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不同窨制次数的福州茉莉花茶为样本,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测定各香气成分的相对含量,结合茉莉花茶香气指数(JTF index)和感官评价等指标,为全方位评审茉莉花茶质量提供数据支持。结果表明,从一窨到五窨一提,香气成分的相对含量与种类逐渐增加,最终分析得到了77种香气成分。茉莉花茶的品质从四窨到五窨有显著提高,而五窨茉莉花茶质量略低于五窨一提,但并无显著性差异。因此,综合成本和工艺繁简考虑,选择五窨茉莉花茶作为最佳窨制次数花茶。该研究为优化茉莉花茶的加工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增湿连窨新工艺窨制花茶品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茉莉花茶主产于福建、广西、浙江、江苏等省,其中以福建所产茉莉花菜品质最好,最具特色。音制茉莉花茶需要大量的茉莉鲜花,而荣莉花为亚热带长日照偏阳性植物,气温25C以上才开始孕育花蕾,其生长及产量受地理条件与季节影响,资源有限。另一方面曾制花茶传统的生产工艺技术鲜花利用率仅为13%一18%‘”,影响了花茶产量的提高。因此如何利用现有鲜花资源,在不改变传统花茶风味的前提下提高鲜花刮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密制出更多更好的花茶是实际生产中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这些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蒙莉花茶辔制新工艺的探讨,从改革工…  相似文献   

3.
采用水蒸汽蒸馏同时萃取法(SDE法)制备了窨制茉莉花茶、添加香精茉莉花茶和茶坯的香气物质,经气相色谱一质谱(GC~MS)分析了二者在香气组成和含量上的差异。结果表明,窨制茉莉花茶在主要香气组分的数目和相对含量上都与添加香精茉莉花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湿窨工艺及配花量对茉莉花茶香气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SPME/GC-MS技术分析高档茉莉花茶的香气组分,结果表明苯甲酸顺-3-己烯酯、芳樟醇、乙酸苄酯、邻氨基苯甲酸甲酯是茉莉花茶的主香组分,这些成分构成了茉莉花茶香气浓度的基础。采用湿窨工艺窨制茉莉花茶,苯甲酸顺-3-己烯酯、芳樟醇、邻氨基苯甲酸甲酯、杜松萜烯、吲哚、苯甲醇、橙花叔醇、乙酸香叶酯等成分的含量显著提高; 配花量在69%~115%之间,配花量递增,茉莉花茶香气成分的含量亦随之增加,当配花量达到96%以上,茉莉花茶的主要香气成分含量差异不显著,表明茶坯的吸香已趋于饱和。采用湿窨工艺窨制高档茉莉花茶的适宜配花量为90%~100%。  相似文献   

5.
茉莉花茶增湿连窨质量迁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干湿茶坯着香能力的研究发现,湿茶坯具有更强的着香能力,这个发现打破了传统茉莉花茶窨制工艺对茶坯含水量严格要求的束缚,促进了窖制工艺的改革。福建省茶科所经过三年的研究与推广应用,提出了“茉莉花茶增湿连窨新工艺”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获农业部1993年度科技进步三等奖。  相似文献   

6.
茉莉花茶是我国传统的茶叶产品,以福建所产茉莉花茶品质最好,最具代表性,而闽东地区则是福建菜莉花茶的重要产区之一。传统茉莉花茶客制需花量大,工艺复杂,耗时、耗能,且品质不稳定,影响效益提高。如何降低花茶生产成本,提高花菜品质,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是科技工作者研究的课题。荣莉花茶“连各”新工艺是在不影响花菜品质的前提下,以其省时、节花、低耗等优点,在花茶害制中逐渐得到推广和应用。据福建省茶科所多年来在全省多个生产单位的实践应用,“连各”客制茉莉花菜新工艺比传统工艺平均每百公斤花茶节约成本166.18元…  相似文献   

7.
茉莉花茶在我国有着悠久的窨制历史,在新时期传统的窨制工艺已经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茶饮需求,新的窨制工艺的出现,能够有效缩短花茶制作的周期,提高生产力与市场占有率。基于此,本文以茉莉花茶窨制工艺为核心,分别从初步筛选与管理、窨制技术特点、窨制工艺特点及其他工艺等方面,对新工艺加以总结,并提出湿坯连窨的相关建议,以期为茉莉花茶窨制人员提供参考,促进我国茉莉花茶窨制工艺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浅谈特种茉莉花茶的窨制工艺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浅谈特种茉莉花茶的窨制工艺技术周木财(湖南省湘潭市外贸茶叶公司·湘潭·411100)近几年来,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在逐年提高,对茉莉花茶的品质又有了高的要求。从过去饮用标准级普通茶坯加工的花茶,相继向毛尖、人工牡丹、珠茶、龙眼茶、龙井等花茶发展。而对此...  相似文献   

9.
茉莉花茶增湿窨制新工艺的效果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用喷水增湿茶坯的方法窨制的茉莉花茶,结果表明,一窨花茶的品质,茶坯含水量10%—20%处理均优于传统工艺。将特级烘青茶坯含水量增加到10±2(%)、同时减花20%或30%,进行连窨试验,结果表明,减花二窨一提的花茶品质均优于传统工艺(不减花四窨一提)花茶,其中尤以减花30%二窨一提和不减花、茶坯不烘焙直接三窨一提处理的最佳。与传统工艺比较,新工艺不仅节省了花量,而且减少了窨次及烘焙次数,大大缩短了窨花周期(由12d 以上缩至4d),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0.
茉莉花茶是我省茶类生产的大宗产品,其品质尤其是高档茉莉花茶香气要求鲜灵、浓厚,清高,滋味要求醇厚、鲜甜,爽口。花香茶香瓦相衬托,融为一体,形成其独特的品质风格。  相似文献   

11.
茶叶香气水解酶研究动态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茶叶香气是决定茶叶品质的重要因子之一。许多香气组分在茶鲜叶中是与单糖或双糖结合的香气前驱体形式存在的[1,14],加工过程中,这些香气组分在内源糖苷酶的水解作用下释放出来[5,6]。本文就目前茶叶中发现的内源糖苷酶的研究动态作一概述。1茶叶中的糖苷酶TakeoT.(1980)首次将茶鲜叶匀浆物置40℃下培养30min后发现有大量的香气物质芳樟醇和香叶醇产生,当加入β-葡萄糖酶的抑制剂Hg2+及特异性抑制剂葡萄糖酸-1.4-内酯后,芳樟醇和香叶酸的生成受阻,因此推测茶叶中芳樟醇和香叶醇的形成与内源卜葡萄糖青酶有关['1。这是香气水解…  相似文献   

12.
茶叶香气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施梦南  龚淑英 《茶叶》2012,38(1):19-23
本文归纳和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对茶叶香气特征成分的研究情况,比较分析了不同茶类香气特征之间存在的差异,并对未来的香气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采用真空窨制花茶,研究不同的真空度,不同含水量,不同香源,花量条件下茶叶的吸香特性,分析其着香机理。结果表明,花茶的品质,以含水量10-15%的茶叶着香效果最佳。同时实验还表明,在不同真空度下对茶坯的着香能力有显著影响。即在一定的范围内,真空度越高,窨后茶坯的着香效果越好。这种新工艺不仅节省了下花量,而且减少了窨次及烘焙数,大大缩短了窨花周期,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4.
温度对茶叶香气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梁靖  须海荣  蒋文莉  王漪 《茶叶》2002,28(4):194-196
利用标样和GC分析成品茶,经过不同温度复火处理前后的香气。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处理后,香气种类的差异不明显,但含量相差较大,且大部分增加。香气指数在85℃处理时最大,115℃处理时比对照低。随着复火温度的升高,氨基酸含量逐渐降低,部分氨基酸转化成了香气成分。  相似文献   

15.
针对蒸汽杀青加工针形名茶造型困难,粟香不浓的问题,以揉捻,理条,提香工艺为重点,开展了蒸青针形名茶造型与焙香技术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脱水揉捻结合理条”的造型技术及烘焙提香技术加工的蒸青针形名茶,不仅保持了炒青针形名茶形似松针的外形特点和香高味爽的内质风格,而且色泽翠绿.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珍品花茶的市场前景看好 , 经济效益较高 , 但也存在鱼龙混杂 , 质价不符等问题 , 这与其在用花量、加工工艺和等级划分方面缺乏严格的标准有很大关系 . 本研究测定了针形 和卷曲形珍品花茶的一些理化因子 , 并对这些因子与品质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 试图为珍品花 茶的等级评价标准提供一些理化依据 .  相似文献   

17.
制茶工艺与名优绿茶香气形成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香气是名优绿茶的重要品质因子之一,良好的香气品质主要在茶叶加工中形成。本文分别叙述了茶叶摊放、杀青(青锅)、揉捻做形、干燥(辉锅)及干燥后增香对香气物质转化和茶叶香气品质的影响;并对茶叶香气形成机理进行了阐述,重点介绍了糖苷酶的相关性研究。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以乌龙茶品种瑞香鲜叶原料,分别进行室内摊凉和弱光下晒青萎凋两种方式失水,减重率相近,并分别加工成绿茶.从茶样的感官审评结果可知,室内自然摊凉的香气、滋味优于日光萎凋,汤色则相反.  相似文献   

19.
原产地域保护绿茶洞庭碧螺春的香气成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韩孝坤  郭雯飞  吕毅 《茶叶》2006,32(3):150-154
采用GC和GC-MS的分析方法研究了洞庭碧螺春新茶的香气组成。在鉴定的42种成分中,主要是醇类和醛类。含量较高的成分为壬醛,己醛,芳樟醇,香叶醇,顺-茉莉酮,6,10,14-三甲基-2-十五酮等,而绿茶中常见的青叶醇、芳樟醇氧化物、水杨酸甲酯、β-紫罗酮等含量很低。洞庭碧螺春最重要的香气特征是具有高含量的壬醛和己醛,以及芳樟醇和香叶醇。此外,本文还将碧螺春的香型特点与龙井茶做了比较。  相似文献   

20.
When describing the methods of analysis of neutral‐detergent fibre (NDF) it is valuable to know if different modifications of the standard method of analysis give the same absolute results or if the analysing method has to be specified. In this study two modifications of the standard method were compared, a 16‐h oven technique and a filter‐bag technique. The comparisons were conducted using thirty‐two timothy (Phleum pratense L.) and thirty‐two red clover (Trifolium pratense L.) samples. The study showed that both methods ranked the forage samples in the same relative order and had good accuracy. However, the NDF concentrations for the filter‐bag system were on average 7·8 g kg?1 DM higher for the red clover samples and 39·7 g kg?1 DM higher for the timothy samples. The difference in concentration of NDF for the red clover samples was smaller than the field variation and the daily change in NDF concentration, but in timothy the difference was four to five times larger than the field variation and the mean daily changes in NDF concentration. The study shows that it is important to specify the method of analysis for NDF when analysing timothy samples but not red clover samples, and that for this dataset it was possible to use a correction constant to recalculate the results from one method to the oth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