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鉴定草莓品种的耐热性,以‘红颜’‘宁玉’‘宁丰’‘丰香’‘章姬’‘甜查理’6个草莓品种的叶片为试验材料,分别用30、35、40、45、50、55、60℃进行高温处理,根据相对电导率配合Logistic方程,求得半致死温度(LT50)。结果表明,6个草莓品种的高温半致死温度分别为45.32℃(‘章姬’)、45.92℃(‘红颜’)、46.03℃(‘宁玉’)、46.20℃(‘丰香’)、47.21℃(‘宁丰’)、48.05℃(‘甜查理’),且与田间热害指数和死亡率均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李进 《中国瓜菜》2021,(1):69-71
为研究不同浓度矮壮素对小白菜高温半致死温度及耐热性的效果,用100~600 mg·L-1矮壮素并以清水作对照,喷施小白菜叶片.以叶片为试验材料,用35~70℃的高温处理,根据相对电导率配合Logistic方程,求得半致死温度(LT50),同时测定田间高温热害指数.结果表明,6个矮壮素及清水(CK)处理的半致死温度(LT...  相似文献   

3.
菊花8个品种的低温半致死温度及其抗寒适应性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许瑛  陈发棣 《园艺学报》2008,35(4):559-564
 通过测定秋冬季自然降温过程中菊花脚芽的叶片相对电导率(REC),结合Logistic方程计算的半致死温度(LT50)评价了8个不同花期菊花品种在不同降温时期的抗寒性,并通过生长恢复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自然降温过程中,8个菊花品种的低温半致死温度均随气温的下降而不断降低,但下降幅度因品种而异,从4.0~9.4℃不等。8个品种抗寒性由强到弱排序依次为'金陵黄鹤'>'银星'>'奥运晚霞'>'金陵之光'>'奥运锦云'>03(6)-16>03(6)-12>'奥运火炬',植株抗寒性与花期相关性不显著。11月底菊花脚芽恢复生长试验与当月半致死温度测定结果基本一致,表明半致死温度可作为菊花抗寒性评价的一个可靠指标。当温度降到-14℃时,供试品种的脚芽均不能恢复生长。  相似文献   

4.
以盆栽1年生毛籽金花茶、凹脉金花茶和平果金花茶3种金花茶实生苗为试材,采用人工模拟低温环境的方法对其叶片进行低温胁迫处理,测定其电解质外渗率,结合Logistic方程得出3种金花茶的低温半致死温度,并测定不同温度下叶片的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在低温胁迫下,3种金花茶叶片相对电导率随温度降低呈"S"型上升,丙二醛、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低温半致死温度分别为-14.25、-13.25、-12.62℃,耐寒性由强到弱依次为毛籽金花茶凹脉金花茶平果金花茶。  相似文献   

5.
以山葡萄种质资源的成熟1年生休眠枝条为试材,测定了不同梯度低温处理下电导率的变化,采用相对电导率拟合Logistic方程,计算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鉴定不同山葡萄种质资源的抗寒性。结果表明:用Logistic方程进行拟合后,拟合度高,所求低温半致死温度准确可信,可作为山葡萄抗寒性鉴定指标;试验的9份山葡萄种质资源间抗寒性存在一定差异,低温半致死温度范围为-31.98~-39.41℃,种质资源的抗寒性与枝条成熟度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洋梨枝条的低温半致死温度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为了鉴定红巴梨等6个洋梨及3个具洋梨亲本的杂种后代的抗寒能力,取其1 a生苗为试材,进行-20、-25、-30、-35、-40、-45 ℃低温处理,用电导法配合Logistic方程,求得拐点(LT50),即半致死温度,并与自然气候条件下的冻害级别进行相关比较.测得的电解质渗出率呈典型的S型曲线,与相应的低温呈极显著负相关;鉴定出供试品种的抗寒力;半致死温度与田间冻害级别相关程度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7.
以锦带花属的红王子锦带、花叶锦带和四季锦带3个优良的锦带花栽培品种当年生枝条为试材,通过人工冰冻方法,测定了模拟低温0(CK)、-10、-20、-30、-40℃条件下3个锦带花品种离体枝条的K+相对渗出率和相对电导率,同时利用Logistic方程拟合K+相对渗出率及相对电导率与人工模拟低温变化关系,推算出3个品种的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并对3个品种离体枝条的自由水含量、束缚水含量以及二者比值的变化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模拟低温条件下,3个品种离体枝条的K+相对渗出率和相对电导率均随温度降低逐渐增大,且总体上与CK有显著差异;对K+相对渗出率和相对电导率与温度进行Logistic方程拟合推算出花叶锦带、红王子锦带、四季锦带的半致死温度分别为-35.60、-32.21、-31.50℃和-34.88、-31.14、-28.44℃;随着胁迫温度的降低,3个品种的束缚水含量均高于自由水含量,其中束缚水和自由水的比值排序为花叶锦带红王子锦带四季锦带。综合比较,3个锦带花品种抗寒性强弱顺序为花叶锦带红王子锦带四季锦带。  相似文献   

8.
该试验以42个苹果属砧木的一年生休眠枝条为试材,进行-20、-25、-30、-35、-40℃人工低温冷冻处理,测定供试枝条的相对电导率,在此基础上采用方程拟合求得半致死温度,初步确定42种苹果属砧木的抗寒性,并将供试品种根据半致死温度高低进行抗寒性分类。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供试材料的相对电导率逐渐升高;半致死温度最低的为山定子,最高的为沧江海棠,分别为-45.762 4、-26.528 3℃;将42个苹果属砧木根据抗寒性相对强弱分为3类。  相似文献   

9.
采用人工模拟降温处理方法,测定了澳洲滨藜枝、叶在不同低温处理下的电导率与主要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澳洲滨藜枝、叶组织的相对电导率增大,原生质膜的透性增加,枝条萌芽率降低;组织中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增加,以通过渗透调节适应低温胁迫.电导法配合Logistic方程求得澳洲滨藜的半致死温度为-11.2℃,其抗寒性差于四翅滨藜.  相似文献   

10.
黄瓜的高温胁迫伤害及其耐热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田婧  郭世荣 《中国蔬菜》2012,1(18):43-52
高温胁迫是设施蔬菜栽培不可避免的一种逆境因子。本文综合阐述了高温胁迫对黄瓜营养生长和生理生化、生殖生长以及产量和品质等方面的不良影响,介绍了黄瓜耐热性遗传规律并总结了当前主要的耐热性鉴定方法和提高耐热性的技术措施,并展望了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黄瓜耐热性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黄瓜嫁接苗抗冷特性研究   总被引:50,自引:3,他引:47  
于贤昌  邢禹贤 《园艺学报》1997,24(4):348-352
研究了以黑籽南瓜为砧木的长春密刺黄瓜嫁接苗的低温致死温度和对5℃低温胁迫的反应。结果表明,黄瓜嫁接苗叶片与根系致死温度均显著低于自根苗。5℃低温胁迫4天,嫁接苗叶片与根系电解质泄漏率均低于50%,幼苗移至常温下尚能恢复;而对照幼苗叶片与根系电解质泄漏率均超过50%,移至常温下不能恢复。在5℃低温胁迫下,嫁接苗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呼吸强度和气孔阻力均显著高于自根苗,而叶片蒸腾强度和根系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均低于自根苗,但根系琥珀酸脱氢酶活性较自根苗稳定。嫁接苗叶片较强的保水力和较高的能量代谢水平是较自根苗抗冷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自然高温条件下黄瓜耐热性成株期鉴定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筛选黄瓜耐热成株期鉴定的形态指标,建立耐热性预测方程,以6个已知耐热性的黄瓜品种为试材,以春茬黄瓜为对照,以夏茬为处理,测定自然高温条件下黄瓜成株期主要形态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夏季自然高温条件下黄瓜耐热品种有徒长趋势,而热敏感品种的生长被显著抑制;茎粗的加粗均被抑制,叶面积、株节数因品种耐热性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株高(X1)、茎粗(X2)、叶面积(X3)、株节数(X4),根瓜节位(X5)、化瓜数(X6)、主茎雌花数(X7)与耐热性显著相关,可作为筛选耐热种质的指标。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得出株高(X1)可作为黄瓜苗期耐热性鉴定的简易指标,采用回归方程Y=-0.7958+1.0028X1可以预测黄瓜品种资源的耐热性。  相似文献   

13.
以43份不同类型的黄瓜品种(品系)为试验材料,在黄瓜苗期进行低温处理(昼/夜温度为12℃/9℃),以冷害指数作为鉴定指标对其耐低温性进行评价。最终鉴定出7份耐低温材料、10份低温敏感型材料。对黄瓜低温处理后的冷害指数(Y)与叶绿素降低率(X1)、可溶性蛋白增高率(X2)、MDA增高率(X3)、脯氨酸增高率(X4)、POD增高率(X5)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建立了鉴定黄瓜耐低温性的回归方程:Y=0.433+0.671X1+0.005X2+0.121X3-0.733X4+0.248X5。  相似文献   

14.
甘蓝耐热性鉴定方法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比较了在不同高温条件下 6个甘蓝育种材料的热害表现 ,对其进行了幼苗的电解质渗透率测定、人工气候箱高温胁迫鉴定以及夏季日光温室高温鉴定 ,结果表明 ,电解质渗透率测定、夏季日光温室高温鉴定基本能反映甘蓝耐热性差异 ,但难以区分耐热和较耐热品种的差异。而以甘蓝叶片发黄萎蔫为热害指标的人工气候箱高温胁迫鉴定方法可以明显地反映出甘蓝的耐热性差异 ,并确定在 36 .5℃恒温下对甘蓝幼苗进行 6d(天 )的处理是甘蓝耐热性选择的适宜压力  相似文献   

15.
2010年征集、引进黄瓜品种资源72份,经种植鉴定,选出3份耐热性、抗病性较强的自交系材料X15-6-8-10、F20-2-6-1、T20-6-2-1。以中农106号为对照,经过春季组合比较与夏季品种比较试验,选出综合性状比较好的2号组合,其产量最高,每667 m^2产量2 533.54 kg,比对照极显著增产15.13%;单瓜质量345 g,瓜长35.0 cm、瓜把长4.01 cm、直径3.60 cm,瓜色绿油光、瓜形美观;生长势、耐热性、抗病性强;株型结构好、结瓜多,综合表现超过对照。  相似文献   

16.
叶用莴苣种质资源的主要农艺性状鉴定与耐热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露地和大棚两种环境、春季和初夏两种栽培季节下,对110份叶用莴苣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进行了调查,同时以中心柱长、抽薹天数和热害指数3个指标综合评价叶用莴苣种质资源的田间耐热性。结果表明:散叶莴苣叶尖形状、叶形、叶色、株高、叶柄长、叶柄厚、单株质量、净菜质量(球质量)和莲座叶等叶片性状变异较大,显示了散叶莴苣在种质变异和创新方面蕴藏着很大的潜力。结球莴苣品种间相似程度较高,仅在叶柄厚、莲座叶、净菜质量上存在变异。在初夏散叶莴苣比春季分别提前12~36 d抽薹,结球莴苣提前18~38 d抽薹。在大棚高温胁迫更强时,散叶莴苣抽薹期进一步提前,而且82%的品种在10 d内抽薹,表现出对高温的敏感性,结球莴苣部分品种因热害而死亡,热害指数能更准确地反映结球莴苣品种间的耐热性。抽薹天数、中心柱长与单株质量、净菜质量、叶形比等呈显著的相关性,也是评价叶用莴苣耐热性的重要指标。春季大棚种植采用热害指数、抽薹天数能够较好地评价叶用莴苣种质资源的耐热性。  相似文献   

17.
辣椒热胁迫及耐热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胁迫已经成为辣椒生产中不可忽视的环境因子.从热胁迫对辣椒生长发育的影响、辣椒耐热性的鉴定及提高辣椒耐热性的措施等方面,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辣椒耐热性研究的进展进行了综述,为进一步揭示辣椒耐热机制和提高辣椒耐热性的研究提供思路和参考.热胁迫下辣椒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Cs)和蒸腾速率持续下降,花粉和花药正常发育受阻,抗氧化系统受到破坏,胞内Ca2+分布异常,激素比例改变,但使用耐热品种可减轻热胁迫的影响.辣椒耐热性的鉴定指标主要包括胁迫类、保护类、光合作用类和生殖类指标等.由于涉及的代谢过程较多,辣椒耐热性需从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提高辣椒耐热性的主要措施有热锻炼、外源化学物质处理、培育耐热品种等,其中培育耐热品种是最经济有效,同时也是对生态环境最友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试验分别采用0(对照,CK)、50、75和100 mg/L 4个浓度的壳聚糖(CTS)处理一叶一心的黄瓜幼苗,喷施一次CTS溶液,进行白天/夜间温度(45℃/40℃)的高温处理4 d,并每隔24h喷一次CTS溶液,以研究CTS对黄瓜幼苗抗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TS处理可以提高高温胁迫下黄瓜叶片超氧化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的活性,有效降低O2-产生速率.表明适宜浓度的CTS具有增强活性氧清除能力,降低细胞膜脂过氧化水平和膜透性增加的程度,保护生物膜功能,提高黄瓜幼苗抗高温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