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忠有 《吉林农业》2010,(12):162-162
毛山楂是一种有前途的园林绿化树种,为了研究播种育苗技术,文章进行了3种处理种子育苗试验,结果表明,秋播种子育苗虽然产量较高,但苗木质量以早采种沙藏法处理的种子育苗较好,变温处理沙藏法处理的种子育苗最好。  相似文献   

2.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花卉也一样,种子大都也在秋冬季节成熟.家庭养花应及时采收和贮藏好种子,以备来年再播种,否则,易散失和霉变. 如何采收和贮藏好种子?首先要掌握好种子的成熟期和成熟度.种子的成熟有早有晚,即使是同一棵花木,种子也不能同时熟,这就要把握时机,随熟随采收,以免风吹种落鸟啄食,或阴雨天种子霉烂,种子熟透散落.在采收种子时,要选开花早或成熟早的种子留种.这样的种子,来年播种发芽早且健壮,开花会更早.在采收种子时,如发现花朵或颜色等有变异的,应单独收留和单独种养.  相似文献   

3.
马铃薯也是人们最常食用的食物之一,我国是马铃薯总产量最多的国家。2015年我国开始实行马铃薯主粮化战略,这就需要社会进一步加强对于马铃薯培育的相关研究,这样才能进一步推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的实施。实际上马铃薯种子的培育技术是影响其产量与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主要对马铃薯种子培育技术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种子包衣是在拌种技术基础上,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该技术是集微肥、生长调节剂、杀菌杀虫剂等多种有效成分于一体,集多种传统种子处理优点于一体的新方法。早在上世纪30年代,欧洲已开始作物包衣的研究,到60年代国外发达国家就普遍应用种子包衣。我国是于60年代开始种衣剂研制和种子包衣技术研究,90年代迅速发展,涉及到粮食作物、花卉、蔬菜等多种作物。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选取6份不同类型早籼材料,以早季生产的早稻种子为对照,进行同一早稻品种海南冬繁种子和翻秋繁殖种子在同一季节早季种植表现的比较研究,为种子繁殖和育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种子执法是对种子进行管理的重要方式,是保护农民合法权益、规范种子市场经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方法。现对我国种子执法工作的法律依据和目前我国种子执法体制进行研究,并对我国种子执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为进一步推进种子执法工作,提出了推进农业综合执法建设、理顺种子执法工作职能、加强专业种子执法队伍建设、推进种子市场检查常态化和市场专项检查相结合的工作制度、做好服务及宣传工作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政府对种子重视程度的日益加强,我国种子事业得到了充分发展,这种发展使得我国农业经济获益良多,不过在这种种子的大发展背后,也不能对种子管理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进行忽视,这是由于种子问题直接关系着我国农民一年的收入情况,在这种大环境背景下,本文就我国当前种子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进行相关研究,希望能够以此推动我国种子管理事业的相关发展。  相似文献   

8.
以早脆王杂交枣(Ziziphus jujubes Mill.)种子为材料,研究了破壳和浸种处理、枣种子粗提物、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其萌发的影响,探讨了制约早脆王杂交种子发芽的原因,找出了适合促进枣树发芽的方法。结果表明,早脆王种子发芽困难主要原因是木质化内果皮机械阻碍,其次枣树种子中存在发芽抑制物质。破壳后的种子直播,早脆王种子出苗率达到50%;经浓硫酸浸泡后的枣核吸水率明显提高,12 h可达到饱和。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枣种子萌发效果不同,其中,采用0.2 mg/L的GA_3浸种36 h是促进早脆王种子萌发的最佳方法,萌发率可达85.71%。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和用种大国,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该文主要针对加强市级种子管理工作的措施进行探讨,以期为进一步规范种子市场、促进种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0.
杂交稻在早夏季制繁种收获时正值全年最高温度期,晴天中间水泥地晒种,造成种子损伤,使 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降低,同时晴天收割后闷种又使种子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加速老化,破坏了 细胞膜的完整性,脱氢酶活性降低,导致种子的发芽力下降,发芽指数降低。而阴天午间水泥地晒种和闷 种的影响则较小,早夏季制繁种种子收获进仓后比夏季制繁种要多经过一段时间的炎热夏季,在常温库 条件下,受高温的影响更大,从而加速活力的下降,低温库有利于早夏季制繁种种子生活力和活力的保 持。早夏季制繁种种子的裂颖率、柱头夹持率高于夏季制繁种种子,降低了种被的保护作用,其发芽力、 发芽指数、细胞膜的完整性均较差,早夏季制繁种的种子千粒重低于夏季制繁种的种子,千粒重低的种 子活力也低。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溶剂浮选法(Solvent Floatation Technique)将小麦种子按蛋白质含量不同进行分组的有效性。(1)进一步阐明,不但在品种内,而且在杂种早代混合群体内,种子的蛋白质含量与种子吸水量间存在密切的正相关;种子吸水量与相对比重存在密切的负相关;结果种子的相对比重和蛋白质含量间也存在一种密切的负相关。溶剂浮选技术也可在杂种早代混合群体中利用;(2)用一种特定的比重为1.245的四氯化碳和己烷的混合溶液就能把种子样品中的高蛋白部分分离出来。高蛋白种子吸水干燥后,要比低蛋白种子的体积大和皱缩的现象可帮助区分高蛋白的小麦种子;(3)通过溶剂浮选技术分离开的,不同组的种子蛋白质含量上的差异是能够遗传的。但溶剂浮选技术只能作为增加种子高蛋白的个体在后代的频率,从而提高种子高蛋白基因型当选机率的一种粗筛手段。  相似文献   

12.
国文 《福建农业》2004,(2):11-11
首先要掌握好种子的成熟期和成熟度。即使是同一棵花木,种子也不会同时熟,随熟随采收.以免风吹种落乌啄食,或阴雨天种子霉烂、种子熟透散落。要选开花早或成熟早的种子留种。这样的种子来年播种发芽早且健壮,开花也早。如发现花朵或颜色等有变异的应单独收留和单独种养,这样可能会繁育出新品种来。  相似文献   

13.
正"粮安天下,种铸基石"。种子是重要的粮食生产资料,种子安全,粮食才安全;粮食安全,才能保障我国的社会稳定,人民的幸福安康,国家的长治久安。我国是种子生产和消费大国,常年用种量保持在120亿公斤左右,根据国际种子联盟最新统计,  相似文献   

14.
我国牧草种子检验工作刚刚起步,1982年制定了“牧草种子检验规程”,1985年6月国家标准局颁布“全国主要栽培牧草种子质量分级标准”为逐步实现我国牧草种子标准化奠定了基础。近年来,内蒙古农牧学院、甘肃农业大学及中国科学院草原所等单位,对牧草种子的品质检验及分级标准作了较深入的研究。而我区对牧草种子质量检验分析研究尚未见报到,为了适应我区发展牧草生产的需要,就我们搜集到新疆种植的51份栽培和野生牧草及饲料作物的种子进行了品质检验分析,为我区牧草生产用种和今后国家及我区制定牧草种子质量等级和分级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河南是全国小麦主产区,常年夏收总面积533.3万hm2,小麦种子经营量达13亿kg,其中省内用种10亿kg,周边省份用种3亿kg。今年河南小麦生长发育过程中,经历了低温、冻害等不利气象因素,特别是收获期中南部麦区遇雨造成部分品种穗发芽的现象。因此,种子企业在经营运作时要及时了解全省小麦种子生产情况和品种利用动态,本着购得进、销得出、质量好的原则,力争早策划、早收购、早加工、早销售种子。  相似文献   

16.
农业部种子加工工程技术中心是国家种子工程重点建设项目,由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承建并管理。中心引进了国际上先进的种子加工试验设备和主要加工设备,可用于对各类种子加工特性进行研究,增强种子加工机械新产品的研发与再创新能力,提升种子加工新技术、新产品试验研究与开发的技术水平。中心的建成,改变了我国农业部门没有种子加工研究机构的历史,  相似文献   

17.
先玉335是铁岭先锋种子研究有限公司培育的玉米新品种,两亲本PH6WC和PH4CV均源于先锋种子公司自育。该品种早在2004年已分别通过河南省和国家品种审定,准许在黄淮夏播地区推广。2006年又经过国家审定,准许在东华北春  相似文献   

18.
一、要掌握好种子的成熟期和成熟度 即使是同一棵花木,种子也不会同时熟,应随熟随采收,以免风吹种落鸟啄食,或阴雨天种子霉烂、种子熟透散落.要选开花早或成熟早的种子留种.这样的种子来年播种发芽早且健壮,开花也早.如发现花朵或颜色等有变异的应单独收留和单独种养,这样可能会繁育出新品种来.  相似文献   

19.
杂交稻早夏季制繁种种子生活力和活力低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杂交稻在早夏季制繁种收获香正值全年最高温度期,晴天午间水泥地硒种,造成种子损伤,使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降低, 天收割后闷种又使种子在高温、高温的条件下加速老化、破坏了细胞膜的完整性,早夏季制繁种种子收获进仓后比夏季制繁种要多经过一段时间的炎热夏季,在温库条件下,受高温的影响在,从而加速活力的下降,低温利于早夏季制繁种子生活力和活力的保持,早夏季制繁种子的裂频率,柱头夹持率高地夏季制繁种种子,降  相似文献   

20.
冻害对不同含水量玉米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种子生产是一项专业性很强、技术环节较为复杂的工作,种子质量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发芽率是玉米种子质量检验的四项重要指标之一,也是种子部门大量调入前非常关心的要素.而我国北方制种基地普遍存在冬季收种时,种子含水量偏高造成低温冻害这一问题.对于水分控制的量化标准,国家笼统定为14%,是从种子质量、保存角度考虑的,单就低温对不同含水量种子发芽率的影响,前人研究不多.本文旨在通过不同处理的发芽率试验,找出种子收购时的水分警戒线,为种子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