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华鳖三级生态分养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鳖的传统养殖方法大致分为室内控温养殖和室外露天池塘养殖两种类型,两者的养殖技术路线基本相同,分为一级饲养和二级饲养。一级饲养就是从鳖苗直接养到商品鳖。二级饲养是先将鳖苗培育成100~150克/只的鳖种,再分养至500克/只以上的商品鳖。  相似文献   

2.
按常规的池塘养殖,从出壳的稚鳖养成500克左右的商品鳖,长江流域一般需3~4年,长江以北需4年以上,如果采用快速加温养殖在12~16个月,可达商品规格,单位面积产量也相应提高。  相似文献   

3.
北方地区由于气候寒冷,中华鳖长成500克左右的个体,一般需4-6年,进行鳖的增温养殖则可大大缩短其生长期。新疆石河子大学农学院试验场根据新疆冬季的气候特点,参照内地人工养殖中华鳖的经验,率先进行了高寒地区中华鳖的人工养殖试验,1994年由内地引入部分稚鳖、成鳖进行小规模试验养殖,初见成效,1995年、1996年又由内地购进890只成鳖进行扩大养殖,并取得了较好的试验结果。现将养殖技术报告如下:1塑料温棚养鳖池的建造考虑到本地冬季最低气温达到-38℃左右,夏季最高气温达到+39℃左右的气候特点,在进行鳖池的建造时为了充分利…  相似文献   

4.
利用庭院内空闲地,建6.5m×5.2m小型温室,修整养殖池20m×7.5m,进行中华鳖快速、高效、低耗养殖试验。其结果:15个月生产商品鳖331.25kg,产值36492.0元,从稚鳖到商品鳖的育成率高达79.75%,投入产出比达1:2.79。  相似文献   

5.
刘小平 《科学养鱼》1997,(11):18-18
目前市场甲鱼价格平稳,而稚幼鳖供过于求,加之甲鱼饲料价格稳中有降,在这种情况下,大力养殖商品甲鱼,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然而甲鱼在天然水温条件下达到500克左右,大约需要4年时间,周期太长。如采用加温养殖则费用太高,投资太大,不是一般条件所能实行。而常温加棚19个月养殖商品甲鱼投资少,周期短,简便易行,为大多数养殖户所能接受。其具体养殖方法如下:4月底5月初,随着气温回升,水温将达到25”C左右,此时在常温下,甲鱼可摄食生长,并逐步进人生长旺季。在5月上旬购进稚鳖,规格每只15~20克,要求稚鳖体质健壮,无病…  相似文献   

6.
洞庭湖区南县、沅江等县市历年来发展以鱼鳖混养或池塘生态养殖技术为主的生产模式,所生产的商品鳖体匀、色亮,品质明显优于温室养殖的产品,市场售价连续多年稳定在60元/千克以上,广大养殖户都取得了比较好的经济效益,中华鳖池塘生态养殖在这些地方呈稳步扩大的趋势。仅南县2004年就新增100多户农户开展中华鳖池塘生态养殖。现将其关键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通常将规格为50~250g的中华鳖称为幼鳖,幼鳖阶段是中华鳖生长较快的阶段,是承接稚鳖培育和成鳖养成的重要环节,在幼鳖的池塘养殖管理中,要注意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鳖以其营养、药用价值高等特点而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在鳖价一落千丈,每公斤售价26~40元的行情下,只有提高养殖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才能增强市场竞争力,赚取合理利润。搞好稚鳖阶段的养殖工作,提高稚鳖养殖成活率,是养鳖业至关重要的第一关。下面笔者稚鳖养殖及鳖苗放养应注意的问题谈  相似文献   

9.
杨广 《水产养殖》1999,(2):25-25
近几年来中华鳖养殖在我国盛行,商品鳖的数量剧增,市场价格急剧下降,养鳖场为了走出困境,必须降低鳖的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本文是作者在养鳖生产过程中降低成本方面的几点体会,仅供参考。1基本设施1.1温室在中华鳖的养殖中普遍采用温室养殖,温室养鳖能增加鳖的生长速度,降低养殖周期,增加资本循环。在我国增温养鳖的三种方式中,全封闭温室保温性能最强,然而,这种温室中缺少光源,水质极易变坏,而且需要大型锅炉供热,一次性投资巨大,需要的流动资金也很大,不宜推广;简易温室利用双层塑料薄膜保温,采用小型锅炉或土制…  相似文献   

10.
我公司在多年养殖中华鳖的基础上,于2007年从广西陆续引进山瑞鳖商品鳖和稚鳖进行养殖与后续的繁育试验,其中2010-2011年进行了山瑞鳖与中华鳖"温室-外塘"二段式养殖对比试验。经过10个月的温室养殖与3个月的外塘养殖,山瑞鳖与中华  相似文献   

11.
章剑 《渔业现代化》1998,25(2):15-19,31
温室养鳖采用养鳖温室自动加温控温装置、无沙养鳖新工艺和温室养鳖生态调控与综合防病新技术,稚鳖经12个月的饲养。平均现格即可达到500克的商品鳖.且可实行自繁自养。这种方式自成一个完整的相对封闭的健康养鳖体系、即自然条件下培育亲鳖.控温条件下人工孵化和稚幼鳖培育,自然条件下养成鳖。一般,稚鳖在温室内培育至幼鳖(亦可在温室中从稚鳖直接养成商品鳖)。在苏州每年9月底将稚鳖放养到温室养鳖池进行加温养殖.至翌年6月纳鳖平均规格达到250克.此时纳鳖出池并移人室外露天成鳖池饲养3个月,至9月底长成平均500克左右的商品鳖…  相似文献   

12.
我国目前主要养殖鳖种类有中华鳖和台湾鳖,而中华鳖又又细分为湖南鳖、江西鳖、黄河鳖、黄沙鳖、日本品系中华鳖等。主要养殖区域为江浙一带,以及广东珠三角地区。养殖品种方面,据介绍,浙江温棚养殖多以台湾鳖为主,外塘则以日本品系中华鳖为主;广东中山、顺德等地以台湾  相似文献   

13.
仿野生中华鳖生态养殖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传会 《水产养殖》2010,31(7):10-11
<正>所谓仿野生中华鳖养殖,就是改工厂化增温养鳖为池塘常温生态养鳖,改投喂人工配合饲料为以天然活饵料为主,改全程依靠药物防治疾病为生态调节控制鳖病发生,改当年上市的快速养殖法为2~3年养成的自然养鳖法,从而恢复了中华鳖传统的外形、口感、品质和滋补功效,价格由20~30元/kg提高到160~240元/kg,而且商品鳖在市场上日渐受宠,养殖者可以取得不菲的投资回报。  相似文献   

14.
中华鳖室外池塘养殖,是我国农村采用较多的养鳖模式,因其养成的商品鳖较工厂化直接养成的商品鳖色泽好,口味鲜,所以市场价格也较高.  相似文献   

15.
南方池塘常温条件下,稚鳖当年可以培育成人体重15~250克,一般为25~150克的幼鳖。幼鳖经冬前或冬后筛选分格越冬,转入成鳖养殖池,于翌年养成商品鳖,规格400~850克。  相似文献   

16.
中华鳖富含人体必须的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1],是名贵的水产养殖品种.我国中华鳖养殖产业经历了二十余年的发展历史,中华鳖产业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进入了稳定发展的时期,中华鳖商品价格有所降低,养殖利润减少[2].但是只要提高养殖技术,降低成本,中华鳖仍然是一个非常好的养殖品种.稚鳖苗种成本占养殖成本中很大的比例,稚鳖一般指当年孵化的,体重在50g以下的小鳖.在中华鳖的整个养殖过程中,稚鳖阶段的死亡率是最高的,一般在20%以上,是影响养殖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在养殖过程中总结了一些适合于北方地区提高稚鳖成活率的经验,希望能对中华鳖的养殖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李明 《内陆水产》2008,33(1):40-41
近年我市的中华鳖养殖发展非常迅速。目前全市的养殖数量已超过1500万只,产量6000多t,产值达到3亿多元。中华鳖养殖已成为我市渔业的特色支柱产业。虽然温室养鳖因产品品质较低、用药较为频繁,受到许多业内人士的诟病,但温室养殖周期短、生产成本低、市场销路广,故而还是有其很强的生命力。温室养鳖现已占到我市中华鳖养殖总量的80%以上,而且还在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山瑞鳖与中华鳖的养殖生长和形态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瑞鳖与中华鳖的养殖生长和形态比较@郑文彪@粱淡茹@肖智@方昆阳¥华南师范大学生物系@刘顺元@林蠡@孟帆¥广东省海洋与水产厅资源环境管理处山瑞鳖与中华鳖的养殖生长和形态比较郑文彪粱淡茹肖智方昆阳(华南师范大学生物系,广州510631)刘顺元林蠡孟帆(广东省...  相似文献   

19.
嵇爱华 《水产养殖》2014,(12):50-51
<正>通常将规格为50~250 g的中华鳖称为幼鳖,幼鳖阶段是中华鳖生长较快的阶段,是承接稚鳖培育和成鳖养成的重要环节,在幼鳖的池塘养殖管理中,要注意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1科学放养放养的幼鳖要求体质健壮、无病无伤,同一池内放养的幼鳖规格要一致,以防大小混养引起相互残杀。放养密度根据幼鳖的规格不同而异,平均体重小,放养密度大,并随着体重的增加,逐步降低养殖密度,一般放养50 g/只左右的幼鳖,30~40只/m2;  相似文献   

20.
无公害仿野生中华鳖养殖技术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汶上县东豪特种水产养殖场始建于1996年,属个体私营企业,是一所集黄河流域中华鳖养殖、繁育于一体的专业化生产场。目前占地面积已发展到20hm^2(300亩),养殖水面达到16hm^2(240亩),拥有固定资产l200万元以上。采用蒸汽锅炉、温室控温工厂集约化养殖与露天生态外塘养殖相结合,严格按照农业部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年产中华鳖12万只,7.5万kg,年销售额达500万元,纯利润120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