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土壤选择 制种豇豆由于根系深,生育期长,产量高,要求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疏松,不积水,pH值在6.5~7.0为宜,轮作倒茬3年以上. 二、整地施肥 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耕翻,同时667米2施腐熟有机肥5000千克.播种前结合整地,667米2施磷酸二铵20千克、硫酸钾15千克、硼肥2千克.整地质量达“齐、平、松、碎、净”五字标准. 三、播前除草 播前5~7天,将乙草胺配成400倍液均匀喷施,每667米2喷药液45千克,不重不漏,施药结束后及时耙耱混土1遍.  相似文献   

2.
李强 《农村科技》2006,(11):39-39
辣椒是安集海镇的主要种植作物,根据安集海镇的气候、土壤等特点,双膜辣椒种植栽培技术具有很好的增产增收的效果。一、播前准备1.土壤选择肥沃壤土或沙壤土。实行3年以上轮作,忌与茄科作物连作。2.冬灌入冬前灌水60~75米~3/667米~2。3.整地施肥提倡一次性施足基肥,依据地力每667米~2施有机肥2~3吨、磷酸二铵或氮磷钾三元复合肥30千克左右,均匀撒施后机翻,耙耱整平。  相似文献   

3.
一、选用良种选用甘肃武威金苹果公司选育的金1号金2号杂交一代种。二、整地选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排灌方便的砂壤土,每667米~2施腐熟农家肥2000~3000千克、多元复合肥25千克、磷酸二铵20千克,深翻,耙耱。株距0.25~0.3米,每667米~2可栽1700~2200株。三、播种1.种子包衣处理,每667米~2播种量400克。2.吉木萨尔县在每年5月1~5日点播。采用机  相似文献   

4.
一、播前准备1.土地准备要求土地清洁、平整、底墒足。根据土壤养分状况,每667米~2施基肥1~2吨或油渣50~100千克、尿素15~25千克、二铵30~50千克。对于土壤速效钾含量低于150毫克/千克的棉田,应667米~2施10千克左右的硫酸钾肥,且不宜在盐碱较重的地块种植。播前整地质量达到地平、墒足、土碎、无残膜和残茬,上虚下实。  相似文献   

5.
王伟 《农村科技》2010,(4):42-43
<正>一、播前准备1.土壤准备豇豆根系深,生长期长,开花结果量大,应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排灌方便的地块,土质以壤土最佳,酸碱度以中性或稍酸性为宜,保持3年以上轮作。2.施肥整地结合秋翻,每667米2施农家肥4000~5000千克、磷酸二铵10~15千克、尿素10~15千克、硫酸钾15~18千克、硼肥1~2千克,耕翻深度25~28厘米。采用旋耕机或钉齿耙整地至待播状态,达到"齐、平、松、碎、净"五字标准。3.开沟铺膜  相似文献   

6.
董艳朕 《北京农业》2012,(10):39-40
1选种 选用高产、稳产、抗病、性状稳定、品质优良的品种. 2精细整地 合理耕翻,细致整地能熟化土壤,蓄水保墒,并能消灭杂草和减轻病虫害,是保大豆全苗壮苗的基础. 3肥料 肥力中等或中等以下的地块,每667米2施腐熟过的有机肥1 000~1 500千克,肥力较高的地块每667米2施500~1 000千克,与7.5千克磷酸二胺配合施用.注意化肥与种子必须隔离,以防烧苗.  相似文献   

7.
豇豆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一、定植前准备1.整地在作物定植前,首先对定植温室浇1次大水,然后深翻土地35厘米。2.施肥每667米2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5~6米3、二铵或三元复合肥50千克、硫酸钾25千克、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30~50千克、硫酸锌肥2千克,上述肥料拌  相似文献   

8.
1 整地施肥 选择前茬为大田作物如小麦等的田块栽培甜瓜,勿与其他瓜类或老菜园接茬.土地宜于冬前深耕,充分晒垡,重施农家肥,每667米2 5 000千克以上,耙平后一半撒施,一半集中施.按行距1.5米开沟,667米2施厩肥2 500千克,加棉籽饼、豆饼50~100千克,或磷酸二铵50千克,或过磷酸钙100千克,加草木灰及氮肥适量,翻匀,平沟,浇底水,起垄,定植前5~7天盖地膜.  相似文献   

9.
<正> 一、精细整地,施足基肥。选择水质、大气、土壤无污染的环境,和地势稍高,土层深厚,保水力强,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冬耕后翌年细耙1~2遍,栽培前1个月每667米~2施生石灰60千克,腐熟有机肥2000千克,草木灰100千克,过磷酸钙30千克,或施TBS(蔬菜专用肥)有机复合肥40千克作基肥。  相似文献   

10.
一、播前准备1.土壤选择选择土地平整、保水保肥、盐碱较轻、土壤肥力中上等、通气性好的壤土或沙壤土地块。2.品种选择选用丰产性好、抗倒伏品种,如郑单958。3.播前准备玉米播种前将有机肥、全部磷肥和50%氮肥结合犁翻整地深施后播种。整地前施足基肥,每667米2施有机肥1500~2000千克、尿素20千克、磷酸二铵25~30千克、硫酸钾8~10千克,结合犁翻整地  相似文献   

11.
1.分厢起垄,施足基肥 年前挖翻稻田,冬垡晒坯,年后按2.2米宽开厢整地,每厢按0.8米宽开2条甘蔗种植沟,深度12厘米左右,再按1.3米宽(含水沟)起垄种一行西瓜;667平方米施猪牛栏粪或  相似文献   

12.
<正>一、主要指标1.产量指标667米~2产量700~750千克。收获穗数40万~50万穗/667米~2,每穗70~80粒,千粒重24~26克。2.化肥施用指标化肥使用总量为50~60千克/667米~2,其中三料磷或磷酸一铵、二铵15~20千克/667米~2,尿素35~40千克/667米~2。  相似文献   

13.
张良  刘湘江 《农村科技》2006,(10):37-38
2004年我们从青海西宁市和新疆博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引进10万头优良品种郁金香种球,共有5种花色、20多个品种进行栽植。一、郁金香栽植技术1.土壤选择应选择土层深厚、背风向阳、富含有机质、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沙质壤土,土壤 pH 值6.5~7.0,并且前茬不能是郁金香或蔬菜的地块。2.整地、施底肥每667米~2施农家肥4米~3、油渣100千克或骨粉150千克、过磷酸钙40千克、硫酸钾10千克、磷酸二铵20千克、硫  相似文献   

14.
《现代农业》2006,(3):15-15
1.施足底肥。亩产300~400千克的花生田,底肥一般掌握在每亩施土杂肥2000千克,碳酸氢铵20~3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氯化钾或硫酸钾15千克左右,整地前均匀撒施,翻入耕作层。2.平整土地。整地质量要求高于露地花生田。要求做到厢面平整,无杂草根蔸和粗大土块等可能刺破地膜的杂物。按地膜宽度开厢,一般按80厘米起垄,垄高25厘米,垄面宽150厘米,播种2行花生,行距25~30厘米,用80厘米宽幅地膜覆盖,也可按200厘米开厢,厢面宽180厘米,播种6~7行花生。整地开厢时注意开好排水沟,厢面不能积水。3.精选良种。宜选用早中熟、大果型、产量潜力高、品质…  相似文献   

15.
<正>一、整地施肥采用机械犁、耱、镇压复式作业,犁地深度18~20厘米。整地达到"齐、平、墒、碎、净、松"六字标准。结合整地每667米2施农家肥3000千克、磷酸二铵25千克、尿素20千克,缺钾棉田增施硫酸钾5~8千  相似文献   

16.
一、播前准备1.播前整地秋收结束后立即打秆,清地膜。每667米2施腐熟农家肥3米3、二铵35千克、尿素10千克,肥料撒施后深翻,耕深28~30厘米。播前用48%氟乐灵或都尔乳油机械喷洒地表,喷后立即浅耙。  相似文献   

17.
正1.选地整地。栽培蒜薹应选择排灌方便、土质疏松肥沃的沙质土。将土翻犁晒白,每667平方米(1亩)施土杂肥1400~1500千克,草木灰50~60千克,过磷酸钙35~40千克,均匀撒于地面,耙平整细作底肥,同时喷施消毒药剂+新高脂膜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并及时起厢,厢宽1.5~1.7米,沟面宽  相似文献   

18.
1. 选 地 选择 土 质 肥 沃 、疏松、排灌方便、不积水的地块。与其他普通玉米田相隔200 米以上,或 采 用 时 间 隔离,避免异类型玉米串粉导致品质下降。 2. 种 地 播膜 育 苗 可 在 3月下旬播种,大田直播在4 月初至5月底。由于甜玉米 种 子 干 瘪 ,要特别注意播种质量。田要耙平,土要整细,春播深度1.7~3.3厘米 ,种植密度 每667平方米3500~4200株, 行距60厘米, 株距20~30厘米。2.4米开厢,每厢4行。播种时要施足底 肥,饼肥40~50千克,磷肥40~50千 克 ,钾 肥10~15千 克 ,或者 氮磷钾复合肥50~60 千克。 3.苗期管理 2叶期间苗,3…  相似文献   

19.
<正>1整地施肥每667米2施优质腐熟土杂肥500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硫酸钾15~20千克,饼肥100千克。土杂肥的一半在耕翻时施入,另一半与全部化肥施入丰产沟内。丰产沟沟距1.6~1.7米,肥、土混匀后起垄,做成龟背畦。垄  相似文献   

20.
1.选地选择土质肥沃、疏松、排灌方便、不积水的地块。与其他普通玉米田相隔200米以上,或采用时间隔离,避免异类型玉米串粉导致品质下降。2.播种地膜育苗可在3月下旬播种,大田直播在4月初至5月底。由于甜玉米种子干瘪,要特别注意播种质量。田要耙平,土要整细,春播深度1.7~3.3厘米,种植密度每667平方米3500~4200株,行距60厘米,株距20~30厘米。2.4米开厢,每厢4行。播种时要施足底肥,饼肥40~50千克,磷肥40~50千克,钾肥10~15千克,或者氮磷钾复合肥50~60千克。3.苗期管理2叶期间苗,3叶期定苗中耕、追苗肥,每667平方米追尿素5~10千克。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