状进行总结并提出防控建议,以期为内蒙古生态安全建设添彩增绿。  相似文献   

17.
《世界林业研究》1997,10(5):1-2
发展山区经济,加强对山区的综合开发,是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一项极其紧迫的任务,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局面。深入研究山区发展问题,对增强山区综合生产能力,改善生态环境,加速脱贫致富的步伐,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不久前,本刊编辑部就“山区建设和可持续发展”问题采访了著名的水保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关君蔚先生。现将采访的内容摘要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2012年12月15日,国家林业局邀请5位院士,召开生态文明建设高层专家座谈会,围绕发展林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5位院士的发言观点鲜明、分析透彻、内涵丰富,既有生态文明的理论问题,又有林业工作的实践问题,帮助大家对十八大报告的学习和理解提高到了一个新境界,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打开了新思路。本栏目将5位院士的发言摘要分期连续刊登,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19.
10月25日,北京世纪金源酒店国际会议厅高朋满座、蓬荜生辉,许多熟悉的面孔相继出现在这里,国家林业局副局长李育材、祝列克,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白春礼院士、唐守正院士,中国工程院冯宗炜院士、李京文院士、罗绍基院士、匡廷云院士、闻立时院士、孙九林院士等著名专家学者相继到来,参加由国家林业局、中国科学院联合主办的重大工程与生态环境战略研讨会。与会专家就重大工程与生态环境建设、森林与生态建设、生物减排与工程减排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提出要加强对重大工程的生态效益监测和风险评估,并就相关问题达成了共识,发布了《关注重大工程加强生态建设促进生态文明》宣言。[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水资源的日益短缺,使得人们不得不更加关注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在这方面,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如何看待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保护利用的关系,在当前既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问题,而且也有特别重要的实践意义。 记者带着这个问题,请教了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沈国舫院士。 沈院士说,生态环境的破坏,主要起因于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