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大中微量元素配施对陇薯5号养分吸收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陇中高寒阴湿区研究大中微量元素配施对马铃薯陇薯5号NPK吸收规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生育阶段不同养分在陇薯5号各器官中的分配比例不同,生育期单株氮磷钾养分吸收速率呈单峰曲线。生育前期吸收的养分主要分配在茎叶中;块茎膨大期,养分在茎叶和块茎中的分配约为8∶2;成熟期,块茎中氮磷钾的比例分别约为50%,65%,60%。出苗后45 d,65~75 d分别是马铃薯陇薯5号P、NK需求关键期。此外,NPK+微量元素配施可以提高马铃薯块茎干物质、粗淀粉、VC、粗蛋白含量,提高马铃薯产量,说明均衡施肥可实现马铃薯稳产优质。  相似文献   

2.
以甘肃省马铃薯生产中稚广的陇薯3号、陇薯6号、陇薯7号及LK99为研究对象,在贮藏过程中定期对块茎的干物质含量、粗淀粉含量、还原糖含量、VC含量、粗蛋白含量及龙葵碱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马铃薯贮藏期内,随着窖温先高中低后高的变化趋势,块茎的干物质含量、粗蛋白含量变化不显著,粗淀粉、VC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还原糖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龙葵碱含量变化没有规律.  相似文献   

3.
以不同块茎颜色马铃薯品种陇薯8号、陇薯7号、LC310-2和山东彩肉为材料,研究外源NO、H2O2、NO+H2O2处理对淀粉积累期马铃薯块茎花青素合成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外源NO和H2O2处理后,4个基因型马铃薯薯皮和薯肉花青素含量均升高,PAL、PPO和CHI活性增强|诱导效果为0.1 mmol·L-1 SNP(NO的供体)+0.25 mmol·L-1 H2O2>0.25 mmol·L-1 H2O2>0.1 mmol·L-1 SNP>清水(CK),说明NO和H2O2处理对马铃薯花青素合成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且表现为加性效应。  相似文献   

4.
研究马铃薯会-2的干物质积累及氮、磷、钾养分的吸收、积累和分配特征,结果表明,会-2叶片对氮、磷、钾的吸收速率与干物质积累速率的变化同步,呈双峰曲线变化,分别在现蕾期和终花期间出现峰值;块茎干物质积累及养分吸收速率呈单峰曲线,块茎干物质主要在盛花期至茎叶枯萎期形成,该期也是块茎养分积累的主要时期;终花期以前,干物质及养分主要分配在地上部分,终花期以后,主要分配在块茎中;会-2对氮(N)、磷(P2O2)、钾(K2O)的吸收比例为1:0.140:1.919;生产500 kg块茎,需吸收N 2.756 kg,P2O5 0.310 kg,K2O 4.256 kg.  相似文献   

5.
研究马铃薯会-2的干物质积累及氮、磷、钾养分的吸收、积累和分配特征,结果表明,会-2叶片对氮、磷、钾的吸收速率与干物质积累速率的变化同步,呈双峰曲线变化,分别在现蕾期和终花期间出现峰值;块茎干物质积累及养分吸收速率呈单峰曲线,块茎干物质主要在盛花期至茎叶枯萎期形成,该期也是块茎养分积累的主要时期;终花期以前,干物质及养分主要分配在地上部分,终花期以后,主要分配在块茎中;会-2对氮(N)、磷(P2O5)、钾(K2O)的吸收比例为1∶0.140∶1.919;生产500kg块茎,需吸收N2.756kg,P2O50.310kg,K2O4.256kg。  相似文献   

6.
以“青芋2号”和“青芋3号”菊芋为试材,研究了整个生长周期内菊芋不同器官中以果聚糖为主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变化动态特征以及在各器官的分配情况.结果表明:苗期叶、茎中果聚糖含量和总量增加迅速,主要贮存在叶中;植株迅速生长期和块茎形成期叶、茎中果聚糖含量呈起伏变化;全株果聚糖积累总量呈持续上升趋势,主要贮存在叶和茎中;开花期叶、茎中的果聚糖含量和积累总量先后达到全生育期的最高值,并完成果聚糖从叶片向茎的转运;块茎内含量稳定,积累总量增加缓慢;果聚糖主要贮存在茎内;块茎膨大期,全株的果聚糖积累量增加缓慢,以植株内部转运为主,果聚糖开始迅速从茎向块茎分配,到生育期末,全株果聚糖70%分配到块茎.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出适宜西北旱作区种植的优质抗旱加工专用型马铃薯新品种,以‘陇薯6号’为对照(CK),对国内外引进的11份马铃薯新品种(系)的物候期、植株性状、块茎性状、抗病性、丰产性、抗旱性及品质等指标进行分析。两年试验结果分析表明:参试品种(系)均属于中晚熟。品种(系)‘14W-3’‘陇薯23号’‘天薯17号’‘天薯18号’和‘DSS-21’的抗病性较强;‘14W-3’‘陇薯23号’‘天薯18号’‘DSS-21’和‘京张薯1号’抗旱性较强;‘陇薯23号’和‘DSS-21’口感优,属于鲜食型品种;‘陇薯23号’和‘天薯18号’属于低还原糖型品种,品系‘DSS-21’属于淀粉加工型品种。综合评价分析,品种(系)‘陇薯23号’‘天薯18号’‘DSS-21’性状突出,可作为马铃薯新品种选育的亲本材料,在西北旱作区域大面积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8.
以克新1号为试材,设置不同硅肥施用量处理进行两年试验,测定马铃薯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及品质等指标。结果表明,与未施用硅肥对照相比,施用硅肥处理的马铃薯叶片与块茎干物质积累量均显著提高,根冠比随着硅肥施用量的增加呈现显著上升趋势。在马铃薯产量与品质方面,各硅肥施用量处理均可提高产量及商品薯率,硅肥施用量为45 kg·hm-2时较对照两年平均增产29.95%,商品薯率增加5.5百分点;施用量为75 kg·hm-2时较对照两年平均增产57.01%,商品薯率增加8.8百分点。块茎淀粉含量随硅肥施用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还原糖含量则显著下降。综上,硅肥施用量为75 kg·hm-2时对马铃薯产量以及商品薯率的提高效果最为明显,而马铃薯块茎相关品质指标在硅肥施用量为45 kg·hm-2时较优。  相似文献   

9.
叶广继  郑贞贞  纳添仓  王舰 《园艺学报》2022,(11):2357-2366
检测11个马铃薯资源叶片和薯皮中糖苷生物碱(Steroidalglycoalkaloids,SGA)含量,筛选低SGA含量的马铃薯资源,并对下寨65、LZ111、Q072625、陇薯7号、青薯9号和青薯11号薯皮中SGA合成途径中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行分析,以期明确马铃薯SGA生物合成关键基因,为创制低SGA马铃薯资源提供新思路。结果表明:(1)11个马铃薯资源叶片中SGA含量范围为0.08600~1.58066 mg·g-1FW;(2)11个马铃薯资源薯皮中SGA含量范围为0.01415~0.18450 mg·g-1 FW,薯皮总SGA含量均小于0.20 mg·g-1FW(安全范围);(3)6个马铃薯资源块茎中SGA合成途径相关基因表达量分析表明,StSQS1、StCAS、StSSR2和StGAME4是马铃薯块茎SGA生物合成的关键基因。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水浴浸提法提取3个马铃薯品种生长发育时期不同器官中的龙葵素,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马铃薯生长发育阶段茎、块茎、花和叶片中龙葵素含量,研究孕蕾期、开花期、收获期马铃薯各器官中龙葵素含量动态变化及分配规律,为马铃薯饲用、食用安全和龙葵素提取及其形成的生理机制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品种间龙葵素总含量高低顺序为:冀张薯8号>青薯9号>大西洋;生长发育时期龙葵素总含量顺序为:开花期>收获期>孕蕾期。3个品种在孕蕾期龙葵素总含量均表现为茎显著高于叶;在开花期冀张薯8号和青薯9号的幼嫩块茎的龙葵素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器官,而大西洋品种的叶中龙葵素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器官。在孕蕾期,冀张薯8号、青薯9号和大西洋的叶、茎中龙葵素分配比例分别为35∶65、39∶61、44∶56;在开花期叶、茎、块茎、花中龙葵素分配比例分别为27∶18∶34∶21、29∶21∶34∶16、27∶23∶26∶24;在收获期叶、茎、块茎龙葵素分配比例分别为21∶52∶27、33∶42∶25、31∶44∶25。茎...  相似文献   

11.
食用菌重金属富集研究进展   总被引:33,自引:7,他引:33  
详细论述了食用菌重金属富集及其机理。对食用菌的重金属来源进行分析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大蒜干物质积累与硒吸收、分配及累积特性规律。结果表明:大蒜从幼苗期到鳞芽花芽分化期干物质累积量随植株生长发育呈快速增长趋势,在鳞芽花芽分化期达到高峰时干物质积累量为15 022.50kg/hm2,后期趋于平衡;大蒜不同器官硒含量在不同生育期均表现为鳞芽花芽分化期>鳞茎膨大期>蒜薹伸长期>幼苗期,大蒜在鳞芽花芽分化期硒累积量骤增,累积量占总硒累积量的57.82%,说明这一段时期是大蒜吸收硒的关键时期;鳞茎膨大期大蒜各器官硒含量积累量大小为鳞茎>茎>叶>根。  相似文献   

13.
蔬菜硝酸盐累积及其控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蔬菜硝酸盐的累积特性、影响积累的因素进行了概述,并提出了其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4.
蔬菜硝酸盐累积及其控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蔬菜硝酸盐的累积特性、影响积累的因素进行了概述,并提出了其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5.
葡萄对硒的吸收、分布和积累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研究葡萄(V itis vinifera ‘Red Globe’ / V. vulpina ‘Beta’) 对硒的吸收、分布和积累特性及硒对葡萄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不施硒的条件下, 葡萄体内的硒含量很低, 硒的累积顺序为根>叶>新梢>主蔓>果实, 果实中的含硒量只有0.009 mg·kg-1DM。根际施用0.5、1.0、1.5 kg·hm- 2亚硒酸钠后, 葡萄各部位的含硒量均显著提高, 并且各部位的含硒量与土壤施硒量呈显著的正相关。施硒后, 硒在葡萄植株体内的分布发生变化, 各部位累积量的顺序为叶>根>新梢>果实>主蔓, 果实中含硒量达到0.062 mg·kg-1DM。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 果实含硒量没有明显的变化, 单果硒总量一直处于升高的趋势, 至花后90 d达到最高值, 成熟期含硒量降低。不同浓度硒处理除了0.5 kg·hm- 2亚硒酸钠处理外均可显著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对单果鲜质量、单果干质量、可滴定酸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蔬菜硝酸盐积累机制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概述了蔬菜积累硝酸盐的机制及影响因素,并就今后蔬菜积累硝酸盐的调控及研究方向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蔬菜硝酸盐积累的控制措施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概述了降低蔬菜硝酸盐积累的各种农业技术措施,并阐明了各种因素与蔬菜硝酸盐积累的关系以及各种措施行之有效的机理,这对实现低硝酸盐含量蔬菜的生产,既提供了理论依据,又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以茶树菇和香菇为试验材料.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硫酸亚铁(FeSO<,4>·7H<,2>O)溶液,经液体摇床发酵后,测定菌丝体的产量(干质量)和铁含量.试验结果表明,一定浓度范围内,铁在香菇和茶树菇菌丝体中均有较强的富集能力,茶树菇的富铁效果优于香菇.其中以铁浓度为4.48 mg/L时茶树菇的富铁效果最佳,富铁率可达...  相似文献   

19.
大型真菌是一类重要的生物资源,在自然界物质循环和维持生态平衡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自从大型真菌富集重金属的富集特性被发现以来,国内外的相关研究陆续展开。从大型真菌的重金属富集作用和重金属超积累作用、大型真菌富集重金属的生理生化机制及大型真菌重金属富集特性的应用等方面,总结、评述了大型真菌重金属富集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施肥对蔬菜硝酸盐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就施肥对蔬菜硝酸盐积累的研究状况和展望进行了综述。内容包括施用氮肥,配方施肥,施用微肥对蔬菜硝酸盐积累的影响。针对控制蔬菜硝酸盐含量,提高产量的途径及今后研究的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