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根据国家《食用农产品"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三年行动方案》要求,江苏省农业农村厅等七厅局联合下发《关于印发<江苏省食用农产品"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三年行动方案>的通知》,用3 a 时间对豇豆、韭菜、芹菜"三棵菜"安全生产实行专项整治.为做好"三棵菜"病虫害防控, 减少农药残留风险,拟刊出豇豆、芹菜、韭菜"三棵菜"病虫害防控农药残留风险防范技术.继刊出豇豆、芹菜有关技术后,本文主要介绍韭菜病虫害防控技术.韭菜营养丰富,风味独特,深受居民喜爱,但其病虫害较多,特别是露地韭菜韭蛆和设施韭菜灰霉病等发生严重,为害大,存在农药残留风险.  相似文献   

2.
《花卉》2017,(20)
豇豆就是人们非常喜欢吃的蔬菜,它不仅拥有非常丰富的植物纤维,而且其中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因此豇豆这种蔬菜深受人们的喜欢。而豇豆拥有非常酥脆的口感,从而使得豇豆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在海南有越来越多的农户都开始种植豇豆。在豇豆的栽培过程中出现病虫害的几率是很高的,要想种植出品相非常好的豇豆,是需要非常多的种植技术的。本文将主要讨论豇豆的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相似文献   

3.
根据国家《食用农产品"治违禁 控药残 促提升"三年行动方案》要求,2021年 8月,江苏省农业农村厅等七厅局联合下发《关于印发<江苏省食用农产品"治违禁 控药残 促提升"三年行动方案>的通知》,行动时间为 2021年 6月至 2024年6月,对豇豆、韭菜、芹菜"三棵菜"安全生产实行专项整治.为做好"三棵菜"病虫害防控,减少农药残留风险,我们拟刊出豇豆、芹菜、韭菜"三棵菜"病虫害防控农药残留风险防范技术.继刊出豇豆有关技术之后,本文主要介绍芹菜病虫害防控技术.芹菜是一种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的蔬菜,深受居民喜爱,但其病虫较多,特别是秋冬季大棚设施内蚜虫、斑枯病等发生严重,为害大,存在农药残留风险.  相似文献   

4.
豇豆农药残留突出问题攻坚治理的根本原因是豇豆病虫害的发生与豇豆采摘同期,特别是豇豆花果同期,实现病虫害防治与质量安全双达标难度较大。通过对豇豆不同生育期病虫害发生特点及发生原因的分析,提出以防为主、防控并重的防治方针,优先采取农业防治措施,实施健身栽培;采取物理防治措施,降低虫口基数;采取药剂防治措施,控制病虫为害,最大程度保障豇豆质量安全,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5.
无公害豇豆病虫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豇豆栽培在温暖高湿的环境里时间较长,助长了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极大地影响了豇豆的产量、质量和商品性。本文就无公害豇豆病虫害发生症状、发生条件及防治措施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苦瓜—叶菜—豇豆—水稻一年四茬栽培模式通过间套作显著提高了土地利用率,错开蔬菜大量上市时间,并通过水旱轮作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一年四茬的总收益在1.45万元以上,促农增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在内黄县后河乡2个种植豇豆面积较大的村设立病虫害观察点,初步查明当地豇豆种植中病虫害有13种,并分析病虫害发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地调整,瓜菜集约化栽培面积逐年扩大,很多菜农采用尖椒与豇豆套种栽培模式,以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土地利用率及产出率,从而提高经济效益。我们于2008-2009年进行了尖椒与豇豆套种栽培试验,每667m2产尖椒2700—3200kg、豇豆2350-2850kg,每667m2收入达1万元以上,经济效益显著,该模式可在海南瓜菜主产区推广应用。现将其栽培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豇豆产业在热带地区蔬菜主产区发展很快,近年来其播种面积和产量稳居海南主要北运瓜菜第三名,经济效益较好。为了提高豇豆生产水平,确保豇豆丰产、优质和质量安全,让全国人民放心消费,使豇豆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现采用防虫网棚和膜下肥水微滴灌设施栽培豇豆,对豇豆栽培设施、播种前的棚地准备、品种选择、播种、定植后管理、采收等技术进行要求和规范。1栽培设施1.1平顶防虫网棚设计与安装采用WPP-6430镀钢管结构设计平顶防虫网棚。  相似文献   

10.
正海南三亚、陵水冬春茬豇豆种植面积近1万hm~2(15万亩),冬春茬正值广大北方冬春豇豆生产淡季,当地通过加强农药监管、标准化管理和新技术应用,每667m~2一茬收入超过1.5万元,经济效益显著。豇豆是海南省主要北运瓜菜种类之一,冬春茬年种植面积1.9万hm~2(28.5万亩);其中三亚、陵水是东南部的优势生产区域,二市(县)年种植面积占全海南省50%左右。冬春茬豇豆每667 m~2产  相似文献   

11.
<正>今年3月初,针对海南一些乡镇豇豆农药残留超标问题,农业部将会同海南省,共同推进海南全岛蔬菜标准化生产、全岛病虫害统防统治,打造安全放心的南菜北运基地。3月5日,中国农业信息网发布农业部文章——《加快推进蔬菜标准化生产打造安全放  相似文献   

12.
秋豇豆六种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彩荣 《蔬菜》2010,(9):16-17
<正>近年来唐山地区种植豇豆的越来越多,豇豆病虫害也成为制约豇豆产量的大问题,下面就豇豆主要病虫害防治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秦英 《长江蔬菜》2023,(5):33-35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农产品质量要求也随之提升。豇豆是桂林市重要的蔬菜产业之一,因连作、栽培管理不规范、管理技术水平较低等,导致病虫害发生严重,豇豆产量和品质下降,投入成本上升,经济效益降低。通过简述豇豆生物学特征特性和营养保健价值,重点从品种选择、整地施基肥、追肥、病虫害综合防控等方面介绍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要点,为种植户提供参考,确保豇豆安全生产和提升产品品质,助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4.
导读:豇豆喜温耐热,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可种植,尤其是海南地区,可以充分利用其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在冬春季种植,供应国内春节市场。因豇豆效益高且稳定,目前已经成为海南冬菜北运的主要优势特色产业。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科研栽培经验以及在海南的生产实践,就海南冬春茬豇豆安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进行总结,供广大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5.
海南省是我国第二大热带岛屿,也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温室,生产反季瓜菜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1],但因其地处热带,病虫害发生相对较重,加上缺少系统的无公害生产技术,为了保证产量和效益,农民过量使用农药,严重降低了西瓜品质和经济效益. 黑龙江省地处高纬地带,病虫害相对较轻,生产无公害西瓜和无病虫菌残留的西瓜种子有着优越的天然条件.于是,将北方生产的西瓜种子冬季在海南进行反季生产,既可以满足冬季到海南猫冬的“候鸟”吃上北方的特色西瓜,又能改善海南西瓜的质量,同时还可以使北方的特色小西瓜打入海南市场.  相似文献   

16.
通过合理安排日光温室种植制度提高复种指数,可以减轻病虫危害、增加产量、改进品质、充分吸收土壤中的各种养分、平衡土壤的酸碱性、改善土壤结构等。对新疆阿克苏市日光温室秋冬茬黄瓜-冬茬快菜栽培和早春茬辣椒、豇豆、快菜间套作的栽培模式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了日光温室高产高效的原因。主要介绍了该栽培模式的茬口安排,育苗,定植,温度、湿度管理,光照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内容。结果表明:秋冬茬黄瓜-冬茬快菜栽培和早春茬辣椒、豇豆、快菜间套作栽培模式可以更好地利用土地,节约成本,提高产量,增加种植户的收益。经过多年实践,以种植户经验为基础,总结出了适合阿克苏市日光温室秋冬茬黄瓜-冬茬快菜-早春茬辣椒、豇豆、快菜间套作的栽培模式,该栽培模式日光温室每667m~2平均纯收入为36 675元,种植户年纯收入15.67万元。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随着豇豆栽培水平的不断提高,其栽培面积逐年扩大,但温暖高湿环境造成豇豆病虫害发生严重,极大地影响了豇豆的产量、质量和商品性。豇豆病害主要有锈病、煤霉病、枯萎病、病毒病,虫害主要有豆荚螟、地老虎、斜纹夜蛾、蚜虫、潜叶蝇等,现将豇豆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豇豆锈病为豇豆常见病害,主要危害叶片,病斑初为黄白色斑点,稍隆起,扩大后呈黄色疮斑,表皮破裂后散出红褐色粉状物,后期变为黑色。病重叶迅速干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豇豆在丰城市发展较快,在生长过程中有病虫为害,早春以根蛆、小地老虎等地下害虫危害幼苗。春季连续阴雨和梅雨期间,疫病、根腐病造成死藤。夏秋主要是锈病、煤霉病以及红蜘蛛危害叶片,导致早衰。6~8月,豆荚螟钻花蛀荚,严重影响豇豆的产量与质量。斜纹夜蛾4~11月发生,以7~9月产卵集中,危害最为严重。本文介绍豇豆病虫害的无公害综合防治策略,以及豇豆各种病虫害的诊治方法,以便为同行和广大菜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冬季北运蔬菜是海南省的优势特色产业,也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海南豇豆种植面积逾1.33万hm2(20万亩),占全省冬季蔬菜种植总面积的10%,年总产值逾6亿元,在海南北运蔬菜产业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许如意等,2006)。为了加快海南北运蔬菜产业的现代化和安全生产基地建设,笔者开展了对海南冬季豆类蔬菜真菌病害的调查研究,发现由灰色假尾孢〔Pseudocercospora griseola(Sacc.)Crous&U. Braun〕以及菜豆假尾孢〔Pseudocercospora cruenta(Sacc.)Deighton〕引起的豇豆叶斑病在海南省三亚崖城、乐东佛罗镇、陵水英州镇、澄迈永发镇等豇豆主产区发生比较严重,重病田发病率在70%以上,严重影响豇豆的正常生长。虽然这两种病原引起的发病症状差异较大,但是菜豆假尾孢引起的豇豆假尾孢叶斑病的症状与尾孢菌引起的豆类红斑病相似,导致当地的植保人员以及技术人员不能准确诊断该病,无法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现将由两种假尾孢引起的豇豆叶斑病的发病症状和防治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防虫网覆盖条件下豇豆病害发生规律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详细阐述了防虫网覆盖条件下,网室内小气候环境的影响因素及变化趋势,针对防虫网内豇豆栽培过程中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提出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豇豆无公害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